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小学英语案例与反思》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31 01:14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小学英语案例与反思》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撰写小学英语案例与反思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完成这类写作任务。
"小学英语案例与反思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要求教师记录教学实践,更要求教师深入剖析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学水平。一篇优秀的小学英语案例与反思作文,需要兼具实践的真实性、分析的深刻性和理论的指导性。以下是撰写时应注意的关键事项:
"一、 案例选择与呈现:真实、具体、有代表性"
1. "真实性 (Authenticity):" 案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切忌虚构或过度美化。真实的教学往往伴随着各种预设之外的情况,这些才是反思的宝贵素材。 2. "具体性 (Specificity):" 描述案例时,要力求具体、清晰、细节丰富。应明确: "教学对象:" 年级、班级、学生英语水平特点(如高、中、低,活泼、内向等)。 "教学内容:" 具体单元、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清晰、连贯地描述教学的主要环节(导入、新授、练习、拓展、总结等),包括你采取的具体教学活动、使用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一、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承担着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要求我们要改进教育策略。

2021年4月2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对学生作业问题做了特别的强调与明示。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又称“双减”政策。

立足于以上政策的出台,小学学科作业如何优化设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也存在着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将作业优化,这都成为了广大英语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述评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常规工作,特别是作业的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六十分钟。就当前的英语作业布置来说,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所以希望通过作业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其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目前,教师更多地使用大量的作业布置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的方法并未存在分层的方式,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使用相同的作业布置内容将会导致学生能力提高受到阻碍。

(三)研究创新之处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知识掌握情况涉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作业。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趣味性、创新性、拓展性和挑战性作业分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既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巩固、练习的基本保障;又给中等学生以发展、进步的思维空间;同时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更大的挑战。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

1.双减政策: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具体如下:

(1)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布置分层、灵活、个性化的作业;

(2)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加强和优化免费在线学习服务;

(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重点难点。

2.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练习设计时,我们应当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依照每日教学实际,基于课堂教学反馈,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课堂掌握情况进行适合匹配。让孩子们都能匹配完成与自己适合的作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量身定制。

(二)研究对象:我校3-6年级学生

研究目标:

1.调查学生平常做英语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英语作业设计观念,提高师生设计作业的能力,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控制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通过研究形成优化英语学科作业的策略。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对比、研究、归纳总结等途径,归纳出作业存在的问题。

2.作业模式研究。如何在教师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班级学生多的情况下有效地实施好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3.作业的内容研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分层作业的内容。针对不向学生如何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进行作业设计。

4.改进作业策略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如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才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

研究重点难点:

1.研究重点:通过调查对比、研究、归纳总结等途径,归纳出作业存在的问题。

2.研究难点:针对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如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才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

(二)研究起止时间、思路与步骤

第一步:制定方案。根据“双减”政策,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实际学习情况等现状,进行资料检索与收集、观点分析,提炼本课题组的具体研究方向和具体途径,制定本阶段的英语作业设计方案。

第二步:实验开展。具体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探索在“双减”政策下,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作业。并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反馈,有所改进。

第三步:探究问题。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活动开展期间,探究“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四步:完成建模。后期对各项活动适当总结,明确经验教训,收集资料,形成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构建更加符合学生学情的作业实践模式。

实施步骤:

本课题计划实施三年:2022年开题,2025年结束,历时三年.期间经过实验的准备、起步、运行、中期评估和最后的总结与验收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22年5月一2022年9月)

开展基本情况的调查。进行课题的论证与申报立项工作,查阅有关英语作业设计的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英语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学习与本课题研究的必备知识,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2.实验起步阶段(2022年10月-2022年12月)

撰写开题报告,筹备课题开题会,部署实验有关要求并进行课题有关培训与指导。成立实验领导小组,明确实验任务与要求,确定实验班级与实验教师,组织教室开展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3.工作验收阶段(2023年6月-2024年10月)

2023年适当时间,学校总结课题阶段研究经验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一次大型交流研讨活动,进行第一阶段工作验收。

2024年适当时间,召开课题第二阶段研讨会,进行交流研讨,进行第二阶段工作验收,并为课题结题做准备。我们需要提交材料如下:

(1)课题第一、第二阶段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可以配音像等资料。

(2)选拔推荐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典型性英语特色作业成果展示。

(3)学校推荐优秀论文1-2篇。

(4)结题所需材料的准备。

4.课题结题(2025年6月)

课题组将全面系统地指导、检查、评估实验学校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同时表彰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案例、论文等),并将按预定的成果表现形式进行课题验收。

(1)学校形成终结性课题实验报告、工作报告及调查报告各一份。

(2)实验班级在前几个阶段实验基础上进行总结,撰写有关小学英语英语作业设计的论文、案例、作业反思等。

(3)准备接受课题组专家的评估、验收。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前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统计等方式,了解“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改变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形成这些现存问题的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为本课题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3.比较观察法。观察比较学生对于“双减”政策下的作业与之前的作业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作业设计的反映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加以记录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4.行动研究法:强调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5.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和经验。

6.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寻找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经验。

(五)预期成果与效果

三、研究条件

(一)申报人及主要成员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科研情况

申报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教务副主任,虎门镇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

主要成员1: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虎门镇优秀教师,英语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

主要成员2:本科学历,小学二级级教师,五六年级备课组长,学校骨干教师。

主要成员3: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四年级备课组长,学校骨干教师。

主要成员4:本科学历,三年级备课组长,学校骨干教师。

主要成员5:本科学历,一二年级备课组长,学校骨干教师。

(二)研究保障

1.时间保障:课题组保证一月一次的研讨分析会,每周周四下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活动。通过周周汇报、月月小结的时间保障,及时发现并调整、完善研究内容与方法。

2.组织保障:建立科组长、年级备课组长、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主要研究人员的课题领导小组。定期专家、一线骨干教师亲临指导或参与课题的研究。

3.经费保障:学校董事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足额的经费保障。学校领导会及时申请必要的经费以满足课题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戴天扬.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创新思考.基础教育课程,2018(10).

于建宏.小学作业设计:问题剖析与管理改进策略.江苏教育研究,2021(28).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