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园丁之家活动心得体会》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1 02:2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园丁之家”活动的心得体会作文,可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让你的文章更充实、更真挚、更有深度:
1. "明确“园丁之家”的具体内涵:"
"是什么?" 首先要清晰界定你所参加的“园丁之家”是什么。它是一个社区组织?一个学校社团?一个志愿者项目?还是一个以园艺为主题的兴趣小组?明确其性质有助于读者理解你的活动背景。
"做什么?" 具体介绍了这个组织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什么?是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进行园艺知识学习、交流经验,还是提供相关的社区服务?
2. "聚焦个人体验和感受(“心得体会”的核心):"
"具体事例:" 不要泛泛而谈。选择一两个在“园丁之家”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活动或事件来详细描述。例如,第一次参与种植的笨拙与成功、帮助他人打理花草的喜悦、某个技术难题的攻克过程、与同伴们一起劳作的场景等。
"真情实感:" 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你的真实感受。是兴奋、是疲惫、是感动、是学到新知识的喜悦、是体会到付出的价值,还是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情感的流露是文章的灵魂。
"细节描绘:" 通过细节(如泥土的芬芳、植物的生机、工具的触感
弦耕不辍三秩荣耀 勇毅前行奔赴未来——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园丁之家”活动综述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静 通讯员 金则伊湘江北去,奔流不息,蕴藏着湖南教育行稳致远的发展思路,见证了湖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在历史的长河中,6248名教师,1274.35万元,近百期活动,这一组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字,却串起了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园丁之家”活动服务教师的32载光阴,是极具意义的烙印。32年来,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历届理事会积极遵循湖南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主动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省”的浓厚情怀和战略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努力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多次批示。2017年9月,“爱烛行动”公益项目荣获教育部“关爱教师基金创新工作先进典型”;2021年,“爱烛行动”公益项目荣获第四届“湖南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32年砥砺奋进,32年勠力前行,湖南省教育基金会 “园丁之家”活动,以创新和实干描绘出一幅关心关爱教师的精彩画卷。溯源:时代变迁,初心不改档案是一段段流连的记忆,档案赋予了动态活动以静态生命。寒露时节,记者来到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秘书处,见到了工作人员邓葆华老师。她1993年参加工作,是“园丁之家”活动发展变化的亲历者。从一摞摞的档案中,邓葆华翻找出了关于“园丁之家”活动的最初记录。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带人进入那一段具有开辟意义的历史。资料显示,1990年,全国优秀教师“园丁之家”活动安排在辽宁省兴城国家教委教工疗养院和北戴河国家教委教工活动中心。一共4000人。湖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前身)筹备委员会向省政府递交专项批示,保障140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顺利参加活动。1990年12月,湖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正式成立。在落实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下发的《关于组织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九九一年“园丁之家”活动的通知》的同时,也正式开启了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园丁之家”活动。1991年6月,湖南省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工会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联合下发《关于组织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暑期活动的通知》,细化安排了18人赴云南昆明、福建武夷山、山东青岛参加全国优秀教师“园丁之家”活动。同时,安排80名优秀教师参加湖南省“园丁之家”活动。在那个交通不便、外出机会甚少的年代,这是一份无上的荣耀。按照要求,活动前,参与活动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均需整理一份教育、教学经验材料送交湖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处。记者数了数档案材料,最多的写了近20页。自此,湖南省“园丁之家”活动在湖湘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06年1月19日上午,时任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刘玉娥主持召开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大会,对“园丁之家”活动增加经费预算,将参加活动的乡村教师名额增到150名。组织专题报告、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学习参观以及疗养、休闲活动……经费在逐年增加,活动内容也在逐步优化。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参加“园丁之家”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又很细致的工作。不论是副理事长们,还是理事单位的志愿者们都亲自参与带队、保障安全。“活动中,要做好后勤服务、安全保障,我们时刻紧绷着一根弦。总会有小插曲发生,也总是会有小温暖治愈心灵。”基金会秘书处一名工作人员清楚记得,有一年,一名参加活动的老教师不知宾馆是插卡取电,房间里黑漆漆的。“我们教他如何插卡取电,他笑着连声致谢。那个淳朴笑容足以扫除一整天的疲倦。”这也让她时刻提醒自己,要落实落细,提高为教师们保驾护航的责任感。一次次活动的圆满举行,也是活动参与教师、基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共同成长的历程。32载光阴匆匆而过,基金会始终秉承“服务教育事业,关爱教师学生”的工作宗旨,每年组织的“园丁之家”活动已成为省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传统公益项目。时代变迁,但尊师重教的初心不变。发展:守正创新,频展新颜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始终把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大了“园丁之家”活动的投入力度。2013年4月9日,湖南省、市(州)教育基金会工作座谈会上,省教育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在对2013年实施的公益活动进行介绍时表示,列资145万元组织农村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参加“园丁之家”活动。同年,为规范这一活动,省教育基金会制订《“园丁之家”活动办法》。此后,“园丁之家”活动资金投入和参与教师人数在逐年增加。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许云昭更是带领全体人员殚精竭虑募集资金,不遗余力地组织开展“园丁之家”活动。“园丁之家”活动形式也得到不断丰富,以满足新时代教师发展的需求。活动承办者有了变化。在坚持依法办会的前提下,“园丁之家”活动以招投标方式交由旅行社承办,邓葆华等秘书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旅行社是否按照既有方案开展活动。并根据教师们填写的满意度调查表及意见反馈,对旅行社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实行优胜劣汰机制。活动服务对象逐步向一线乡村教师倾斜。“2013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关于对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稳定性高的乡村教师队伍,破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教育难点痛点。我们也顺势调整活动服务对象,为我省乡村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助力。”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泽湘介绍道。从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官网上公示的活动方案可以看到,目前每年预计300人的活动名额,倾向于近三年受过国家、省、市(州)、县表彰的乡村中小学一线教师(以上四种情况满足其一)、在边远山区工作20年以上且受过相关表彰或考核优秀的乡村中小学一线教师、在边远山区中小学工作5年以上的优秀特岗教师、坚守在边远、贫困 “单人校”5年以上的优秀教师。且经由学校、县市教育基金会、省教育基金会层层公示无异议方可参与活动。这些优秀教师被分别组织到了贵州、陕西、北京北戴河、四川、福建、内蒙古等全国各地进行考察交流,他们参观了当地知名的学校,并和学校师生进行了学习交流。培训会上,教师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展开了热烈探讨,充分认识到教育公益的意义,并以培训为契机,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公益服务意识和个人的综合素养。2016年,时任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校长助理、教导主任的江逸冰参加“园丁之家”活动,应基金会要求,作了近三小时的“许市中学课改经验”专题分享。“一路上,不停有老师找我聊课改,我成了活动之余的焦点,很荣幸也很自豪。”江逸冰说,活动结束,但交流不曾结束。除了线上联系之外,2018年下半年,岳阳等地的不少学校,前往许市中学进行实地考察交流。这也是“园丁之家”活动“影响不止在当下”的有力见证。以“园丁之家”活动为载体,共学先进理念,共享管理经验,共赴学习之旅。一线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更加期盼能参与其中。2018年,得知可以参加“园丁之家”活动,安仁县安平中心小学体育教师郭细艳高兴得跳起来了,“这不只是一次考察学习的机会,更是我内心幸福种子的萌发,我要让那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积极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老师。”她的发言,道出了在场大部分教师们的心声,赢得如雷掌声。跨越:擦亮品牌,扬振兴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如何推陈出新,擦亮“园丁之家”活动品牌,绽放新时代的振兴力量,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带领着秘书处一直在探索。从2018年起,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每年都会组织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基层教师意见。每年的活动方案,都要几易其稿,充分保障“园丁之家”活动接地气又有高质量。记者翻阅近几年“园丁之家”活动及后勤服务招投标规定时发现,“按招标人的要求设计活动方案,必须着重学习教育培训交流,且占到整个活动的50%”的要求排在第一。同时,不难发现,“园丁之家”活动内容一直紧跟时代脉搏。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园丁之家”活动打造的“长株潭线3个‘一’”特色之旅备受赞誉。我们跟随当年的活动记录,一起感受一下。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追寻着伟人足迹,教师们的第一站来到韶山。在毛主席铜像前,大家整齐排列,怀着崇敬的心情,庄严肃穆地向主席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在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纪念馆里,大家细细聆听毛主席的生平事迹,缅怀主席的丰功伟绩,感受伟人的奉献情怀,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同时,“园丁之家”活动特别安排了2021年首次开通的湘赣边红色专列,作为红色教育流动课堂。随着火车缓缓启动,专列上的“七个一”活动也正式开始,红歌学习和联唱、观看党课党史视频、进行“株洲红色历史”知识抢答赛……大家充分感受到了红色专列的魅力,红色党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活动中,湖南省教育基金会还了湖南大学与德国汉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谭凯,为全体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独特的党史课,内容图文并茂,讲座引人入胜。“以史为镜,淬炼不懈奋斗的进取心,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血脉,这些都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来自益阳的教师王万成激动地说。一次深刻的考察交流。为了帮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活动的第三天,全体教师走进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感受省城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开拓视野,激发新思维。在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龚拥军的带领下,教师们参观了学校特色教学园区,认真听取了学校办学情况、教学理念及办学成果的介绍,并与学校老师交流了教学理念、分享了教学心得。“这一次的考察交流,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学校文化氛围,深深认识到大城市教学教育理念的发达先进。回到学校后,我将会把这些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好地教育。”来自醴陵市的教师郭富强感受颇深。同时,此次活动横向链接了合作单位,在湖南省三诺糖尿病公益基金会和湖南汀汀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老师们还走进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现代管理模式,感受新时代科技创新。一次动人的文化传承。观看黑石号特技秀、铜官窑传奇秀,体验铜官窑陶瓷烧制过程……在学习交流之余,“园丁之家”活动也安排了湖湘文化之旅,教师们走进新华联铜官窑古镇,感受铜官古镇魅力,传承非遗文化。“巍巍岳麓山,悠悠古书院,浩浩湘江水,泱泱儒学魂。”此外,老师们还参观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楹联映入眼帘,无处不散发着人文气息、体现着高雅浓郁的学术气氛。参观过程中,教师们倾听讲解,了解青年毛泽东的事迹,学习青年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精神,感悟湖湘文化魅力,弘扬传承湖湘文化精神。“此次“园丁之家”活动,在参观的过程中有学习,在学习中取得进步,这几天的活动我收获满满。”来自永州的蒋联珍老师说。活动结束后,王万成挥墨写下如斯感慨:园丁七月行程满,名校撷华,广场呈花,绿野红歌唱晚霞。乡心浩浩回家转,勤学无涯,情系兰芽,归旅收成只合夸。一次完整的活动回顾,展现的不仅是活动安排紧密有序,活动内容精彩有度,更是湖南省教育基金会想在前干在前,一年一主题,持续打造高质量教师活动品牌的决心和魄力。展望:培植沃土,谱写新篇翻阅每年的活动档案,白纸黑字的诚恳感言,是三湘四水教师对“园丁之家”活动的高度赞誉。活动反馈表上场均90%以上的满意度,是对活动内容革新的最好肯定。在历届理事会的努力下,依据省情和教师发展需求,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开启了一场又一场专业主题学习,给教师们带去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洗礼。2021年10月18日,王柯敏当选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上任伊始,他带领新一届理事会坚持稳中求进、科学规范、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继续开展实施三大公益项目活动。今年,省教育基金会参考全国总工会对劳动模范休养政策、标准和条件,紧扣放松身心、增进了解、学习提高三个目标,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新设计并丰富提升“园丁之家”的内涵内容计划,更好传递党和国家对乡村教师群体的关心关怀关爱,努力提升教师参加活动的获得感、荣誉感和自豪感。7月21日,2022“园丁之家”活动在长沙正式启动,来自全省各市(州)的261名乡村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汇聚湘江之畔,分批次前往长沙、湘潭、株洲、张家界、韶山等地开展系列学习考察活动。记者注意到,作为省教育基金会的传统项目,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园丁之家”活动更加精彩纷呈,共分为红色与精神、学术与交流、运动与健康、科技与文化四大板块,切实帮助了各位教师了解湖南教育的新动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一周7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匆匆一瞬,但在这些乡村教师的记忆荧屏上却成为永恒。“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参加今年“园丁之家”活动的娄底教师赵爱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一个又一个令他感慨万千的场景。在中机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他近距离感悟高科技的魅力,领略祖国的飞速发展。他拍下不少照片,作为课堂教学的生动教材,结合所闻所感,在乡村娃心中埋下科技强国的种子。同时,他自制小木架置于教室后方,引导学生将书包、水杯等物品收纳整齐,学习工匠们将螺丝刀等工具有序摆放整齐的良好习惯,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根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向社会展示了娄底市双峰县花门镇中心小学的德育教育新面貌。教师学习有收获,种子在学生身上散播开来,便是为振兴乡村教育注入的最好动力。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柯敏表示,省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将认真学习和继续发扬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做法,以对教育公益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全省千万师生的拳拳爱心,勤奋努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奋力走好全面推进关心关爱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赶考之路上,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必当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跟时代发展主题,继续深化“园丁之家”活动改革,着力解决教师烦心事、揪心事、忧心事,将其打造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片沃土,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贡献。
平江县教育基金会2019年“园丁之家”活动成功举行
“六月探幽孔圣乡”
华声在线8月1日讯(通讯员 卢超群)近日,平江县教育基金会2019年“园丁之家”活动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组织该县乡村小学优秀教师、中小学优秀班主任40余人到山东学习、考察、交流、培训。七天来,一行人分别来到山东济南、曲阜、泰山等地开展学习调研,既拜孔庙、登泰山,瞻仰历代文人墨宝,体会五岳之尊“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增强教书育人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又学课改、略诗词,来到杜郎口中学,交流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走进山东,解读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文化和诗词的热爱,在古今对比之中,开拓教育新视野、激发教育新思维;还参观中国海洋舰队、中国海军博物馆,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园丁之家山东之行有感
何蒙珍
六月探幽孔圣乡,时贤一路品风光。
名山在望知攀越,教苑躬行借导航。
敢入琼林寻宝石,收将文气塞珠囊。
不虚千里流连返,齐鲁归来待整装。
活动结束,大家都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平江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何蒙珍先生深情地写下《园丁之家山东之行感言》。老师们也非常感谢县教育基金会对乡村教师的关心,平江县加义镇献冲中学张娓辉老师说:“此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又丰富了自己的思想。我会更快成长,努力为平江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