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3招搞定《我的家国情怀演讲稿》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31 16:29

3招搞定《我的家国情怀演讲稿》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我的家国情怀”的演讲稿作文,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以确保稿件既有深度、又有感染力,能够打动听众:
1. "明确核心与主题 (Define Core Message & Theme):" "家国情怀的内涵:" 首先要清晰地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刻含义。它不仅仅是爱国,更包含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愿意为之奉献的责任感。你的演讲要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具体切入点:" 避免空泛地喊口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切入点,比如: 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 对某个历史人物、事件或传统文化的敬意。 对国家发展变化的亲身感受或观察。 对国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期许。 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的联系。 "真情实感:" 家国情怀最动人的力量源于真情实感。确保你的主题是你真正认同和感受深刻的,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不会虚假。
2. "内容充实与结构清晰 (Content Richness & Clear Structure):" "内容选择:" "个人经历:"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见闻感受来谈。例如,家乡的变化、祖辈的故事、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与家国相关的时刻、

巴蜀儿女心向党⑳丨董凡情景朗诵《一封家书》170字讲述民族英雄赵一曼

董凡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6月25日晚,“巴蜀儿女心向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将在四川省体育馆进行。作为此次演出的主持人、讲述人,四川人艺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董凡,还将带来朗诵节目《一封家书》,讲述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

“赵一曼是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一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是四川人。在这样一台大型演出中,把她的故事讲出来非常有意义,也希望更多人能记住她,记住我们的民族英雄。”25日下午,董凡在彩排现场接受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

此前,董凡曾在话剧《赵一曼》中饰演赵一曼。该剧截取了赵一曼从10岁至31岁牺牲的若干生活与战斗的场景,立体地还原了赵一曼从一个活泼小女孩,成长为一名知识份子,一名党员,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抗日民族英雄的过程,讴歌了赵一曼在面对日军刑讯逼供时坚贞不屈的革命信仰与民族气节。

演出中,董凡对赵一曼的了解也越发深刻:“赵一曼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是黄埔军校女学生的第一期学员,同时她的丈夫也是非常知名的银行家,她本可以通过为抗日运动捐钱等等其他的方式去支援抗日,但是她选择了一条艰辛之路,并最终献出了生命。所以这个人相当了不起,这就是她的家国情怀。”

如今,通过情景朗诵《一封家书》诠释赵一曼,董凡更是感慨万千:“这封信只有170个字,是赵一曼就义前写给儿子的绝笔遗书。虽然信很短,但她表现了三个层面,第一是告诉儿子,自己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到了牺牲的前夕;第二个层面,是她作为普通母亲对儿子的眷恋与不舍;第三个层面,告诉孩子自己是个坚定的革命者,是为国而英勇就义的。这封信,把她的个性完全展现了出来。”

在舞台上,董凡将化身“赵一曼”真情朗诵,“这是整台演出唯一的泪点,我必须把感情融入进去,她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烈士,她对孩子的情感让人心疼,所以在一分钟的朗诵中,要触动内心的情感,把观众的眼泪说出来,对我压力很大。”

尽管压力不小,但有着多年演出经验的董凡依然自信满满,“我也是一位母亲,我相信不管是什么时代,母亲对孩子的情感都是共通的,只要在台上认真地投入,有信念感,我相信我能做到。而且,情景朗诵跟一般的朗诵不一样,站到台上你就是完全是这个人物了,我之前演过话剧《赵一曼》,这对我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这次表演之后,能让更多观众了解赵一曼,记住赵一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担当时代使命,永葆家国情怀——2019届研究生代表赵千政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首先,我要代表全体2019届毕业研究生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母校、老师以及关心陪伴我们的父母、同学!同时,让我们共同缅怀一位优秀的北师大人,十天前因公殉职的黄文秀师姐。黄文秀师姐是广西选调生,是我同学院的师姐。她生前扎根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她用生命诠释了北师大人的精神与担当。面对她的逝去,我们共寄哀思。

我是今年的云南省选调生,师姐生前的驻村和扶贫工作,也是我走向工作岗位后首先要从事的事业。一开始报考选调生的时候,家人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他们希望我像大部分博士同学一样去大学工作,他们也担心我在基层工作时要面对的艰苦环境和风险。但经过许多个扪心自问的夜晚之后,我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

做出这个选择,一方面是因为我有过在云南学习生活的经历,对建设云南有属于我自己的情怀和初心。在云南大学读硕士的时候我就了解到,云南84%都是山地,进行交通建设是世界性难题。没有路就意味着落后和贫困。据2018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云南有贫困县88个,贫困人口447万人,贫困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近年来,党和国家在云南地区脱贫攻坚事业上不懈努力的成果开始显现,贫困地区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省内大部分地区通了高铁,单位来政审的同事说,现在从昆明到我们单位定点的富宁县扶贫,坐两个多小时高铁就到了,而以前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是那句谚语“云南省有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真实反映。感受到这一切的我,除了加入到这一事业中,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做出这个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的两位恩师。一位是已逝恩师朱红文老师,罹患恶性肿瘤后的他身体每况愈下,有一次我去探望他,当时他刚刚做完化疗,身体消瘦,不能多讲话,但硬是不顾家人和我的劝阻,和我讨论了一个小时。他还拿出一篇刚写的论文,说“没生病前忙行政工作,现在生病得了空闲,反而可以专心写文章。你也得再加把劲儿啊!”在朱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他以德立身、敬业奉献的高贵品质。另一位是率真如慈父、敬业又担当的刘孝廷老师。朱老师离去之后,门下还剩下三位在读博士,我们的研究方向都和刘老师的研究方向很接近,因此在选择导师的时候我们都想选他。但是突然增加三个博士生,对一位老师来说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正在我们难以启齿的时候,刘老师主动把我们三个收入师门,他说:“我和朱老师是挚友,现在我给他做个管家,盼望大家尽快适应,让我们振奋精神、化悲痛为力量,一起替朱老师完成他未尽的事业”。作为弟子,有时候实在是感恩刘老师对自己的付出,但刘老师却总是说:“我没做什么,一点点职业责任而已”。两位恩师做人、做事率真的性情和担当的品格,深深影响了我,让我知道北师大人要继承的精神是什么,要融进血液里的情怀是什么,要坚守的选择是什么。

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离开母校奔赴下一个目标,希望我们在人生的追梦路上能够满怀热忱、心系家国,勇担时代使命,矢志砥砺奋斗,让自己的青春成为新时代美好蓝图中最绚丽的色彩!最后,祝愿每一位师大学子前程似锦,初心不忘!祝愿母校滋兰树蕙,永续华章!

谢谢大家!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