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15:4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进修收获的自我鉴定作文,需要注重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表达真诚,并能有效展现你的成长与价值:
"一、 明确写作目的与读者对象:"
"目的:" 这篇自我鉴定主要是为了总结进修期间的学习成果、能力提升、思想认识变化,并反思自身不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它不仅是学习经历的记录,更是个人成长的证明。 "读者对象:" 通常可能是学校、单位、导师、或者未来的雇主。因此,语言应保持一定的正式性和专业性,同时也要体现真诚和反思。
"二、 突出核心内容——进修收获:"
"具体化,避免空泛:" 不要只说“提高了能力”或“增长了知识”,要具体说明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如: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专业技能等),增长了哪些领域的知识(如:掌握了XX理论、熟悉了XX工具、了解了XX行业动态等)。 "量化与实例支撑:" 尽可能用数据和具体事例来支撑你的收获。例如: “通过XX课程,我将XX理论应用于实际项目,成功解决了XX问题,效率提升了XX%。” “在XX实训中,我独立完成了XX任务,获得了导师/同事的认可。” “学习了XX新技能后,我能够独立
2023年,有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1717名医务人员来到瑞金医院进修培训,他们在医院的医疗、医技、护理、管理等各个方面和瑞金人一起共同奋斗。在收获个人成长的同时,也为医院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感谢每一位来瑞金进修的同道!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携手共进,为瑞金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请相信,瑞金医院是你们永远的学校!
从心出发/ “以病人为中心”的进修
在医者的世界里,进修并不仅仅是关于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是关于医者仁心的锤炼
韩 旭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省卫健委委托培训县级骨干医师
进修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进修时间:2022.10~2023.9
2023年有幸在瑞金医院RICU进修学习一年,每天的工作从交班查房正式开始,RICU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对于每位患者都需对每个系统逐一评价,针对每个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性治疗,才能让病人转危为安。带教老师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明白一个临床重症医生的成长要守在患者身边,只有细致观察每一步病情变化才能从中得到启发,及时根据病情个性化制定诊疗方案。每日反复在病人身边观察其病情变化已经成为我工作的重点及习惯。看到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在带教及自己的努力下得到良好的预后,家属真诚的感谢及患者脸上流露出的微笑便成为我努力工作的最佳回报,从内心为患者感到开心及欣慰。
陈 静
青海省心脑血管疾病专科医院,青海省卫健委委托培训进修护士
进修科室:心血管内科
进修时间:2023.8~2024.2
进修其实是一场修行,修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在学习与思考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在6个月的相处的过程中,我收到了瑞金患者写给我的感谢信,这是对心内一科护理团队的老师们和我的肯定,并且部分患者及家属会主动拍照留念,为我的进修工作增添几分惊喜,我遇见过很多高知、博学的患者,我认为患者其实也是我的老师,我每一次进行沟通的同时也在不断接收新的临床疾病信息和最真实的反馈,扩大和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够更科学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汪丽莎
武汉市中心医院选送进修护士
进修科室:手术室
进修时间:2023.3~2023.8
因为医院和科室的发展需要,我在2023年来到瑞金医院学习心脏外科手术护理,在瑞金手术室进修的半年中,通过配合心脏外科手术,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在回到单位后,我将学习到的心外手术护理技术在我们医院和科室都做了汇报和分享。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瑞金手术室在患者照护的人文方面令我印象深刻,手术室往往给人冷冰冰的印象,而瑞金手术室给每个患者配备了保暖肩垫,一片小小的肩垫,从身到心温暖了病人,回来之后,我也将这个瑞金手术室专利带回了科室,并已经应用在了临床工作中,非常实用!
积极进取/ 进修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进修是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集中式学习,学习态度决定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决定学习结果
陈祖奎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选送进修医生
进修科室:胃肠外科三病区
进修时间:2023.8~2024.2
对于我来说能到瑞金医院进修是一件幸运而自豪的事,在来瑞金之前很是忐忑和担心,自从到瑞金接受岗前培训和入科报道后,就被这里老师们的热情、谦和、友好、细心、包容所感化,让我一切顾虑和担心骤然消失,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深深感受到瑞金的每一寸土地都长着知识、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文化底蕴、每一个领域都值得学习、每一条战线都能看到榜样,同时也深深感受到百年传承、医界经典。我将在胃肠外科三病区为期6个月的进修学习的体会和感受,概括成以下6个方面:目标明确;温故知新;学能所用;善于思考;方法效率;笔记总结。人生没有终点,只有更高的起点,学无止境,大美瑞金不仅是我从医新起点,更是我从医路上前行的灯塔。
张俊花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山西省国内访问学者委托培养进修医生
进修科室:肾脏内科
进修时间:2023.9~2024.8
我有幸入选为我省首批导师负责制的国内访问学者之一,在进修临床疾病诊治的基础上参加学术研究,以“医疗及学术骨干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临床诊疗的学习上,我将每一次与病人接触的经历都视为“学习素材”,随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病情、专家经验和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手术技术的学习上,我积极参加科室各类手术,如腹膜透析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半永久管置管术等,由于瑞金医院院手术量大,且经常连台手术,做到晚上11、12点是常有的事,无论手术做到多晚,第二天一早我仍会准时出现在医生办公室;在临床科研的学习上,我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总是保持第一时间完成导师派给的科研任务,积极参加每周组会、文献解读,目前,已参与完成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开始着手论文撰写。
易 岑
武汉市第一医院选送进修医技
进修科室:血液学研究所临床检验实验室
进修时间:2023.5~2024.4
2023年5月,我揣着朝圣的心情,从武汉市第一医院来到了瑞金医院血研所,来到了这个早在八十年代,就因为研究出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中国方案”,而闻名遐迩的医学圣殿。成年人往往很难自由,很感恩我在三十几岁的年纪,能放下其他的身份,在这里拥有整整一年纯粹学习的自由。所以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很感谢瑞金医院血研所染色体组的老师们,是他们的悉心带教,把我从“血液病小白”一路领进门。我从最基础的开始,一点一滴的学起,每天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怕少学了些,下班后也总呆在实验室里,想把白天没看完的病例多看一点,再多看一点。
每周二的病例讨论会是我最期待的环节之一,几乎从未缺席过。各位血液学大咖的讲座和汇报,让我在血液病学各个领域都能有所涉猎,眼界开拓。虽然并不是每次都能全懂,但我一直相信,坚持多听多看多学习,量变总会有质变的一天。
硕果累累/ 进修中远期成果
进修,始于学习,不止于学习,除了个人发展,还可以实现两院共赢、两地协同
李凤虎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黔医人才计划委托培养进修医生
进修科室:放射治疗科
进修时间:2023.3~2023.8
很荣幸作为“黔医人才计划瑞金班”第四期学员,于2023年3月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进修三维插植后装近距离治疗技术,在去学习前,我们对于对于宫颈癌的三维后装治疗进采用常规的卵圆体+宫腔管三管治疗,同时对科研也存在短板。经过半年之后,不论是在临床专业技术上还是在科研方面均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对学习肿瘤专业知识思维模式转变;三维插植近距离治疗专业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我已将三维插植进距离治疗作为一项新技术引入原单位,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开始在单位开展病人治疗,填补了该类技术在贵州省内的空白;科研能力提升,在瑞金医院放疗科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得到了科室主任及各位老师在学习、工作及科研上的帮助,与他们建立了友谊桥梁,为今后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机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本人发表SCI论文1篇,获得科研课题1项。
徐 杰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选送进修医生
进修科室:康复医学科
进修时间:2022.3~2024.2
2022年,因为医院发展规划拟建设发展康复科,促成我来到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在此之前,我已有二十多年感染科和老年内科的工作经历,原本跨学科是我进修学习的障碍,但在真正融入科室、深度参与科室工作时就会自然而然想要为科室贡献自身力量,发挥跨学科的优势和带教老师们一起解决了很多疑难病例,为病人的康复提供更优的方案。进修期间,我还积极参加科室主办/承办的学术会议,并加入了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成为工作组成员。此次进修,我还肩负着古华医院康复科发展的重任,进修期间,作为瑞金医院和我院的桥梁,积极与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谢青主任、我院领导沟通,促成古华医院加入瑞金康复医学专科医联体,由此助力古华医院的发展。
刘应欢
黔南州中医医院,贵州省黔医人才计划委托培养进修护士
进修专项:ERCP护理专项培训
进修时间:2023.9~2024.2
去年8月底,我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来到了令人羨慕向往的医院-上海瑞金。"广博慈爱,追求卓越,医瑞金至,慈当广矣"。入院培训的大屏幕上,瑞金院训映入我的眼帘,简短字语,内涵深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被一代代医务人员传承。“人才奔涌竞逐,潜心医路直面新挑战”,9月6日开启我半年的消化内镜航线。每日清晨,匆忙的脚步、心电的音符拉开了繁忙的帷幕。在进修期间,我认真参与每一次培训,紧跟每一位带教老师,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领域,从内镜清洗消毒、内镜护理配合直到有难度的ERCP、ESD、EUS护理技能,都已能熟练掌握;同时,我还努力学习科研思路,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论文。我时刻要求自己对所学知识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必定要将所学所得带回家乡。
瑞金医院
使
命
继续教育学院
高质量赋能医卫健康从业者
高效率提升专业学科社会影响力
持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2023年度优秀进修员工
↑ 瑞金进修收获来源
2023年度优秀进修员工
组稿、编辑|王佳玉
图片|优秀进修员工
审核|史霆
2022年3月至8月,我有幸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进修学习,收获甚多。本文简要分享我半年来的见闻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2019年5月,我顺利晋升副主任医师。同年10月,科室任命我为医疗组长,全面负责本组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主刀完成了一些普通外科专业三级、四级手术,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与病源的限制,在面对一些复杂疑难疾病与高难度大手术时常感力所不及。2021年7月,我受邀参加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举办的肝胆胰外科高峰论坛,期间观摩了华西医院胰腺外科彭兵教授团队现场演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入”手术,该团队精湛的手术技艺让我深感震撼,另一方面也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国内一流医院的同道之间的差距。
按照医院发展规划,普外一科确定了以肝胆胰及疝外科作为学科建设主要方向,同时医院鼓励青年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由此我萌生了去华西医院胰腺外科深造的想法。2021年底,在新冠疫情反复,科室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我的进修申请得到了院领导、黄新科长、李万林主任的大力支持,同时在科教科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申请、审批、报名、录取等手续,赴蓉进修的计划得以成行。
华西医院始建于1892年,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中国著名的高等医学学府,也是中国一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临床医学ESI排名处于国际顶尖行列(全球前1‰)。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4个,数量名列全国医院第一。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等级A++。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和最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12年名列全国第二。医院编制床位4300张,有48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收治疑难复杂病种患者比例在80%以上,出院患者病例组合系数(CMI)1.48,排名全国第三;全院微创手术占比超过20%,四级手术占比40.22%,每年四级手术总量位列全国第二;2021年门、急诊量775万人次,出院病人28.3万人次,手术19.6万台次,平均住院日6.80天;教学方面,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构建了覆盖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于一体的卓越医学生培养体系。科研方面,华西医院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排名中连续第8年位列全国第一;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连续12年名列全国第一。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全国医院第一、全球第14位。专利申请及授权方面,连续4年在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排名全国第一。
华西医院胰腺外科是全国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学科。胰腺外科诊治范围包括肝脏、胆道、胰腺、脾脏、十二指肠及腹膜后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腹腔镜外科诊治,并负责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胰腺外科每年完成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等手术3600余台,在微创手术领域,特别是腹腔镜手术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科室常规开展腹腔镜下各类肝胆胰脾手术,包括完全腹腔镜下半肝切除、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完全腹腔镜下不阻断肝门血流右肝后叶切除术,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下全/部分脾切除术,腹腔镜下胰腺颈、体、尾切除+脾脏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等。胰腺癌、慢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是科室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成为同行业的指南与规范。
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我入科后被分在科室主任、田伯乐教授的医疗组。田伯乐教授是国内知名的胰腺外科专家,为人儒雅、和善,手术风格就一个字“稳”。组内另一名老师是熊俊杰副教授,年龄与我相仿,却已在肝胆胰微创手术方面颇有造诣,也是手握18篇SCI论文的科研达人。同我一起负责组内住院医师工作的还有小兄弟,研究生陈浪。我们四人各司其职,相处融洽。每周一周二是两位教授的门诊时间,周三、五、六是医疗组的手术日。因此我的日常工作模式是周一、二、四办理出院并收治新患者,完善手术前检查及准备,周三、五、六跟着教授上手术,周日休息。
胰腺外科每天的择期手术多达20~30台,且绝大多数为难度大、风险高的四级手术,如何做好手术的质量控制?答案就是严格的“术前讨论制度”。每天的交班晨会后,科室的教授们都会坐在大屏幕前,听取主管医师的病例汇报,并且阅读CT、MR等影像资料,提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如果教授们认为某台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时机或手术方式不适宜,会直接停掉当日已安排好的手术。这个术前阅片和讨论的过程也是每一位青年医师很好的学习机会。
华西医院的手术室非常繁忙,每个外科医疗组都会充分利用手术间、麻醉、手术护士这些稀缺资源,把手术日安排的满满当当,以我组为例,安排2~3台胰十二指肠切除这样的“大”手术+1~2台腹腔镜胆囊切除这样的“小”手术是常规操作。第二住院大楼11楼28间手术室是我学习手术的主要阵地,在这里我跟随两位老师完成的手术有开放/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腺中段切除、保留/不保留脾脏胰腺体尾部切除、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胰头部分切除、胰管切开取石胰肠吻合(Frey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左/右半肝切除、胃癌根治、复杂腹膜后肿瘤切除手术等。按照规定,晚上19点以后手术室不接择期手术的患者,为了避免当日空腹等待的患者不延期手术,手术日的工作总有一种紧迫感。即使在顺利的情况下,我早上8点就进手术室开始进行麻醉前核对,出手术室的时间往往也在晚上20点以后,偶尔也有凌晨1、2点才走出医院大门的情况。那时的我身体虽疲惫,但内心却是收获满满。
胰腺外科床位紧张,周转速度快。一般情况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往往也就3~4天,出院后会转诊至某二级医院继续康复。以我们医疗组为例,平均月出院患者在60~70人次,其中95%以上是手术患者。胰腺外科大手术多,手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胰腺手术后胰瘘的总体发生率可达10%),即使在华西医院,胰瘘、胆瘘、肠瘘、继发腹腔大出血、胃瘫等这样的术后并发症也并不鲜见。在实力强大的麻醉、重症、介入等科室的配合和协助下,大部分患者也能够转危为安。在诊治这类患者的过程中,我也学习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作为老牌教学医院,华西医院的教学氛围浓厚,教学工作成熟、规范。因为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基地教学主任的原因,我特别留意了科室的教学管理工作,对其中常规设置的专职教学岗印象深刻,分享给大家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专职教学岗一般由科室的高年资主治医师轮流担任,任期半年。任职期间不参与科室临床工作,不管病人,不上手术,不值夜班,全职负责科室的教学管理工作。以胰腺外科的王昕老师为例,每天的晨交班结束后,他会进行科室现有实习生、进修生的考勤工作,随后后安排当天的教学活动,如小讲课、教学查房、入科教育与出科考核等活动的参与人员、讲课时间与地点等。据悉,专职教学岗与住院总医师类似,是将来职称晋升或担任医疗组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且任职期间其待遇收入不低于同科室的医疗组长,这是医院分配专款保障的,不占用科室绩效。在合理的机制激励下,在专人专职管理下,科室繁杂的教学工作可以被安排的井井有条。其他医生只需按时间表完成安排给自己的教学活动,这也最大限度减少了教学与临床工作之间的冲突。
华西医院的科研实力为什么这么强?我想这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概括。一是“内卷”,上至教授,下至本科生均需面对较大的科研压力。医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发表SCI论文早已不是新鲜事,而部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想要取得直博资格,则需要在读研期间发表至少3篇的SCI论文;另一个关键词是“无处不在”,晚上在办公室电脑前加班的医生,一半是写病历的,另一半就是收集研究数据的;做一台胰腺癌手术,在某一个操作后留存照片已成为固定步骤,而标本即将离体时,台下早已站满等待“瓜分”标本的收集者;还有更衣室内摆满的液氮罐,麻醉监护机上悬挂的摄像机……,这些亲眼所见的场景,让我觉得他们硕果累累的科研产出就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的。
在成都这半年的进修学习生活,使我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特别是在肝胆胰外科专业知识与手术技能方面收获很多,但是最大的改变是从其他身份角色中抽身出来,成为一名纯粹的学生,并重拾了学生时代的学习习惯。除了参加学术会议,业余时间我大都窝在出租屋内,读完了多年来收集的电子版专业书籍与文献,上网浏览医学论坛,观看手术直播与视频,利用自制的简易腔镜练习器进行练习。作为标准宅男,我未曾去往成都任一个旅游景点,却难逃成都美食的诱惑,吃的多动的少的结果就是BMI从19.1直升22.0,体重达到理想状态,这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学思践悟,笃行致远”,学之思之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行动与实践。再次感谢院领导、科室同事给予我此次学习进修的支持,感谢华西医院各位带教老师。回归普外一科大家庭后,我将努力保持学习习惯,与大家分享所学到的知识,利用它完成本职工作,力求在胰腺外科亚专业上取得进展与突破,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医院与科室的发展贡献力量。
个人简介郑晨,西安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基地教学主任,九三学社社员。西安市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协会疝与腹盆壁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卫生企业协会疝和腹壁分会陕西省分会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肥胖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获外科学硕士学位。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参与完成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西安市科技项目1项,在国家级、省市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1篇。
门诊:周四全天 门诊楼三楼337诊室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