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14:43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简短的银行自我鉴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内容精炼、积极且符合银行的要求:
1. "明确目的和基调 (Clear Purpose and Tone):" "目的:" 清晰地表明这是自我鉴定,旨在总结自身在银行工作(或实习)期间的表现、收获和未来展望。 "基调:" 保持积极、客观、诚恳。展现你对工作的热爱、责任心和职业素养。避免过度谦虚或夸大其词。
2. "内容简洁精炼 (Concise and Focused Content):" "篇幅:" “简短”是关键。抓住核心要点,避免冗长铺垫和无关信息。通常一页A4纸以内,甚至更短。 "重点突出:" 紧密围绕工作职责、业绩贡献、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等方面展开。选择最能体现你价值和成长的1-3个关键点进行阐述。
3. "突出与岗位相关的优势 (Highlight Relevant Strengths):" "匹配性:" 重点强调与银行岗位要求相符的技能和特质,例如:沟通能力、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合规操作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细心严谨、责任心等。 "具体事例:" 如果篇幅允许,可以用简短、概括性的事例来支撑你的优势描述,使其更具说服力。例如,“在处理客户
靠“泡病假”、虚开收入证明多拿误工费,不行!
判决显示,只要“住院”或出示《误工证明》就能“索要”误工费属误解
阅读提示
在交通事故或其他侵权纠纷中,受到人身伤害的一方都有可能因受伤而无法正常工作,以致收入受损。此时,劳动者可以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主张误工费。
司法实践中,有人通过“泡病假”、虚开收入损失等行为夸大误工期或误工损失,也有人使用年休假冲抵病假。那么,在审理误工费纠纷时,法官会如何裁量?伤者该如何举证证明自己的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误工费是常见的赔偿项目之一。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其他侵权纠纷,受到人身伤害的一方都有可能因受伤而无法正常工作,以致收入受损。那么,在提起诉讼时如何主张误工费?应该怎么举证?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获悉,在因遭遇人身伤害主张误工费的部分案例中,存在一些伤者故意夸大误工期或误工损失的行为。审理法官表示,不会因为伤者受伤的事实而偏向伤者,放松裁判审查标准。
“泡病假”延长误工期,不行!
2024年6月28日,赵某驾驶小轿车时与骑行电动自行车的老刘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老刘受伤,交管部门认定赵某负事故全部责任,老刘无责任。事故发生后,老刘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后自行转院回老家医院治疗,2024年10月7日出院,共计住院101日。因双方对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老刘将赵某诉至法院,要求赵某赔偿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其中就误工费一项,老刘主张住院101日产生相应误工损失并提交住院病历为证。赵某对老刘误工期101日不予认可,认为老刘“小病大养”,称老刘早就已经痊愈,但迟迟不肯出院。
为查证老刘的住院治疗情况,法院要求老刘提交住院期间的完整病历材料。经审查,法院发现2024年8月27日出院病历记载老刘外伤已经痊愈;第二日转院后,医院并未为老刘开具实质性的诊疗项目,仅是针对老刘原有的糖尿病等内分泌问题进行养护调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老刘病历记载情况,可认定2024年8月27日老刘所受外伤已经痊愈,2024年8月28日至2024年10月7日住院就医与交通事故无关,故认定交通事故所致伤情的合理误工期为2024年6月28日至8月27日。
主审法官认为,误工期是指受伤后需要住院治疗以及居家休养的合理期间。法院会根据病休证明、病休医嘱等判断病休的合理性;如有必要,伤者还可以申请司法鉴定,由法医根据具体伤情,给予合理的误工期建议。但不能就此认为,只要“住院”,住院期间就可以主张误工费。
该案中,老刘在外伤痊愈医嘱出院的情况下,继续住院治疗其原有的糖尿病等内分泌问题,试图通过此种方式延长误工期,这种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法律必然会给予否定性评价,因此对老刘“泡病假”期间的误工费,法院没有支持,该部分扩大的损失只能由老刘自行承担。
《误工证明》虚开收入损失,不算!
2023年9月,吴某骑行电动自行车时与行人小李相撞发生交通事故,交管部门认定吴某全责。因双方对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小李将吴某诉至法院,主张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小李为证明误工费2万元,向法院提交了病历、医嘱以及公司出具的《误工证明》,载明交通事故后病休2个月扣发工资2万元。吴某对此不予认可,主张《误工证明》虚开损失金额。
为查明小李的真实误工损失,法院要求小李补充提交受伤前及养伤期间的银行明细等证据。经比对,法院发现银行明细反映出的误工损失金额确实与《误工证明》的记载损失金额不一致。因此,法院没有采信《误工证明》所载内容,而是根据小李的收入受损情况判决吴某赔偿小李误工费8000元。
主审法官表示,仅凭《误工证明》主张误工费,往往无法得到法院支持。误工损失,最直接的证据不是《误工证明》而是工资发放记录。该案中,小李虽然提交了《误工证明》,但是法院仍然要求小李补充提交银行明细,就是为了查明小李真实的误工损失情况。
“伤者有固定工作及收入的,可以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单、银行流水、个人所得税扣缴明细等材料。伤者没有固定工作及收入的,可以提供自己近三年的收入情况证明,如银行流水、转账记录、劳务合同等。如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法院有可能会参照当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作为计算依据;但如果受害者不能证明平时务工的持续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那么法院有可能参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酌定收入标准,进而判决误工费。”海淀法院法官助理陈雅楠解释说。
年休假冲抵病假,照赔!
2022年8月12日,老周驾驶小轿车追尾曹某,造成曹某受伤,交管部门认定老周全责。事后因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曹某将老周及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误工费等各项损失。曹某主张误工期为2022年8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并提交住院病历、医嘱证明、考勤表及工资发放的银行明细为证。
老周及保险公司提出,曹某的考勤表及工资流水显示,8月份0缺勤、工资正常发放,9月至12月病假、工资确有部分减少,不同意支付8月份误工费,但同意依法核算9月至12月误工费。对此,曹某解释称,8月至10月一直住院治疗,有住院病历可以证明,因为8月住院期间使用年休假冲抵了病假,所以8月工资没有减少,正常发放;10月住院后遵医嘱卧床静养,有医嘱和复诊病历可以证明。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曹某住院事实、伤情及医嘱情况,8月份曹某确因交通事故受伤而离开工作岗位,实际上存在误工。虽8月份考勤全勤、工资没有减少,但不能否认误工事实;曹某使用年休假冲抵病假,并不意味着侵权人老周可以减轻赔偿责任。因此,结合曹某平时收入情况,法院判决老曹及其保险公司向曹某支付2022年8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误工费3.6万元。
海淀法院法官助理申杨提醒:“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年休假冲抵病假,是伤者的自愿选择;用年休假冲抵病假,虽工资照常发放,但对伤者应享有的休假权益造成了损害,侵权人不能因此免除或减轻其本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本报记者 周倩
来源: 工人日报
央视网消息:目前,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已经陆续到期,2025年是换领的高峰年,多个省份的业务量预计都将达到数百万。
当前正值暑假,二代身份证换领叠加学生集中办证期,多地都出现了办证量激增的情况。大家都很关心,如何才能快速换领新身份证?尤其是对于上班一族,或者家里有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有哪些便捷的换领渠道?另外,还有人特别关心,怎么拍出让自己满意的新身份证照片?
暑期办证迎来高峰 群众可选择多种渠道换领
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的湖东派出所,临近下班的时间,还有不少市民匆匆赶来窗口办理证件。民警介绍,这段时间最多的一天,他们要受理换领身份证业务300多件。为了应对办证高峰期,公安机关在推进“就近办”的同时,还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延长了服务时间。
据了解,除了江苏以外,目前重庆、广东等很多省市都推出了“延时服务”,实施“午间不休、延时下班”模式,力争让群众“只跑一次”。浙江、上海等地公安机关自2025年5月至8月还推出了身份证办理“夜间专场”服务,将人口密集区派出所综合窗口的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8时。
为应对此次办证高峰,湖北武汉市公安局新成立了政务服务支队,推行“网上办为主、自助办为辅、窗口办兜底”的服务模式。同时,建设3个24小时不打烊的公安自助服务中心。居民通过自助设备,完成拍照,核验人像、指纹等程序只需几分钟。
“全国通办 网上办 上门办”满足不同需求
对于不在户籍地居住的群众,公安机关提示,居民身份证业务现已实现“全国通办”,可以携带原居民身份证,选择就近的派出所综合窗口申请换领居民身份证。
除了线下窗口办理之外,全国多地还针对本省(市)户籍居民推出“网上办”服务。例如上海居民可以通过“随申办”小程序进行网上办理,江苏居民可以通过“苏服办”App在线办理,浙江居民可以在“浙里办”App上申请全程网办,安徽居民可以登录“皖事通”App首页,搜索“居民身份证网上办理”,广东居民则可以通过“粤居码”小程序全程网办。此外,对于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居民,多地公安机关均推出了预约“上门办”服务机制,有需求的群众可以拨打就近的派出所电话进行预约。
拍摄身份证照片能穿汉服吗?
身份证上的照片曾经被很多网友吐槽难看,所以很多人也想趁着办理新身份证换上自己满意的照片。一些网友也在网上给大家支招,怎么让证件照更好看,还有人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穿汉服的身份证照,引发网友围观热议。拍身份证照时到底能不能穿传统服饰?想让证件照好看还有什么办法?
近期,一位深圳的男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穿着蓝色交领汉服的身份证照,该帖子发出后引发上万人点赞,还有很多人跃跃欲试,在评论区求汉服拍照攻略。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汉服身份证”时发现,穿着各式各样中国传统服饰,甚至戴发包、头饰拍照的视频非常多,其中不乏摄影工作室引流的视频,可信度真假难辨。记者咨询多地公安机关后了解到,绝大部分地方对穿汉服拍照并无限制,只要符合身份证照相关要求即可。
苏州市公安局居民身份证信息管理所民警乐文介绍,身份证的拍照要求是白色背景,要尽量穿深色有领的上衣,避免穿白色或者黄色这种颜色比较浅的上衣,这是为了防止和背景混淆,混在一块。另外像化妆,身份证上的要求是不能化浓妆,包括发型上不能过于蓬松高耸,不能遮盖眉毛、耳朵,不能染过于艳丽的彩发,包括一些比较大的首饰、耳环、项链,这个也是不能佩戴。只要符合这几条,穿汉服是可以的。
与此同时,为了让办证群众能拍到满意的照片,有些办证点还会准备一些合体的衣服或无镜片的镜框给有需要的人。而且相比以往身份证照片只能在办证现场拍摄,现在很多省份都支持群众选择有资质的照相馆拍照,自行将照片上传到系统审核。
居民面容出现变化 应尽量线下办理新证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除了关注换领新身份证的着装、妆容等,还有一些人很关心容貌变化是否影响办证?民警建议,如果面容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尽量选择线下办理。因为在线上申办二代身份证时,部分居民因为整容或其他原因导致面容变化较大的情况,致使人脸识别不能通过,可以通过线下申办的方式进行办理。公安机关将通过人像、指纹等方式进行核验,确定本人身份后进行办理。
身份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 可申请换领新证
身份证一旦过期,可能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不便。新身份证可以提前多久换领?一旦没有及时换领又要怎么办?
长沙市雨花区公安分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曾海华介绍,身份证过期之后就会失去它的法律效力,日常支付金融系统就不会被认可,住入住酒店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按照相关规定,居民可在身份证有效期满之日前3个月内申请换领。为方便群众错峰换证,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公安机关还调整放宽了换领期限,将身份证换领期限从3个月提前到6个月。
考虑到大部分地区的身份证办理时限都在10—25个工作日之间,为了不耽误居民的正常使用,公安机关建议提早换领。如果出现新旧证件交替期间的身份证明难题,居民可申请临时身份证应急。
长沙市开福区公安分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周伟姿介绍,临时身份证有3个月的有效期,具有与证实身份证同等的法律效应。在办理同时,也可以用户口本、驾驶证,还有护照来代替自己的身份证明进行使用。
旧证应及时上交或作废 避免信息泄露
根据我国的居民身份证法,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以往公安机关都是发放新证时当场回收旧证,但当前很多人提前换领新身份证时都是通过邮寄的方式领取新证的,这就出现了更换新身份证后,旧身份证仍在有效期内。同时持有两个身份证是否有风险?
面对居民提前换领二代身份证后,旧证在新证下发时仍未过期这一情况,公安机关提醒,从法律效力上来说,新身份证领取后旧身份证即失效,建议居民在领取新证后将旧证及时作废处理,避免因保管不善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与此同时,根据银行要求,身份证到期后,需要在90天内更新身份证信息,否则银行卡将被限制使用。所以建议大家在领取新身份证后,及时更新在银行留存的信息,以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绑定的身份证信息,避免出现无法支付的情况。
来源: 央视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