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0 21:28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外科实习自我鉴定的作文范文,并附带了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
"外科实习自我鉴定"
为期数周(或具体时长)的外科实习,在我未来的医学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外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磨练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回首这段时光,既有挑战,也有成长,现将实习期间的表现与收获总结如下:
"一、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化专业认知"
进入外科病房和手术室,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接触到了各种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从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制定,到手术中的精细操作,再到术后的监护与康复,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学性和严谨性。我努力学习老师们展示的解剖结构、手术入路、器械使用和操作技巧,积极旁听各类手术,认真记录关键步骤。通过观察和初步参与(如协助铺巾、拉钩、传递器械等),我对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手术操作的流程和要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理论知识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是与鲜活的生命和具体的操作紧密相连,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二、 技能操作的提升,培养动手能力"
外科实习,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监督下,我从最基础的无菌操作
■好医生·好故事
秉 心 邵彩云
马杰是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一名年轻的外科医生。2001年大学毕业后,他便在这家传染病医院工作。从手术台上的实习医生,到可以从头到脚做手术的成熟外科主任,他经历过六七千台手术。“回忆这些手术,有的恍若流星一闪而过,有的却在脑海中深深铭记。”马杰说。
说起做手术,不能不提我的老师李志强
南宁四医院的外科最初是1997年建立的,和妇产科同一病区。1999年8月,四医院找到李志强,希望他能来帮助发展外科,李志强没考虑太多就答应了,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转眼21年过去,南宁四医院有了综合外科、传染病外科和独立的妇产科,全院直接从事传染病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近百名,外科(综合外科和感染外科)床位数编制100张,可以展开130张。在结核病、HIV/AIDS(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外科治疗方向达到区内先进水平。李志强说:“21年,我带的队伍没有一个‘逃兵’。”不仅没有逃兵,还带出了艾滋病外科主任、“白求恩式好医生”邓建宁、年轻的外科主任马杰等人,还有一个优秀的外科团队。
对外科医生来说,完全照书做手术是不行的,遇上好的老师、同行,眼见为实,手把手教,才能练就手术台上一息之间定乾坤的胆气和技术。
马杰至今还清楚记得,刚到医院工作时李志强带他做的第一台手术。
那是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患慢性结核脓胸。因为长期的病变,患侧胸廓已经塌陷畸形,走路时都是佝偻着胸。医生决定给他做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手术前一天,马杰再次翻看了教科书,感觉好像还蛮简单的。谁知道手术做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胸膜纤维板有两指厚,硬邦邦的,一点间隙都没有,完全不像手术图谱画得那么轻而易举。李志强对马杰说,仔细去找还是能找到解剖层次的,碰到困难的地方要懂得迂回。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只见他灵巧的双手如抽丝剥茧一般,一块块病灶被切下来,塌陷的胸廓慢慢复原,萎陷的肺复张了,手术顺利完成。”
一晃十几年过去,这一幕仍历历在目。当年的懵懂少年已经像他的老师一样去教年轻医生。
手术中遇到大出血,我告诉自己不能慌
传染病外科没有条件分科太细,他们大多数需要具备从头到脚的手术能力。而在手术过程当中,因为传染病的慢性炎症而导致粘连普遍较严重,大出血的风险要高于普通病人。
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发展,手术出血量越来越低,普通病人肺部手术一般出血300-500毫升,结核病人通常都会上千。
马杰遇到一个肺结核咯血的病人。他的右肺上叶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寄生了曲霉菌,反复咯血。那时候马杰刚刚出师,开始独立做肺叶切除手术。手术中发现,胸膜机化粘连、肺裂发育不全、肺门血管挛缩、肺门淋巴结钙化……
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难题,马杰一步一步、小心谨慎地克服这些困难。开始分离肺动脉……因为反复结核感染,血管很脆,没有弹性。突然,血管撕裂了!出血量很大,一下就有几百毫升,淹没了整个术野,血压开始下降。
“我顿时慌了。我一边下意识地压住出血的部位,一边冷汗直流,怎么办?”
主刀医生碰到这种危急的情况,一定不能慌乱。这是李志强医生反复叮咛年轻外科医生的话。
“我深吸一口气,逐渐镇定下来,按他教我的方法,阻断出血、暴露术野、修补血管裂口。血终于止住了。接下来的手术过程比较顺利,手术结束我才发现手术衣已经完全被冷汗浸湿了。”
除了治疗,还要尽可能给患者一些信心
医学的发展有效延长了病人的生命,手术刀之外,患者的信心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四医院的人文传统,在采访当中,几乎每一位外科医生都会这么说。这几乎就是他们拿手术刀的信念。
“我也会为艾滋病病人做手术。2019年我接诊了一位患食管癌的艾滋病男性病人,50多岁,因为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人很瘦。查出来艾滋病后,妻子跟他离婚,孩子和其他亲戚也都不理他,可以说是众叛亲离。他一个人辗转多地前来要求手术,没有一个亲属陪伴。我告诉他,因为免疫力低下,手术的风险很大。他说,我得了这个病,家里人又都不理我,要是不能手术我不如死了算了,医生,我相信你。我默然了,一时找不到安慰他的话。手术如期安排,完成得很顺利。术后第一天,我把手术情况告诉他,他原本空洞的眼神顿时焕发出了神采。因为没有家人陪伴,全科的医生护士对他格外照顾,他自己也很坚强,术后第二天就遵照医嘱在护士协助下,忍着20多厘米长切口的疼痛,带着三根引流管下床活动了。”
马杰说,这个病人术后恢复很顺利。出院那天,他握着马杰的手,嘴唇嗫嚅半天,只说得出“谢谢”两个字。
中新网福州5月12日电 (林春茵 宁宇)在从事护理行业30年之后,福建省立医院30区护士长梁汉英回想“无数个艰苦卓绝”的日与夜,感慨道:“在医院,时间总是不够用,只愿时间为我们停止。”
12日,第110个国际护士节到来,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以“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发展护理”为主题召开庆祝大会。作为从业30年的护理前辈代表,梁汉英上台回顾她从一名普通护士到总带教、护理管理者的“传承”二三事。
5月12日,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医院金山医院召开国际护士节庆祝会。 王华炜 摄
三位老护士长的箴言
1990年8月,梁汉英到医院报到,镜子里那洁白的工作服,让她油然而生庄严、肃穆和自豪感。此后三十年间,有三位“老护长”的箴言,让她受益匪浅。
第一位是老护长叶翠云,她在梁汉英工作半年之后就退休了。叶翠云曾语重心长地交代她:“汉英,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崇高,神经科病人病情变化快,观察病情,很重要,也许我们的观察及时到位,很有可能就挽回了一条生命。神经科在全院是较忙的科室,但是恰恰是忙,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更快地让自己成长。这段时间看你工作不错,继续加油努力!”。
老护士长的谆谆教导,让梁汉英有了一个小目标:成为像她一样的护士长。
在福建省立医院21区神经科,有近20年管理经验的任红俤护士长也以身作则,交给梁汉英一句箴言:“再淡的墨水也能胜过最强的记忆。”
梁汉英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上大夜班时,即使每个时段的事情做好之后,她都会不放心,经常下病房查看病人。
有一次,她走到一个高处坠落颅脑外伤的8岁患孩床边,发现孩子面色青紫,呼吸停止。孩子的妈妈因为劳累已经入睡。
梁汉英初步判断可能是痰堵住了,马上先头偏侧开放气道,打开吸引器准备吸痰,同时叫醒孩子的妈妈,并且让隔壁床家属帮忙叫医生。
梁汉英打开口腔,吸痰管伸不下去,看到有一块东西卡在喉咙地方。分秒必争,梁汉英情急之下直接用手指头伸进去把东西抠出来,随后孩子就转危为安。
孩子康复出院时,孩子的妈妈特意过来千恩万谢。梁汉英对孩子妈妈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好在我们发现及时。”
梁汉英尤记得,1999年大专毕业实习轮转到普外科,当时的普外科护士长李红的要求是:“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是护理开始的第一步。”
每一份护理计划,李红都会很仔细地审阅,指出不足之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的教学态度让梁汉英记忆深刻,以至于当她担任了科室的总带教,时时以李红的教学理念要求自己。
梁汉英关怀危重病人。 受访者供图
“吃不腻”的同一份午餐
2013年,蒋汉英受命组建福建省立医院30区。因为是新成立的科室,病区从头筹建,包括病区的设计规划,每一样设备、用物、耗材申领……所有的都要事无巨细,不能遗漏,不然开科的时候就无法顺利运行。
新的护理团队、建章立制,这都要从头带起,对于管理经验为零的梁汉英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那两年,常常吃住在医院,梁汉英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最好时间能够为我停止。”
为了节约时间,梁汉英每天中午就吃跟食堂大姐预订的粉干。这一吃就是一整年,食堂做粉干的师傅很疑惑:“30区的护士长怎么都吃不腻粉干?”
梁汉英笑说,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只要科室能正常运行,不出差错,没有什么比病人的安全更重要的。
2020年除夕,梁汉英在办公室。 受访者供图
珍藏的三张照片
梁汉英珍藏着三张照片。一张照片是她为患者喂饭,这是隔壁床病人抓拍的。
梁汉英回忆道,这是一位病危的淋巴瘤患者,患者经常不配合吃饭。有一次,家属很无奈地请她帮忙。
没料到,后来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梁汉英成为这位患者的“专职”喂饭员。病区里的病患家属都十分熟悉梁汉英,知道她忙到恨不能“一分钟当十分钟”用,竟然还把“病人吃饭”看得这样重要,都十分感动。
“我很了解这位病患,不是万分不得已,他不会求助我们。”梁汉英说,这张照片也鞭策她,真心付出一分,就有十分回报。
有一张照片,是梁汉英在康复科血液科的组合科室工作照,她在用心照顾出现“化疗后遗症”的病患。这样的工作周而复始,留照却很少。
还有一张照片,是梁汉英在除夕夜的工作照。梁汉英说,每年节日护士长们都会带领上班的医生和护士下病房慰问没办法回家和家人团聚的病人,都会准备一些礼物到床边给患者和家属。
这幅照片是2020年春节除夕夜,她准备了鸭蛋和太平面。“这是福州习俗'送太平',谐音祝福患者太太平平,早日康复。”梁汉英说,这是她从医三十年,最大的心愿。(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