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18:4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跳棋兴趣小组活动教案的作文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教案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1. "明确教学目标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具体化:" 目标应清晰、具体,避免模糊不清。例如,是让学生了解基本规则,掌握简单跳法,还是能进行简单的对弈?目标应聚焦于学生在活动中“能做什么”或“理解什么”。 "可衡量:" 目标应是可以评估的。例如,“80%的学生能在指导下完成一次有效跳跃”或“学生能说出至少三种跳棋规则”。 "相关性:" 目标应与跳棋这项活动紧密相关,并符合兴趣小组的性质(培养兴趣、提升技能、促进交流等)。 "适宜性:" 目标难度应适合参与学生的年龄和现有水平,既要有挑战性,又不能过于困难导致学生失去兴趣。
2. "了解目标群体 (Know Your Audience):" "年龄与认知:" 活动设计必须考虑参与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和注意力持续时间。低龄儿童可能需要更简单的规则解释和更直观的教具。 "兴趣与基础:" 学生对跳棋的兴趣程度如何?是否有基础?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这决定了内容的深度和教学节奏。 "分组情况:" 如果是小组
1997年,宁剑发校长来到湖南省浏阳市枨冲完全小学任职,成为我的领导及同事,现在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仍历历在目。
宁校长是善于发现的人,当了解到学校有200多年办学历史时,他非常兴奋,随即着手发掘校史、编印校志、加大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力度等一系列工作。在查阅县志、档案等大量史料后,一本简明扼要、史料翔实的《校志》很快编印出来。
20世纪末,农村学校辍学现象比较普遍,每学期开学后教师都要去做劝学工作。为了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宁校长提出了改变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素质、让学校成为孩子向往和留恋的地方等一系列措施。
宁校长将校园各处的花草树木分配给每个班的孩子管理,要求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浇水、剪枝等劳动,以此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与劳动技能。而且,学校还开展竞赛活动,看哪个班级的花朵最鲜艳……漫步校园,移步景换,美不胜收。
针对学生素质培养,宁校长有3句话:要让每个孩子在学校里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要让每个孩子在学校里获得成功的快乐,孩子在学校里“玩”也要玩出名堂来。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开展的活动特别多,常年开展训练的有器乐、合唱、舞蹈、腰鼓、科技、田径运动、手工制作等10多个兴趣小组。另外,还有军棋、跳棋、象棋、五子棋等棋类比赛。学校月月有大活动,周周有小活动。这些活动让众多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大家对上学不再恐惧。这样,既减少了辍学现象,又张扬了学生个性,让一大批孩子带着特长快乐成长。
宁校长非常重视教师的业务水平,每学期都要求教师做到“三个一”,即上一堂公开课、拟一份试卷、写一篇论文。由于平时很少动笔,大多数教师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宁校长亲自为教师上辅导课,手把手教他们写教学设计、反思等。他经常帮助有需求的教师修改文章,也时常将自己发表的作品及写作心得与大家分享。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教师们不得不“临时抱佛脚”,开始积极投身教研教改活动之中。
教育科研是学校的软肋,宁校长迎难而上,毅然决定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这在许多教师看来是农村学校破天荒的事情。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宁校长牵头撰写了《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文素质》课题方案,领着大家摸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为了课题研究工作有序进行,他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请相关教研员来校指导,有时还亲自上研究课,与教师一起研讨对策。经过3年研究,课题顺利结题,还被评为市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课题研究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让教师们第一次尝到了教育科研带来的甜头。因为这个课题不仅解决了学校语文教学重讲解、轻训练的实际问题,而且带动了一批年轻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让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2003年,学校获得“长沙市示范性学校”荣誉称号,一跃成为当时农村学校的一面旗帜。
虽然宁校长在这所学校待的时间不长,但现在看来,宁校长无疑是懂学校、懂教育的内行校长,他营造校园文化、打造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治校理念,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枨冲完全小学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08月18日第13版
作者:邱亚来
【打开思政课新方式】
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思政课的作用是什么?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教师徐碧环认为,在小学时代,思政课的作用就是“埋下一粒种子”或“点亮一盏灯”。
在天真烂漫的小学时代,学生们稚气未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而思政课则要引导他们了解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让他们懂得对与错的“界限”在哪里。
但是,这样一节课,如何讲得入脑入心,如何讲到学生的心坎里去?这考验着教师们对教材的把握和拿捏方式,稍有不慎,就会上成“说教课”。
徐碧环不一样。她的每节课,40分钟,学生们不但浑然不知时间的悄悄溜走,甚至连她本人也同样如此,有时候甚至需要下节课的教师努力做手势,才能把她和学生们从课堂的“化境”中“拉”出来。
徐碧环的思政课为什么会有如此魔力?
小学思政课之前的名称是《品德与生活》。自2019年开始,学生们用上了部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也许还有些“深奥难懂”。于是,徐碧环用“活动课”的方式,把知识和道理设计在“活动”中,把平时生活中的“情境”融入“活动”中,让同学们在玩中学,润物无声。
徐碧环以教材中的“规则”一节,讲述了她的教学方式。“‘规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理解规则,遵守规范。这节课一开始,我就给同学们分了小组,给每个小组都发放一盒跳棋,并告诉他们,没有任何规则,随便玩,赢了的同学有奖励。”徐碧环说。
这一下,班里简直炸开了锅,学生们迅速发现,没有规则,他们根本没办法玩在一起,每个人都不开心,甚至不知道怎样才算是“赢了”。
于是,徐碧环接下来告诉同学们,大家可以商量出一些规则,按照自己小组认可的规范再玩一局。这样,班里喧闹的声音小了一点,大家渐渐可以玩在一起了,但依然有一些同学感到不公平,不开心。
“此时,我还没有开始课程内容的教学。我告诉同学们,小组之间可以讨论,大家取长补短,商量出一个共同的规则出来。这样,喧闹的声音更小了,同学们投入到了愉快的跳棋比赛中,时不时有笑声传出来。大家总算都开心了。”徐碧环让学生们看到了规则的重要性,“这样,我的教学目标也达到了。我会给同学们做出总结,生活中有很多规范需要我们遵守,比如小学生就要遵守‘小学生守则’,规则不是对行为的束缚,而是让大家的生活过得更好。”
在长期的教学中徐碧环发现,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同学们感悟最深,理解最透。
1989年,徐碧环走入新民中心小学从事教师工作,如今已整整30年了。一开始,她教授的是语文课,还担任“心理健康工作室”的老师。自2010年起,她转入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中。她全心全意地爱这个学科,并把心理学相关知识、语文教学的相关经验都代入其中。
徐碧环认为,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教师的“情怀要深”,要“爱孩子、爱职业、爱课程”。但是,她并没有一味“溺爱”,“如果学生做错了事,我也会提出批评,小学是孩子们价值观奠基的重要时刻,教师们的责任重大”。
徐碧环会为孩子们推荐一些课外读物,让他们感受榜样的力量,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在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快要步入青春期,有一些叛逆心理。我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亲子书籍给他们读。比如有一次,我为六年级学生上课,那节课,我为他们读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篇文章正是讲述母亲和青春期子女相处的故事,我读得用心,孩子们也有共鸣。”徐碧环告诉记者。
而正当师生们沉浸在文章的感人之处时,徐碧环忽然发现,有一个男孩悄悄哭了起来。“他努力忍住情绪,不想让同学们发现。那一刻,如果我停下来问他为什么哭,也许能很快地为学生们讲清楚道理,课堂的效果也会更好。但是,我没有停下来。我曾是心理咨询教师,我知道这时候如果打断他、询问他,无异于揭开他的伤疤,我不忍心这样做。我只是悄悄地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平复了,我们的课程也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我想,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任何一门功课的教师,爱孩子、保护孩子,都是我们的第一位工作,课堂效果反而应该是第二位。总之,用情才能教好思政课。”徐碧环说。
“理”不仅是讲道理,还是“理性思维”。徐碧环认为,思政课的目标是要让学生们拥有“理性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用理性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习“思维模式,会动脑筋”,“我想这就是所谓主体性学习的方法吧。”徐碧环说。
尽管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情境教学”,但徐碧环也有不少思考。“在小学阶段,一些思政课上讲述的道理也要多说多讲。就像是我们小时候,一遍遍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直到今天,一听到这首歌,我还会心潮起伏,充满力量。孩子们在这个年纪区间,善于模仿,如果我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多读多说,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徐碧环表示,只有这样,一盏盏心灯,才能点亮。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01日 08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