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读书笔记j》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30 17:13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读书笔记j》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书笔记写作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和展开:
"标题:精耕细作,让读书笔记“活”起来——写作注意事项探讨"
"引言:" 读书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而读书笔记则是巩固所学、深化理解、激发思考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是阅读过程的记录,更是个人思维成长的轨迹。然而,如何写好读书笔记,使其真正发挥价值,而非流于形式?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事项。本文将探讨写作读书笔记时应关注的关键点。
"主体段落:"
1. "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为何而记?" 在开始写笔记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写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梳理情节、记录金句、梳理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还是为了后续复习?不同的目的决定了笔记的内容侧重和形式。例如,为了复习备考,可能需要更结构化的知识总结;为了个人思考,则可以更自由地记录感悟和疑问。 "针对性选择:" 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如小说、散文、社科、专业著作),笔记的侧重点也应不同。读小说可能侧重人物分析、情节梳理、主题探讨;读社科可能侧重理论观点、论证逻辑、现实联系。不能一概而论。
2. "内容翔实,抓住关键:" "核心

【轻松阅读】长江学者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做读书笔记?(附:被引最多的人文社科著作)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长江学者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做读书笔记?(附:被引最多的人文社科著作)

作者:黄宗智,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教授,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2004年荣休。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文史博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等;社科学术圈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阅读方法

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写作),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我特别强调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

最后要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这样的读书习惯也是为自己做学术研究,写学术专著的一种锻炼。能够清楚掌握好的专著的设计和结构,才有可能自己撰写优秀的学术著作。

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就是为了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们看书之后,在个把星期到几个月之中,对一本书的记忆是比较清晰完整的,之后便逐渐模糊,几年之后便几乎不可能在脑袋里作详细的找回检索。

因此,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地摘抄,而是积极地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有不少在研究院时候读过的书,后来都得回去重看。

理论学习

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点上,或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试图超越现存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与现存理论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这样,理论更多的是工具或对手,而不是答案。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

这种庸俗模式的大量存在本身便是西方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例证:今日美国一般的社会学、政治学系,对学生们要求的是首先建立所谓"理论"或模式,然后才做经验研究,这种认识方法的结果之一是模式堆积如山,绝大多数十分庸俗。而与这样的模式"对话",虽然可能会起点公关作用,但对推进和提高自己的分析概念不会有太大帮助。

最后一种可行的理论学习方法是:先在某一种流派之中,深入浸淫一段时间,作为入门方法,锻炼自己概括和连接概念的能力,然后进而学习其他流派。国内许多年 长一点的学生,已经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惜的是其教学方法,大多是当教条死背,而不是活学活用地用来提出问题。但也有少数的学生,还是能够从其中得到概括能力的锻炼,这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当作学习其他流派理论的基本功。

写读书报告

学术著作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 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 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 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

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 太详细,应在一、两千字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

究写作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设计论文首先应要求自己能在经验层面作出前人所未做的贡献,因为作为一个青年学者,思想上多未完全成熟,若能老老实实做经验研究,最起码可以在那个层面上做出新的贡献。

但这不是说要只作经验信息的简单堆积,因为那样无从区别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优秀的学术贡献需要带有明确的问题,经验证据的目的是用来解决重要的问题,而问题的建立要靠经验与理论的连同使用,不可只靠单一方面。最理想的状况是通过新鲜的经验证据来提炼新鲜的概念,用以解决重要的理论问题。

而所谓理论问题,上面已经提到,既可以是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也可以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点。另外,最好是自己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那样才会有驱动力,使自己作出长时期的持续投入。

这里应该说明,寻找自己最想做而又是最能做的题目常常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当年便因导师的影响而选择了思想史的题目,并试图为导师而挑战当时占美国首席位置的Joseph R. Levenson。

后来才发现,自己无论在感情上还是能力上,都更倾向于关注普通人民,而又比较喜欢解答有关人们实际生活的问题,更合适做经济史、社会史 和法律史。但清楚认识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近乎不惑之年了。

基于以上的经验,我自己一贯避免指定学生做某个题目,因为我认为这几乎等于是在替他们找对象。做学问是个长时期的磨练,十分必要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一生与之作伴的主题,但国内由导师包办的做法仍然比较普遍,亟需改革。

最后,怎样在经验证据上提炼新鲜概念。上面已经提到,一个好的方法是从经验证据与现存理论的脱节点出发,与现存理论,尤其是经典性的著作,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概念。最好是跨越不同流派的理论,因为同一流派中的论证,多只关乎次级问题,而不同流派的交锋点,常常是最为基本和关键的问题。

有的同学可能会觉 得掌握单一流派的理论已经不容易,要求同时与不同流派对话,可能是过分苛求。但实际上,只掌握单一流派,常常会陷于不自觉地完全接受其预设前提,久而久之,甚至会以为是天经地义,无可置疑的"真理",因此陷入由意识形态主宰的研究。而且,通过不同流派之间的争议,可以更清晰深入地同时掌握不同概念,并把自己的认识和问题提高到 最基本的层面上。这方面中国的研究生其实具有比美国学生优越的条件。

作为处于两种文化冲击下的知识分子,中国的研究生更能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以及不同 理论之间的交锋。今天中国的研究生,几乎不可避免地都是"双重文化人"(见黄宗智《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和美国一般研究生很不一样。若能既不迷信普世理论,又不迷信自己的感性认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可资学术使用的重要资源。最后是通过严谨的经验研究与高层次的理论问题意识的探讨,来回反复连接,由此才可能建立既是中国的也是现代性的学术,并为全人类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传统的学术传统。

附:哪些人文社科著作引用最多?

来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

本文所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排行榜乃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科各类学科覆盖面较广、引用率影响力较全、数据较权威的排行榜。社会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詹姆斯·S.科尔曼(James S. Coleman)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

2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

3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

4 戴维·波普诺(David Popenoe)著,李强等译:《社会学》

5 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

6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

7 皮埃尔·布迪尔厄等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8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9 乔纳森·H.特纳著,邱泽奇等:《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10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 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

社会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2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3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5 李惠斌等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

6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7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

8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

9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10 邬沧萍:《社会老年学》

马克思主义论文引用学术著作前10名

1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2 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

3 黑格尔(G.W.F.Hegel)著,范扬等译:《法哲学原理》

4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 乔治·卢卡奇 ,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

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等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7 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译:《小逻辑》

8 路易斯·阿尔都塞 (Louis Althusser)著,顾良译:《保卫马克思》

9 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等译:《精神现象学》

10 广松涉编注,彭曦译:《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哲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

2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

3 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

4 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译:《小逻辑》

5 爱因斯坦(E.Ainstein)著,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

6 黑格尔(G.W.F.Hegel)著,范扬等译:《法哲学原理》

7 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等译:《精神现象学》

8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

9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10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

哲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

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3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4 鲁迅:《鲁迅全集》

5 严复:《严复集》

6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

7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

8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9 汪子嵩:《希腊哲学史》

10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宗教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著,渠东等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2 孔汉思(Hans Kung)等编,何光沪译:《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

3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著,甘阳译:《人论》

4 彼得·贝格尔著,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

5 塞缪尔.P.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6 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著,徐育新译:《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7 菲利浦·希提(Philip K. Hitti)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8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9 威利斯顿·沃尔克(Williston Walker)著,孙善玲等译:《基督教会史》

10 伯兰特·罗素(Bertrand Russell)著,何兆武等译:《西方哲学史》

宗教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胡道静:《藏外道书》(分册)

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

3 王明:《太平经合校》

4 陈垣:《道家金石略》

5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分四卷)

6 太虚:《太虚大师全书》

7 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

8 鲁迅:《鲁迅全集》

9 石峻:《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

10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历史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Barraclough,G.)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2 R. G. 柯林武德(R.G. Collingwood)著,何兆武译:《历史的观念》

3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著,吴象婴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4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政治学》

5 希罗多德(Herodotus)著,王以铸译:《历史》

6 信夫清三郎著,天津社会科学院译:《日本外交史》

7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 Wallerstein)著,尤来寅译:《现代世界体系》

8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中国科学技术史》

9 柯文(Paul A. Cohen)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10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著,顾良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历史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2 严复著,王栻编:《严复集》

3 鲁迅:《鲁迅全集》

4 上海图书馆:《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3册)》

5 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6 张謇:《张謇全集》

7 顾颉刚:《古史辨》

8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

9 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10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

考古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2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

3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4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

5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

6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

7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

8 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

9 王尧:《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10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

中国文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Hegel)著;朱光潜译:《美学》

2 勒内·韦勒克(Rene Wellek)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

3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著;甘阳译:《人论》

4 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白春仁、李兆林等译:《巴赫金全集》

5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著;陈中梅译:《诗学》

6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

7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8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著;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9 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著;顾爱彬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

10 爱克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辑录;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

中国文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鲁迅:《鲁迅全集》

2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

3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

4 钱钟书:《管锥编》

5 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

6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7 钱钟书:《谈艺录》

8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

9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10 闻一多著,孙党伯等主编:《闻一多全集》

外国文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米·巴赫金(M.M. Bakhtin)著,钱中文主编,晓河等译:《巴赫金全集》

2 黑格尔(G.W.F.Hegel)著,朱光潜译:《美学》

3 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著,王宇根译:《东方学》

4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著,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

5 勒内·韦勒克(Rene Wellek)等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

6 米·巴赫金(M.M. Bakhtin)著,白春仁等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7 艾勒克·博埃默(Elleke Boehmer)著,盛宁等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

8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rger)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

9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罗念生译:《诗学》

10 苏珊·S.兰瑟著,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

外国文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鲁迅:《鲁迅全集》

2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3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4 刘海平等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1-4卷)》

5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

6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7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

8 李赋宁:《欧洲文学史》

9 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

10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

语言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M. A. K. Halliday, An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

3 Dan Sperber,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4 George Lakoff, Metaphors We Live by

5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

6 George Lakof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7 Ronald W. Langacker, Foundations ofCognitive Grammar

8 Noam Chomsky, Minimalist Program,Cambridge

9 太田辰夫著,蒋绍愚等译:《中国语历史文法》

10 S.C.Levinson, Pragmatics

语言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朱德熙:《语法讲义》

2 王力:《汉语史稿》

3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

4 罗新璋:《翻译论集》

5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6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7 张伯江:《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8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10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

文化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塞缪尔.P.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3 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 Said)著,王宇根译:《东方学》

4 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

5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著,甘阳译:《人论》

6 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7 约翰·汤姆林森(John Tomlinson)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

8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9 罗兰·罗伯森著,梁光严译:《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

10 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

文化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鲁迅:《鲁迅全集》

2 严复:《严复集》

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4 罗钢:《文化研究读本》

5 费孝通:《乡土中国》

6 王宁:《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

7 胡适:《胡适文集》

8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

9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

10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

艺术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黑格尔(G.W.F.Hegel )著,朱光潜译:《美学》

2 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著,顾爱彬等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

3 朗格(Langer,S.K.)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

4 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

5 唐纳德·杰·格劳特(Donald Jay Grout)等著,汪启璋等译,《西方音乐史》

6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著,王杰等译:《美学意识形态》

7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著,甘阳译:《人论》

8 鲁道夫·阿恩海姆(R.Arnheim)著,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

9 布莱希特(Brecht,Bertolt)著,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

10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著,罗念生译:《诗学》

艺术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2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3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4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

5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6 宗白华:《美学散步》

7 鲁迅:《鲁迅全集》

8 钟惦棐:《起搏书》

9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10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

管理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

2 R.H.科斯(R.H. Coase)等著,刘守英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

3 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4 熊彼特(J.A. Schumpeter)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

5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

6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重武译:《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7 Ikujiro Nonaka: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8 Oliver E.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of 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

9 道格拉斯·C. 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10 Edith Tilton Penrose:Theory of the Growth ofthe Firm

管理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3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4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

5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6 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

7 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

8 谢识予编:《经济博弈论》

9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

10 李维安等:《公司治理》

经济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R. H. 科斯(R. H. Coase)等著,刘守英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

2 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3 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4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著,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

5 柯武刚等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6 熊彼特(J. A. Schumpeter)著,何畏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

7 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8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

9 马歇尔(Affred Marshall)著,朱志泰等译:《经济学原理》

10 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

经济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3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4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5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

6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7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8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9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

10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政治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2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3 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4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政治学》

5 詹姆斯·多尔蒂等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6 塞缪尔.P.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7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著,何怀宏译:《正义论》

8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9 加布里埃尔·A. 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10 塞缪尔.P.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政治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

2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3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

4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

5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6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

7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

8 王泰平,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9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

10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法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埃德加·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2 孟德斯鸠(Baron de Montesquieu)著,张雁琛译:《论法的精神》

3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政治学》

4 黑格尔(G.W.F.Hegel)著,范扬译:《法哲学原理》

5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著,何怀宏译:《正义论》

6 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Posner)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

7 切萨雷·贝卡里亚(Beccaria)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

8 埃德加·博登海默 (Edgar 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9 约翰·洛克(John Locke)著,瞿菊农等译:《政府论》

10 亨利·詹姆斯·萨姆那·梅因(Henry James Sumner Maine)著,沈景一译:《古代法》

法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2 张明楷:《刑法学》

3 梁慧星:《民法总论》

4 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5 马克昌:《犯罪通论》

6 周枏:《罗马法原论》

7 王名扬:《美国行政法》

8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

9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

10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

教育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

3 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4 雅斯贝尔斯(K. Jaspers)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

5 约翰·杜威(J. Dewey)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

6 约翰·S.布鲁贝克著,郑继伟、王承旭等译:《高等教育哲学》

7 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Doll)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

8 约翰·杜威(J. Dewey)著,赵祥麟等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

9 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

10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

教育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3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4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5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6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7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8 蔡元培著,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

9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10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

心理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劳伦斯·A.珀文(Lawrence A.Pervin)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

2 伯格(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

3 劳伦斯·A.珀文(Lawrence A.Pervin)等著,黄希庭主译:《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

4 Alan D.Baddeley:Working Memory

5 Albert Bandur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6 R.S.Lazarus:Stress,Appraisal,andCoping

7 杜·舒尔兹(Duane P. Schultz)著,杨立能等译:《现代心理学史》

8 Arthur S. Reber:Implicit Learningand Tacit Knowledge:an Essay on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

9 Josef Perner:Understanding theRepresentational Mind

10 波林(E.G.Boring)著,高觉敷译:《实验心理学史》

心理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王甦:《认知心理学》

2 杨治良:《记忆心理学》

3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

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5 彭聃龄:《汉语认知研究》

6 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

7 沈渔邨:《精神病学》

8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9 侯杰泰:《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10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

新闻传播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沃纳·赛佛林等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2 韦尔伯·施拉姆(W.Schramm)等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

3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4 迈克尔·埃默里等著,展江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

5 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6 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等著,祝建华等译:《大众传播模式论》

7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著,许钧译:《关于电视》

8 韦尔伯·施拉姆等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

9 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10 杰拉尔德.格罗斯(Gerald Gross)主编,齐若兰译:《编辑人的世界》

新闻传播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

2 鲁迅:《鲁迅全集》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4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5 李兴昌:《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

6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

7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8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9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10 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图书情报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著,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

2 阮冈纳赞著,夏云等译:《图书馆学五定律》

3 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4 阿姆斯(William Y.Arms)著,施伯乐等译:《数字图书馆概论》

5 施拉姆(W.Schramm)等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

6 沃纳·赛佛林等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7 韩家炜(Jiawei Han)等著,范明等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

8 麦奎尔(McQuail,D.)等著,祝建华等译:《大众传播模式论》

9 米哈依洛夫)等著,徐新民等译:《科学交流与情报学》

10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图书情报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

2 徐引篪等:《现代图书馆学理论》

3 孟广均等:《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4 邱均平:《文献计量学》

5 吴慰慈等:《图书馆学概论》

6 孟广均:《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

7 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

8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

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10 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

体育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9名

1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制订,詹雷译:《奥林匹克宪章》

2 杰·科克利(Jay J. Coakley)著,管兵译:《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

3 迈克尔·利兹(Michael A. Leeds)著,杨玉明等译:《体育经济学》

4 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著,詹汝琮等译:《奥林匹克理想》

5 休斯(Charles F. C. Hughes)著,杨一民等译:《足球获胜公式》

6 马修·D. 尚克(Matthew D. Shank)著,董进霞译:《体育营销学——战略性观点》

7 理查德·考克斯(Richard H. Cox)著,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

8 杰弗瑞·戈比(Geoffrey Godbey)著,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

9 K. 吐依(Kristine Toohey)著,朱振欢译:《真实的奥运会》

体育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3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

4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

5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6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7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

8 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

9 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

10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任海主编:《奥林匹克运动》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情未了||楚辞读书笔记:离骚篇

梁启超先去说,做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应该有欣赏《楚辞》的能力,否则枉生此国。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此能力,但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些什么,是如何表达的。《离骚》是一首充满了浓重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诗篇,值得品读一生。读《离骚》,可陶冶情操,能让我们从中汲取能量;诵《离骚》,可使阳气上升,浊气下降,身轻而气爽!

一题记

(天帝。帝本义为花蒂或胚胎,引申为始生之祖。)高阳(即颛顼,被封阳地,号高阳氏,黄帝之孙,五帝之一,被楚人奉为先祖。)之苗裔(yì,本意指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引申为子孙后代。)兮,(上古时代第一人称,我,后被秦始皇钦定为皇帝自称,成专用之词。)皇考(古代称曾祖父,后用以称亡父。皇,对先代的敬称,如皇考。考,指已死的父亲,如先考。)曰伯庸。

我是远祖高阳氏的后裔啊,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

摄提(即摄提格,岁星名,即木星,表年份,为岁星纪年法中的寅年。)(当也,正当。)于孟陬(孟春正月。正月为陬zōu。孟为农历四季中月份开头的月份,余为仲,季。)兮,(语气词)庚寅(屈原出生的日期。此为干支表日期法。庚寅日在楚地习俗中为吉日。)吾以(出生。有自天而降、天生之意。)。

岁星适值运行到寅年正月,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观察)(kuí度量,揣度。)余初度(古时指始生之时、出生之日,后世做生日解。此处指刚出生时的气度。)兮,(zhào,开始。)(同“赐”,送给。)余以嘉名:

父亲端详我出生时的气度啊,赐予了我贞祥的美名:

名(命名,起名,动词。)余曰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即“ 平”之意。)兮,字(取表字,动词。)余曰灵均(灵善而均调。地之善而均平者,“原”也。)。

父亲给我取名正则,又取字叫作灵均。

(众多的样子)吾既有此内美(先天具有的内在的美好德性)兮,又( chóng,加上,动词。)之以(美好)(通“态”,指姿态,姿容。)。

我出生时已是惠质多多,仍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hù,楚方言,披。)江离(香草名,又名靡芜。离通“蓠”。)与(幽香的芷草。辟通“僻”,幽僻处,这里意思是幽香的。zhǐ,香草名,白芷。)兮,(rèn,楚方言,联结。)秋兰(秋季开花的一种兰草)以为(佩饰)。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头,再把秋兰编辍成结佩在腰上。

(yù,楚方言,急速的样子。)余(好像)将不及(赶不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倒装句,不与吾。)。

光阴似箭时不我待啊,岁月匆匆令我心慌。

(qiān,楚方言,拔取。)(pí,楚方言,大的山坡。)之木兰(木兰花树,别名辛夷,木笔等。)兮,夕(采摘)(水中陆地)之宿莽(经冬不死的一种香草)。

早晨到山坡上采集木兰,傍晚去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迅速,过得很快的样子。)(语气词)不(通“䬍”,逗留,停留。)兮,春与秋(语气词)代序(轮流替换。代,更迭。序,次序。)。

时光迅速逝去不会久留,四季更替变化有常。

(想,思。)草木之零落(草木凋落。比喻人事衰颓。)兮,恐美人(指楚怀王)之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暮年。)。

想那草木不断飘零凋谢,忧心美人也在日渐衰亡。

(何不之略词)抚壮(抚,持也,引伸为凭借。壮即盛壮之年,指盛时。)而弃秽(弃,去也,抛弃,扔掉。秽,秽浊,喻谗佞之人。)兮,何不改乎此(态度,看法。)?

为什么不趁着壮年抛弃污秽啊,为何还不转变你的思想?

骐骥(qíjì,千里马,俊马,一般比喻为人才。)以驰骋(骑马奔驰)兮,

(相招之词,类似于come on,来呀。)吾(同“导”,引导。)夫先路(前面的路,指先王之道。)!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呀,来吧,我在前面开路为你导行!

三后(三后指禹、汤、文王,一说是楚之前代的三位贤王。后即君也。夏王即君位则称之为后,死后称之为帝。)之纯粹(没有杂质,引申为德行完美无缺。)兮,(本来,这就是。)众芳(众芳草,喻为众多有才能的人。)之所在(---的原因)。

前世的三位贤王德行完美,所以群贤积聚在他们身旁。

(汇集,兼有。)申椒(大椒也,香木名。)与菌桂(香木名,即野生山桂。)兮,岂(同“唯”,仅仅。)(联结)夫蕙茝(huìchǎi,两种香草名,比喻贤才。)?

申椒菌桂似的人才汇集在了一起,更不用说蕙茝般的栋梁!

彼尧舜之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耿,有骨气,刚正不阿。介,耿直。)兮,既遵道(遵循正道,比喻遵循法度。遵,循也。道,正途。)而得路(走上坦途。也指仕途得志。)。

唐尧虞舜是如此光明正直,遵循正道才使国家坦途荡荡。

(何等,多么。)桀纣之猖披(chāng pī,衣不系带,散乱不整的样子。这里指狂妄放肆。)兮,夫惟(语气词)捷径(比喻非正道)(而,因此。)窘步(步履艰难,不好走。)。

夏桀殷纣如此狂妄邪恶啊,终致步履维艰内心惶惶。

(想)(彼,那些。)党人之偷乐(贪图享乐)兮,(前行的道路)幽昧(昏暗不明)(而,并且。)险隘(危险狭隘)。

想那结党营私之人苟安享乐,国家的前途必是晦暗无光。

(难道)余身之惮殃(害怕惹祸上身。惮,害怕。殃,灾难,祸害。)兮?恐皇舆(国君的坐车,比喻国家政权。舆,本义是车厢,泛指车。)之败绩(本义指打了败仗,溃败,这里指皇與颠覆,引申为事业失利。)!

难道是害怕自身惹上祸端吗,我只是担心国家覆亡。

(匆忙的样子)奔走(急走,恰似跑。)以先后兮,(赶上)前王之踵武(踩着前人的足迹走。比喻效法或继续前人的事业,这里做足迹讲。踵,脚跟。)。

我匆忙奔走在君王的前前后后,追踪先王的足迹是我的渴望。

(香草名,多喻君主,这里代楚王。)不查余之中情(真诚的内心)兮,反信(谗言,挑拨离间的话。谗,在别人面前说陷害谋人的话。)而齌怒(jì,暴怒。齌,炊火猛烈,引申为暴烈。 )。

你不能查明我的内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狂。

余固知謇謇(jiǎn,直言的样子。謇,本义是口吃的意思。)之为(本义指忧虑,引申为灾殃,祸害。)兮,忍而不能(舍弃,终止。)也。

我早知忠言直谏定会招惹祸端,忍了又忍还是难改衷心热肠。

九天(古时传说天有九重,又名九霄,指苍天。)以为(通“证”,验证。)兮,(那)(通“唯”,只,仅仅。)灵修(神明有远见者,泛指君王,这里指楚怀王。)之故也。

上指苍天请它给我作证啊,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君王。

曰黄昏以为(约会,会面。)兮,(楚方言,发语词。)中道而改路!

说好在黄昏时分会面,你为什么半途又改了方向?

初既与余成言(约定,盟约,定言)兮,后悔遁(后悔并逃避)而有他。

当初已经和我订立了誓约,现在却另做打算甩我一旁。

余既不(畏惮,畏惧。)夫离别兮,伤灵修之(shuò,屡次。)化。

并非难过和你别离啊,只是你的反反复复让我心伤。

余既(栽,栽种。)兰之九(wǎn,十二亩为一畹。这里言其多也。)兮,又(种植)蕙(香草名。一指薰草,又名佩兰,古人佩之或香焚以避疫。一指蕙兰。)之百亩。

我栽培了九畹的兰草,又种植了百亩的蕙芳。

(qí,名词,田垄。这里做动词,分垄种植。)留夷(香草名,芍药也。)与揭车(香草名)兮,(间种,夹杂栽种。)杜衡(香草名,俗称马蹄香。)与芳芷(香草名,白芷zhǐ。)。

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还套种了杜衡和芳芷两样。

(希望)枝叶之峻茂(高大茂盛。峻,本义是高而陡峭,引申为高、大的意思。)兮,愿(sì,等待。)时乎吾将(yì,收割。)。

我希望它们枝繁叶茂啊,期待着收割那天满心欢畅。

萎绝(枯萎败落。代指政治上失意。)其亦何伤兮,(悯惜)众芳(众香草,喻众贤士。)之芜秽(荒芜,谓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此处比喻自己栽培的人才变了质,变成了恶草。)。

既便它们枯萎死绝又如何,只是怕众芳变成了荒棘模样。

众皆竞进(本义是争相前进,这里指争相钻营。)(因为)贪婪(贪婪,贪得无厌。)兮,(楚方言,凭即满也。)不(满足)(语气词)求索。

大家为权为利争抢着向上爬啊,利欲熏心索求无休无止。

(qiāng,楚方言,发语词。)内恕己以人(以自己之心忖度他人。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恕,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量,揣度,揣量。)兮,(每个人)(生发)(算计他人的心思)而嫉妒(忌恨别人)。

他们以自己的私心来猜疑我,勾心斗角不惜用狠斗强。

(匆忙的样子)驰骛(疾驰,狂奔乱跑。)以追逐(争抢权、利)兮,非余心之所(焦虑之所在,迫切得到的东西)。

争权夺利急于钻营啊,那不是我内心看重的地方。

冉冉(形容时光渐渐流逝)其将至兮,恐修名(美名,廉洁的名声。修,美好的。)之不(树立)。

只觉得暮景渐渐来临,我最担心世间白走一场。

朝饮(小口吸食)木兰之坠露兮,夕餐(大口吞食)秋菊之落英。

早晨啜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咀食菊花的残瓣。

(如果,只有。)余情其信姱(确实美好。信,确实。姱kuā,美好。)以练要(即精练专一,操守坚贞。要,约束。)兮,(zhǎng,生长。)顑颔(kǎnhàn,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亦何伤。

只要我的情感坚贞不移,形销骨立又何妨。

(qiān,通“牵”,摘取,拿着。)木根以(收束,聚合。)茝兮,(穿在一起)薜荔(bìlì,香草名,又名木莲。)之落蕊。

我用木兰的树根捆扎茝草,再把薜荔花蕊串成一行。

(使之直,把弯曲的弄直。)菌桂以(rèn,联结。)蕙兮,

(搓绳,动词。)胡绳(香草名)之纚纚(lí lí,长而下垂的意思。)。

把菌桂枝条掰直掰缠连上蕙草,胡绳绞搓成绳好看且长。

(楚地方言,发语词。)吾(效法)夫前修(前代的贤人)兮,非世俗(社会上流行的)之所(服饰)。

我效法前贤的做法,奇异的服饰非俗人所能欣赏。

虽不(合,迎合,相容。)于今之人兮,愿(效法,仿效。)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纳,投水而死,以表其志。)之遗则(前代遗留下来的法则,这里指彭咸的做法。)。

既然与现在的人们不相容,我愿效彭咸以之为榜样。

太息(叹息)以掩涕(遮着脸流泪,即掩面而泣。掩,遮蔽,遮盖。)兮,怜悯)民生(人生。民者,人也。)之多艰。

长长地叹息掩面拭泪啊,哀叹人生的道路艰难漫长。

(通“唯”,只,仅仅)好修姱(修洁而姱美,喻美德。)以鞿羁(jī jī ,比喻束缚。鞿,马缰绳;羁,马笼头。)兮,(楚方言,发语词。)朝(suì,进谏,劝谏。)而夕(废弃,罢免。)。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早上直谏晚上就被谅在一旁。

既替余(因为)蕙纕(xiāng,香草做的佩带,系之以示芳洁忠正。)兮 , 又(加上,动词。)之以揽茝(采集白芷,比喻坚持高尚的德行。)。

他们说我佩带蕙草,还指责我采集兰茝佩带在身上。

亦余心之所(喜好)兮,虽九死(死很多次。九,虚指,多次。)其犹未悔。

这些都是我满心喜爱的呀,虽九死而情志不渝。

(埋怨)灵修之浩荡(水势浩大的样子。这里指荒唐、糊涂。)兮,(最终,到底。)不(仔细看,知晓。)夫民心(人的心情,这里指屈原自己。民,人也。)。

怨就怨楚王好糊涂啊,始终不能明察我的志向。

众女(比喻楚王身边的权贵)嫉余之蛾眉(女子美丽的容颜,指风姿。)兮,谣诼(zhuó,造谣诽谤。)谓余以善(擅长,长于,指喜好。)(邪乱,淫乱。)。

那些女人嫉恨我的风姿,说我妖艳好淫纯属造谣诽谤。

固时俗之工巧(工,善于。巧,取巧,指投机。)兮,(miǎn,背,违背。)规矩(原是划圆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后代指标准、法度。)而改(通“措”,措施,这里指做人做事的原则发生了改变。)。

世俗之人本就乐于投机取巧,背弃原则不惜把短说长。

(背离)绳墨(木工画直线用的墨斗墨绳。喻正道。)以追曲(追随邪佞,随意曲直。)兮,竞(争)周容(讨好迎合。周,合也。)以为(常行之法,一说为态度。)。

不分是非追求邪曲,迎合讨好是他们拿手的伎俩。

忳郁邑(tún,忧郁,烦闷。郁邑,忧愤郁结,愤懑压抑。邑同“悒”。)余侘傺(chà chì,楚方言,形容因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样子。)兮,吾(孤独。老而无子称为独。)无路可走谓之穷)(疲乏,陷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在,于。)此时也。

忧愁烦闷我失意不宁啊,如今孤独穷困身陷泥汤。

溘死(kè,突然死去。)以流亡(淹忽而死,随水以去。)兮,余不忍为此态(媚俗取巧之丑态,即所谓工巧、周容之态。)也。

宁可立马死去魂消魄散,媚俗取巧让我忍无可忍。

鸷鸟(zhì,一种凶猛的鸟,有忠贞、特立独行之秉性。)之不(合群,动词。猛禽不与凡鸟为群,喻刚正君子不与小人为伍。)兮,自前世而固然(本来就这样)。

鸷鸟高飞卓尔不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同“圆”)之能(合,相容。)兮,夫(谁,哪个。)异道(不同的道路,指不同的志向。)而相安(平安相处)?

方和圆怎能兼容啊,志向不同又怎会走在同一条道上?

(内心,心志。)而抑(心意也,志气,意愿。)兮,忍尤(容忍罪过。尤,罪过。)而攘诟(rǎng gòu,容忍耻辱。诟,耻辱。)。

既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肯忍受污蔑把屈辱品尝。

(通“服”,信服。)清白以死直(死于正直)兮,固前圣(前代圣贤)之所(重视,推崇。)。

坚守清白死于正义,这才是古代圣贤看重的高尚!

相道(观察道路。相xiàng,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如相马。)之不兮,延伫(长久地站立)乎吾将(同“返”,返回。)。

后悔择道时未曾看清啊,站在那里久久地凝望。

(掉转,掉头。)(我)车以复路(走回原路)兮,(趁着)行迷(步入迷途)之未远。

调转我的车子回归原路,趁迷途未远不再彷徨。

(慢慢走)余马于兰(水边的高地)兮,

(骑马奔腾)椒丘(长着椒树的山丘)且(于此,在这里。)止息。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慢行,弛上椒木小山暂且休憩半晌。

(指进入宫廷做官)不入以(通“罹”,遭受,遭遇。)(怨恨,过失。)兮,退(退隐)将复修吾初服(未入仕时的服装,与朝服相对。这里指原来的想法,思想。)。

既然进谏不成反而获罪,那就退隐穿上原来的衣裳。

(剪裁)芰荷(jì,楚方言,荷叶。芰,古书上指菱。)以为(上曰衣—说文解字。古时衣是指上衣。)兮,(收集)芙蓉(荷花的别名)以为(原指裙。古人称下身穿的衣裙为裳,男女皆服。)。

先用荷叶裁成氅衣,再把莲花缝成裙裳。

不吾知(倒装句,不知吾。)(衬字,无实际意义。)亦(止,罢了。)兮,(如果,果真。)余情其(确实)(本意是花卉,花草的香气,芬芳。这里指思想高尚。)。

没人懂我也就罢了,只要我的内心高洁芬芳。

(增高,动词。)余冠之岌岌(jíjí,高高的样子。)兮,(加长,动词。)余(佩剑)之陆离(长长的样子)。

把我的草帽编得高高,佩剑也要铸得更加修长。

(本意是花卉,花草的香气。这里指美好的东西。)与(本意是津液、汗水。这里引申为污垢的东西。)其(衬字,无实际意义。)杂糅(róu,混杂。)兮,(发语词)昭质(光明洁白的品质)其犹未(亏损)。

芳香与腐味即使混杂在了一起啊,纯洁的品质永远不会被玷污中伤。

忽(不经意)反(回头看)以游目(放眼远望)兮,将往观乎四(荒远之地,边远的地方。)。

倏忽间回头纵目远眺,我决意游观四极八荒。

(佩带)缤纷(繁多而杂乱,繁盛的样子。)其繁饰(花样繁多的彩饰,盛饰。)兮,芳菲菲(花草茂盛,香气浓郁。)其(更加)章(通“彰”,明显,显著。)。

戴上众多华美的佩饰,浓香气让它们发出了更耀眼的光。

民生(人生,民即人也。)各有所乐(喜好,爱好。)兮,

余独(喜好,喜欢。)修(美好的修养)以为(常规,习惯。)。

人们各有所乐啊,我独好修洁习以为常。

虽(既使)体解(肢解,古代的一种酷刑,如五马分尸、车裂。)吾犹(仍然)未变兮,(难道)余心之可(恐惧)。

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还有什么能让我畏惧彷徨?

女嬃(xū,传说为屈原的姐姐。)之婵媛(chányuán,关心爱护而显得婉转痛恻的样子。)兮,申申(反反复复地)其(lì,责骂。)予,曰:

姐姐对我的遭遇痛惜不已,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gǔn,禹之父,奉尧之命治水,传说窃天帝之息壤,用堵的办法治水,未成功,被舜杀死于羽山。)婞直(xìng,刚直,倔强。)以(通“忘”,不顾自身安危。)兮,终然(终究,最终。)(yāo,早死。本义指未成年死去,这里指非正常之亡。)乎羽之野(羽山的荒野)。

她说鲧太刚直不顾性命,结果被杀死在羽山之旁。

(你)何博謇(有话直说,不隐瞒。)而好修兮,(即纷然,美盛。)独有此姱节(美好的节操)?

你何必忠言无忌爱好修洁呀,把那些美好的节操比做太阳?

(cí,草多的样子,引申为积聚,动词。)菉葹( lù shī,两种草名,荩草和苍耳。)以(充满,装满,动词。)室兮,判(别也,分开,离开。)独离(独自离去,不与众聚合。独,单独,独自,修饰离)而不(用,使用。即身佩菉葹之草。)。

人家满屋堆的都是普通花草,你独与众不同别出新样。

众不可户说(挨家挨户去说明)兮,(谁,哪一个。)云察(这里指我们)之中情(真诚的内心)?

人众无法挨家挨户说明心迹,谁会把我们的本心端详?

并举(相互荐举。这里指相互奉承、抬举。)而好朋(结党,拉派。)兮,夫(为什么)茕独(孤独。茕qióng,没有兄弟,引申为孤独。)而不予听(倒装句,不听予。)?

世上的人都爱成群结伙啊,你为何一意孤行不听我讲?”

前圣(前代圣贤。这里指前代圣贤的价值观。)以节中(折中,取正,即衡量、权衡的意思。)兮,(kuì,叹息。)凭心(王夫之:谓愤懑郁积于心也。凭,楚地语,满也。)而历兹(经此厄运)。

依从先贤的价值标准权衡啊,满怀喟叹为何我会遭此境况。

(渡河)沅湘(沅江与湘江)以南(远行)兮,(靠近)重华(舜的名字,传说舜重瞳,故有此美称。)而(述说自己的心里话):

渡过沅江湘水向南跋涉,我要对虞舜把心里话讲:

(夏启,禹的儿子。)《九辩》与《九歌》(九辩与九歌传说为天帝乐名,凡人奏听即为逾制。)兮,夏(夏王。另有多种解释,仅供参考。)康娱(逸乐;安乐;寻欢作乐。)以自纵(放纵自己)。

“夏启偷得《九辩》和《九歌》啊,夏王寻欢作乐不知收放。

(回顾最初取得天下之不易。顾,考虑,回顾。)以图后(为后代做谋划。图,谋划,考虑。)兮,五子(启的五个儿子。五子夺嫡,太康胜出,即君位。)用失乎(失为衍文,用失乎即用乎,意思是因之,因而。)(内讧。巷hòng,通“哄”。)。

不念创业艰难不为子孙着念,五子内讧直杀得血满朝堂。

羿(亦称“后羿”。传说夏朝时有穷国君主,擅射,不修民事,为家臣寒浞所杀。)淫游(沉迷于游乐)以(yì,通“逸”,放任,放纵。)(tián,畋猎,打猎。)兮,又好( hào,喜好,嗜好。)射(语气词)(大也)狐。

后羿沉溺于游猎啊,嗜杀大狐得意洋洋。

(本来)乱流(乱逆之流。喻淫乱的人。)其鲜(少有善终。鲜xiǎn,少也。终,结果,下场。)兮,(zhuó,寒淖。传说是有穷氏后羿的相,羿不理政事,寒浞杀羿自立,霸其妻。)又贪夫厥家(他的妻室。家通“姑”,古时对妇女的一种称谓,这里指后羿之妻。)。

肆意忘行从来就没有善终,寒浞杀羿夺妻千古传扬。

(ào,即过浇。寒淖与羿妻所生之子。浇也做奡。)身被服强圉(负恃有力。被pī,披,披着。服,此处指坚甲。圉yǔ,来源于甲骨文,养马的地方,引申为防御。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兮,纵欲(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不(克制,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

过浇自恃武力强大啊,放纵情欲尤过之而无不及

日康娱而自忘(忘怀自身的危险)兮,厥(代词,他的,那个。)首用夫(因而)颠陨(坠落、覆亡。颠,倾倒,跌。陨yǔn,同“殒”,死亡。)。

每天歌舞升平浑然忘我,刀起头落血喷南墙。

夏桀(夏代最后一个君主,有名的暴君。)之常(违背天理和人道)兮,乃遂(于是,就。乃,就,这才。遂,于是,就。)焉(---的样子)而逢(祸害,坏的下场。)。

夏桀所做所行更违常理,遭遇灾祸自然无话可讲。

(夏商周君王即位后称为后,死后称为帝。)(商纣王之名)之菹醢(zūhǎi ,古代酷刑,把人剁成肉酱。)兮,殷宗(殷商之国祚zuò,指商王朝维持的时间,国运。)用而(因而)不长。

纣王残忍剁人成酱啊,殷朝国祚岂会绵长。

汤禹(大禹。一说是商汤和大禹。)(yǎn ,恭敬,庄重。)而祗敬(恭敬。衹zhī,敬,恭敬。)兮,周论道(讲究道义)而莫(正确无误)。

大禹庄穆且敬畏神灵,遵循道义严谨而周详。

(选拔)贤而(任命,委任。)能兮,(遵从,顺着。)绳墨(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比喻规矩、准则或法度。)而不(偏颇,偏差。)。

推举贤人委任能臣,遵守法度决不走样。

皇天(对天和天神的尊称)无私阿(偏爱,曲意庇护。阿ē,偏袒,迎合。)兮,览民德(指君王的德行,相对皇天而言,君亦是民,古称民德。)焉(安排辅助。错通“措”,设置,安排。辅,扶助。)。

上苍从来不会偏袒谁啊,若得扶持就得知晓人心背向。

(发语词)(同“唯”,独,仅仅。)圣哲(具备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以茂行(德行充盛。茂,草木茂盛,引申为美盛,繁盛。)兮,(于是)得(拥有,治理。)此下土(指天下)。

只有那些有德行的圣君,才配享有普天之下的列土列疆。

(向上或向前看,展望的意思。)前而(回头看)后兮,相(xiàng)观(人也,这里指人之事,世事的变化。)之(最根本的规律,这里指兴亡的原因。计,谋也,道也 。极,穷也,至也。)。

回顾过去瞻望未来,才会看透世事沧桑。

(发语词)(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句中,表示谁,哪个。)非(讲忠义,正义。)而可(任用)兮?孰非(秉善心,行善事。)而可(敬佩,信服。)?

谁不是因为忠义而被任用,谁不是秉承善心而被褒扬。

( diàn,临近危险。)余身而(濒临死亡)兮,览(看,阅。)余(最初的衷心,初心。)其犹未悔。

虽然有临近死亡的危险啊,我无悔当初选择的理想。

( liáng,度量。)(榫sǔn眼)而(审定,确定。)(ruì ,榫头。榫头插入榫眼,可使两部分连结起来。)兮,固前修(古代的贤人)以菹醢。

不度量凿眼就削正榫头,前代的贤人因此遭殃。”

(通“增”,屡屡,多次。)歔欷(xū xī,哽咽,抽噎,泣不成声。)余郁邑(苦闷,忧愁。邑通“悒”。)兮,(悲痛,伤心。哀旧时指死去母亲。)朕(出生的时间)之不当(合宜,引申为值,逢,遇之义。)。

我悲苦愁闷泣声不绝,哀叹自己生不逢时好凄凉。

(釆摘,拿着。)茹(柔软)蕙以掩涕兮,(浸湿)余(衣服的胸前部分)之浪浪(láng láng,流貌也,泪流不止的样子。)。

拿着柔软蕙草揩抹眼泪,热泪滚滚沾湿我的衣裳。

敷衽(fū rèn,敷,铺开。衽,衣之前襟。古代睡觉时用的席子,也叫衽。)以(发表言论,诉说。陈,述说。辞,同“词”。)兮,(本义是理直性急而面红耳赤,这里指光明正大,有豁然开朗之意。)吾既得此中正(正道之道,即君臣相得之道)。

铺开衣襟跪着慷慨陈词啊,明白了正道我心里豁然开朗。

(sì,古代一车套四马,名词指四匹马拉的车;动词指驾一车之四马。)玉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无角的小龙)以乘(yì,也作翳,鸟名,凤属,身有五彩花纹。)兮,(kè,忽然。)(微小的尘士)风余上征(此处指乘坐四龙所拉的凤车升上天空。征,行也。)。

驾驭着玉虬乘着凤车,依托风尘直飞到了天上。

发轫(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启程,出发。轫rèn,古时放在地面阻止车轮转动的木头,有时代指车。)于苍梧(又名九嶷山,今湖南永州宁远县境内,舜葬于此。)兮,夕余至乎县圃(县同“悬”,圃,花园。悬圃即空中花园。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后泛指仙境。)。

早晨从南方的苍梧出发,傍晚就到达了昆仑山上。

(短时间)留此灵琐(君门,即悬圃之门。灵,君也。琐,门楼也。琐本指门窗上雕刻或绘有的连环型的花纹。灵琐也指国君宫门。)兮,日忽忽(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其将(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我本想在神灵的门前稍事逗留,夕阳西下已是暮色苍苍。

吾令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停下车子。弭mǐ,消除,停止。节,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这里指车子行驶的步调。)兮,(看,向远处看。)崦嵫(yān zī,山名,在甘肃天水县西,古代指日落的地方。)而勿(接近,迫近。)。

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

曼曼(通“漫漫”,指时间漫长或距离广远的样子。)其修远(长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取,寻找。这里指求天帝之所在。)。

前面的道路好漫漫啊,我将在时空中探索理想。

饮余马于咸池(神话中谓日浴之处)兮,

(本义束头发,引义为系,束结。)余(驾驭牲口的缰绳)乎扶桑(神话传说中,太阳从这棵树上升起,因谓之为日出之处。)。

让我的马儿到咸池去饮水,再把缰绳拴在扶桑树上。

(弄断)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长在日落之处,有很强的再生力。)以(fú ,本义拂拭,轻轻擦去,引申为除去,这里指遮蔽的意思。)日兮,

(姑且,勉强。)逍遥(缓步行走貌)以相羊(通“徜徉”,意同逍遥。)。

折下若木枝条遮住烈日,我走起路来有些懒洋洋。

望舒(传说中为月驾车的神)使(派,差谴。)先驱(原指军队中的前锋,这里引申为向导。)兮,后飞廉(古代神话中神兽,鸟头鹿身,或鹿头鸟身。飞廉本是秦国国君先祖,纣王重臣,商亡自杀殉国,天帝念其忠,封为风神。)使奔属(追随,跟随。属zhǔ,连也。)。

前面让望舒作为先驱,叫后面的飞廉紧紧跟上。

鸾皇(亦做鸾凰,与凤凰皆瑞鸟名,常用来比做贤士淑女。)为余先戒兮,雷师(神话传说中的雷神,或就是下文所说的丰隆。)告余以未具(驾御未备。具,准备,备办。)。

鸾凰为我在前戒备啊,雷师却说还没安排妥当。

吾令凤鸟(凤凰)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我命令凤凰展翅飞腾,要夜以继日不停地赶路翱翔。

飘风(旋风,暴风。)屯(聚集)其相离(相附,附拢。离,通“丽”,附丽,附着。)兮,(通“率”,率领。)云(ní,彩虹的一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又称副虹。)而来(侍奉,多指侍奉君主。这里是迎接的意思。)。

旋风聚结在一起紧紧靠拢,雷师率领着云霓急急把我迎上。

纷(众多的样子)总总(聚集一处的样子)其离合(指云霞忽散忽拢)兮,(荣盛,灿烂多彩的。)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其上下。

云霓越聚越多忽离忽合,上上下下一片绚丽辉煌。

吾令帝阍(天帝的看门人。阍hūn,守门人。)开(古代在险要的地方或国界处设立的守卫处所。这里指宫门。)兮,(靠着,倚靠。)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亦指宫门的正门。)而望予。

我叫天门守卫把门打开啊,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

(天色)暧暧(昏昧不明的样子)其将(完了,毕。)兮,(系 jì,绾wǎn。)幽(形容地方僻静且光线暗,指兰草生长的环境。)兰而延伫。

日色渐暗时光渐晚,我纽结着幽兰久久徜徉。

(世道)溷浊(hùn,同混浊,混乱污浊。)而不(辨别)兮,好(遮挡,隐藏。)(名词,指品德、才能优秀的人。)而嫉妒。

这个世道混浊不分善恶啊,喜欢嫉妒抹煞别人所长。

朝吾将(jǐ,渡水,过河。)于白水(即白水河。神话传说中源出昆仑山的一条河流,饮其水可以不死,位于今陕西白水县内。)兮,(上,升。)阆风(làng,即阆风巅。位于昆仑山之上,神仙居住之地。)而(xiè,系马的缰绳,这里指系,拴。)马。

清晨我将要渡过白水,赶去阆风山巅把马儿拴上。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楚国山名,代楚。)之无(美女)。

蓦然回首涕泪横流,哀叹高丘竟然没有美姝。

溘吾游此春宫(传说中春神青帝之所居宫殿。青帝,先秦祭祀的神,即为太昊,为春及百花之神,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五色帝之一,掌管天下的东方。)兮,折(神话传说中的玉树。琼,美玉。)以继佩。

飘忽间来此春宫一游,折下玉树枝条增添佩纕。

(趁着)荣华(本指草木茂盛、开花,这里指美好的年华或容颜。)之未(凋零)兮,

(xiàng,察看,寻找。)下女(下界的女子。这里的“下”是相对“高丘”而言。)之可(yí ,同“贻”,赠送,给与。)。

趁琼枝上的花朵还未凋零啊,找到佳人给她献上。

吾令丰隆(神话传说中的雷神或云神。后多做雷的代称。)(骑,坐,这里指驾云。)云兮,求宓妃(伏羲氏女儿,溺于洛水,后成为洛水之神。宓fú,通“伏”,姓也。)之所在。

命令云师把云车驾起,让我看看宓妃身在何方。

佩纕(佩带的饰物)以结言(用言词定约)兮,

吾令謇修(人名,传说中伏羲氏的贤臣。)以为(使者,媒人。)。

解下佩纕做为信物,我请蹇修前去协商。

纷总总其离合兮,(迅速,突然。)纬繣(乖戾,不合。这里指性情不定,难以捉摸。)其难(改变,变动,这里指迁就。)。

云霓簇集忽离忽合啊,很快知道事情乖戾难当。

夕归(留宿,临时驻宿。)于穷石(古代地名,夏朝有穷氏后裔居住的地方。)兮,朝(zhuó,洗涤。)发乎洧盘(wěi,古代神话中水名,发源于崦嵫山。)。

晚上宓妃回到穷石住宿,清晨到洧盘洗濯秀发长长。

(依靠,仗恃。)(宓妃)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荒淫游乐。)。

宓妃仗着貌美骄傲自大,成天寻欢作乐好不放荡。

(确实)美而无礼(礼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无礼即不守礼法。)兮,(相招之词,即招呼謇修时说的话,回来吧。)违弃(抛开,丢弃。)而改求(改变追求)。

她虽然美丽但不守礼法,算了吧,另寻佳人也无妨。

览相观(三字同义,看的意思。)于四极(义同荒,四方之边极,边远的地方。极,尽头,极点。)兮,周流(周游,四方游历。)乎天余乃下。

我在天上察看四野八荒啊,周游一圈从天而降。

瑶台(美玉砌的楼台,传说中神仙的居处。)之偃蹇(yǎn jiǎn,高耸的样子。)兮,见有娀(sōng,古国名。帝喾kù 妃简狄为有娀氏女,生契,契为商之先祖。)之佚女(美女,指简狄。佚:美也。)。

遥望华丽的玉台好巍峨哟,见有娀氏美女住在台上。

吾令(zhèn,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羽毛浸酒,饮之立死。)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我请鸩鸟前去替我做媒,鸩鸟却说不合我的眼光。

雄鸠(斑鸠,善歌唱,这里比喻轻薄多嘴的人。)之鸣(往,过去。)兮,余犹(wù,讨厌,不喜欢。)其佻巧(言语举止随便,不庄重,这里指口吻轻薄,言词花巧。佻tiāo,轻浮,轻佻。巧,巧诈。)。

雄鸠喳喳自荐要飞着前去,嫌它做事诡诈举止浮浪。

犹豫(迟疑不决)而狐疑(遇事疑惑不决)兮,欲自(往,前往。)而不可。

我心中犹豫迟迟未动,想自己前去又觉不太妥当。

凤皇(通凤凰)既(指凤凰已经接受了送给简狄的聘礼。受通“授”,给予。诒同“贻”,这里指礼物,聘礼。)兮,恐高辛(即帝喾kù ,号高辛氏,黄帝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为五帝之一,岁100。)之先我。

凤凰领受了聘礼已经走远了啊,还在担心高辛先我登堂。

欲远(群鸟栖于树,这里指栖息停留。)而无所(停住不动,居留,落脚。)兮,(姑且,暂且。)浮游(漂泊,流浪,这里指不知所求,漫无目的地漫游。浮,漂,漂浮。)以逍遥(徘徊不进,义同“浮游”。)。

想到远处走走不知身去何处,只好漫无目的四处游荡。

少康(又名杜康。杀寒浞,复兴夏,史称少康中兴,相传酒即是他发明。)之未家兮,留有虞(舜号有虞氏,五帝之一,因生于姚墟,以姚为姓。这里指虞舜的后代建立的部落国家。故址在今河南虞县。)之二姚(有虞国君的两个女儿)。

趁着少康还未成家,两位有虞国的阿娇尚待字闺中。

理(媒人,使者。理同媒也;弱同拙也。)弱而媒拙兮,恐导言(媒人所传达的疏导之言)之不(本义是牢靠,这里指准确。)。

只恨媒人没有灵牙利齿,只怕提亲不成害我空喜一场。

(世道)溷浊(混乱污浊)而嫉贤兮,好(遮敝)(美德)而(赞扬,称诵。)恶。

世间污浊混乱嫉贤妒能啊,总是遮蔽美德而把丑恶颂扬。

闺中(旧指女子居室,这里指宫室之中的女子)既以邃远(深远。邃suì,深也。)兮,哲王(明智的君主,这里指楚怀王。)又不(wù,醒悟,觉醒。)。

宫闱如此深远啊,君王偏偏又不醒悟。

怀(包藏)朕情而不(抒发,发泄。)兮,余怎么)能忍而与此终古(久远)?

满腔的忠贞之情无处倾诉,我怎甘心抱憾过此一生!

(搜寻,寻找。)琼茅(即旋花。一种多年生的茅草,可用于占卜,又名灵草。)以筳篿(tíng zhuān,筳,木棍或竹片,篿,楚人用茅草加木棍或竹片占卜方法的统称。隋唐以前折竹为卜,即谓之筳蓴。)兮,命灵氛(传说中的上古神巫,善占吉凶。)为余(zhān,占卜吉凶。)之。

取来灵草和竹片啊,请神巫灵氛来为我占卜凶祥。

曰:两美(男女匹合。这里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其必(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符或相应。)兮,

(谁,哪一个。)信(确实美。信,确实。)而(向往,敬仰,爱慕。)之?

灵氛说:“两方修好必定会结合,哪有德行完美之人不被爱慕欣赏?

九州(夏商周时代的行政区划。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冀、徐、梁、雍、兖、荆、扬、青、豫9个州,并铸九鼎,因而九州一般代指中国,鼎代指王权、皇权。)之博大兮,(难道)(同唯,仅仅。)(这里,指楚囯。)其有女?

想那天下辽阔无边,难道只有这儿才有娇女?”

曰:(劝勉,鼓励。)远(往,离去。)而无狐疑兮,(谁,哪一个。)求美而释女(通“汝”,放弃你。)?

他说“劝你远走高飞不要迟疑,谁不是为了追求完美而弃你一旁?

何所(什么地方)独无(单单没有)芳草(暗指明君)兮,尔何怀(怀念,想念。)乎故宇(家园,旧居,指楚国。)?

世间何处没有芳草,你又何必苦苦依恋故乡? "

幽昧(黑暗)以昡曜(xuàn yào,通“眩耀”,迷惑混乱。)兮,(谁,哪一个。)云察(仔细了解)余之善恶?

世道黑暗使人眼光迷乱啊,谁能明察我心中的善恶真相?

(民,人也。)好恶其不同兮,(同“唯”,仅仅,只。)(这个,这些。)党人(结党营私的人)其独异!

人们的好恶尺度有别,只是这邦小人格外不可思量。

(家家户户)服(艾蒿,白蒿,一种恶草。)以(满,充满。)(通“腰”)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人人都把艾草挂满腰间,竟说幽兰不适合佩带在身上。

览察(观察,识别。)草木其犹未得(不得要领,不得其法)兮,岂珵美(chéng,美玉。)之能(得当,得宜。这里指对美玉有恰当的认识和评价。)?

对草木的好坏都分辨不清,难道还能公正地评价玉器的质量?

(即索,拾取之意。)粪壤(粪土)以充帏(wéi,古时指香囊。)兮,谓申椒其不(花草的香气)。

拾取粪土塞满自己的香袋啊,反说申椒全无馨芳。”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我本想听从灵氛占卜的卦辞,心里犹豫一时没了主张。

巫咸(上古神巫。擅长卜星术,能预测国家或个人的命运。史有其名,只是被其后人神化。今江苏常熟有巫山,巫咸祠,巫咸墓。)将夕降兮,怀(揣着,抱着。)(以椒拌合的精米。椒,花椒,一种香料;糈xǔ ,精质的米。)而(同“邀”,迎候。)之。

听说巫咸今晚将要降临,我怀揣椒米之粽去迎候。

百神(yì ,用羽毛做的华盖。此处为动词,遮蔽。)其备降(一同降临)兮,九疑(又名苍梧山,舜葬于此,今湖南永州宁远县境内,这里指九疑山众神。)缤(繁多,众多。)其并迎。

众天神下凡遮天蔽日啊,九疑山的众神也纷纷恭迎路旁。

(通“煌”,光明,光亮。)剡剡(yǎn yǎn,光华四溢的样子。)(指巫咸)扬灵(显扬神灵)兮,告余以吉(缘由,缘故。即对灵芬之说所做的分析。)。

巫咸煌煌闪耀威灵显现,他又把我劝慰了一场。

曰:(劝告,劝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规矩,规约。矩:本义是指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后引申为法度;矱yuē :尺也,即测长度的工具,后引申为尺度,法度。)之所同。

他说“劝你上天入地周游天地,去探求君臣相处的良方。

汤禹(yǎn,恭敬,庄重。)而求(匹合。这里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贤臣。)兮,(zhì,即伊尹。本名伊挚,辅佐商汤夺取天下,且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咎繇(jiù yáo,即皋陶。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舜时的大臣,与尧舜禹齐名,共称"上古四圣",后世尊其为中国司法始祖,被禹选为继承人,早死。)而能(调和,配合。)。

汤禹为人虔敬虚心求贤,得到伊尹皋陶君臣相得益彰。

中情(隐藏在心中的思想或情感。这里指真诚的内心。)其好(喜好,崇尚。)修兮,

又何必用夫行媒(往来做媒妁的人,媒人。)?

只要内心崇尚修洁,又何必借助媒人牵线搭腔?

( yuè,即傳说,殷时贤臣。)操筑(版筑,也叫板筑。古之筑墙,两夹板间填入泥土,用杵夯实。操,持。筑,打墙用的木杵。)于傅岩(地名,今山西平陆东,为傅说服役之地。)兮,武丁(殷高宗,一代中兴之主。)用而不疑。

傅说在傅岩拿杵筑过墙啊,武丁毫不犹豫拜他为相。

吕望(即姜子牙,名尚,一名望,俗称姜太公,辅佐过周文王,后助周武王灭商。相传姜子牙做过屠夫。)之鼓刀(指运刀镞时虎虎有声。鼓,鸣也。)兮,(遇见,碰到。)周文(周文王姬昌,韬光养晦,广求贤才,发展实力,为其子武王伐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得(推荐,推举。)。

太公吕望曾经做过屠夫,大展才华那是得遇了文王。

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出身贫寒,相传喂牛时唱悲歌,与管仲等人共同辅佐齐桓公称霸。)之讴歌(歌唱。讴,本义表示填饱肚子的语言,如“我吃饱了”,因而讴歌有因诵美而歌的意思。)兮,齐桓闻以该辅(征用以做辅佐之选。该,备,预备。)。

宁戚击着牛角高歌,齐桓公听了让他进身朝堂。

(趁着)年岁(年纪)之未(yàn ,迟,晚。)兮,时亦犹其未(尽,完了。)。

趁现在年龄还不太老,时机未失还可大干一场。

鹈鴂( tí jué,即杜鹃。相传古蜀国望帝失国,魂魄所化,喜在落花时节哀叫。)之先鸣兮,使夫百草(各类花草,比喻人才。)为之不芳。

只怕杜鹃它叫得太早啊,使得群芳凋零不再芬芳。”

琼佩(玉佩,比喻美好的德行。)之偃蹇(yǎn jiǎn,高贵美好,形容美盛的样子。)兮,众薆然(ài,掩蔽的样子。)而(遮,挡,隐藏。)之。

为何玉佩那么卓然高贵,人们却要群起遮掩它的光茫。

惟此党人之不(信实,诚信。)兮,

恐嫉妒而(折断,摧残。)之。

想这帮小人不讲信义,只怕出于嫉妒把它毁伤。

缤纷(形容时局混乱不清。缤,繁,众多。纷,众多,杂乱。)其变易(变化)兮,又何可以淹留(长时间停留)?

世事纷乱变化莫测啊,还有什么理由在这里滞留惆怅。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茅草,比喻谗佞小人。)。

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芳气,荃草和惠草也变得和茅草一样。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竞然)为此萧艾(ài贱草,恶草。这里比喻谗佞小人。萧,即白蒿。艾,艾草,生于山原,茎直,色白,高四五尺,霜后始枯。)也?

为什么从前的这些香草,今天竟然变成了野蒿模样。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难道还有别的什么缘由吗,不好修洁才是真相。

余以兰(兰草。暗指令尹子兰,即怀王少子,襄王弟。)为可(依赖,依仗。)兮,

(楚方言,发语词。)无实(华而不实)而容长(美好的外表。容,外貌。长,华硕,美好。)。

我本以为兰草最可信赖呢,谁知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wěi,鄙弃,抛弃,舍弃。)厥美以从俗(追随世俗,与小人同流合污。)兮,苟得(苟且得以)列乎众芳。

抛弃了本有的美质追随世俗,挤身众芳辱没了名望。

(花椒。这里暗指当时楚大夫子椒。喻有才能却改变气节的人。)专佞(nìng,骄横且巧言谄媚。)以慢慆(傲慢,放肆。慆tāo,怠慢。)兮,樧(shā,古书说的似茱萸一类的植物,赤色。这里指改变气节的人。)又欲充(于,乎。)佩(帏wéi ,古代人佩带的香囊。)。

花椒巧言谄媚傲慢放肆,茱萸也想装大尾巴狼。

干进(即汲汲于进退之间,指谋求仕进。干,求也,求取。进,进身,即进入朝廷。反义词为退。)而务入(务必求进。与干进都是指处心积虑向上爬的意思。入的反义词是出。)兮,又何芳之能(zhī,尊敬,恭敬。)?

它们这么热心钻营啊,还有什么香草值得人们敬仰。

固时俗之流从(顺流而下,盲目随波逐流。比喻时俗盲目从众,不辨是非。)兮,又孰能无变化?

世俗本就喜欢随波逐流,还有谁意志坚定固守情操?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香椒兰草已然如此,揭车和江离可想怎样。

惟兹佩之可贵兮,(丢弃,舍弃。这里是遭人抛弃的意思。)厥美而历兹(到这步田地)。

只有我的佩饰最可贵啊,可它的美质被唾弃一旁。

芳菲菲而难(亏损)兮,芬至今犹未(mei,通“昧”,泯灭,消失,这里指香气消散。)。

浓郁的香气难以消散,时时刻刻都在散发出馨芳。

和调度(调和格调和法度。调,格调。度,法度。)以自娱兮,(姑且)浮游(漫游,流浪。)而求女。

调和自我以求欢娱呀,要觅知音还得明查暗访。

及余(佩饰,服饰,这里比做年岁。)之方(壮大,壮健,这里比喻年富力强。)兮,周流(周游,倒处漂泊。)观乎上下。

趁我正值年富力强,巡游天地莫负韶光。

灵氛既告余以(好的,有利的。)(过去迷信的人用铜钱或牙牌通过某种方式的推演来判断吉凶,俗称算卦。这里是名词,卦。)兮,(本义指推算年月日及节气等,这里引申为选择,选定的意思。)吉日乎吾将行。

灵氛已告我卦辞祥瑞,选定了吉日备好了行装。

折琼枝以为(同馐xiū ,美味的食品。)兮,(本义是挑选出来的上好的白米,这里做动词,意思是精细制作,去杂取纯。)琼爢(mí,同“靡”,玉屑,玉粒。)以为(zhāng,粮食。)。

折下琼枝做为美馐,精选玉屑备做干粮。

为余驾飞龙兮,(混合,混杂。)(珠玉象牙。瑶,美玉。象,象牙。)以为车。

为我驾起奔腾的龙车,珠玉象牙缀满了车帐。

(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离心(不同的心思)之可同兮?吾将远(往,离去)以自疏(自我疏远隔离,即离开楚国远行。)。

离心离德怎能共处一室,我将远离故国去散心流浪。

(zhān,转,改变方向。)吾道夫昆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非今日之昆仑山也。)兮,路修远以周流(周游,倒处漂泊。)。

调转车头取道昆仑啊,周游天下路途茫茫。

(在空中飘动)云(ní,虹的一种,又叫副虹。)之(ǎn ǎi,云霞遮天蔽日的样子。晻,昏暗不明。蔼同“霭”,云气。)兮,

玉鸾(luán,即玉銮,车铃铛的美称,因形似鸾鸟而得名。)之啾啾(jiūjiū,本义众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可形容马叫之声。这里形容铃声如鸟鸣。)。

云霓飞扬遮天遮日,车上的玉铃啾啾做响。

朝发轫于天津(天河渡口。津,渡口,渡水的地方。)兮,夕余至乎西极(最为辽远的西疆,传说中日落之处。)。

清晨从天河的渡口出发,傍晚就到达了日落的西方。

凤皇(同“凤凰”)(形容凤旗庄重严整的样子)其(qí, 凤旗和龙旗随风飘展,相互掩映。承,原义指接生,这里指相接,相连。旂,通“旗”,竿头系铃,绘有双龙缠斗图样的旗。)兮,

翱翔(指凤凰在空中飞行或盘旋。鸟儿上下振翅为翱;展翅不动为翔。)之翼翼(飞翔的样子,这里指飞翔的节奏整齐有序。)。

凤凰展翅承托着旌旗连绵不绝,双翅凌空节奏划一舒展欢畅。

忽吾行此流沙(随风或水流动的沙子,这里是神话传说中所指的沙漠地带。)兮,(沿着)赤水(神话传说中的水名。传说黄帝曾游于赤水之北,登于昆仑之丘而南望。)而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这里指徘徊。)。

忽然来到一片流沙地带,只得沿着赤水缓缓而行。

(huī, 举手号令。麾本是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后引申为指挥。)蛟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故称恶蛟。古有传说,蛇千年修炼为蛟;蛟修千年为龙。)使梁津(即在渡口间架起浮桥。梁,做动词用,架桥。)兮,(告诉,这里有命令的意思。诏为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西皇(传说中西方的尊神,即古帝少昊,黄帝长子,母嫘祖。)使涉予。

指挥着蛟龙在渡口架起浮桥,命令西皇少昊将我渡到彼岸。

路修远以多艰兮,(说文解字释,传也,传话,告诉。)众车使(径直侍候。径,径直,直接。侍,侍候。)。

路途漫漫艰险重重啊,我传令众车等待在路旁。

不周(不周山,古代神话传说中山名。)以左转兮,指西海(神话传说中西部大湖名,一说是里海,一说是青海湖。)以为(qī,约定的地方。)。

路经不周山要向左转,到西海去痛饮玉液琼浆。

(聚集,存储。)余车其千(shèng,四匹马驾一车称乘)兮,(对齐。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这里用做动词。)玉轪(用玉装饰车辖,借指华丽的车子。轪dài,古代指车毂上包的铁皮或铜皮,指车轮。)而并驰。

聚集起车子足有千辆啊,对齐了玉轪并驾齐往。

驾八龙之蜿蜿(wān wān,曲曲折折的样子。)兮,载(装载)云旗之委蛇(wēi yí,通“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驾车的八龙蜿蜒飞驰,绘有云霓的旗子迎风飘扬。

抑志(按压或安定心志)而弭节(停下车子。弭,止也;节,车行的节度。)兮,神高驰之邈邈(高远貌,广阔深远的样子。)。

定下心来慢慢地前进,宇宙无边任我思绪飞扬。

《九歌》(远古时代的乐曲名,传说为禹之乐。)而舞《韶》(传说中舜禹时代的乐曲名,现泛指古乐,亦有美好之意。)兮,(姑且)(假借时日。假jiǎ,借用,利用。)以媮乐(yú,媮同“愉”)。

奏响了《九歌》跳起了《韶》舞啊,且借这美好的时光欢娱片晌。

陟升(上升。陟zhì,登,上。从低处往高处走,一般指登山或登高,与降相对。)(天)之赫戏(光明貌,辉煌隆盛之意。)兮,忽临睨(nì,临是从高处往下看,晲是叙着眼睛看。)夫旧乡。

登上光明浩渺的苍天啊,猛然瞥见了我的家园故乡。

仆夫(驾车之人)悲余马怀(眷恋,思念。)兮,蜷局(蜷曲或弯曲不伸的样子,这里指绕圈回旋,徘徊不前。)顾而不行。

仆人悲从心起马也伤感,徘徊着再也不肯前行。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未尾总结全篇要旨的部分)曰:(止,罢了。)矣哉!

尾声:“算了吧!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国土之中没人懂我,我又何必对她念念不忘。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住宅,住处。意思是仿效彭咸做法,投水。)!

既然没人和我一起实施美政,我将追随彭咸到他的栖所。”

附原文:

离 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予曰正则兮,字予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自我介绍:身世,抱负,遭遇)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进还是退,这是个问题。)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从俗还是守志,也是个问题。)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去与留,这又是一个问题。)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吾意已决)

壹点号永丰之园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