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手把手教你写《铆工员工自我评价》,(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30 15:28

手把手教你写《铆工员工自我评价》,(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铆工员工的自我评价时,需要注重真实性、具体性、专业性和建设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一、 突出专业能力和技能掌握 (Highlight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Skill Mastery)"
1. "明确核心技能:" 铆工岗位的核心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识图能力(图纸、蓝图的理解)、放样与号料、切割(剪切、锯切等)、弯曲、成型、连接(铆接、焊接、螺栓连接等)、矫正、装配等。自我评价应围绕这些技能展开。 2. "量化或具体化描述:" 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如“比较熟练”、“还行”。尽量用具体事例或数据来证明你的能力。例如:“熟练掌握各类钢结构图纸的识读,能够准确理解复杂构件的尺寸和连接要求。” 或 “能够独立完成XX吨级钢板的精确号料和切割工作,切割精度达到XX标准。” 3. "提及特定工具和设备:" 提到你对铆工常用工具(手动工具、电动工具)和设备(剪板机、折弯机、液压机、焊接设备等)的熟练操作和维护保养能力。
"二、 强调实践经验和工作成果 (Emphasiz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Work Achievements)"
1. "结合工作内容:" 将你的技能与实际完成的工作项目或任务联系起来。例如:“

“80后”铆焊工周志辉:在武重传承工匠精神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1日讯(见习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王梗蕊 熊威)自今年7月份以来,湖北省总工会在全省开展了2021年荆楚工匠培育创建活动。11月10日,2021年荆楚工匠结果出炉,中国兵器武重集团金结公司周志辉榜上有名。

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82年的周志辉,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名铆焊工(铆工高级工、焊工技师,机械操作工程师)。现在,他不仅是武重集团金结公司铆工班组长,更是武重集团技能带头人。

不畏高温酷暑 不惧技术难题

周志辉与武重结缘已有20年。自2001年武重技校毕业后,周志辉就来到金结公司,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公司各类产品,在2005年考取了焊接技师职称,2010年考取了铆工高级职称,2012年考取了压力容器焊接操作证,并参加了ITER项目的焊接培训考试。

周志辉正在工作中。见习记者郝天娇 摄

2015年,周志辉带领班组成员战高温酷暑,利用四个月时间完成了2台前盾、3台刀盘结构件制作。同时他带领班组成员完成了许多大型结构件毛坯生产。

同年,在公司特种游乐设备深圳华强大闹天宫项目中,由于初次接触游乐设备制作,其项目中焊缝UT(超声波)检测合格率非常低,大面积焊缝返修。针对该情况,周志辉通过摸索总结了《超声波探伤焊缝工艺优化》的合理化建议,大大提高了焊缝的一次性交检合格率,同时该提案获公司2015年党员优秀创新工程。

金结公司领导班子与突击队成员合影。见习记者郝天娇 摄

应对不同的挑战,周志辉都给出了优秀的答卷。2019年,公司承接的某项目涉及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耐高温低温不锈钢钢板构件的焊接,公司当时没有类似材料的成熟焊接工艺技术,针对这块“硬骨头”,周志辉主动请缨参与不锈钢焊接工艺研究攻关小组并负责焊接工艺评定,对相关的焊丝、母材进行相关焊接试验。通过反复试验,总结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应力消除的比例,最终形成了满足项目要求的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方案,该项研究对推动公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研究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在该项目毛坯制作中,周志辉总结《三点定位测量法》,在大型圆柱体、锥体等结构件的铆装和测量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带好徒弟 传递工匠精神

不仅在技术方面屡屡突破,周志辉也在武重向青年员工传递工匠精神。在武重集团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公司为周志辉安排了两名刚进厂青工。为了带好徒弟,周志辉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考核节点要求,通过“四带一保”,即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带纪律、保安全,结合实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照顾着两名徒弟。

周志辉正在为两名刚进厂青工讲解操作技巧。见习记者郝天娇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周志辉一年多的“传、帮、带”,两名徒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在节点考核中都通过了高级工资格考试,目前都在公司大型结构件制作方面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武重传递。

【编辑:冀杰】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时代新人 晋阳工匠 | 铆工郭世江:车间多面手创新“智多星”

时代新人 晋阳工匠

车钳铣刨磨,铆焊电木钻,能精通其中一到两项已经实属不易。但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车辆分厂钢二车间工会主席郭世江却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郭世江所在的车间主要进行焊接工作。工人们每天能消耗掉两吨多焊丝。由于焊丝盘的轴心是塑料材质的,一旦损坏20公斤重的焊丝盘就无法使用了。而这样的损耗,每天就有四五十公斤。郭世江觉得心疼,想出了废焊丝盘再利用的方法。

多年来,这样的小革新、小创造,郭世江已经完成了60多项,工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智多星”。由他设计制作的工艺装备也有100多套,推动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多元。2014年,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首家创新工作室——郭世江钢结构创新工作室。去年,郭世江又被中车集团评为“高铁工匠”,是全国19万名中车员工中的佼佼者。

脑子活、点子多、人勤快、肯担当,郭世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独当一面。但他毫无保留,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制了一套铆工操作技能 PPT 教材,把铆工组装“三要素”、划线、放样基本方法和气割下料的操作要领和技能,一样样倾心传授给徒弟。如今,他培养的14名铆工中,有12人已经取得技师资格,成为车间一线生产班组的骨干力量。

2018年4月,郭世江成为我市首批“晋阳工匠”。老郭说,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感谢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还有企业给予的这个平台让他能发挥自己的技能把产品做成精品。

来源:FM912太原综合广播

明日(4月26日星期五)滨河东、西路高峰时段流量调控尾号5和0

重要通知:这一路段因施工调整交通组织方式!速看!

油价又要变!时间就在...

100天严管,开车的,不开车的都要注意!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