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19:5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新疆代表团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表达得当,并符合相关规定和期望:
"一、 明确主题和中心思想:"
"紧扣“新疆代表团”身份:" 文章应围绕新疆代表团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展开,体现代表团的代表性、先进性和战斗性。 "确定具体的心得体会:" 可以是关于代表团履行职责的感悟、参与活动的收获、与当地人民群众交流的体会,或是关于新疆发展成就的观察和思考等。选择一个具体的切入点,深入挖掘,避免泛泛而谈。 "突出积极向上的主题:" 心得体会应积极向上,展现新疆代表团的良好风貌,以及对新疆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 内容方面:"
"真实具体,避免空泛:" 心得体会应基于真实经历和感受,用具体的事例、数据和细节来支撑观点,避免空洞的口号和套话。 "结合实际,体现特色:" 可以结合新疆代表团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参与调研、座谈、考察等活动,以及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互动的情况,展现新疆的地域特色和发展成就。 "展现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重点展现新疆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取得的成就,以及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体现民族团结
文/李书群 司字亮辛敏
我毕业于河南平顶山学院,同年毕业后又参加了专升本的自学考试。
2009年我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称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当时被分到河南南阳市新乡原阳县工会,后来河南所有高校选派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都只能去新疆和兵团。
到了新疆以后,从资料上了解到新疆地域面积比较广,我被分到兵团十四师,开始对兵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十四师工作的两年期间,主要做办公室工作。
在兵团,党委行政是合在一起的,叫党政办公室,所以,我的工作岗位就在十四师党政办公室,具体的业务呢,就是负责基础的文字工作,写一些简单的证明申请、报告等;再到后来经过锻炼,慢慢开始写汇报材料、总结。十四师两年的工作历练,为我能留在四十七团打下了基础,
当时,我有两个梦想,第一想当兵,从电视电影中了解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姿飒爽,自己很想体验一下;第二个想当记者,无冕之王,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采访报道,可以挖掘一些深层次的有关民生的社会现象等。
这两个岗位我很喜欢。我上大学时学的专业就是新闻采编,但到了十四师也没有干这项工作。
当时跟我一起来的有28名,现在留在新疆的有26人,只有两人回山东了,我们是那年志愿者留下最多的一批。
那时候不管走到哪里,我的心还是比较飘的,很多人都劝我留下来。
来到四十七团后,我先后在四十七团政工办,后来在党建办干过,然后到了连队。
我在二连、三连工作的三年时间,更进一步提升了我工作的能力,其他方面也有一个质的提升。
特别是在和职工群众交流方面,感觉是不一样的。以后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岗位,干什么事情,最基本的是心里面要想着跟我们父母一样的老百姓,他们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帮助。
放下架子,心中定要有群众,因为我们的父母同样是老百姓;或者是我们的父母亲在哪一个单位或者是在企业里面工作,也是同样的,只是分工不同不是贵贱的问题。
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人出身都是平等的只是走上社会后,分工不同,他是老师、是工人、是农民、是解放军,还是公职人员,社会分工不同。
在连队时,每天下班有空闲我就去找董银娃老人聊天,他用最朴素、最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你们年轻,我们已经老了,这片土地能否发展好,能否建设好,就交给你们了。
所以我就给自己有了一个定位,那就是留下来。之所以留下来,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受老兵精神的影响,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故事,点点滴滴在感染着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来自甘肃农村,家在大山深处,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这里起码干旱时地里能浇上水一年到头能有收获。
而在老家,浇水?想都不敢想,那里山高沟深你在哪能打口井,浇点水呢?不可能的事。
再加上我们四十七团这种红色基因,这种氛围比较好,能感染激励我们年轻一代。
特别是在连队和职工群众交流时,感受更深刻。每次从地里指导完农业生产后,都能在地头上站好久,就想家里的地不知种得怎么样每当在地头上都会想这些事,心里头就无法平静。
在连队里,我和职工群众的感情很深,现在我又回到团里部门工作,再回到二连随便哪个职工家,他们都对我特别热情。为什么呢?因为我在二连,我没有把自己当作干部去对待职工群众,我每天都去职工家里聊家常谁家有几口人,几个孩子,干什么工作,我都很了解。
特别是家里有孩子上学的事,我都是竭尽全力帮忙,不管是什么民族,我都是全力以赴,一视同仁,孩子要去学校报到,没钱时,我赶紧帮他们垫付学费。
职工们都很讲信用,大部分下地碰上我都会及时还给我:也有的几百块钱就不还了,但他们家的孩子放假来看我,感谢我,这点点滴滴拉近了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还有就是职工要买农资化肥,没有钱,我就想办法帮他们贷款我还多次拿我的工资帮他们作担保。这是职工需要,尽力帮助他们也是我应该做的。
我为什么来?来了要干什么?这都要搞清楚。
我既然来了心中又有目标有理想,那就为了我心中的理想、目标去奋斗,奋斗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回报。
我也希望我们留在这里工作的人,首先要强化学习。我本身也不爱学习,但是要履行好工作职责就必须去学,强迫自己去学习,否则就会和这个时代脱轨。
比如说,职工的地里面缺钾肥,你去指导农业生产时,本来地里土壤检测缺钾肥你非得上磷肥,指导有误,那到最后,影响的是老百姓的收成。
我们是拿工资的没什么影响,但老百姓亏损了。这肯定不行,所以强化学习,不管是思想政治理论,还是专业技术、法律法规等方力面面的知识都要学,要勤学、苦学。
不能“书到用时方恨少"。大都分的人也只有当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才有这种感觉。
让你写个报告,或写个申请,除了经验之外,这个语言的组织能力有没有?子写出来后,是否符合领导的要求?是否符合工作的实际?这都要考虑到。
其次要善思。学习的过程是对我们个人能力素质的弥补,学完之后一定要学会从深层次思考问题。
如对现在的主题教育活动,要写思想汇报,心得体会等,你对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你是怎么想的,所以要思考,这样你边想问题、边干事情,就已经走在你的同行前面了。
第三个是活用。我们从学校出来,都是纯粹的理论知识,工作以后更多的是要向实践学习,要面向实践,要多做实际工作。不管是传承老兵精神,还是弘扬兵团精神,最终要通过实践反映出来。
在四十七团让我感动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去看望董银娃老人,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他房子还是黑的,没有开灯,也没有开电视,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开灯呢?
他说,我们那时候想都不敢想,团里领导也说以后没问题,会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我们现在也享受上了,但已习惯不开灯的日子,虽然现在工资也不低,也要节省呀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苦日子,电费也要省着用他的意思是说过去一辈子都节俭过来了,不能现在日子好了,就铺张浪费。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