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17:59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三年级小学英语听课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
"三年级小学英语听课作文写作要点"
听优秀的小学英语课,不仅能让我们学习教学技巧,更能启发我们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学习处于起步阶段,课堂内容生动有趣,注重听说模仿。因此,在撰写关于三年级小学英语听课的作文时,我们需要关注一些特定的要点,才能使文章内容具体、生动、有深度。
"一、 关注课堂导入 (Warm-up & Lead-in)"
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导入环节通常需要新颖、有趣。在作文中,要注意描述:
"形式多样性:" 教师是如何导入新课的?是唱英文歌、做游戏、讲小故事,还是展示图片/实物?这些形式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与主题的关联性:" 导入环节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是如何自然过渡到新课主题的? "学生的反应:" 孩子们在导入环节的表现如何?是积极参与、充满好奇,还是有些茫然?
"二、 抓住核心教学环节 (Presentation)"
这是新知识呈现的关键部分。三年级英语教学通常围绕核心词汇和句型展开。要注意观察和描述:
"新知呈现方式:" 教师是如何教单词和句型的?是
“孩子刚上三年级,第一次接触英语,上课老师说英文指令,他总反应慢半拍”“听力练习时,明明是课本上的单词,放出来就认不出,盯着题目发呆”——这是三年级家长最常问的听力问题。其实三年级英语听力难,不是孩子“不专注”,而是他们对“英语的声音”还很陌生,就像刚学说话的宝宝,需要先熟悉“声音和事物的对应关系”。分享4个专为三年级零基础设计的听力小游戏,不用做题,在家玩着练,帮孩子轻松跨过“听力入门关”——
一、“声音配对”游戏:让孩子知道“听到的词,对应眼前的东西”
核心目标:建立“英语发音→具体事物”的直接联系,避免“听到单词先翻译成中文,再反应意思”的滞后。
适用场景:在家认物品、认图片(对应课本前几单元的“文具、动物、颜色”等基础词汇)
具体玩法:
1. 准备材料:把课本里的基础单词(如pen, book, dog, cat, red, blue)写成卡片,再找对应的实物或图片(比如用真的钢笔、绘本,打印小狗小猫的图片)。
2. 基础版:家长拿起单词卡片,清晰读出发音(如“pen”),让孩子从一堆物品中找出对应的钢笔,边找边说“pen”(不用强求发音标准,能对应上就行)。
3. 进阶版:不看卡片,家长直接说单词(如“red”),让孩子从彩色积木/蜡笔中找出红色的,举起来说“red”。
案例:我班上一个男孩,刚开始听到“cat”会愣神,妈妈用这个方法,每天玩5分钟“找动物”,3天后听到“cat”能立刻指向小猫图片,还会自己加一句“喵喵”(用动作帮自己记)。
二、“指令接龙”游戏:听懂“简单指令”,从“被动听”到“主动动”
核心目标:让孩子对“常用英文指令”形成条件反射,比如听到“Open your book”就知道要打开课本,为课堂听讲打基础。
适用场景:模仿课堂场景(对应课本里的“Stand up/Sit down/Open your book”等指令)
具体玩法:
1. 家长先做“示范+动作”:说“Stand up”时,自己站起来;说“Sit down”时,坐下;说“Touch your nose”时,摸鼻子,让孩子看到“英文指令和动作的关系”。
2. 轮流当“小老师”:家长说指令,孩子做动作;然后换孩子说(哪怕发音不准,比如把“Open”说成“欧盆”),家长故意做错动作,让孩子纠正“不对!是这样!”——孩子会觉得像玩“纠错游戏”,更愿意听指令。
3. 结合生活场景:比如放学回家,说“Put your bag on the chair”(把书包放椅子上),边说边做动作,孩子跟着照做,慢慢就知道“这句话是让我做什么”。
课堂反馈:我在三年级课堂上玩这个游戏,2周后,原本听到“Open your book”还要看同学的孩子,能主动先翻开课本,对指令的反应速度明显变快。
三、“儿歌互动”游戏:用韵律帮孩子熟悉“英语的节奏和发音”
核心目标:通过儿歌的重复韵律,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英文发音(比如“cat”的/æ/、“dog”的/ɒ/),培养“听觉敏感度”。
适用场景:碎片时间(如早餐时、放学路上,选课本配套儿歌或简单英文童谣)
具体玩法:
1. 选对儿歌:优先选“单词重复多、节奏慢、带动作”的,比如课本里的《Hello Song》《Color Song》,或经典童谣《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身体部位歌)。
2. 边听边“动”:听《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时,和孩子一起摸头、肩膀、膝盖、脚趾,听到哪个词就指哪个部位,不用刻意记单词,先让身体“记住”发音对应的动作。
3. “接歌词”小游戏:放儿歌时,在重复的单词处暂停(比如“Red and yellow, green and blue”,在“blue”处停),让孩子接最后一个词,接对了就击掌鼓励。
家长反馈:一个妈妈带孩子听《Color Song》时,故意把“blue”说成“green”,孩子会着急喊“不对!是blue!”,现在听到颜色单词,能立刻说出中文意思,还会纠正家长的“错误”。
四、“课本录音角色扮演”:让孩子觉得“听力不是任务,是在玩过家家”
核心目标:把课本里的简单对话(如“Hello! What's your name? I'm...”)通过“听录音+模仿”,变成孩子熟悉的“游戏台词”。
适用场景:配合课本第一单元的简单问候、自我介绍对话
具体玩法:
1. 听录音,辨角色:放课本录音(比如A说“Hello!”,B说“Hi! What's your name?”),让孩子判断“现在说话的是A还是B”,用手指“1”或“2”表示。
2. 分角色“跟说”:家长和孩子各拿一个课本角色(比如孩子当“Tom”,家长当“Lily”),放一句录音,暂停,孩子跟着录音说Tom的台词,家长说Lily的台词,允许“漏词”“语速慢”,重点是“听清楚再开口”。
3. 加道具增强代入感:用玩具小熊当“同学”,让孩子对着小熊听录音里的“Hello! How are you?”,再模仿录音“I'm fine, thank you”,孩子会觉得“像在和小熊聊天”,不觉得是在练听力。
课堂小案例:我带三年级学生玩这个游戏时,一个总低头不说话的女孩,因为拿到了“公主”角色卡,听录音后敢小声对“王子”玩具说“Hello”,现在课堂上听到同学打招呼,能主动回应了。
三年级听力入门,这3个“关键原则”比“听多久”更重要
1. “能听懂”比“听得快”重要:刚开始允许孩子“反应慢”,哪怕听到单词后,想3秒才找到对应物品,也是进步,别急着催“快点!”。
2. “用动作回应”比“说出来”简单:如果孩子不敢说,先鼓励他“听到‘sit down’就坐下”“听到‘apple’就指苹果”,用动作证明“他听懂了”,再慢慢过渡到说。
3. “熟悉的场景”比“复杂的内容”有效:别一上来就听课本外的难材料,把课本里的20个基础词、5句简单指令练熟,让孩子在“能听懂”中积累信心,比贪多学难更有用。
三年级是英语听力的“启蒙期”,重点不是“正确率”,而是让孩子觉得“英语声音不难懂,还挺好玩”。你家孩子刚开始学英语时,对哪些听力内容最感兴趣?可以留言分享,给其他家长做参考呀~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