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00:42
写作核心提示:
以下是一篇关于科普绩效工作总结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科普绩效工作总结作文注意事项"
科普绩效工作总结是衡量科普工作成效、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一份优秀的科普绩效工作总结,应该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分析深入、建议可行。为了写好科普绩效工作总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总结目的,突出工作重点"
"目的明确:" 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工作成效、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还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总结的侧重点和写作风格。 "突出重点:" 科普工作内容繁杂,总结时要突出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可以包括:服务对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科普活动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科普资源的建设和利用、科普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等。
"二、数据准确,客观反映工作成效"
"数据支撑:" 科普绩效工作总结要以数据说话,用准确的数据来反映工作成效。数据可以包括:科普活动的参与人数、科普产品的传播量、科普对象的知晓率、满意度等。 "客观真实:" 数据要真实可靠,避免夸大或缩小工作成效。要客观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避免主观臆断。
"三、分析深入,找出问题和不足"
"深入分析:"
记者程锦从省科协了解到,2024年科普工作绩效评估已完成。隆平水稻博物馆、湖南省展览馆科学家精神普及及文化艺术科普教育基地等65家基地获评优秀,200家基地考核合格,另有10家基地评价等级为不合格。
作为全国首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稻作文化、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杂交水稻的产生、发展和影响。馆内拥有8000多件藏品,辅以环幕影院、幻影成景、360度全息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将千年的稻作文化和“当代神农”的故事娓娓道来。馆内还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和游戏互动让观众深刻理解“一粒种子如何改变世界”。2024年开放天数270天,接待游客100万人次。隆平水稻博物馆党组书记孙中华:“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通过声、光、电的方式以及一些互动的游戏,来告诉小孩子懂得珍惜粮食。”湖南省展览馆科学家精神普及及文化艺术科普教育基地集中展示了我国科学家群像,包括他们的时代照片、亲笔信件、手稿笔记、影像等珍贵资料,将“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融会贯穿其中。馆内设置“科学家对话”等互动版块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科创热情。参观学生刘子睿:“我很敬佩这些科学家,以后我也想做一名科学家,把中国的科技发扬光大。”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是指由我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包括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三农”类、企业类、自然资源类、其他类等6类科普教育基地。根据《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当切实履行开展科普活动的义务,享受国家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以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为例,明确的科普服务包括:常年对公众开放,每年实际服务公众天数不少于180天;针对热点科技问题组织公众科普报告、科学家科普讲坛等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等。记者:程锦编审:赵庆丰、李浩、于红臣【科普观察】
科普搞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看目标人群是否从中受益,当然这种益处的呈现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但现实情况下,我们往往会以某次活动的参与人数或者某个内容的点击观看次数作为一个衡量指标,这其实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因为效果评估需要一套特定的工具,而且要是实现目的与目标的对齐。新修订的科普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学校、企业的主管部门以及科学技术等相关行政部门应当支持开展科普活动,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普的评价标准和制度机制。这也就要求我们把评价纳入到科普的整个链条之中,当然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科普的评价标准,以期进一步提升科普的效果。
近日,在上海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杨文悦就认为,公立医院科普绩效评价精准性有待提升。互联网是公立医院科普核心渠道,但以“网络点击量和浏览量”,评价科普绩效,不能促进科普知识实际转化为健康成果。医务人员认为只要开个“公众号”就是科普,而对罹患特定疾病患者的诊间精准科普,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效果欠佳。
医学科普作为大科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非医学健康科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也需要专门研究。比如,绝大多数公众是抱着解决现实的或者个人的问题这个目标来获取医学健康相关科普内容的,而且医学健康科普与医疗之间也存在着衔接关系。医疗是治病救人,是解决病程后半段的问题,而医学健康科普往往要关注病程前半段的问题,或者说是通过科普让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医学健康科普做好了要能够救命。
当然,这种科普的效果好不好,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公众或者说目标人群是否采取了医学健康科普人员的建议,从而达到上述目标。不过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已经有数据部分地证实了医学健康科普的价值和效果,比如有针对慢病的研究表明,前期预防投入1元钱,便可节约治疗费8.5元,节约抢救费100元。国外也有相关资料显示,对健康科普如果投入一块钱,能得到七八块钱的回报。其实这就是一种效果。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个例,比如“医路向前巍子”经常在朋友圈里分享网友和粉丝的留言,阐述自己因为看过他的相关科普内容而挽救了身边人的生命等鲜活的案例。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随着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的树立,以及相应的理念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相关的机构日益强调科普的重要性,并从制度上重视科普工作。比如,要求医务工作者在晋升职称的过程中要有相应的科普成果。而在医院层面上也建立相应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医务人员参与医学健康科普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但是对于如何评价医务人员的科普工作仍然有待于探索,需要建立一套公认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探索将健康科普工作的评价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一方面让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科普工作能够得到认可,另外一方面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科普知名度。比如,可参考已经对外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普声誉调研报告中相应的指标,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建立权威公认的量化评价标准,对各级医院的健康科普工作进行评价。
当然,做好医学健康科普工作离不开具有相应科普能力的医学健康科普人才,这也就需要为从事医学健康科普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技能培训,一方面要提升存量,也就是支持在岗的医务工作者提升自己的科普技能,通过相应的会议、活动等交流互动平台,为他们提供开展经验分享,能力提升的平台和渠道。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扩大增量,即针对医学院在读的学生开设医学传播学相应课程,提高他们对医学健康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且掌握医学健康科普的理念、方式、方法、伦理规范等等,比如针对目前上海,广东等地的部分医学类院校已经开展的以及协和医学院即将开展的医学传播学课程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一套面向全国医学类专业院校的标准化的医学传播学教学体系,从而将医学健康科普纳入正规培养体系之中。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来源: 光明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