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1 04:29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英语课题报告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
"小学英语课题报告作文:撰写时应注意的关键事项"
小学英语课题报告作文,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更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研究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份优秀的小学英语课题报告,能够清晰地展示研究过程和成果,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那么,在撰写这类作文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 选题要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课题的选择是报告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课题最好能够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
"兴趣爱好类:" My Favorite Animal (我最喜欢的动物), My Hobby (我的爱好), Favorite Food (喜爱的食物)。 "校园生活类:" My School Life (我的校园生活), My Best Friend (我的好朋友), Describing My Classroom (描述我的教室)。 "节日文化类:" My Favorite Festival (我最喜欢的节日), Christmas in My Family (我家的圣诞节)。 "简单观察类:" Weather Report (天气报告), My Daily Routine (我的日常作息)。
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且熟悉的话题,这样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才会有热情,也更容易找到素材和表达清晰。
"二、 研究要简单可行,注重过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通过跨学科教研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探索构建“主题式教研共同体+项目化学习设计+动态化评价体系”的“三位一体”多学科融合教研模式,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这一教研模式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
打破英语教育困境,探索有效实施策略
英语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关键期和黄金窗口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容易培养语言敏感度和自然语感。二是学生能够通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建立基础词汇库、提升简单的交际能力,为中学的系统化学习打好基础,实现教育衔接。三是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学习接触、了解不同的文化,培养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开拓思维和视野,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同时,双语学习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在口语交流、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并不断增强学生大脑的执行功能,促进其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
可以说,小学英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还存在三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即显性存在的学科壁垒、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碎片化倾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单维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在小学英语教育和教学中打破现实困境,探索构建“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实施多学科融合发展路径。要构建这一教研模式,以下三方面的支持必不可少:一是制度保障,鼓励学校建立跨学科教研激励机制,将融合课程开发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设立“融合教学课时”保证教研活动时间;二是资源建设,即构建校本资源库,包括学科知识对照表、经典课例视频库、教学工具包等;三是专业支持,高校专家组建“跨学科教学设计”工作坊,组织教师参加STEAM教育认证培训。同时可以建立校际教研联盟,共享优质融合课程资源。
构建“三位一体”模式,创新教育发展范式
“三位一体”教研模式,即“主题式教研共同体+项目化学习设计+动态化评价体系”。这一教研模式以“主题式教研共同体”为基础,将“项目化学习设计”作为核心,并通过“动态化评价体系”保障模式的实施。
一是建设主题式教研共同体。在“三位一体”教研模式实施过程中,要以学校为单位组建跨学科教研组,形成“1+X”组织结构,即1个英语学科组对接多个其他学科组(如语文、科学、美术等)。同时采用“双周轮值制”,由不同学科教师轮流主持教研活动。例如,在“传统文化”主题教研活动中,英语组与语文组教师共同设计“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系列活动,从而为下一步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二是实施“项目化学习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融合策略,即建立学科知识映射表,如将英语学科的季节主题与科学学科的气象观测、美术学科的四季绘画等关联起来;任务驱动策略,即设计真实情境的跨学科任务,如教师在教学“shopping(购物)”单元时融合数学运算(价格计算)、品德教育(合理消费)、信息技术(制作电子价签)等内容;支架搭建策略,即运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联结,如将英语方位介词与数学坐标系结合,通过坐标游戏巩固语言应用等。
三是创新建立“动态化评价体系”。包括建立“三维评价量表”,“三维”即语言发展维度(词汇运用、交际能力)、思维发展维度(逻辑推理、创新思维)、文化理解维度(跨文化意识、价值判断)。同时通过“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项目学习过程,如收集英语科学小实验报告、跨学科主题手抄报等内容。
“三位一体”教研模式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教学方法,该教研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课程不再是单一学科的呈现,而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某一学科的传授者,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三位一体”教研模式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未来推动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重要范式。
实施学科融合路径,提升师生综合素养
构建“三位一体”教研模式,重在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试举以主题项目为载体的实施案例。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我的校历)”为例,联合语文、音乐、信息技术学科开展“四季交响曲”主题项目学习。实施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科准备阶段,英语组教师为学生讲解与月份、季节相关的词汇和描述活动的句型等,语文组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四季主题的古诗词,音乐组教师带领学生学唱英文季节歌曲《The Four Seasons(四季)》,信息技术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数字相册。
第二阶段为项目实践阶段,包括三个任务:一是“诗意季节”双语手账,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季节并用英语撰写以季节特点为主题的说明,配以在语文课学过的相关古诗译文;二是“四季之声”音乐剧创作,学生分小组合作改编课文对话,搭配季节主题的歌曲演唱。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生日派对场景改编为季节庆祝会,插入《Edelweiss(火绒草)》等经典英文歌曲;三是“校园四季”数字展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信息技术课制作的电子相册用英语解说校园四季变化,优秀作品可以通过学校公众号进行展示。
上述案例体现了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教研模式实施学科融合路径的全过程及其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语言能力提升,项目式学习使学生的平均词汇运用量提升了40%,口语表达完整度提高了35%;二是文化意识增强,78%的学生能够准确比较中外季节、节日差异;三是学习策略改善,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观察到学生自发使用翻译软件查询古诗词英译的现象;四是教师成长显著,参与教师完成跨学科教学设计案例3个。
综上所述,多学科融合教研并非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通过学科间的深度对话实现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而在推动教师突破专业局限的同时有效助力学生整合性知识结构的形成。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28日第14版
作者:马 静
3月20日,乐山市嘉州学校初中英语课题组承研的乐山市普教科研项目《初中英语教学中伴生性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策略探究》结题检测会顺利举行。该课题自2021年5月立项以来,历时三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丰硕成果,为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校本化范例。
结题会上,课题组核心成员夏艳玲老师执教展示课《九上Module 6 Unit 2 Writing》。课堂以“跨文化饮食礼仪”为主题,通过创设情境、文化对比、价值内化等环节,引导学生用英语探讨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与共性。学生不仅完成了逻辑清晰的英语作文,更在写作中深化了对文化包容的理解。检测组专家高度评价课堂设计“精妙独到”,尤其肯定“评价量表贯穿全程”的创新实践,认为其充分体现了“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双线并进”的课题理念。
课题检测组专家张明启、杨蕊老师分别与初中英语组教师及学生代表开展座谈。教师座谈会上,参研教师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分层任务设计、跨学科资源整合等策略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学生座谈会上,九年级学生表示:“英语课不再只是背单词,我们通过演讲、戏剧了解世界文化,还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感觉学习更有意义了。”检测组认为,师生反馈真实反映了课题研究的扎实落地与显著成效。
课题组负责人罗鹏从课题管理、研究过程、效益与不足三方面进行总结。他强调,课题研究需“真实、有效”,学校通过“专家引领+骨干攻坚+全员参与”的模式,构建了“三课型教学模式”(听说课文化浸润、阅读课思辨深化、写作课实践外化),开发了12项特色英语活动。研究期间,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奖项3项,形成教学案例集、论文集等资源21项,学生英语成绩全区排名持续攀升。
课题主研夏艳玲老师系统汇报了研究成果,包括“阶梯式任务单”“多元评价体系”“家校社协同机制”等策略,并展示了《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方案、人文素养评价量表等实践成果。
检测组专家一致同意课题结题,并对成果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张明启老师指出,课题活动丰富、过程完善,但需进一步厘清“操作性成果”与“认识性成果”的分类;杨蕊老师赞赏学生“思维活跃、表达自信”,建议深化“伴生性”内涵,挖掘更具创新性的价值生长点;王学涛主任从科研角度提出指导,建议将成果归类为“资源类、证据类、方法类、思想类”,并强调“成果推广应辐射区域,助力更多学校突破重工具、轻人文的困境”。
罗鹏在总结中表示:“教育科研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课题组将以此次结题为新起点,持续跟踪学生素养发展,推动成果转化与区域辐射,为培养兼具语言能力与人文底蕴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结题会不仅是对三年研究的总结,更开启了嘉州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篇章。”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伴生性人文素养”培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文:杨蕾 图:黄琳)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