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1 13:2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石化钳工的自我评价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评价客观、真实、有深度,并能体现你的专业素养和发展潜力:
1. "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 "目的:" 是为了申请晋升、评优、求职,还是仅仅是个人总结?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你侧重的方面和语气。 "对象:" 评价是写给谁看的?是上级领导、人力资源部门,还是同事?了解读者有助于你调整措辞和侧重点。
2. "突出核心技能与经验(结合石化行业特点):" "专业技能:" 重点描述你掌握的钳工核心技能,如设备安装、拆卸、维修、调试、管道焊接(如果涉及)、设备检修、故障排除等。结合石化行业的具体设备(如反应器、塔器、泵、压缩机、换热器等)来谈,说明你具备处理这些特定设备的能力。 "实践经验:" 列举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工作经历。例如,参与过哪个装置的检修项目?负责过哪些关键设备的维修?解决过哪些棘手的故障?用实例来证明你的能力和经验。 "工具使用:" 提及你熟练使用的各种工具、量具和检测仪器(如扳手、钳子、水平仪、千分尺、万用表、气瓶等)。
3
来源:【荆州日报】
今年9月,身为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设备总装钳工首席技师的董兴望,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从学徒快速成长为集团公司特级技师、湖北省首席技师,这背后凝结着董兴望十六年如一日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
1987年出生的董兴望,2006年从技校毕业后成为石化机械四机公司钳工。初到岗位,这个身材单薄、有些腼腆的小伙子只顾每天闷头锯、锉、量,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个零件,别人干一件,他干五件、十件;一道工序,别人练一次,他练习数十次、上百次。
“每当将零件修锉到位,使冰冷的材料重新焕发出生命力,我心中就充满成就感。”谈到工作,不善言辞的董兴望总是眼中放光。
为使手工锉削精度达到0.01毫米极限,董兴望改进锉削方法,每天练习过万次。经过3个多月的苦练,锉削出的工件严丝合缝,犹如艺术品。2014年,董兴望参加湖北省职工技能大赛,获金奖;2020年参加“湖北工匠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模具工比赛,获第一名。
在公司承担的“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齿轮齿条钻机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董兴望主动申请技术攻关,带领组员连续数天潜心专研,研究制作了一套全新的加工工装,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使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9%。
董兴望还带头革新不压井修井机长支腿油缸密封结构,研究推进“70模块钻机液压站改进”项目。近年来,他牵头完成技术攻关50多项,共解决生产难题80个,30项成果获企业创新成果奖。
“一颗星星再亮,也没有一片星空美丽。让工友个个技术过硬,才能创出更大成绩。”近年来,董兴望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组织钳工岗位基础、技能等级晋升等培训共20批次。他毫无保留地把“独门秘笈”传授给徒弟,培养出一批创新型“金蓝领”。
“我们学练赛队伍中有不少95后,甚至还有00后,他们充满阳光活力,是企业的未来。”在董兴望的带动下,工作室先后有两人在省级一类技能大赛中晋级前8名,3人在荆州市技能比赛中获冠军,3人获荆州市五一劳动奖章,7人取得钳工高级工资格。
编辑:黄媛媛 何艺伟
审核:杨眉
终审:邓凤奎
本文来自【荆州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郑师傅,能不能给我看看你的学习笔记呢?”
“可以呀,我去拿。”
不一会,郑辉荣拎着一个纸袋,纸袋里有大大小小好几个本子。
随手翻开一本:齐整的笔记、规范的剖面图、准确的数据,甚至还有贴着装置、设备名称的红色标签……
“这本是我出差用的…这本是专门记录机组各类数据的…那本记录着所有我修过机组的相关资料…”他如数家珍的讲着……本子里记录下每个炼厂各种机组的特点和检修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甚至是检修机组时所需要配备的工具,比如扳手的大小,量具的种类,密封胶的型号……翻着……看着……内心的震撼无法言说……测量推力轴承间隙 0.42采用水平桥尺法质量标准≤0.05采用块规法质量标准≤0.05一套机组的所有测量数据郑辉荣都仔细下来▲ 郑辉荣的学习笔记2001年,郑辉荣从部队复员进厂。从军人到钳工主修人的角色转变,这之中的辛酸只有自己明白。
在部队养成了严谨、耐心、细致、肯吃苦的工作作风,有了这些宝贵品质,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会干得很好
他的师傅只教了三个月,就被外派长期出差。
没人教,怎么办?
郑辉荣每天泡在现场,自己琢磨。
那时的他,特别喜欢参加装置检修。
因为利用机组检修的机会,他把能拆的设备,全部拆一遍。把自己平时想不通的问题,在动手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自学成才”这四个字,在他的身上得到最到位的体现。
第一次见到郑辉荣,是在连续重整装置202C压缩机检修现场。
那时,正值三伏。检修现场奇热无比。
每个人的工作服都被汗水浸湿。
一大滴汗水从郑辉荣垫在安全帽里的白色毛巾一角狠狠砸向地面,不一会儿就蒸发的无影无踪……
第二次见到郑辉荣,还是在连续重整装置机组检修现场。
他手里拿着尺子,认真仔细的测量
一个小年轻紧紧跟在他身后,拿个小本忙不迭的记录着……
本想上前询问测量细节,却被小年轻阻止了。
“你别打扰郑师傅,测量工作非常重要,不能有丝毫差错。”
从工作到现在,虽然积累了很多机组检修经验,我仍然渴望遇到新的难题,这样我可以不断追求。人家说我经验丰富,常常代表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上升空间。如果我不能维持一定的水平,就会走下坡路。我希望我可以把标准设得更高一些,这样就可以永远处在学习的过程中。【 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他话不多,胆大心细,就是能吃苦“外部检修工程,工期非常紧张。正常需要20天的,在外面最多能给5天,这都算宽裕。”
“小郑为了赶工期,又希望能多学习,他就睡在现场啊!实在累的不行,就找个角落窝一会儿,看着让人又心疼又佩服。”
严格把关 / 心思缜密郑辉荣说:“不是我非要较真,外形看似庞大的大型机组,其实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成吨重的零部件很多关键部位的配合尺寸却细如发丝,要想完成检修,就必须熟悉机组运行工况,结合工艺条件给机组调整出最恰当的间隙和最适合的装配,才能使设备发挥最佳的性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