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09:14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合同法法条全文”的作文,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作文的质量、深度和准确性:
1. "明确作文目的和范围 (Clarify the Purpose and Scope):" "是概述?是分析?还是评论?" 你是想简单介绍合同法的主要法条及其内容?还是深入分析特定法条的含义、适用场景和影响?或者是结合具体案例或社会现象评论法条的有效性或不足之处?不同的目的决定了内容的侧重点和深度。 "范围界定:" 合同法体系庞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第三编)是核心。是涵盖整个合同编?还是只关注其中的特定章节(如总则、具体合同类型、保全、违约责任等)?或是某个具体法条(如第465条、第525条等)?范围必须清晰,避免泛泛而谈。
2. "准确理解法条内容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Legal Provisions):" "逐条研读:" 不能仅仅罗列法条原文,必须深入理解每一条款的立法意图、法律概念、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例如,理解《民法典》第465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不仅是文字,更是合同生效的基本原则和保障。 "区分主次:" 合同法条之间有主次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合同,通俗理解,也就是双方或多方达成的协议,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书面合同或书面协议。比如您要买房子,就要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又比如您要向银行贷款,就要与银行签订《金融借款合同》,再有,您们两口子闹矛盾要离婚,想要协议离婚,就要签订《离婚协议》,您与他人准备合伙开公司,为明确双方的出资及收益分配,您们之间就要签订《合伙协议》,另外,您可能也听到说过《战略合作协议》等等。在这里,如果细心的您就会发现,有的时候您们之间签订的是某某合同,有的时候您们之间签订的却是某某协议,不知道您会不会有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是我们习以为常吗还是说合同与协议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您能发现并想到以上问题,就说明您对合同很有关注。现在我就对这个问题结合合同的法律定义跟您展开解读。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就是一种协议。《民法典》合同编规定的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成立的协议,什么是民事主体呢?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民法典》第二条的规定,民事主体包括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请注意!民事主体的一个非常关键和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特征就是主体平等。据此,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主体不平等因而就不属于民事主体,而是属于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签订的《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补偿协议》等,该类协议就不能直接适用《民法典》合同编的合同规定。如果双方发生纠纷,则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进行处理,根据该规定第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协议案件,应当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协议案件,可以参照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关于民事合同的相关规定”。请注意,只能是行政诉讼法对行政协议案件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审理行政协议案件,不能直接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关于民事合同的相关规定,只能是参照适用。什么叫参照适用?就是将《民法典》有关民事合同的规则适用引入到行政协议;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主体也不平等,因而也不属于民事主体,而是属于特殊主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也不能适用《民法典》合同编的合同规定,只能适用《劳动合同法》及其他劳动法律规定。经过这么多年的普法宣传,大家应该对“自然人”的法律概念并不陌生。《民法典》第一编第二章专章规定了“自然人”。根据该章规定看,自然人不仅包括健在的全体中国公民,也包括健在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国别、年龄均无限制,包括刚出生的婴儿也是法律意义上的自然人。请注意!至于未出生的胎儿,根据《民法典》第十六条的规定,可以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但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则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不属于自然人。另外,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分别都规定在《民法典》第一编第二章“自然人”章节,也划入“自然人”的类别。“法人”的概念在这里就很有必要和大家讲下。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大家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与“法人”混同,比如,直接称呼某某公司的法人李总、张总,这实际上是混淆了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概念。法人实际上不是“人”,根据《民法典》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是一种组织,而不是某一个独立的“个人”。根据《民法典》第一编第三章关于“法人”的专章规定,“法人”包括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营利法人根据《民法典》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为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而成立的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非营利法人根据《民法典》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为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根据非营利法人章节的规定,宗教活动场所、捐助机构也属于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根据《民法典》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也就是村委会、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比如农业合作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比如社区居委会、业委会。“非法人组织”的概念,规定在《民法典》第一百零二条,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关等。请注意!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属于非法人组织,不属于法人!另外,请注意!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独资企业(统称“三资企业”)均可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组织形式。除此之外,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可以选择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形式。合作企业包括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为有限责任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属于非法人企业的一种(还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企业法人的非法人分支机构等)。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为其他责任形式。请注意!三资企业的提法可能很快就会伴随着《外国投资法》的出台而成为历史。《外国投资法》以统一内外投资主体适用法律、促进外国投资者“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为其主要立法目的之一。《外国投资法》一旦通过后,合营企业、合作企业及外资企业将需要依据《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原来依照三资企业法确立的结构、制度等进行调整。在一定的过渡期后,三资企业法极有可能会被适时废止。好了,前面我跟您讲解清楚了合同法律概念中的民事主体。现在,我继续跟您讲解下合同法律概念中的其他知识点。首先,讲解下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协议。对于“之间”的理解,就是相互的意思。排除了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则不可能成立合同,也就不叫合同。比如立遗嘱、委托授权、放弃继承、追认无权代理等行为,都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只要有行为人的一方意思表示就依法成立,不需要征得他人的同意。这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则不叫合同。合同必须是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必须存在各方当事人的各自意思表示,而且各方的意思表示要达成一致,才能成立合同。图片来源于网络
请注意!赠与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不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为赠与在赠与人表示赠与时并未依法成立,需要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赠与行为才依法成立。其次,讲解下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内容根据法律规定包括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也就相当于是民事主体为自己和对方“立法”。设立,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原来没有民事法律关系,通过签订合同建立某种民事法律关系;变更,是指改变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就是具体权利或义务的内容;终止,是指将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消灭,不再继续存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民事关系设立后,当事人希望具有法律约束力。所谓“法律约束力”,可以理解为:合同当事人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时,其余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履行,一般是先提起诉讼形成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当事人在不履行判决或调解的时候,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最后,讲解下合同与协议在法律概念上的异同点。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是一种协议,合同与协议在法律性质是相同的,均是“意思表示一致”的契约行为,生效的协议和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另外,协议在其所表示的意义、作用、格式、形式等方面基本上与合同是相同的。合同就是协议的一种,是一种条款内容明确、具体、详细、齐全,权利义务清晰的民事经济关系领域的协议。可以说,所有的合同都是协议,合同是有具有特定内容的民事领域(包括侵权、贸易等)的协议。实践中有时会将合同与协议进行混同使用。比如《XXX型号冰箱生产协议》,生产协议非常详细地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却未使用法定的合同术语,而使用了协议概念,这种情形实际上是属于使用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的使用实则并不影响其合同的法律效力。只要协议对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和肯定的约定,即使书面文件上被冠以“协议”或“协议书”的名称,一经双方签署确定,即与合同一样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合同与协议虽然有其共同之处,但两者也是有其明显区别的。首先,合同与协议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法律对合同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明确界定,合同法律术语的概念、内容、标准等较为清晰;而协议尽管在相关法律条文中出现,但法律对协议的具体条款内容却并未进行明确规定。其次,合同与协议常用的范围领域也是不同的。合同是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比如两个自然人或两家公司之间订立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都叫合同;而协议则经常用于有关国家、政府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就某种政治、经济或其他关系的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订立的框架性约定,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某某政府与某某企业就某一公共事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因此,合同仅限于民事法律关系,合同双方是平等的民事关系,尽管协议可以涵盖政治、经济、身份关系等范围,但多用于涉及国家政党等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婚姻、收养、监护等人身关系的领域。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有,合同与协议的条款内容详略程度不同。正是因为法律未明确规定协议的具体内容,往往协议内容较为宽泛,而合同必须具备基本的条款内容,而且条款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了合同的基本条款,即“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合同的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并规定有违约责任;而协议的特点是没有具体标的,简单、概括、原则,不涉及违约责任。如果协议的内容写得比较明确、具体、详细、齐全,并涉及到违约责任,即使其名称写的是协议,也是合同;如果合同的内容写得比较概括、原则、很不具体,也不涉及违约责任,即使其名称写的是合同,也不能称其为合同,而是协议。图片来源于网络
综上所述,所有的合同都是协议,但并非所有的协议都是合同。协议和合同是包含关系,协议包括合同,“协议”比“合同”的范围要大。合同是协议的特殊情形,合同是具有特定内容的协议。好了,本期关于合同的法律概念,史律就跟大家讲解完了。大家学习Get到了吗?如有不清楚的,请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给我,我讲逐一为大家答疑解惑。感谢大家的关注!(1994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4〕8号公布)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