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31 13: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蚕宝宝生长过程的日记作文,可以记录它们从幼虫到成虫的奇妙变化。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生动、有趣且内容充实的作文:
"一、 确定记录的周期和频率:"
"周期:" 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大约需要20-30天,你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周期(比如一周或两周)来集中观察和记录。 "频率:" 建议每天或每隔几天记录一次,这样可以更好地捕捉到它们生长的变化。日记的形式非常适合这种持续性的记录。
"二、 观察和记录的关键要素:"
"日期:" 每次记录都要写明日期,这是日记的基本要素,也是展现蚕宝宝生长过程时间跨度的关键。 "数量:" 记录开始时蚕宝宝的数量,以及每天或每隔几天后数量的变化(比如吃了多少桑叶,死了多少,蜕了几次皮等)。 "外观变化:" "大小和颜色:" 它们是每天都在长大吗?颜色有什么变化?(比如从淡黄色变成白色,再变成黄白色) "身体形态:" 身体是圆滚滚的还是细长的?头部有什么特征? "蜕皮:" 这是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注意观察它们蜕皮的过程(虽然可能比较快,
20xx年7月4日
今天老师把蚕卵发下来了。蚕卵黑乎乎的,椭圆形,很像一粒粒黑菜籽,中间还凹了下去。我看着这一粒粒小“黑菜籽”,心里盼望着可爱的蚕宝宝快点出来!
20xx年7月5日
今天有一个小蚕出来了,它蠕动着,好可爱哦!它大半个身体已经出来了,身体好黑;他的壳已经变成透明色的了。它翘着尾巴,要从壳中出来。可不管怎么扭,就 是出不来。我看着着急,想用手把它捏出来,可我怕捏死,便在一旁观看。一会儿,它出来了,摇着头,我给它点饲料,它也不吃。
20xx年7月6日
唉!真可惜!今天我出房拿饲料,来喂小蚕,可我回来后,小蚕不见了,伤心得我金豆子直掉。
20xx年7月7日
今天的蚕卵还是没什么动静。我把它放在台灯下,希望他快点出来跟我玩。爸爸说,明天五一,我大妈要来,可以让他教教我。我在心里想:明天可要快点来,我很急!
20xx年7月8日
我大妈告诉我,要在盒子里放上撕碎的餐巾纸,这样可以为它保温;平时还应该带在身上,让它暖和一点;晚上,还要把它放在枕头边。我都照做了,晚上一看,果然,一粒“黑菜籽”变白了,我想:这些小蚕明天就该出来了吧!
20xx年7月9日
今天的蚕更白了,好像要出来了呢!
20xx年7月10日
果然不出我所料。今天早上,我把蚕取出一看,有3只已经出来了,还有一只正在挣扎。只见她那黑色的小头伸了出来,然后它摇啊摇,大半个身子出来了,只有尾巴还在壳里。它像扭秧歌的老奶奶一样,牛着尾巴,滑稽极了!傍晚,我回 来一看,简直惊呆了!大约十只小蚕在我早上放的饲料上吃食,旁边还有许多它们的空壳。我高兴得挤了一大块饲料放在小盒子里。一会儿,我觉得不大对劲,原来 是盒子太小了,都要装不下蚕了,我赶忙拿了个大盒子,在里面铺上雪白的的餐巾纸,然后用羽毛把蚕移到盒子里。看着这一个个蠕动的蚁蚕,我幻想着它们长成了 一个个又白又胖的大蚕……
蚕宝宝变白了!它们从头开始变白,头后间的一小段地方是金黄色的,身体也变得肉嘟嘟的了。
它们十分可爱,头是乌黑的,头后面的地方是白的,好像给蚕宝宝围上了一条白色的围巾。它们身子后面一点的地方是金黄色的,仿佛给蚕宝宝披上了一件外衣。
它们身体变大了,食量也变大了。于是,我们需要更加频繁地给它们换桑叶,我想,它们吃得那么多,会不会长得更快呢?
它们的脚越来越大了,于是,它们也爬得更快了。它们怕光,所以,我们会尽量少打开蛋盒,我想,它们怕光可能是怕桑叶干吧!它们的脚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很小,后一部分比前一部分大,它们拉的屎也变大了。
我和蚕还有许多趣事呢!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刚给蚕换了桑叶,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这时,我感到手上痒痒的。“啊!”,我尖叫起来,脸色苍白,原来,我的手上正有一只蛮呢,我怕伤到蚕,便跑到蚕盒那里,可我发现蛋不见了,我仔细地找了一番,也没看到一点蚕的影子和尸体,我只好继续回沙发看电视。过了一会儿,我又发现手背痒痒的,“啊!”这次尖叫声比上次大声几倍,你猜发生什么了?原来,那只蚕趁我不注意,爬到我衣服里去了。
事后,我把这事讲给妈妈听,妈妈哭笑不得地说:“你之后真要注意这事。”于是,我之后每次换桑叶都要注意手上有没有蚕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你知道蚕的一生是怎样的吗?让我告诉你吧??
20xx暑假,妈妈带我到大姨家,正赶走上大姨家养蚕,放在蚕纸上的蚕卵开始孵化了。好多好多仅有一毫米左右的小蚕诞生了,它们的颜色黑黑的,在纸盒子里蠕动。大姨夫把蚕宝宝送到山上的柞树上放养,过了一周左右,小蚕渐渐长到一厘米左右了,这时它们的食量增大了,整天在不停的吃树叶。又过了约两个星期,小蚕长成了三、四厘米长的大蚕,身上一节一节的,身体爬过的地方,柞树叶都被吃掉了,只听见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时的蚕已经是成虫了。大约过了四十多天,它们陆续开始结茧了.这时的蚕不再吃树叶,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始吐丝,用吐出的丝一层层包围自己,渐渐形成一层薄膜,经过大约一天的努力,终于结成了一个茧!这次国庆长假,我又来到大姨家,看到的是采摘回来的一筐又一筐的茧。
听大姨说,如果温度适宜,再过一段时间,蚕蛾又从茧子里钻出来,蚕蛾又产下的比米粒小一点的卵,蚕的一生要经过产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蚕的一生是不是很有趣啊!
蚕的观察日记 篇4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去姥姥家看我们养的蚕。一看,原来像短短的小细线条的蚕已经长得又白又胖,有我的手指那样粗了。有一只蚕已经结茧了,还有三只正在吐丝。我兴致勃勃地看着。看着这些吐丝、作茧的蚕,我忽然明白了成语“作茧自缚“的含义。这时,姥姥从屋子里走出来,说蚕身上到处都是宝,它吃的是不值钱的桑叶,吐出的却是华丽的丝线,就连它拉出的粪便,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蚕砂。能做枕头,枕着这样的枕头睡觉,还有明目、降压的保健功效呢!我听了后,更加喜欢我养的蚕了。
明年,我还要养更多的蚕。
7月4日
今天老师把蚕卵发下来了。蚕卵黑乎乎的,椭圆形,很像一粒粒黑菜籽,中间还凹了下去。我看着这一粒粒小“黑菜籽”,心里盼望着可爱的蚕宝宝快点出来!
7月5日
今天有一个小蚕出来了,它蠕动着,好可爱哦!它大半个身体已经出来了,身体好黑;他的壳已经变成透明色的了。它翘着尾巴,要从壳中出来。可不管怎么扭,就是出不来。我看着着急,想用手把它捏出来,可我怕捏死,便在一旁观看。一会儿,它出来了,摇着头,我给它点饲料,它也不吃。
7月6日
唉!真可惜!今天我出房拿饲料,来喂小蚕,可我回来后,小蚕不见了,伤心得我金豆子直掉。
7月7日
今天的蚕卵还是没什么动静。我把它放在台灯下,希望他快点出来跟我玩。爸爸说,明天五一,我大妈要来,可以让他教教我。我在心里想:明天可要快点来,我很急!
7月8日
我大妈告诉我,要在盒子里放上撕碎的餐巾纸,这样可以为它保温;平时还应该带在身上,让它暖和一点;晚上,还要把它放在枕头边。我都照做了,晚上一看,果然,一粒“黑菜籽”变白了,我想:这些小蚕明天就该出来了吧!
7月9日
今天的蚕更白了,好像要出来了呢!
7月10日
果然不出我所料。今天早上,我把蚕取出一看,有3只已经出来了,还有
一只正在挣扎。只见她那黑色的小头伸了出来,然后它摇啊摇,大半个身子出来了,只有尾巴还在壳里。它像扭秧歌的老奶奶一样,牛着尾巴,滑稽极了!傍晚,我回来一看,简直惊呆了!大约十只小蚕在我早上放的饲料上吃食,旁边还有许多它们的空壳。我高兴得挤了一大块饲料放在小盒子里。一会儿,我觉得不大对劲,原来是盒子太小了,都要装不下蚕了,我赶忙拿了个大盒子,在里面铺上雪白的的餐巾纸,然后用羽毛把蚕移到盒子里。看着这一个个蠕动的蚁蚕,我幻想着它们长成了一个个又白又胖的大蚕……
蚕宝宝成长记
静宁县阿阳小学六年级7班 马家辉
指导老师 吕学兵 张小艳
几天前,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养蚕,我怀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养蚕之旅。
9月11日 晴
当我把七颗蚕卵带回家时,它们只有两粒米的大小,黑黑的,全身长满细小的毛,像一颗颗烧焦的豆子。我把它们放在铺满桑叶的盒子里,它们零零散散地睡在绿莹莹的桑叶上,像一艘艘帆船行驶在碧蓝的大海上,一会儿慢悠悠地蠕动,一会儿一动不动地在做美梦,多么可爱的小东西啊!
9月16日 晴
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每只蚕都变成了灰白色,我兴奋极了。可这时我发现一个黄色的东西,心想:不会是死掉一只蚕宝吧?带着一丝忧伤我把它从盒子里轻轻拿出来埋在花盆里。可当我回过头时,竟看见不多不少7只蚕宝静静地躺在盒子里。心存疑惑的我还是伸手轻轻碰了碰它们,只见迅速缩成一个个小棉团,我忽然间想起那只比别的蚕要软,原来那东西只是蚕蜕下的皮呀!
9月23日 阴
转眼一周过去了,宝宝们长得很快,每一只蚕宝长到了一厘米半左右,它们穿上一件雪白的衣裳,而且胖胖的,黑黑的嘴,身上像小火车一样一节一节的,放在手上,会觉得痒,不会掉下来。它们的食量也越来越大了,每天要给它们换好几次桑叶,吃桑叶的时候它们是一点一点吃的,“沙—沙”,像外面下着雨,不一会儿,桑叶“千疮百孔”,好像一张渔网。
10月6日 晴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蚕宝们的食量越来越少了,放进去的叶子基本没怎么动。身子也变黄了,我发现盒子里有一些细丝,原来它们要结茧了,好期待它们结茧的样子啊!
10月12日 晴
哇!我发现蚕宝宝吐丝了,还有的更快,已经完成了,它们先吐出丝把自己固定在盒子的一角,然后用丝一圈一圈把自己包在椭圆形的茧里,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鸡蛋,每个蚕茧约三厘米长,有白色的、有黄色的,随着它们吐的丝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我都看不清它们的身体了。
10月22日 晴
盼啊,盼啊,蚕宝宝终于从蚕茧里变成蚕蛾飞了出来,蛾的身体胖胖的,翅膀小小的,颜色是灰白色的,我发现一只蚕蛾抖动着翅膀好像歌唱着求爱歌曲,另一只蚕蛾趴在原地一动不动地听着,仿佛陶醉了。
养蚕之旅结束了,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和伟大,更理解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我们也要像蚕一样,学习蚕默默为人类奉献的精神。
教师评语:
小作者通过连续观察,对蚕宝宝生长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描写得形象具体,本文内容充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蚕宝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腻感性的心理活动描写,还有着动作的准确捕捉,都为这篇作文增色不少,是一篇成功的观察日记。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