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21: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大国创新》观后感作文,要想写得深刻、有见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观后感的核心主题:" 《大国创新》这个主题非常宏大,可能涵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你需要先明确你观看的节目(或阅读的书籍/文章)"最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是对创新精神的赞美?是对某些创新案例的剖析?是对创新困境的思考?还是对未来创新趋势的展望?抓住这个核心主题,你的文章才会有灵魂。
2. "结合具体内容,避免空泛:" 观后感不是泛泛而谈,必须"紧密结合节目中的具体内容、事例、人物、观点或数据"来写。可以引用节目中的金句、具体的创新故事、专家的解读等。 例如,如果你想谈创新精神,可以结合节目中某个科学家、企业家克服困难、坚持探索的故事来阐述。 如果你想谈创新环境,可以结合节目中提到的政策支持、企业氛围、教育体系等具体方面来分析。
3. "深入思考,提炼观点:" 看完节目后,不要停留在表面的感动或认同上,要"进行深入思考"。 这个创新案例/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它与我们国家/社会的现状有什么
7月9日,在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超高压产品制造部生产车间,工人进行断路器操作试验。
7月2日,记者走进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个重达10吨的庞然大物映入眼帘。
“这是10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是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的核心装备。”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发断分公司生产负责人张会杰说,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总投资107亿元,投用后将助力华东电网提高灵活调度能力。为了确保产品及时交付,大伙儿正忙着进行装配试验。
作为发电机组电能输出“主动脉”上的关键枢纽,断路器承担着保障电力稳定输送与电网安全运行的重任,被誉为电力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在过去的20多年间,这道“防线”却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为了牢牢掌握主动,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勇担重任,坚持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不断推动我国高压开关领域特别是大容量开关领域的技术提升,攻克大电流通流技术和超大电流耐受技术,突破大电流开断技术领域的瓶颈,取得多项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从受制于人到技术“领跑”,国产发电机断路器的自主创新之路,正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次创新突围。
这一路,满是荆棘。
“2008年以前,单机容量150兆瓦以上发电机组用发电机断路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国外企业凭借技术垄断,不仅随意抬高价格,还设置重重限制。”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发断分公司总经理程立说,这不仅让我国的电力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还严重威胁到国家电网的稳定运行,制约我国电力行业自主发展。
为摆脱制约,破解核心技术难题,2008年,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与三峡集团建立战略协同机制,全面启动发电机断路器设备国产化技术攻关。
回顾过往,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发断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吕军玲说:“在没有任何经验参考的前提下,项目团队一头扎进技术调研和论证工作中,夜以继日地进行仿真验证,对电弧性能、灭弧原理、短时耐受能力等难题开展全维度攻坚。”
在材料创新方面,项目团队大胆突破,提出采用高导电率的铸铝合金材料及耐高温绝缘材料的新配方。经过无数次实验,新配方终于攻克大电流通流的技术壁垒,为产品研发筑牢了坚实根基。
“实验失败不是终点,而是优化的起点。暴露问题越多,产品可靠性的‘地基’越牢固。”吕军玲说,经过数千次方案迭代、数据校准等,项目团队在2011年成功推出130千安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成套装置;2022年再攀技术高峰,研制成功160千安装置,为国产发电机断路器植入自主可控的“心脏”。
瞄准前沿,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国产发电机断路器核心技术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创新突破——
2013年,推出首台套13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并成功在向家坝左岸电厂投运;
2014年,为三峡溪洛渡水电站提供2台16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产品,成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的“压舱石”;
2022年,为白鹤滩水电站提供1台17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产品,为我国单机容量百万千瓦水电工程解决重大装备的核心难题;
2024年,为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提供19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产品,为我国核电“华龙一号”走出国门提供有力支撑;
……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推出一系列高性能产品,不仅实现了水电、火电、核电等枢纽电站的全场景适配,还在技术维度完成了从单一产品到“系列化研发—成套化应用”的体系化升级。
“当前,抽水蓄能产业成为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程立说,瞄准抽水蓄能这一清洁能源领域的核心装备缺口,公司先后推出多种抽水蓄能成套开关设备,为抽水蓄能电站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为“大国重器”装上“中国芯”的同时,更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新方案。
以“全球能源变革参与者”的视野,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将创新版图拓展至国际舞台——
2019年,参与国外某核电项目,为其提供自主研发的发电机断路器设备。这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里程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实力。
2021年,签约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实现国产抽水蓄能成套开关设备首台套示范应用零的突破。
2024年,自主研发的210千安环保型快速断路器成功完成全部型式试验并通过国家鉴定。
至此,我国全面掌握100千安到19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燃机用发电机断路器系列产品以及210千安环保型快速断路器和抽水蓄能成套开关设备研发制造技术,正式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2024年10月,发电机断路器系列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国产发电机断路器技术的辉煌成就。
“从技术封锁到自主可控,从填补空白到引领国际,国产发电机断路器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电力人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装备制造的创新探索。”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健说。(记者 苏怡)
“海上,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陆上,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天上,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嫦娥六号’实现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负责人罗列出多个“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生动展示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创新取得的重大突破,极大激发了我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回想几年前,我国科技事业加速发展,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但面对美西方对我遏制打压,特别是科技领域的“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科技创新不足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短板较为突出。历数中兴、华为、中芯国际等诸多事件,无不让人感到切肤之痛,更凸显破解“卡脖子”难题的迫切性。
事实证明,打压遏制只会增强我们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只会加速我们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我们站上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很多领域加快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根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全球创新力排名较2023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十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目前,中国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
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改变也如此真切——刷脸购物无处不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DeepSeek大模型“破圈出彩”,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深度应用,机器人进厂“打螺丝”、跑马拉松、登山助力……科技创新嵌入了中国人的日常,也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赛博朋克”。越来越多外媒表示,“中国品牌的‘科技感’正在增强”“充满活力与时尚的中国变酷了。”众多海外游客被中国的手机、智能手表、AI眼镜等高科技“土特产”圈粉,“China Travel”“带个箱子去中国”成为社交媒体热点话题。
创新中国的强劲脉动,靠的是什么?是自立自强的坚毅脊梁,以昂扬姿态勇攀科技高峰,我们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迭代的成功之路;是经济实力的硬核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3个大台阶,同时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支持,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8%,规模增加到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汇聚成生机盎然的“产业之林”;是人才红利的充分释放,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外部无理打压从未停歇,但中国向创新大国、科技强国挺进的后劲只会越来越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大力培育支持全面创新的良好生态,我们必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王庆峰)
来源:南方日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