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09:1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家园合作教研计划的文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计划的质量、可行性和有效性:
1. "明确目标与宗旨 (Clear Goals and Purpose):" "核心目的:" 首先要清晰界定该家园合作教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提升幼儿某方面能力(如语言、社交)、改进家园沟通方式、解决特定教育问题,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价值主张:" 阐述为什么需要家园合作进行教研?它如何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明确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 "了解对象与需求 (Understand Stakeholders and Needs):" "幼儿:" 计划应围绕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学习特点来设计。 "教师:" 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工作负担、对家园合作教研的期待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家长:" 分析家长的教育观念、参与意愿、可用时间、知识技能等,设计符合他们需求和能力的参与方式。 "幼儿园/机构:" 结合幼儿园的整体发展规划、资源条件和文化氛围。
3. "内容具体化与可操作性 (Specific and Actionable Content):" "研究主题:" 明确具体的研究主题或问题,避免过于宽泛。例如,“如何通过家园共读提升小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比“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更具体
姓名:任爱君
学历:河北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研究生
职务: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曾担任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幼儿园园长)
职称: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学前教育
担任导师:河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专家库成员、河北师范大学“国培项目”培训讲师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1.“十二字培养目标下利用月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荣获石家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主持完成“十一五”规划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各领域教育途径研究》、《多种艺术手段的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师的培养》。3.主持完成2020年度石家庄市家庭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项目《家校合作助推中小学幼儿园新生适应的时间探索》、《家长会的活动设计与创新研究》、《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获奖情况:
1.2013年获裕华区政府嘉奖。2.2013年被石家庄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评为在推广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工作先进个人。3.荣获2017年度民办协会工作先进个人。4.2014年获得裕华区教育局颁发的“裕华教育讲师团”“名师工作室”送教进校(园)活动中上公开课荣誉证书。5.2014年获得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项目短期培训证书。6.2016年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培计划”乡村校园长培训高级研修班做题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题讲座证书。7.《灰太狼来了》荣获河北省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方案创编二等奖。8.2010年指导教师获得河北省首届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9. 2018年指导石琳老师在石家庄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获市级一等奖。10.指导幼儿园李淑升老师《好玩的足球》课程获得全国一等奖。11.第二十六届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HTC计算机表演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2.第二十六届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河北赛区决赛中荣获一等辅导奖。13.在石家庄市“庆祖国七十华诞,百万儿童绘中华绘画、书法大赛”中荣获辅导一等奖。课题组成员照片郑韦
马亚然
刘丽
李然
史英瑾
课题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课题内容简介: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4岁是幼儿的秩序敏感期,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的秩序时,智能也因此逐步建构。”新小班的幼儿正处在秩序建立的敏感期、关键期,因此,如何让新小班的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新秩序十分关键,需要家校通力合作。《家校合作助推幼儿园新生适应的实践探索》这一课题旨在引导新小班幼儿尽快融入幼儿园生活,缓解分离焦虑,适应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的教育方式。针对幼儿园新生适应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探究家校合作助推幼儿园新生适应的有效策略:开学前通过家长学校讲座、新生家长会、家长约访等对家长进行心理建设,传授幼儿新生适应的规律和知识,引导家长缓解分离焦虑,帮助幼儿做好新生适应的各项物质、心理以及能力准备;开学初通过半日亲子适应活动以及日常家长义工活动项目,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共同熟悉幼儿园环境、教师和同伴、参与游戏活动,让幼儿逐渐适应新环境,获得安全感。同时,通过教师培训、经验分享不断提升幼儿教师在促进新生适应、幼儿新生适应家校合作方面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谐的家校关系。幼儿园也会通过设置丰富多样亲子音乐、体能、阅读活动,引导家园合作,助推幼儿园新生适应。专家支招
幼儿新生入园为什么会哭?
“入园哭”是一种普遍现象,一种本能反应,来到幼儿园,要和父母分离,进入新环境,需要自己吃饭、如厕、午睡,不适应,可能会突然想起爸爸妈妈,离园时看到家长感觉很委屈,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孩子新入园,家长怎么办?
1.家长应该放下孩子转身就走,让孩子知道哭也没用,以后就不哭了。孩子哭闹是只要第一次哭管用能够拖住家长不走,那第二次会哭的更厉害,以后会变本加厉。如果有的家长不走,也会让其他孩子觉得不公平。2.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下午放学,妈妈就来接你”,不要欺骗孩子说“妈妈不走”、“妈妈中午就接你”。3.家长不要不放心,躲在门口不走,扒窗户旁看,或者中途回来看孩子。要相信老师的组织能力,相信幼儿的适应能力。4.早上来园不能迟到,迟到的孩子会影响所有孩子的情绪。5.早上不要让孩子喝牛奶(容易吐),接孩子回家后要多喝水,准备一些去火的饮品。(孩子因为不适应,会哭闹、上火,容易生病)。幼儿园第一周也会给孩子们熬些菊花冰糖川贝梨水。6.充分认可、信任和理解老师,刚开园老师会多关注那些哭闹的孩子,对适应能力比较强孩子关注少一些,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活动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于淋凡 高梦君 通讯员 刘志华 滨州报道
为辅助班级教师提高家园有效沟通的能力,更好的促进家园共育,10月27日,店子镇中心幼儿园组织了以“家园沟通的有效策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共分理论梳理、案例剖析、总结反思三个环节。
活动中,负责老师与大家一起详细梳理了搞好家园共育的意义及教师在与家长相处时遇到的问题等。大家带着问题一起观看了六个有关家园共育方面的案例,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各班主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结合班级工作经验讲述了较科学的沟通建议。
活动中参会教师认真倾听、仔细记录、积极发言,集思广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挖掘出更多有效的家园沟通方法。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