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20: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放线员工作总结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充实、客观、有深度,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如自我评估、向上汇报、经验分享等):
"一、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读者对象:"
"目的:" 是为了自我反思、评价绩效、找出不足、规划未来?还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成果、申请奖励或晋升?或是为了分享经验教训?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总结的重点和语气。 "读者:" 是自己、同事、直属领导、还是更高级别的管理者?读者不同,总结的侧重点、详略程度、语言风格也应有所不同。例如,给领导的总结可能更侧重成果、数据和未来计划。
"二、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开头(引言):" 简要说明总结的时间范围(例如:本季度/本年度/特定项目期间)。 概述放线员岗位的基本职责。 点明总结的主要目的或核心内容。 可以简要提及整体工作感受或基调。 "主体(核心内容):" 这是总结的重点,应分点、分层次阐述。 "工作完成情况(What & How):" "具体任务:" 清晰列出负责的主要放线工作内容(如:建筑放线、地形放线
一、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一) 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图纸的各有关数据。如总平面图的定位尺寸,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基础图的各部位尺寸。在熟悉图纸时应随时做好记录,以便在具体测放工作时查找。
二)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情况、检查,核实建设方所提供的原有测量控制点,并办理与建设方对测量点的确认工作。根据测量控制点,放出现场平整线。以便为测量施工提供条件。
三)检查校正测量仪,如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标尺、钢尺等,在使用前都应做好校正工作,以保证测量精度。
四)制定测量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精度要求,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图纸中数据计算和绘制测量草图。
五)建筑物的定位,根据建筑基线或原有建筑物定位(如图1-1)
图1-1 建筑基线定位
六)根据总平面提供的定位关系尺寸,定位时先将原有建筑物的MP、NK延长在AB上交得1点和2点,确保1、2点在AB直线上,由2点量至3点,再由三点量至4点。
七)分别在3、4点安置经纬仪测量90°而测定出EG、FH方向线。
在该方向线上分别测定出E、G、F、H点,该方法也适用于只有原建筑,没有建筑基线A、B的情况,只要先按一定的距离由原建筑假设AB直线即可。
图1-2 建筑方格网定位
八)根据建筑方格网定位(如上图:建筑方格网定位图和下表所示)
在建筑场地的方格网,根据建筑物坐标用直角坐标法测量。
1、由A、B点的坐标值算出建筑物的长度值a各宽度值b。
即 a=268.24-226.00=42.2m
b=328.24-316.00=12.24m
2、在m点安置经纬仪,照准N点在MN直线上测定A',B',即
A'=MA'=226-200=26.00m
B'点由A'点再量取建筑物的长度a=42.2m
3、分别在A'、B'点安置经纬仪,测90°,并在视线上分别量取AA'=316.00-300=16m.得A、B点,再由AB点量取建筑物宽度b=12.24m。得C、D点。
二、建筑物的放线
图2-1
龙门架设置步骤:
三、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一)基槽开挖深度控制
当基槽开挖接近基底标高时,在基础拐角处3~4m位置,在槽壁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水平控制桩,一般比基槽设计标高高出0.5m~1.0m,用于拉线找平基础底标高。
二)开挖达到设计标高的控制标记
在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一般每隔2.3m钉一30×30见方小木桩打入基底,并在小木桩周围撒上白灰点或白灰圈作为基槽开挖到位标记。
三)基础放线
每隔一段测一个点(一般不超过3米)用红笔点圆点。圆点外用红笔画圆圈标记,以便清楚位置。最后将各点用墨线弹成一条直线,此线为主轴线。
图3-1 基础弹线
1-孔洞位置;2-中心轴线;3-砌转大放脚;4-基槽边界线
根据垫层上已弹出的主轴线,测量建筑物其它细部轴线时,由一个主轴线的交点为0点,沿主轴线量出细部轴线距离,将细部轴线的两端对应点弹成墨线。最后完成所有轴线的弹线。
按图纸所标注的基础宽度,由轴线向两侧量距,定出边界点,再弹出墨线,即为基础宽度线。最后将图纸标注的洞口位置、管井位置、门洞位置、墙、柱尺寸等弹出墨线。
注意:
1)偏轴线尺寸
2)洞口、预留口标高的(地面标注)。
3)预留插筋高度、位置。
四)首层墙体施工放线
当基层完成后,用控制桩将线引到砌好的基础墙截面上。
1、用小白线将轴线两端与控制桩对点拉通,对照拉通线每隔一段用红笔标一个圆点,然后将各点连续用墨线弹成该墙的轴线。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轴线都弹出来。
2、在弹线时对已砌好的基础墙进行复验,利用主轴线检查基础有无偏移,防止出现半边墙跨空现象(见图3-2),同时还需注意整个建筑物轴线总长误差应控制在1/2000-1/5000范围内。
图3-2 基础墙错位
3、门窗洞口放线
A、门的位置在基础墙平面上画出;
B、窗的位置一般在基础的侧面画出;
C、窗台、门口、洞口的规格尺寸(长×宽×高)及标高一般在皮数杆上反映(见图3-3)
图3-3
4、皮数杆的设置
在砌筑施工中,墙身各部位的标高是用皮数杆来控制的。皮数杆是根据建筑物剖面图的标高而设定的。内容包括:窗台、门窗洞口、过梁、雨蓬、圈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位置。
皮数杆一般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和隔墙处(见下图)
图3-4
立皮数杆先在地面上打一桩,并用水准仪在桩上测出±0.000标高。将皮数杆上的±0.000与桩上的±0.000线对齐钉牢。皮数杆钉牢后用水准仪进行复核,并将皮数杆立垂直。(如上图:皮数杆设置图)
5、高程传递
四、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一)近十年建筑的特点:
二)高层建筑测量的特点:
三)先进测量仪器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全站仪是光、电、机、算、贮等功能综合构造精密的自动化仪器。
四)操作步骤:
如:A、按已知数据进行点位测设施;对边测量。
B、观测两个目标点,即可测得其两点的斜距离、水平距离、高差及方位角;
C.面积测量;
D.后方交会;
E.导线测量。
五)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六)建立拟建小区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网
1、控制网应均布全区,间距30~50M为宜,网中应包括场地定位依据的起始边、建筑物交点、主轴线、弧形建筑物的圆心点(或其它几何中心点)和直接方向(或切线方向)
控制方格网
2、便于使用要测量组成与建筑物外廓平行的闭合图形,以便于控制网的闭合;
3、控制桩之间应通视、易量,其顶面应略低于场地设计高程,桩低于冰冻层,以便长期保留;
4、精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及《施工测量规程》规定,一般场地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
5、网形:
常用的有以下几点:
6、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根据所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结合基础平面图和施工方案,确定土方开挖上口灰线,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方法计算出所测量数据进行现场放样,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槽底标高。
大型基础采用机械开挖,要预留人工清槽厚度,一般不少于200MM,以防扰动地基。
如果基础较深要用水准仪向槽底引测2~3个标高控制桩。
测量人员要注意开挖边坡、地下管线等,以防蹋方和挖断市政管线。
土方开挖后,要把控制线投测下去,检查槽底平面尺寸,放出电梯基坑、集水坑等位置线。要考虑到外墙的施工作业面。
在进行人工清槽时,用小木桩在槽底抄测3*3M的方格网,拉小白线进行清槽。
经勘察、设计、甲方、监理、质检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建筑物施工到±0.000时,把控制线投测到地下室顶板上,根据标准层的结构改作内控点.
内控点的划分依据是施工流水段、施工方案、施工图纸。
每个流水段应设成规则的闭合图形的内控点。(工地上使用最多的是矩形)
随着楼层的不断升高,每层的主控线应由首层控制点用铅垂仪或线坠投测到作业面,用测角与量边检查投测到作业层的闭合图形。
以检查闭合后的主控线,做为各层作业面的放线依据,根据图纸及设计变更放出墙边线、墙身控制线、门窗洞口线。
见附图
主控线与墙体控制线
随着工程进度在每层的外墙弹出外墙大角线、门窗洞口中线。
建筑施工水平1m 线外墙大角控制线
在每层墙体模板拆除后及时弹出建筑标高线50线或1M线,以控制顶板的标高。
采用水平 管抄测1m水平线
石膏线安装线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仪器的测量精度,一般在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将控制点向上引测重新作控制桩。
8、建筑物轴线竖向投测方法;
9、高层建筑标高传递
在首层墙面上抄测一圈建筑50线,然后用钢尺沿垂直处墙、电梯、楼梯向上直接量取中,每层不少于3个点,误差不超过3㎜取,抄测各层建筑50线标高,如果标高超过尺长,要作二次传,即在50米高度以内的楼层作二次传递点,传递标高不能逐段传递,避免累记误差。
10、沉降观测:
(1)作用:
(2)特点:
(3)操作要点:
五、测量验线工作
一、验线工作应主动预控
1、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主要阶段前,均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验线的依据应原始,正确有效
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洽商与定位依据定位(如红线桩、水准点等)及其数据(如坐标,高程等)要原始,最后定案有效并正确的资料。因为这些都是施工测量的基本依据,若其中有误,在测量放线中是很难发现的,一旦使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测量仪器与钢尺必须按计量法规定进行检定和检校
1987.02.01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例:经纬仪、水准标尺的检定周期为一年。例:J6型经纬仪的2C≤16”,数值度盘指标差i≤15 ” 。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的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一年,例如:DS3级水准仪视准轴不水平的误差i≤12 ” 。
4、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包括:
5、验线工作必须独立,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主要包括:
6、验线部位。应为关键环节与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7、验线方法及误差处理:
(1)场区平整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弱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例如:三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角误差±24”,边长相对中误差1/8000。
(2)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两者之差小于1/
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2)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
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
3)两者之差超过2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
8、五项基本限差:
1)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
2)基线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
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5)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六、细部线的检验方法
一)细部线的检验方法:
1、施工测量验线的主要任务是对正测设于实地的建筑物细的正确值及精度进行检测的工作。
2、细部线的验线依据首先是图纸,依此检查施工层的线是否按图施工,根据主轴线有钢尺拉通尺检查各轴线及墙等边线尺寸,误差是否在允许值之内细部轴线位置,是否正确或用经纬仪进行转90角校测,也可用钢尺拉对角线校核。竖向标高的检验方法从起始高程向施工层传递三处标高点,较差在3㎜之内算合格,每层的标高相对误差应在±3㎜之内。
二)实物线的放法与检验方法
放法:首先校核定位依据桩,熟悉及校核图纸,根据定位坐标或定位条件,采用极坐标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观测顺序,各建筑物的角点(或控制点)。
检验方法:
1、验定位依据桩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
2、验定位条件几何尺寸;
3、验建筑物控制网与控制桩的点位准不准,桩牢不牢固;
4、验建筑物外廊轴线间距或主要轴线间距;
5、在经施工方自检定位验线合格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提请监理单位验线。
注:定位检验线时,应特别注意检验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而不能只检验建筑物的自身几何尺寸。
七、其它验线方法及易错线问题
第一节 装修线的检验
一)室内抹灰前进行房间套方正工作,依据轴线位置准确的一面墙在地面弹出抹灰厚度线,在找与本面墙呈直角的另一面墙,用勾股定律验证房间是否方正。(见图7-1)
图7-1 用勾股定理验证房间的方正
二)房间墙垂直度验证
1、用米尺量房间开间墙(上点、下点)取纵,横墙各两端净空尺寸避免出现房间大小头偏差。(上点取天花下100㎜,下点取墙跟部与地面夹角处)。(见图:7-2)
图:7-2
用线坠吊墙是否垂直(先取一面纵墙和一面横墙)。
三、检验地面标高
1、根据室内50线(或1.0m线),查看装修图做法,确定建筑50线与装修做法是否吻合。
2、用水平管检验50线是否水平。
四、用上述三种检验方法同样可以检验结构细部线是否准确。
五、控制线的应用
水平控制线安装保温板
墙体控制线
第二节、易错线的问题
在施工中线的偏差是有限的,而错线则是致命的,所以在施工中线不出差错是最关键的。
一)注意偏轴线
有时图纸较复杂会在若干部位出现偏中心线的设计,需要我们认真看图,并从不同方向复核各尺寸的总尺寸。
二)注意标高线
重点是注意+0.000和-0.000也就是±0.000以上和以下的关系,避免计算错误。
三)注意非直角线的放线
当出现锐角或钝角线时,要认真及复核对轴线,同时复核依据轴线导出来的各种钝角、锐角线。
四)注意50线与非50线的标注
50线应在楼梯间处用红三色标明,避免在施工中各工种弹的非50线。
五)注意双线错误
很多工程中50线是正确的,但在弹线时也有人弹错位,或弹错位后又从新补弹一根线,造成工人操作中误用线错误,特别是精装修更显得尤为重要,对出现双线必须将错误线及时清掉。
筏板基础地基怎样放线?
可以说点现场施工的放线经验:
1、先是主轴线(横向和纵向控制线)、再是根据结构图设计地下室内外墙、柱、剪力墙柱、基础梁(梁板式筏基)、电梯基坑、后浇带位置等等。
2、其中墙体、柱、剪力墙柱线要用彩色油漆、一般是红色油漆在墙柱边角做“三角形”标注,以利于筏板钢筋完成后墙柱钢筋主筋就位、摆放。
应该注意的是基础线放线完成后要自检、互检、最后同监理共同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钢筋绑扎施工。
施工时先放主轴线,这样再放墙柱线时要容易很多。主要是对墙柱等细部位置的校正,因为细节往往会出现小错误的地方。
放线完成后就是做地基放线记录等工程资料了。
土建基础怎么放线?
基槽开挖边线放线与基坑抄平
1、基槽开挖边线放线
在基础开挖前,按照基础详图上的基槽宽度和上口放坡的尺寸,由中心桩向两边各量出开挖边线尺寸,并作好标记;然后在基槽两端的标记之间拉一细线,沿着细线在地面用白灰撒出基槽边线,施工时就按此灰线进行开挖。
2、基坑抄平
为了控制基槽开挖深度,当基槽开挖接近槽底时,在基槽壁上自拐角开始,每隔3~5m测设一根比槽底设计高程提高0.3~0.5m的水平桩,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水平桩一般用水准仪根据施工现场已测设的±0标志或龙门板顶面高程来测设的。
例:槽底设计高程为-1.700m,欲测设比槽底设计高程高0.500m的水平桩,首先在地面适当地方安置水准仪,立水准尺于±0标志或龙门板顶面上,读取后视读数为0.774m,求得测设水平桩的应读前视读数0.774+1.700-0.500=1.974m。然后贴槽壁立水准尺并上下移动,直至水准仪水平视线读数为1.974m时,沿尺子底面在槽壁打一小木桩,即为要测设的水平桩。
砌筑建筑物基础,所挖地槽呈深坑状的叫基坑。若基坑过深,用一般方法不能直接测定坑底标高时,可用悬挂的钢尺来代替水准尺把地面高程传递到深坑内。
基础施工放线
基础施工包括垫层和基础墙的施工。
1、垫层中线的测设
在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钉或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或用拉绳挂锤球的方法,把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并用墨线弹出墙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作为砌筑基础的依据。由于整个墙身砌筑均以此线为准,所以要进行严格校核。
2、垫层面标高的测设
垫层面标高的测设是以槽壁水平桩为依据在槽壁弹线,或在槽底打入小木桩进行控制。如果垫层需支架模板可以直接在模板上弹出标高控制线。
基础墙标高的控制:墙中心线投在垫层上,用水准仪检测各墙角垫层面标高后,即可开始基础墙(±0.00以下的墙)的砌筑,基础墙的高度是用基础皮数杆来控制的。基础皮数杆是用一根木杆制成,在杆上事先按照设计尺寸将每皮砖和灰缝的厚度一一画出五皮砖注上皮数,(基础皮数杆的层数从±0.00m向下注记)并标明±0.00m和防潮层等的标高位置。
立皮数杆时,可先在立杆处打一根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侧面定出一条高于垫层标高某一数值(10㎝)的
基础的施工顺序该怎么排(从放线开始)
首先根据控制点引点过来定建筑基础的角点,然后放基础的轮廓线及开挖的外边线(注意放坡的宽度预留),开挖前将角点引走,按白线挖土方,清槽后,然后根据以前的点来弹基础的黑线,砌砖然后绑筋,浇注砼,回填。
工程基础刚开始施工,施工放线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放线全站仪定坐标,水准定高程,看不见的地方可以转站或吊垂球。在附近便于保护的位置设置护桩足以。重要的是计算坐标和高程,现场操作技术工人足以。
怎么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放基础线 我们有一个挡土墙工程,基础开挖前和施工队分段取直定了挡土墙基础开挖线,准备挖直坡,当时撒的灰线,但是基础开挖了以后灰线肯定就看不到了,怎么找到起初定的开挖线呢?
我想了一个办法但还是要撒灰,误差很大,希望朋友们说说准确的方法。
“我”的办法是:
用经纬仪通过角度交汇来确定每一个直段外口线的端点。
先在地上打个木桩,把经纬仪架在这个木桩上定一点a,在较远处用经纬仪的视线打一个桩定一点b。在a、b两点架经纬仪分别测出ab与各个端点的两个夹角以及每段的长度并记录下来,开挖后找线时,一种方法是通过夹角数值从a、b分别向各个端点方向拉线,再线上落灰,通过落灰的交点找到各个端点。另一种方法是落灰找到第一个端点后,根据其所在段长度和下一个端点与ab的一个夹角来定出各个端点。
本人一直以来都是用插桩来定点,每条直线的两端各插一条桩,这样开挖后桩还在原地,你就可以根据桩来划线了。
土建,房屋施工放线
从平整场地到主体封顶,钉多少次龙门桩来放线,是不是开挖好基础后要利用基准点把每条轴线引到基础壁上,等做完基础后回填土后,再自然地坪上钉在钉龙门桩。
再利用基准点从新把每条轴线放上去,这样就是只要钉2次龙门桩就好了是吗?或者是更简便的就在自然地坪上钉一次好了,不用引到基础土壁上了?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一直到主体工程封顶都离不开施工放线。(这里你没有提到“操平”的问题我就略了)
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
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施工员如何学会放线? 换句话说就是看图纸后如何放线?
第一、要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
第二、能看懂施工图纸
第三、看看一些放线测量的方案只要有了这些基础,相信没问题,第一次放线时,一定要仔细认真,控制点的数据一定要精确,多检查一遍,有了经验就好了!
简单叙述一下建筑基础基线放线流程?
首先看图纸,看基础和自然地面的标高,确定放坡系数,计算得出基坑挖土的下边线和上边线各偏离轴线多长的距离,根据测绘站留下的建筑角点,定出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并引出桩点,做好轴线桩点的维护工作,用细线拉通轴线,用卷尺量出上边线和下边线的位置,用白灰撒出细线,最后看到的是,一个大的基坑上边线套着一个下边线的白灰线。
请问高层建筑放样是用吊线锤吗?听说有的是在楼板上留放线孔具体怎么操作?
有一个仪器叫:激光垂直仪。这个和线锤的作用是一样的,起到定位点的上引作用,但是精确度比线锤要高很多。一般就是在每层的同一个垂直位置留设一个垂直位置一样的15cm的立方小孔,在定位上层线的时候,你从基础底板或者下面的定位点用垂直仪将垂直点打在一个塑胶板上面的中心位置(这个塑胶板是有很多小方格的激光盘),然后用一些小木块定位好激光盘,在放线的时候用经纬仪直接取激光盘上的点就ok。一般每层留设放线孔,如果面积大的话,可以多设。
如何在工地快速放线呢? 需要什么高科技仪器么? 或者有什么好办法呢?
建筑放线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确定其位置及其构件的过程。
主要用经纬仪、全站仪测量定位点,然后在点上打木庄,在用红外全站议在木桩点上打铁钉,在铁钉上放麻线,按照需要的尺寸根据现场定然后用灰粉撒在线上,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及地形选择经仪、全站议、用水平议决定建筑物的基础平整 它一般有木匠用的墨斗在位置上打上黑线并在两端的墙上引出建筑轴线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