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怎么写《小学英语教师 教学反思》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31 09:15

怎么写《小学英语教师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作文:应关注的关键事项"
教学反思是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如同教学实践的“回放”与“分析”,帮助教师审视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教学策略,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撰写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反思主体:聚焦“我”的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的核心是“我”的实践。作文应紧密围绕"具体的教学情境"展开,例如某一次词汇课、对话课、写作指导或语音训练等。要清晰地描述"“我”做了什么"(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活动组织形式、所使用的教具或多媒体资源、师生互动方式等),以及"“我”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依据等)。避免空泛地谈论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而是要结合"亲身经历"进行深入剖析。
"二、 反思内容:深入剖析,而非简单记录"
反思不应止于对教学过程的流水账式记录,更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1. "成功之处与亮点分析:" 哪些环节设计得比较好?为什么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是活动形式新颖有趣,还是教学方法恰到好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经验值得推广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刘 澄

摘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并结合实例讨论了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设计“有意义”的情境教学,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实施积极的评价方式。最后,本文论述了运用该教学法后,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问题学习; 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积极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教学并没有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大部分时间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解课本知识,“满堂灌”和“满堂问”的情况比比皆是,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非常沉闷。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英语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学习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表达情感和认识社会能力,给予他们文化上的熏陶。如果小学英语教学只停留在字词句的基本语言知识的训练上,学生就不能提高其运用的能力,体现不出小学英语的特点。因此,本文将围绕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旨在探讨其如何能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介绍

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就是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在这个情境中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逐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隐藏在情境背后的知识点。同时,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等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并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该教学法非常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并通过问题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熊友华,2011)。

三、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计“有意义”的情境教学

许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所在,创设的情境更多的是一种“虚拟情境”,远离了学生的当前生活。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要求我们要给学生创设即使不是完全真实,至少也是比较真实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活化”学到的知识。因此,在每次设计教学情境时,每一位教师都要想一想:我设计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了没有?能否给学生一种真实可信的感觉?学生会喜欢这种情境吗?……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情境教学逐渐成熟起来。

1. 利用课堂环境自然生成情境

英语教师要利用课堂现有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制造相关话题,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时,正是本学期开学之初,笔者看到学生们都拿到了本学期的新书,于是笔者就借助这个来和学生谈论新学期有哪些科目,从而引入了目标词汇:

T: You have your new books, right?

Ss: Yes.

T: Is this your new English book?

S1: Yes.

T: Do you like English?

S2: Yes, I do.

T: Do you like maths?

S3: No, I don’t.

T: 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S4: I like Chinese.

...

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逐步了解本课所学的新词汇,同时用现实情况来创设情境,学生们感到很亲切,也很熟悉,所以参与的积极性就很高。

2. 利用学生生活自然生成情境

交际功能是语言学习首要的、主导的社会功能,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倡导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交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用学生学习生活比较熟悉的话题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得到一定的真实信息的输入后产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可说”的“冲动”,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们进行交流:

T: Do you like your home?

Ss: Yes.

T: Where do you live now?

S1: I live in...

S2: I live in...

T: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3: I come to school by bus.

S4: I come to school on foot.

S3: I come to school by car.

...

以上师生对话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和生活情境,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的情形下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点,给人感觉真实自然的同时,又紧扣了本课重点,巩固了教学成果。

3. 利用活动自然生成情境

“采取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练习(钱伊琳,2006)。例如,在教授句型“Are there any... in/on...?”,“Yes, there are./No, there aren’t.”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我们学校空荡荡的操场的图片,让学生利用这些句式来猜测操场上有什么,如果有学生猜对了,他说的东西就会出现在这张操场的图片上。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跃跃欲试,兴奋不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本课的句型。

(二)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优点很多,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打破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中,合作学习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它可以使传统的T─S(Teacher-Student)模式转为S─S(Student-Student)模式。学生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陈娟,2012)。合作学习的形式很多,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指的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的具体情况,把四至六位学生编成一个小组,按照数字、季节、方位等方法给各个小组命名。分组的时候要注意全面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诸多方面,同时还要考虑性别、民族、家庭背景等非学习因素,以符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成员要各具特色,能够优势互补或者取长补短,从多个层面扩大信息量,丰富思维。对于已经组建好的小组,教师要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全班的整体情况,便于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李加忠,2010)。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时,笔者要求每个小组展开一次调查,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来询问同组学生父母的职业,并由一位小组代表来进行小组总结汇报。考虑到各个小组为了在竞争中取胜,组员一定会推举口语表达能力最强的学生来发言,笔者决定请其他小组任意挑选该小组的一名学生来总结汇报,这样就可以在小组合作中避免个别学生独霸话语权,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能充分参与进来。

2. 师生合作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师生合作指的是师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除了传授一定的知识外,更多的时候是充当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合作的形式,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是班级里面的一个成员,要和学生进行平等而有效的对话。在课堂任务分工明确之后,教师指导全班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自己可以加入一个或多个小组,参与小组讨论等活动。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讲完全部的课文内容之后,笔者说:“OK, the boy said: 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 Can you imagine: What will happen next? You may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share your ideas.”随后,各组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看着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于是笔者首先加入了第一组的讨论,一个学生说:“The king runs away quickly.”笔者马上问:“Why do you think so?”他道:“Because he will think it’s a great shame!”该组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随后,笔者又来到了第二组,这一组的学生正争论得面红耳赤,一个学生说:“The king kills the two men.”另一个学生说:“That’s impossible. The king is too weak, he will not do this.”看到这里,笔者顺势说道:“You should give reasons, don’t just argue.”于是,这两个学生开始翻看课本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由此可见,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密切注意进度,适当掌控节奏,确保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实施积极的评价方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评价方式的单一,导致不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渐淡化。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其给出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很多,如:语言评价、情感激励评价、动作行为评价等。但是,现在不少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出现了很多误区,例如:表扬过多过滥,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不同类型的评价等。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主体多元化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教育部,2012:33)。评价主体多元化,即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主体应当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评价,而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学生评价包括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李荣华,2012)。

笔者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都会发给学生自评互评表,让学生进行评价。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 What a day的课文为例,评价表如下:


2.评价目标多层次化

评价一定要避免固定化、公式化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要进行分层、恰当的评价。如果学生得比较完整,这时教师可以用“Very good!”“Great!”等赞美的语言;如果学生某一个问题得非常完美,教师可以用“Perfect!”“Excellent!”等赞美的语言;如果学生的不完美,但是仍然有可取之处的时候,教师既不要着急表扬,也不要忙着批评,而是可以说“Think again, please.”“Try again, please.”等,从而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思考的时间。总之,分层评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知识方面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的时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而且快乐的,在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大量使用英语交际。其次,小学英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听和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他人的配合来完成的,所以,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必定能促使学生提高英语听说方面的能力。

(二)技能方面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掌握许多其它方面的技能。比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小组成员必须认真仔细地听清楚教师的提问,听懂自己小组的分工要求,倾听小组其他成员的表达,不随意打断他人,同时积极思考,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另外,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和其他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方面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首先,它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宽容他人。该教学法的本质就是模拟社会环境下的学习,它使学生能逐步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意见,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欣赏自己,对于不同的意见,还能学会宽容和接纳,做到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真正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思想。合作学习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能有依赖思想。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有集体荣誉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结语

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英语教学的着眼点要放在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上。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往往只注重读背课本内容,然而英语其实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又注定了英语教学本质上必须是学生高频率参与的教学。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中,教师可以设计复杂的、有意义的情境,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实际运用英语,并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体。

参考文献

[1] 陈娟. 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能力学习的探索[J]. 基础英语教育(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6).

[2]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李加忠. 新形势下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N]. 英语学习辅导报(教师版),2010(1).

[4] 李荣华. 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评价的有效方法[J].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2(7).

[5] 钱伊琳. 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英语课堂[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8).

[6] 熊友华. 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思考与实践[J]. 江苏科技信息,2011(6).

Research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Theory

Liu C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combines it with the example,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design the meaningful situational teaching, use the mod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positive evaluation.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n students’ knowledge, skills and emotional attitude.

Key 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positive evaluation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6年第7期)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路径思考学习心得

10月28日,在区教研室安排下,临沂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的各位英语老师居家线上聆听学习了来自上海市教育学会王珏老师主讲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路径思考”。

王珏老师指出,教-学-评三个环节不是分割的、孤立的、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要反映素养的要求。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学完评价是我们日常每天都在做的事,新课标要求我们把这三件事整体化,而不是作为一个个孤立的整体。我们要从内容单元走向课程单元,强调评价前置,学后反思。新课标强调四个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绪管理策略。我们不仅要引导孩子学会学习,还好引导他们评价监控自己的学习。所谓的元认知策略就是关注学习式评价,帮助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也就是自省。

那么我们如何去设计路径呢?王老师分为两大步。第一步确定素养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解读教材,思考什么是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目标。第二步我们要创设情景和设计任务。在任务中体现素养,帮助孩子产出。

第二大步分为8个小步子。单元教学目标要指向任务内容,制定语言实践要求。在设计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时,可以两课时学习任务、三课时评价任务,也可以一一对应交替设计,基于实际教学合理制定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形成单元教学过程。评价任务和学习任务共同串联成单元教学过程,指向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根据评价任务和学习任务制定。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与非语言话语、问题、板书、课件、练习等都可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无论加什么学习内容,都是为支持目标达成而选择的,都需要指向单元教学目标,并关注主题意义解读和语篇研读。 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在语言的传递中交流情感,将所学语言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任务中,继续学习与评价,促进学生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和素养的继续形成。

我们在开展教学时应该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了解他们目前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由浅及深、由易到难,设计具有梯度性和层次性的教学任务,努力调动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学生的内驱力。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根据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全面把握英语学科的内涵实质、主体内容体系及发展方向等关键要素,深耕教材,以“大单元”为集合进行系统分析、整体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整合、重组和开发,设计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教学任务,力求让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得到扎实稳步的提升,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总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和“评”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促使“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撰稿:史永敏

编辑:冯其国

初审:张丽娜

终审:张廷银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