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18:42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排查社团工作总结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排查社团工作总结作文:关键注意事项详解"
社团工作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更锻炼了我们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定期对社团工作进行总结,既是回顾过去、提炼经验的过程,也是规划未来、推动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份高质量的社团工作总结,能够清晰地展现社团的运作状况、成果与不足,为社团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撑。然而,要写好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总结,尤其是在进行“排查”——即全面审视和反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目的明确,主题突出"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本次总结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向上级汇报?是为了社团内部成员分享经验?还是为了评估年度工作成效?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总结的侧重点和语言风格。因此,必须紧紧围绕社团的核心工作、年度目标或特定排查主题来展开,确保内容有的放矢,主题鲜明。避免流水账式的记录,要突出重点,展现亮点,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内容全面,详略得当"
“排查”意味着要全面审视。总结内容应涵盖社团在特定时期内的主要工作:包括活动策划与执行情况、会员管理与发展、团队建设与内部管理、资源利用(如经费、场地、物资)、对外合作与交流、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取得的成果等。
5月11日下午,学院学生社团排查调查工作分析研判会在安全保卫处会议室召开。永安市公安局国保大队一行3人,安全保卫处、团委等相关老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团委汇报了学院所有在册学生社团的基本情况,以及摸底排查的主要做法与成效。此前,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部署要求,团委联合安全保卫处一同对学院学生社团开展专项排查调查,就学院所有在册学生社团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尤其针对思想政治类、志愿公益类社团进行了排查。 国保大队一行对我院社团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当前高校社团工作实际,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开展摸底;二是要提高思想认识,组织专项调查;三是要严格纪律要求,健全协作机制。 此次社团排查调查工作是我院落实“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一项举措,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质量。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 杨维琼 杨月)7月12日,“规范与发展: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9)蓝皮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研究发现,2018年以来我国针对社会组织的打击整治、清理规范、审核处罚、登记把关以及综合监管等方面的力度之大,为近年来所罕见。
从数量上看,自2018年1月,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第一个被撤销登记的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来,全年共有1724个社会组织被列入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登记从严、监管从严、处罚从严,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组织管理的政策主基调。
针对社会组织的清理规范和排查整治行动,如何排查?报告总结,排查重点是社会组织换届年检、内部管理、党建和评比表彰收费、开展活动等方面不规范、不合法问题。
据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开展了自200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组织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社会组织超章程、超地域开展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对未按照规定参加年检和长期未开展活动的“休眠”型社会组织给予撤销登记。
浙江全省加大社会组织整顿力度,自2017年以来,全省已注销撤销1591个社会组织;上海市2017年对常年未开展活动的348家“僵尸”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清理处置;2018年,北京顺义区民政局集中力量对23家“僵尸”“失联”型社会组织进行清理。
从各地民政系统公布的社会组织撤销登记原因分析,这些社会组织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连续两年以上不参加年检、长期不换届不开展活动、按照登记信息无法取得联系的“僵尸”“休眠”型社会组织。另一类是存在超章程、超地域开展活动,内部治理不规范、组织机构涣散,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办理变更手续等各类违法违规以及不规范行为。从比例看,撤销登记的大多数是不按规定年检和开展活动的“僵尸”型社会组织。
数据显示,在严格管理的政策基调下,我国社会组织增速明显下滑,开始从追求数量增长的高速度发展阶段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社会组织数量信息,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1.6万个,与2017年的76.2万个相比,总量增长了5.4万个,增速为7.1%,增速下降了1.3%。
数量下降的背后,是对“僵尸”型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非法和不规范活动的清理整顿,淘汰了不合格社会组织,提升了社会组织的整体质量。《中国社会组织报告》执行主编、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蔡礼强在报告中指出,社会组织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持续严格的监管和处罚,逼着社会组织只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来自政府和来自社会组织系统自身的支持力量都变得越来越大,这两股力量成为驱动社会组织走上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的双轮。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