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翠鸟 读书笔记》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1 09:2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翠鸟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让它清晰、有深度且有价值:
1. "明确“读书笔记”的性质:"
"区分与读后感:" 读书笔记更侧重于记录阅读过程中的"信息、观点、感受、疑问"等,是对原文内容的梳理和初步理解。它不一定需要像读后感那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抒发和深入的个人思考(尽管可以包含)。它更注重“记”和“录”。
"目标读者:" 假设你的读者也包括其他正在或将要阅读这本书/这篇文章的人。
2. "精准选择“翠鸟”相关内容:"
"确定阅读材料:" 你指的是哪本书记录了翠鸟?是关于自然科学的科普读物、描写翠鸟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片段)、还是其他形式的资料?明确你的阅读来源至关重要。
"聚焦核心信息:" 从选定的材料中,找出关于翠鸟最核心、最有趣或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部分。例如:
"科学层面:" 翠鸟的物理特征(颜色、体型、喙)、生活习性(捕食方式、栖息地、繁殖行为)、生态作用等。
"文学层面:" 作者如何描写翠鸟的形象(动态、静态、色彩)、通过翠鸟表达了什么情感或
随笔:春深又闻翠鸟鸣
又闻翠鸟鸣,声声催人醒。
我来郑州中方园小区居住有四个年头了,每年仲春的这个时辰(五点多)都会听到一只翠鸟在窗下鸣叫一阵子。
其实,我没见到过这只鸟,也不知道它的名字,“翠鸟”是我给它起的,由于它的叫声清脆好听。
我很好奇,这么大的一个小区,无数棵参天梧桐树上,不应该只有一只这样的鸟存在。为什么每到这个季节,每到这个时辰,偏偏只有这一只鸟鸣叫一阵子后,整个小区又重归宁静?而且,这几年听那叫声,应该始终都是同一只鸟。
想想,只有一只鸟、只叫一阵子而且叫的好听如歌,给沉寂的夜色拉开了旭日帷幕,给熟睡的人们唤醒新的一天。这是否给我们有序的生活平添了一丝乐趣呢。
前年我为这只鸟作过诗,今天我来给它写几句文,以代表我对它的喜爱。它不正如我虚拟网络里的那些友友们:甜言温语时有闻,大千世界不见人,魂有所系身心悦,事无万般皆称心。
附:前年的这个时候,在翠鸟的鸣叫声中写下的一首诗:
翠鸟
东方微旭月羞藏,鸟雀呼情鸣翠扬。
高厦醒来岚霭种,榻帷弄墨秀锋芒。
三更魂梦与君共,五刻杨花碎满床。
非是悻薄无涉往,实则秀色不堪伤。
文/靳鸿儒,图/网络,致谢!欢迎关注百荷书房,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如翠鸟着火:一名小学老师的校园自然观察笔记(春季篇)
老虎老师(他不愿曝露真实姓名)是工作、生活于沈阳的一名小学老师。他所在的学校因创新灵动教育而闻名,校园环境参差多态,繁荣异常。如同这所学校里被充分解放了天性而灵动成长的孩子,作为教育生态的组成部分,校园里的动物和植物们也在学校师生的尊重照顾下,长出了一番耿直茁壮,率性不吝的气质。老虎老师记录下了这些隐性又鲜活的变化,他以平淡天真的文字和不拘一格的拍摄手法(有些拍的真是很谜很意识流),将北方一所校园里日复一日的微小变化呈现了出来。阅读下来,只字未提教育,却无一不令人感受到教育的真谛与内涵。所见即所得,恰如霍普金斯写下“如翠鸟着火,蜻蜓点燃火焰”这样闪耀着共栖之美的诗句,当老虎老师的“观看”发生时,另一个幽微而丰盛的世界也在悄然编织开来——色彩召唤着色彩,生命召唤着生命,愉悦召唤着愉悦——事物以相互联系和扩展的方式认出彼此。那也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沉下身心,对身边存在的事物发出邀约。让我们分享老虎老师秘密的幸福。文图/ 老虎老师三月遗憾的是,孩子也是这么想的三月末的时候,满目枯黄。在这样的色调下,能感受到潜在涌动的力量。沉默了数月的地面,野菜开始探头探脑。与之相对的是校园外的植物,枝头上已经开始有星星点点的春意了。校园里新添了一只公鸡,个头虽小,但羽翼颇丰,身形健硕。转天,学校里开始出现了不同的颜色。枫树,连翘,野菜开始长大,苹果树的枝头也出现了新的嫩芽。熟悉了环境的鸡,今天开始打鸣了,就是声音听起来惨了一点,最多就是个鸡中音,且自带烟嗓。兔子好像要下崽了,窝里到处都是她自己咬下来的毛。苹果枝头的绿芽在逐渐增多,可是奇怪的是,成行的苹果树,发芽的时间不一致,且不规律。看似阳光充足的区域,反而出芽率低。有建筑物遮挡的区域,反而最早且最快出芽。推测可能是因为靠近建筑物(食堂)会有更多被浇水的机会。低处的丁香,也开始长出绿叶。就像枯树逢春,绿叶一包包地绽开。地面的野草野菜也一并进入了发育的速度,灰黄的地面已经出现了斑点状的暗绿,这暗绿正逐渐扩大连片。前几天还是光秃秃树枝的桃树,仿佛也不甘落后,开出了一树的花朵。春风一吹,落英四下。旁边一棵死后重生的柳树,在残留的树桩上,萌出了新芽。前院中的玉兰,还在蓄势,骨朵日渐饱满。地面的蚂蚁洞又重新打开了,但是在地上还看不到外出忙碌的蚂蚁。枫树居然在开花,这是以前没留心过的。红色的花,伴随着细长的蕊,自有一种低调的美。桃花灿烂,野菜茁壮,腊梅盛开。这些早春的植物,在校园中扎根,生长。鸡和兔生活在一个大区域中,凑成了鸡兔同笼。小公鸡原来是别人家的斗鸡,因为在原生家庭过于强悍,经常让其它的公鸡丢失颜面,因此被送到了这里。中午的时候,气温已10度以上了。小公鸡会用爪子刨出一个坑,用土洗完澡后,把肚皮贴在坑里降温。兔子也是有样学样的贵妃躺,让肚皮尽可能地多接触地面。与以上的植物相比,花朵硕大的玉兰,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有的老师会特意观察一朵玉兰的骨朵,希望记录这朵花的成长故事。可是没过两天,就不见了。有可能是意外,也有可能是孩子好奇的小手。可能是巧合。她找的是离围栏最近的一棵玉兰树,观察的是这棵树上离路边最近的一颗花苞。遗憾的是,孩子也是这么想的。当时还和她讨论,多少怼了一下。世事无常,无常又是有常。这么多棵玉兰,这么多的花苞,只看一个,岂不是把全部的喜爱都投射到了它身上?不如多看其它的花,雨露均沾。就像家里的孩子多了,就不会纠结单个孩子的问题了。四月雨水带给玉兰的感冒还在持续进入四月以后,白天午间的气温已经渐渐逼近16度。升高的气温,让校园里开始大范围地变绿。丁香,苹果树的绿芽嫩叶逐渐增多。桃花开始退场了,杏花走上了舞台,又是满堂彩,一树缤纷。樱桃的枝头鼓起了一个个的骨朵。玉兰开始进场了,可是天气预报说过两天会降温。不知道会不会影响玉兰。春雨贵如油,春雨润如酥。经过几场淋漓的雨,苹果树半数开花,半数含苞。丁香一半仍在沉睡,一半已经起床梳洗完毕。沉睡的,还是一丛丛的枯枝,起床梳洗完毕的,绿叶已盖住了大半的枝条。桃花在雨后正式退场,正当红的杏花,落下了满地的缤纷。小“老”柳树,继续发芽中。地面的蒲公英,长的快的,已经隐约可见骨朵了。雨,和随之的降温,让枫树的花几乎全军覆没。玉兰的骨朵没有彻底全开,但从形态上,能感到降雨和降温带来的颓势。小公鸡经过几天的探索,学会上树了,开始在树上唱歌了。当杏花辞树之时,蒲公英的花开了,这是校园里地面上最先开出的花朵。作为植物,它完成了一大步,尤其是躲过了成为食物的时机。与其相辉映的是不知名的紫色野花,一开一片。蚂蚁开始零星地从隔绝了一个冬天的地穴中,出来活动一下筋骨。樱桃开着粉色和白色的花,花正盛。雨水带给玉兰的感冒还在持续。桃花与杏花接连辞树,剩下零星的残花还在枝头随风摇曳。柳二世芽头正盛,可能是上旬的雨水的功劳,但是新生的枝丫还是单薄了一些。樱桃花,风华正茂,似漫天星火,成为了院中春色的主角。蒲公英和紫色野花,虽然不在枝头,鲜被关注,但是自有风采。如果不是刻意观察,平时很少能注意到隐藏在树下丛间的它们。今年的玉兰,赶上了降温,降雪,大风,春天里本应光耀夺目的它们,总是显出一些阳气的不足。由于孩子们的好奇,贴近地面的树枝上已经看不到之前的花骨朵了。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拿在手里的美好,才真实可靠。即使这个“美好”很有可能在二十分钟后,就变成“不美好 ”了,但是拿在手里的过程,多少带着些刺激与欣喜。可能人生总是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几天后,先苏醒的丁香,积累了一定的绿叶后,浑身充满了“电”,开始开出了自己的花朵。那些还没有起床的丁香,还是光秃的,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能苏醒过来。柳二世也开花了,以前没有注意到。蜜蜂已经出现了,围绕着校园中的主角樱桃花,不停地忙碌。越来越多的蚂蚁也开始出门。或许是嫉妒樱桃的当红,玉兰终于开始出手了。一棵树打头阵,其他的树还在等待最后的积淀。梨树和海棠也即将入场。经历了杏花,樱桃花两朝的元老,蒲公英和紫色小野花,还在低调地华丽着。加入它们的是另一种小野花。公鸡每天吃饱唱K,天热洗澡。小兔也是怡然自得。那只之前怀疑怀孕的母兔还没有消息和迹象,不知道那些地上的毛,是不是它褪下的冬装。即将进入四月下旬,听过丁香开花的号角,那些之前沉睡的枝丫开始疯长。苹果树也开始接连发出新芽,使得校园中绿色已经成为了主色调。杏花终究是谢了。柳叶中出现了普遍的打卷现象。应该是有小虫子爬到里面“修仙”去了。紫色的小野花,和玉兰逐渐老去。唯有梨花依旧。槐树至今还在沉睡。四月的下旬,温差颇大,每日最高最低相差将近10余度。出门打车的时候,听司机师傅说, 今年的农历闰二月,所以现在看着阳历是四月,但是阴历还是三月。苹果树逐渐在开花,刚醒来的,也在按部就班地发着新芽。晚发的苹果树开的花,和早发的苹果树开的花,没有什么区别。估计晚发的果树,是因为去年的果子结得太多了,累到了,所以今年晚一点起床。丁香全都苏醒了过来,因为醒来的时间不同,因此开花的时间也不同,虽然没有整齐划一的美,可是此开彼谢的状态,交错的花期客观上延长了开花的时间,使得很长的时间里,丁香的区域总有花朵存在。地面上新长出了蒿类的植物,丛生,长势迅速,几天时间就超过了身旁的蒲公英,形成了昆虫世界中的森林。樱桃花,梨花依旧锦簇旺盛。四月末,梨花进入了凋落的倒计时。如果不是今年的观察,一直以为植物先长叶,后开花。但就目前看,很多需要结果的树,都是先开花,后长叶。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先成家,后立业。这些植物用原有的养分绽放花朵,利用最早的时间授粉,然后长出新叶,不断地利用新叶增加养分吸收,培育果实。感觉在作物一年一熟的东北,这是很精明且实际的发育方式,可以让果实的成长时间更充足。五月可能会在某个角落,发现一个上面留着牙印的青梨进入五月后,昼夜气温依旧保持着大温差。丁香进入了野性模式,变得更高更壮。顶部的叶子尖是异于底部叶子的棕色。紫色或红色的花,渐渐连成了片。丁香的强势回归,让校园中绿色成为了彻底的主色调,浓密错落的绿叶在院中比比皆是。连续的阴雨作用下,杏树的果实已经逐渐变大。柳絮开始纷飞。蚂蚁的家门已经开始常打开了。各种不知名的小野花,在各个夹缝中开始了自己的表演。打开了柳叶的一个打卷的叶子,发现里面是一只瓢虫。樱桃花应该是在五月的初雨中谢了,已经长出了樱桃,表面毛绒绒的,倒有点像猕猴桃了。梨树也开始结果了,挂在枝头,藏在叶下。苹果的果藏在叶子之中。即将进入了春的末期,生长还在继续,蜀葵还在生长,各种果实还在酝酿,蒲公英在等着自己的风。兔子和鸡吃饱后在纳凉,小兔子吃饭的吃饭,玩耍的玩耍,睡觉的睡觉。磕磕绊绊地记录了眼里看到的春天,本想着像个孩子一样去看待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可是看到那株在等风的蒲公英的时候,想到了如果自己还是个孩子,应该会折下来,用力把它吹散,或者调皮一点,用脚把它踢散。可是现在的自己,更多的是远远看着就好。可能是我知道吹散后,纷飞的零落所带来的新奇,已经不是这个年纪的我,所新奇的新奇了。校园里的春天,高处的树木,中间的灌木,低处的野草野花,各有各的节奏,即使相同的种类,也没有形式上的整齐划一,也鲜有修剪。郁郁葱葱的生长里,是各自原始的野性。树叶抵挡了灼热的阳光,灌木组成了一道道矮墙,野草野花点缀着地面的留白,它们组成了绿色的迷宫。在这迷宫里,孩子看到了树,看到了花,看到了草,看到了植被下的马陆,看到了飞来的喜鹊和麻雀,听到了偶尔从楼顶传来的猫头鹰的叫声。梨子总是在成熟前就消失在枝头,可能会在某个角落里,发现一个上面留着牙印的青梨。幸运的话,上面还能看到几个黑色的手指印。如果再有一个老大爷拿着笤帚追着那些“偷”梨的孩子,可能就更完美了吧。夜里,孩子们放学回家了,流浪猫来巡视着自己的领地,小狗也偶尔来串门,躲藏了一天的黄鼠狼带着孩子出来散步,刺猬在草丛里簌簌行进……这里成了它们的主场。(春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