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20:26
写作核心提示:
下面我将先写一篇关于花生的作文,然后详细说明写这类作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作文:花生——朴实中的伟大"
在芸芸众生、姹紫嫣红的植物世界里,花生或许不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它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不似玫瑰那般娇艳欲滴。它的花朵素雅而平凡,果实则深埋于泥土之中,不事张扬。然而,正是这种朴实无华,赋予了花生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花生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春天,它从湿润的泥土中悄悄探出嫩绿的头,那细小的、黄色的花朵,带着一种羞涩的美,点缀在田野间,虽然不起眼,却充满了生机。它不与百花争春,只是默默地完成着生命的使命。随后,花谢了,但故事并未结束。那细长的花梗弯曲着,将饱满的果实轻轻推入地下,仿佛在说:“我的价值,不在于绽放的瞬间,而在于深藏的孕育。”这份坚韧和隐忍,令人肃然起敬。
人们常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花生正是这一句话的生动写照。它的果实并不悬挂枝头,炫耀自己的存在,而是选择深埋地下,汲取着大地的养分,努力生长。成熟时,人们需要弯下腰,亲手挖掘,才能收获这份沉甸甸的果实
随着游戏防沉迷政策的落地,充满活力的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发展多样化的爱好。2022年的寒假,在游戏防沉迷限制之下,打游戏时间变少的学子们体验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发起的“寒假网游玩得少,时间会用在哪”有奖征文收到投稿800多篇,其中17篇获奖。一起来看看获得三等奖的作品。
种花生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 梁子恒 ◎指导老师 陈哲
寒假一转眼就接近尾声,我回首这20多天假期,除了学习、运动、做志愿者外,在爷爷家种花生成为我这个假期的亮点,取代了以往假期迷网游的时间,让我感到满满的充实感,体会到劳动的不易与付出的快乐。
爷爷家是在一个小山村里,爷爷奶奶很勤快,平常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爷爷家没有网络,我除了学习、偶尔运动外,其余时间可以说是无所事事了。爷爷看到我无聊的样子,“引诱”我说:“乖孙子,你想知道你最喜欢吃的花生是怎样种出来的吗?要不要跟爷爷学农耕——种花生?”我立马响应,听从爷爷的吩咐开始农耕劳动——种花生。
首先,准备花生种子。别看平时吃花生不费力气,吃得满嘴留香,但剥花生种子却是件大工程。爷爷用双手的拇指食指按压花生外壳,花生种子在噼里哗啦的声音中跳出来了,我看着貌似很轻松的活,但我这双手的大拇指食指按肿痛了也没能跟上爷爷的节奏。爷爷那双长期劳动的手苍劲有力,正是这双手养育了爸爸兄弟姐妹5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忍痛继续剥花生种子。
花生种子准备好后,接着就是给田地除草松土了。我和爷爷奶奶拿上犁、耙、锄头等农具,浩浩荡荡地向田里“进军”了。来到了田里,放眼望去,五分田地映入眼帘,上面满是杂草。爷爷一马当先,拿着一把较大的铲子工作起来,只见他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头握着铲子柄,铲子斜地面约40度往前用力一推,“咔嚓”野草应声而起,被爷爷抛到田中央,不一会儿就铲掉了一小片野草。此时我们也各自挑一把称手的“兵器”加入战斗来。我拿的是一把最小的锄头,高一米二,约重10斤,我两手紧紧地抓住锄头柄,用力将锄头举过头顶再朝田草砸下去,扣在一块草根上,再用力向前一拉顺利地把一块野草锄了出来,然后一路拖到草堆上,就这样重复了几次,弄得我精疲力尽、骨软筋酥,最后没力气了只能改用手拔。用手固然轻松,但缺点也很明显:有很多时候不能将草连根拔起,有时候还会有各种小昆虫一下子从草里蹦出来,吓人一大跳。我这才意识到,平时口中吃的饭菜蔬果是那么的来之不易,此时的我,如果仍然沉迷玩手机网游,懈怠学业,四体不勤,以后估计耕田都养不活自己。
除完了草我们便用火来烧草堆,不一会儿就浓烟四起,火舌疯狂地舔着野草,一堆堆的野草就像古时候的烽火台向后方报平安。草堆烧完后需要堂叔帮忙用打田机松土,松完土后我们再人工翻土履土。我拿起牛犁杆,按爷爷指导扣在腰上,牛犁的另一头插在土里,我用力拉着牛犁往前走,爷爷在后面按扶着牛犁,避免出现土犁得不够深的情况,可还没犁到一圈,我的腰和手臂就累得酸爽发麻,于是又换爷爷来拉,就这样忙活大半天后,我们终于把田地履得条条分明了。
终于到了最后一道工序——播种。我们每个人都拿一小盆花生种子和一根木棍子,各自选一列地工作起来。参照爷爷的操作,一列地种三行,间距20厘米左右用棍子在土里戳个小坑,然后放两三粒花生种子在坑里,最后覆土把花生种子盖住,爷爷说这样可以防止老鼠、小鸟偷吃花生种子,还可以让种子充分吸收土里的养分更好地生长。这样的操作不断重复,弄完一列地后我便腰酸背痛不已,这时我才明白,爷爷奶奶的背为什么会变驼了,想到自己每次完成作业后理所当然地玩手机游戏,不懂得珍惜当下的优越条件感到汗颜……
这个寒假网游玩得少,时间花在种花生农耕上,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劳动成果的宝贵,使我感到另一种成长的快乐,也领会到了父母对我的用心教导与期待。以后我要珍惜我的成长时光,假期时间不浪费在虚拟的网游世界里,在学习之余,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身体和培养兴趣爱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加入平台一起写作吧!
统筹:梁艳燕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 王穗子
陈诺 杭州胜利实验学校502班
大课间活动时间到了,李老师戴着一顶充满“农家气息”的小草帽,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教室:“同学们,我们去拔花生!”此话一出,教室里就沸腾了,喧喧嚷嚷,感觉有种过年般的喜庆。
到了拔花生的场地,我发现情况有点不太妙:这块地似乎常年无人打理,土地硬邦邦的,“杂草”丛生,几乎没过我大腿的位置。而且场地颇小,有三、四个班的同学要来一睹花生之风采,平均分地,我们班大概只有15平方米的区域用来大显身手。但不管条件如何,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干了起来。这倒不是因为什么不畏困难的精神,而是机会难得,一个学期拢共也就三、四次愉快的劳动时间。
我曾在漫画书中看到过“拔花生”的大致步骤:一、大喝一声,屏住九牛二虎之力;二、用力抓住茎,大叫一声把花生拔出;三、轻松把花生摘下,整件事就功德圆满了。我当然也很想那样帅气拔出花生,无奈这土太硬,就算我用“九牛九虎之力”也只会把茎折断或是摔个萝卜蹲。事实上,我终于发现,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挖花生”,整个劳动过程中,我不停地挖、挖、挖……
我们用手挖出根来,但奇怪的是,根上只有一些连壳都没长的袖珍花生。思考后,我猜悟到了答案:我把根挖断了,只挖出了一部分,要顺着根挖出全部的花生,才算成功。
挖花生的地点也很有讲究:要挑那种深红色的,粗壮的根旁边开挖,这才能展开庞大的行动。我挖出最大的一个“花生矿”,半径有5、6厘米,深约7,8厘米,旁边还有几个连锁洞,出产了20多颗优良免检花生。当然,有这样的成就,也是因为有好朋友的“入股”,有一起出力的,还有保护战果不被其他同学瓜分的。放学时,跟妈妈讲了我招呼好朋友“入股”,她竟然说我有做商人的潜力!看来,这挖花生也能锻炼人啊!
好在哪里:
“农家气息”的小草帽;硬邦邦、让人难以下手的土地;每班大约十五平米的劳动场地;深红色的,粗壮的花生根……小作者非常善于把自己的观察所得清晰地记录下来,所以文章读起来特别真实。我们能感受到小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在校园劳动中独特、快乐的体验。
小作者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生动、幽默,如文中对漫画书中拔花生画面的描写,自己想帅气地拔花生而不能够,只能默默地挖、挖、挖……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特别有趣。(指导老师 李一村)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