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12:00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我的爸爸是军人”的演讲稿作文,想要写好,确实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
"一、 确定核心主题和情感基调:"
1. "核心主题:" 明确你想通过这篇演讲稿表达什么?是表达对爸爸的骄傲和自豪?是讲述爸爸作为军人给你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展现军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还是结合自身成长,谈谈爸爸对你价值观的塑造?选定一个核心主题,并围绕它展开。 2. "情感基调:" 思考你想传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是感激、骄傲、思念、敬佩,还是带着一丝对军旅生活的不解?保持情感的真实和统一,让听众能感受到你的真情实感。
"二、 内容选择与组织:"
1. "选取具体事例:" 不要泛泛而谈“我的爸爸很伟大”。用"具体、生动、真实"的小事例来支撑你的观点。例如: 爸爸因为任务经常缺席你重要的时刻(如生日、考试)? 你收到爸爸从远方寄来的信或物品时的感受? 你通过照片、视频或偶然的机会了解到的爸爸训练或执行任务的片段? 爸爸回家后,虽然疲惫但依然为你做某件事的细节? 你从
见过军装和孩子抢爸爸的家庭吗?
福建浦城周建强家那面军装照墙,藏了三代人的较量。
56岁老周指着照片:左边抗战牺牲的祖父,右边现役海军的儿子,夹在中间的他刚从台风肆虐的海岛退役归来。
这家人从南宋打金兵开始,就没断过把儿子送战场的传统。
要我说啊,军人家庭最扎心的勋章,是孩子被迫早熟的眼睛。
当周建强儿子周威九岁那年,台风掀翻屋顶时攥着电话喊“爸爸别下岛”,比军功章更烫手。
这娃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心酸。
看看隔壁老胡家闺女写作文“我的爸爸是军人”,通篇没写牵过父亲的手,倒记得清父亲护送大学生过马路的次数。
军娃的童年总缺个结实肩膀靠着——不是当爹的狠心,是那身绿军装先把人抢走了。
老周摸着父亲周沛洪的弹痕讲1943年浙西那场血战。
班长张金水替他挡了致命枪子,这个江西老表红着眼反冲锋,右臂被撕开血口子还在吼。
命捡回来就琢磨夜袭战术,愣是带人抢回高地。
后来当教师转战闽北三村,梦里总惊醒去摸空床铺。
你说这种人,能把学生安危看得比自己孩子重?
不是不想疼亲骨肉,是血战过的魂灵早烙下习惯:先护住身后更多人。
海军小子周威如今在舰艇值更,比父亲守岛时强点有限。
视频通话背景常是滔天白浪,笑着给老爹看新修的防御工事。
他没说出口的骄傲我懂:当年那个台风夜发抖的男孩,如今正替更多人挡住风暴。
军娃长大的瞬间特别戳心——不是学会系鞋带那天,是终于看懂父亲缺席背后的代价。
网友说得实在:“军装这玩意儿邪性,穿上了就成公家的。”浦城周家祠堂供着南宋将军牌位,墙上挂着抗日染血的旧照,客厅摆着现代海军帽。
三代人接力往家运军功章,顺便捎回弹片、台风记忆和孩子早熟的童年。
要论亏欠,他们比谁都清楚欠家里多少团圆饭。
可邪门的是,这群孩子长大竟还抢着参军。
周威高中毕业直奔海军,老胡闺女硬挤进警队当文职。
你说他们图啥?
图家里空荡荡的饭桌?
图父亲总在别人家孩子照片里笑?
后来才明白,军娃心里都藏着个隐秘按钮:当千万个家庭需要守护时,他们本能地按下自己家的暂停键。
最近西双版纳雨林深处,北部湾事件六十周年的纪念火光映着老兵皱纹。
当年那些把命押在异乡的汉子,如今被儿孙搀着摸界碑。
周建强扶着炮十四师老兵走过橡胶林,忽然想起父亲周沛洪病危时喊“张班长”的呓语。
军人的传承从来不是血脉,是骨子里的条件反射——危险来临先挡在别人家孩子身前。
要说军人父亲给孩子留了什么?
浦城周家祠堂梁上悬着“忠烈传家”的旧匾,胡家闺女手机存着父亲护学生过马路的偷拍。
更多时候就一句口头禅:“自己背包赶校车去,你爸当年扛炮弹走三十里呢!”这些孩子被迫早熟的眼睛,看父亲像看褪色的英雄海报,又敬又怨又忍不住追随。
真是魔咒啊:军装抢走父亲多少年,孩子就赌气活成他的模样多少年。
(辽沈战役时期在沈阳)
父亲在中国战场上真正地打满了全场!实事求是地说,我的父亲是随着中国革命成长起来的,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走过来的。我们敢说:他老人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革命!但是,历史的书写有它的缺陷。父亲姓罗名作恩,字子義,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东马峪村人,出生于一九一九年阴历二月初九。爸爸身高伟岸,村里人喜欢叫他老罗,称他是“讲革命的人”。我们姐弟都是解放后出生的,虽然我们看到的父亲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普通人,却是听着他讲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长大的,知道爸爸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革命。然而对于其革命的前半生,我们姐弟只是碎片化地知道一些,更多详实的详细的内容由于年龄的原因并不懂得探究,父亲亦不容许别人为他记录。随着年龄渐长,终于某一天幡然醒悟:作为后代的我们,应该了解、记录他老人家的一生!却为时已晚……愧疚、懊悔、惋惜的感情纤维撕扯着我们,遗憾、思念的心情牵扯着我们,……子欲养而亲不待!逼上梁山父亲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只读了不到三年的书就辍学了。他是个聪明人,喜欢动脑。到了十三四岁,就到榆次东阳工厂学习车工、钳工等;十七岁时就和村里的两个伙伴合伙开办了“三星卷烟厂”;再后来卷烟厂干不下去了,清徐县孔村的郭磐担保他去了太原“铁生帽自行车厂”工作。这个工厂是一位天津老板与日本人合资开办的。可能大家有所不知,如今太原市有名的“开明照相馆”,其前身就是“铁生帽自行车厂”。父亲脑筋灵活,干活勤快,小窍门多,深得老板赏识,时间不长就当上了小掌柜。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1月8日,太原沦陷。1938年春节后的一个休息日,他回清徐看望爷爷奶奶,进家门看到爷爷躺在炕上,病的很厉害。急忙问奶奶:“爹得了什么病?”奶奶告诉他说:“被日本人打的。日本人闯进咱家,要抢咱家猪圈的猪,你爹不让。日本人拿起枪托就将你爹一顿毒打,一直打到吐血”。听闻此言,父亲恨得牙根痒痒!他要报仇!返回太原后,爸爸悄悄地做准备。南下时期
又一个休息日很快就到了。工人们都回家了,老板及其他人都去戏院子看戏、去说书馆听书了;家属们也都洗澡去了。父亲是小掌柜,知道工厂的钱的存放位置。他把钱装到一个大口袋里放好;把澡堂的门朝外锁上;将日本人住的木楼用绵纱围裹四周,浇上汽油,点了一把火!尔后他背起装钱的口袋,跑离了工厂。在柳巷遇见一个戴着草帽,推着独轮车卖辣椒的老头。父亲立马拿出一沓钱连车带辣椒及草帽统统买下,把余钱放到辣椒下面,摇身一变,变成卖辣椒的农民,推着独轮车上西山找八路军队伍去了。爸爸给我们讲这些事时,我们未及成年,他坚定地找八路军的理想从何而来?他怎么知道吕梁山内八路军的大概位置,以及究竟如何找到的,我们从未想过。今天太原到兴县的高速公路还有240多公里路程,也不知道1938年的路有多远?这年,父亲刚满18岁!就这样,父亲走上了革命道路。大约是抗战时期
抗日军政大学
敌人要父亲背翻山镜,这种镜子很重,加之好长时间没有吃饭,实在走不动了,他们就用枪托打着走;途中有人生病走不动了,敌人就用刺刀捅了扔到山沟里。也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他们被交给了日本人。日本鬼子给他们换了灰色衣服,用闷罐车将他们运送到了奉天一个叫老虎台的地方备了案,后辗转被转送到抚顺的一个煤矿,开始在那里为日本人挖煤。爸爸说,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者可能是为了需要,他们被日本人认定为“共产党的死囚犯”。煤矿被日本人严密控制着,想要逃出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但父亲一直在琢磨逃出去的办法,想着回到部队,更不愿意为日本鬼子服务。恰好在煤矿食堂遇到了老家东马峪村的赵拉儿在那里做饭。几千里之外遇到老乡,从老乡那里知道了煤矿及周围的不少情况,更加坚定了逃离煤矿的信心。半年以后,他秘密地联络了十几位可靠的煤矿工人,商量好具体的行动方案,确定了里应外合于8月15日晚上交接班时举行暴动。约定时间一到,工友们将白毛巾裹在左胳膊上,拉掉煤矿电闸;剪断电网,跑到集合地点。他们按照计划行动,抢了煤矿的汽车,那时爸爸已经学会了开汽车,父亲开车载着工友们逃离了煤矿。他们的暴动方案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不懂得询问,只知道煤矿工人有170多人,暴动中大部分被日本鬼子的机枪扫射而死。他载着解救出的13名弟兄,摸索着寻找前进的方向,才发现地形不熟,无法确定前行目标。更要命的是日本鬼子的探照灯转来转去,随时有再次被逮捕之可能。他们商量着分成几个组,分头寻找活路。于是将车开到一个沟口,一起跳下汽车,将汽车推进山沟!同时约定:誓死不投降日本人!逃到了沈阳不知道爸爸是如何熬过来的。历尽艰辛,总算活着逃到了沈阳。他告诉我们说:到达沈阳时,头发足有两寸长,衣服全部开了花,浑身皮包着骨头,与叫花子无异!一天晚上,他在一家做豆腐的火坑边取暖,过来一个人,问他来龙去脉。他说是山西人,做买卖被人抢光了,没钱回家(那时东北土匪多)。此人叫楚德清,是当地七个村的保长,楚德清相信了父亲。随即把他带回了家,白天帮着楚家干一些杂务,晚上看花生地。父亲暂时在这里落了脚,但他不愿意这样过下去,还在想办法找部队,找组织。他跟楚家提出不喜欢这种被捆绑在土地上的日子。后来,他开始在街上铲刀磨剪子,修锁子配钥匙,补锅,做豆腐卖豆腐,以此给楚家增加收入。他说,自己主要的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打听情况,寻找部队寻找组织;同时他还利用自身条件破坏日本鬼子的有关设施,烧鬼子的粮仓,破坏桥梁等。一天半夜,他出门不久,就被宪兵抓住带回宪兵队。敌人将他的衣服脱光并绑在树上,用沾了油的麻花绳子不停地抽打,要他承认与八路军的关系。无论被打成什么样,父亲不说一个字。最后还是楚德清费尽周折花钱把他担保出来,总算留了一条命。父亲说,其实他夜里出去活动,早被宪兵队察觉到了,只是他自己没有发觉而已。无论如何,父亲有一个信念,找到部队,找到组织。他常同我们说,八年抗战,沈阳城里,大街小巷,大部分卖葱卖蒜,修锁配钥匙,做小买卖的,都是这样来对抗日本人的。他说,八年抗战,这些老百姓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次找到了部队1945年,父亲终于在奉天找到了第四野战军。爸爸一再说的是:再次回到了党的怀抱!致八一五解放难友书
抗大毕业证
从此,敌人用尽了惨无人道的非刑拷打,烧烙灌剥,威胁利诱等种种毒辣的手段,想企图使我同志屈膝低头。可是卑劣的敌人瞎了眼,你们给与他们的是头可断、血可流,凛然的阶级气节不可移的当头一棒。”……“同志们:从此你们被关入电网重重,刺刀 ,暗无天日的煤井里,万恶的敌人对你们使用了饥寒交迫、屠杀侮辱、剥皮、烧烙灌等非人类的毒刑……使你们的愤怒变成了斗争的力量。……你们重新到了母亲的怀抱……”爸爸说过,他们举行暴动的时间是8月15日。部队发给他们的“八一五解放难友书”,可以说,是对从1941年被抓,直至到抚顺煤矿暴动这一段历史的结论与肯定!父亲多次说他第二次回到党的怀抱,也源自于此!从抚顺煤矿逃出来直至1945年在奉天找到部队,具体归队时间我们压根不懂得考究;究竟是怎么找到的,我们也不懂得关心过问。只知道父亲从抗大毕业的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四月十八日—公元1946年4月18日!抗战胜利纪念章
解放东北纪念章爸爸归队以后,于1946年参加了辽东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时值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及美国政府特使马歇尔组成“军事三人小组”,就调处东北国共双方武装冲突,在辽东展开谈判之际。周总理每周给军政大学的学员讲两次课。爸爸多次无比钦佩地说:周恩来真了不起,会说很多国家的话,英语讲得特别好,歌唱的也好。会议休息时马歇尔唱一首歌,周恩来也唱一首。1948年1月,父亲第二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再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爸爸非常骄傲:完全彻底地回到了党的怀抱了!当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了。爸爸说,辽沈战役是最艰难的一场战役。在白山市的八道江镇,爸爸指挥着老百姓赶着马车往前方送军粮。那时,虽然江水已经封冻但还不够结实,江面上是竹排钉在一起的长龙,马车行走在竹排上,国民党的飞机在头上转来转去。一颗炮弹炸坏了竹排,运粮车连人带车一起掉进了江里,爸爸也掉进了江里。车夫机灵,马上割断缰绳,先放马逃出去;然后他们抓住缰绳爬出江面。彼时,气温差不多接近零下36度左右,棉衣被水浸泡后,不到几分钟,就把人冻成冰棍了。无奈,战士们只能用刺刀刮冰。然而,手一碰刺刀,皮肉就粘在一起了。谁能顾得不上这些?战士们把爸爸抬回卫生队进行消冰处理,他却着急着河里泡着的军粮,大米泡的时间长了战士们怎么吃?稍稍缓过一点来,就返回去打捞粮食。天气太冷!从水里打捞粮食动作必须得快,稍慢些手就和麻袋冻在一齐了。尽管头顶上依然有飞机,他们顾不上,爸爸一再说“哪里考虑生死问题!”解放东北纪念章
还有打锦州的事。爸爸说,国民党军队将地面铺满地雷,部队踩雷伤亡非常严重,真正地寸步难行。解放军针对敌人的地雷战,挖地道以避开地雷。他说:“你们想象不到,我们战斗打响前就准备好了棺材,不少人预先就挑选了棺材。”他也挑选了一口,并用刺刀在上面刻了罗作恩的名字。行动开始,部队采取闪电战术,奔袭150里直达锦州城北制高点。他们冒着国民党炮兵的轰炸,坚守阵地三天,一个营只剩了40多人。完成合围任务后,大街上全部是尸体。他们用尸体垛起一人高的护墙,隔一段空出个位置来行走,爸爸说,就是“把死人垛起来当工事”,敌人来了,就钻进死人墙的空间,让死人保护活人。开春了,冻僵的尸体逐步融化,满街的血水流成河,城内弥漫着血腥臭!说到这些地方,爸爸常常泣不成声!他说,我们就是想消灭反动派,想要安安心心过日子。他总是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要保持革命的气节不能丢!华北解放纪念章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他所在的第四野战军未做休息,很快秘密进入山海关,目的是抢占平津地区的外围据点,分割北平、天津、塘沽、张家口等地的国民党部队,使得敌军首尾不能相顾,这就是平津战役。时值严冬,部队缺御寒衣服,在冰天雪地中隐蔽行军。行军途中,父亲找地方准备解手,忽然听到附近有动静,就悄悄地绕过去,发现土洞里有三个国民党兵。他马上大声喊:“举起手来!同志们快来,同志们快来呀!”大概国民党部队受辽沈战役摧枯拉朽的气势所威慑,真的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敌人吓坏了,乖乖地放下了枪。他一个人押着三个俘虏归队了。1949年,历时42天的渡江战役打响。渡江战役重要的过江工具是木帆船,军械所的任务是征集尽量多的木船;打捞国民党军的沉船、修理国民党撤退时破坏的、扔掉的船只。在征集、修理的基础上,他们成功地将木帆船改造成机械帆船,受到了部队的表扬。四野抵达长江北岸,准备打过长江。其时国民党依托江防工事并炮火严密封锁,渡江作战风险极大。抢度长江
爸爸他们系前头部队,乘坐一条船,誓言是:撕开敌人的防线,抢渡长江。孤船突进,血战南岸!晚上,他们乘坐木船,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与机枪扫射,向长江南岸前进。木船在江心被敌军炮弹击中,船舱进水,有战士牺牲了。爸爸带头跳进冰冷的江中,冒着枪林弹雨,和十几名战友冲上了滩头,迅速抢占了敌军碉堡,为后续部队撕开了突破口。敌人疯狂地反扑,爸爸和仅存的十几名战友死死守住阵地,直到大部队成功渡江。接着父亲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过海作战更需要大船,他们在离海南岛最近的雷州半岛徐云县造船。为此,父亲曾专门赴香港购回相当数量的无缝钢管,在军械所科长全云白的领导与指导下,成功地改造、直接建造近20膄机帆船,并且在船上加装火炮,为解放海南岛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海南岛战役结束,全运白立了大功,爸爸获得“渡海英雄”奖章。女战士王玉岁用部队奖励给爸爸的毛线,给爸爸织了件毛衣,前胸绣有“渡海英雄”四个字。我们小时候曾经看见父亲穿着这件衣服,却从未关心过它的来历。而“渡海英雄”的军功章,妈妈说父亲送人了。海南岛解放纪念章 海南岛解放纪念章
1950年,海南岛解放后,部队开到了福建厦门进行整顿。原准备解放台湾的部队很快奉命开拔到了丹东,到了丹东就过江去了朝鲜。爸爸说,他们到达朝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照着朝鲜武器的颜色喷漆中国的武器。这说明他们是秘密过江的,因为标志抗美援朝战争的正式开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温井地区打响的首次战斗,时间是1950年10月25日。图片来自网络
抗美援朝战争,爸爸给我们讲的最多的是惨烈的上甘岭战役,说炮弹如同雪片一样往下落,整个山头都被削平了。爸爸他们具体在哪个方位,我们没有搞清楚。他只是说:我们又渴又饿,好不容易找到一点水,里面还泡着羊粪,哪里管这些,用手撩起来就喝。后来统计,联合国航空兵对面积不足4平方千米的上甘岭山头,共发射了190余万发炮弹,投掷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伤亡1.15万余人(这些数字不一定准确)。爸爸还告诉我们,他曾经在朝鲜战场负了伤,回国治疗休养一段后再次到达朝鲜。抗美援朝中,爸爸究竟参加了哪些战役,具体的战斗包括他怎么负的伤,他说过或者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只知道,爸爸安然无恙,活着从朝鲜回来了!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