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17: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青春与梦想”的演讲稿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你的演讲稿既有深度又有感染力,能够打动听众:
"1. 明确核心主旨与结构 (Clear Core Theme & Structure):"
"核心主旨:" 首先要清晰界定你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强调青春的活力与梦想的指引?是探讨梦想如何塑造青春?还是分享实现梦想的途径与挑战?明确主旨是所有内容的基础。 "逻辑结构:" 一篇好的演讲稿通常遵循“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 (Opening):" 吸引听众注意力,点明主题,可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一句名言警句或对青春与梦想的直观描绘。结尾要有力,回应开头,升华主题,留下深刻印象。 "主体 (Body):" 分几个层次(通常2-4个)展开论述。每个层次围绕一个分论点,阐述青春的特点、梦想的意义、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梦想的途径或面临的挑战等。每个分论点都需要有论据支撑(例子、故事、数据、名人名言等)。 "结尾 (Closing):"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核心观点,发出号召或表达美好的祝愿,给听众留下思考和行动的动力。
"2. 内容充实与选材得当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青年更应该砥砺奋进,不负时代机遇,不负青春时光。
这是一个创造梦想、成就梦想的时代。“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神舟”飞天、“天眼”巡空、“蛟龙”入海……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无不闪耀着青年的力量与智慧。新时代的舞台上处处刻印着青年奋斗的脚步,洋溢着青春火热的激情。无论你在祖国的哪个角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把理想和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前进征程中,当青年理想与历史使命同频共振,奏响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无奋斗,不青春。袁隆平23岁时立志解决水稻如何高产问题,北大退伍军人宋玺22岁时参与亚丁湾护航,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24岁时打破世界纪录……奋斗者们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都有着默默付出的无悔青春。在抗疫一线,他们与病毒生死较量;在偏远乡村,他们与村民共奔富裕;在工厂车间,他们与时间和质量赛跑……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岗位上书写奋斗故事,也收获了奋斗馈赠给他们的幸福。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个时代正因创新而进步发展、活力四射。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是国际量子科学领域走在最前沿的年轻人之一,作为我国“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的成员,陆朝阳长期辛勤耕耘,获得了国际上一系列重量级奖项。他确信,不做短平快的事情,要做需要非常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并坚持做到极致,“只有一步一步走,才能保证量子计算领域的健康发展。”在创新的时代,青年正当其时、潜能无限,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国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青年逐梦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如何找到成就自己梦想的人生舞台,是当代青年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全新挑战。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紧密契合,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青年奋斗奉献的过程。抓住时代机遇,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当代青年定能在风浪中搏击前进,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青春正当时,不负好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欣逢盛世,我辈青年须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成就精彩人生。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2日 07 版)(责编:郝江震、岳弘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的手机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2018年6月26日的新闻,内容是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画面中的人物虽然模糊不清,但我认识那个身影,并用红色线条圈了出来,标注道:这是我!没错,那是属于我的荣耀时刻,第一次以共青团十八大代表的身份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当面聆听主席教诲。一次盛会,终生难忘。
然而时光退回到三年前,我做梦也想不到这样的情景。
我是2016年9月应征入伍的,那时候,我还是一枚充满好奇、一无所知的小兵。我的第一个单位是96886部队,下连后第一次走进荣誉室,看着满墙的荣誉,我就在想:我的名字什么时候能出现在这里?带着这样的憧憬我踏上了我的军旅逐梦路。
这是一条充满曲折与精彩的道路。
一开始我专业不行,班长生气我自己也着急,于是我努力学、加班背,最终三个月上岗值机;体能不行,我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晚上体能加训,连续三个月早起强化三公里,最终在体能考核中取得第一;心理素质不行,我积极的报名参加四会比武、演讲比赛等活动,最终在一次次挑战中收获自信。
就这样,入伍三年,我从义务兵到士官,从团员到党员,从基地“强军路上好青年”到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共青团十八大代表,并在今年5月有幸参加了火箭军“励剑青春”主题大团日活动,我的经历一点点积累,心态一点点成熟,我感谢组织的培养,感恩战友的支持,也感怀自己奋斗不止。
共青团十八大会议期间,我结识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的72名战友,从他们的身上我读到了奋斗的力量。他们每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岗位,无论担任何种角色,都在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使命与担当。
武警部队的郑明岗班长,在甩掉假肢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单腿将歹徒制服;特种作战旅女子作战连的蒋淑珍排长,熟练掌握30余项特战技能,是名副其实的全能特战尖兵;19岁的空军女飞学员闫仲玥,她让我明白成长从来和年龄无关,心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的时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绝不是口号!他们的事迹让我敬佩,更让我感到本领恐慌,唯有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奋斗!
会后我曾写过一篇发言稿——《你会用什么致敬这个时代?》,我当时的指导员认为这个题目起得不错,可大可小,很容易立意。
我也喜欢这个题目,它来源于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讲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来体现时代的伟大。
在我的发言里,变成了军队的变化使我们军人工作、生活幸福感的一步步加深,从而引出一个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和平年代军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听过最好的是:“‘你走过大桥吗?’‘走过。’‘桥上有栏杆吗?’‘有。’‘你扶过栏杆吗?’‘没有’‘那么栏杆对你来说就没有什么用了。’‘当然有用,如果没有栏杆,我会害怕。’”和平年代的军人,就是大桥上的栏杆。
战争年代我们把愤怒刺进敌人的胸膛,和平年代我们更要有能力守卫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安康!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奋斗。
无奋斗,不青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从穿起军装的那一刻,我便不仅仅是我,我是祖国的孩子,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就像习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青年官兵都应以这样的博大情怀,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执着追求、致敬青春、闪光人生!
作者:梁田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