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21:1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局级干部工作总结,是一项严肃且重要的任务,它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回顾与反思,更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与展望。以下是一些撰写局级干部工作总结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 突出政治站位,体现服务大局"
"政治站位要高:" 局级干部的工作总结必须站在全局高度,与党中央、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和担当。要突出政治性,将政治理论学习、政治能力提升融入到工作中,展现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良好形象。 "服务大局要准:" 要紧密围绕本地区、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将个人工作融入到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要体现服务大局的意识,分析工作如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如何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政治方向要明:" 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二、 内容翔实具体,展现工作成效"
"数据支撑要强:" 工作总结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避免空话、套话。要列举具体的数据、案例,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来展现工作成效,增强说服力。 "工作亮点要亮:" 要突出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展现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果。要提炼工作中的创新点,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为今后的
曾繁新,原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正局级巡视员,曾先后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顺义区政府副区长,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2018年1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年,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图为曾繁新在忏悔时痛哭流涕。(资料图片)
“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如今,高墙之内的曾繁新回首往昔,说了这样一句话。
春节前夕,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曾繁新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法槌落下,梦碎人醒!
据北京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月,从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岗位调整到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不久的曾繁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北京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年,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震惊!难以相信!”曾经与曾繁新共过事的不少人得知此事,甚觉诧异,这位备受尊重的“好领导”,怎么会被调查呢?
在他们眼中,曾繁新顺风顺水,年仅29岁就被提拔为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成为一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对职工有感情,对事业有追求;大会小会上、工作调研中,常常讲纪律规矩、谈奋斗拼搏……
殊不知,这位“好领导”却隐藏着另一副不为人知的面孔,“精彩”地演绎着自己的“两面人生”——
位于北京二环路附近的一个小区内,一桌牌局正酣……在曾繁新被查处前的几年间,几乎每隔几天就在那里上演着同样的戏码。这是曾繁新鲜为人知的隐秘据点。
“一开始不喜欢,慢慢就喜欢了。它就跟抽烟一样,上瘾。”曾繁新回忆道。
让曾繁新“上瘾”的就是赌博。据介绍,曾繁新曾在北京市内燃机厂工作,当时认识的老友余某,后来成为其牌桌上固定的牌搭子。
“2002年,曾繁新调任顺义区副区长。那时候,已经下海做外贸生意的余某和他愈发地热络起来。”北京市纪委监委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余某的张罗,慢慢地,几个所谓的朋友成了曾繁新固定的牌友,打牌也就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2012年,曾繁新时任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下属单位的几名干部因赌博被公安部门查处,并受到党纪处分,成了市总工会的警示教育素材。在随后召开的市总工会警示教育大会上,曾繁新义正词严,严厉地批评了赌博这一违纪违法行为,并要求单位全体党员干部以此为戒,绝不能沾染赌博恶习。
但事实上,此事并没有真正触动已经赌博成瘾的曾繁新。他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依旧沉湎于打麻将的刺激之中。为了避免被发现,小心行事的他,把赌博地点从洗浴中心转移到了二环路附近的那个隐秘据点。
“我也是自欺欺人,明知这样做违纪,却欺骗自己只是图个娱乐和放松而已。”曾繁新说。
打麻将也成了他收取好处的机会。
“坦率地讲,(打牌)我们很少赢他。我们的牌特好,他的牌不好,我们也故意不和了,就是让他开心就得了。将来我们有什么事求他,也许用得着。”余某表示。
“有时候我输了,他们说你挣工资,哪出得起钱,就从包里抓那么一把,也不数,有时候三四千,有时候四五千,我一开始也推脱,后来慢慢习惯了,也就拿了。”曾繁新坦言。
小小的牌桌成了利益输送的通道,牌友们心照不宣,只输不赢。他们知道,曾繁新赢钱了、高兴了,拜托的事自然也好办了。
“招投标要按照程序走,不要搞团团伙伙,不要在外边吃吃喝喝……”曾繁新的一名同事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大会小会上、工作调研中,曾繁新总是讲纪律规矩,讲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讲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对大家要求很高,在表面上看,他也是这么做的”。
“我周末都自己打车过来加班,加班的时候到东方广场地下吃小吃。干部们认为我挺‘干净’的。”对于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曾繁新很是得意。
殊不知,在单位“工作上特别努力,对干部要求非常高”,只是曾繁新刻意给大家的一种印象。实际上,他不讲规矩、不守底线,时常以另一幅面孔示人——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他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超标准公务接待。
陶醉于个人用权弄权,他在工会组织的劳动模范、奖章奖状的评选中收取好处,为熟人在评先时开绿灯,影响了劳动荣誉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
利用职务之便,他在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标中,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贿赂。2003年至2017年,为余某公司涉嫌偷逃税款处理、余某企业关联公司厂房建设等提供帮助,收受余某贿赂80余万元;2012年至2014年,为某公司承租下属单位有关项目提供帮助,收受该公司股东刘某1000克金条1根,价值人民币24万余元;2017年,在下属单位采购项目中,为某公司提供帮助,收受该公司法人鲁某价值人民币67万余元财物……
曾繁新坦言,“对自己所讲的那些制度、纪律和要求并无触动”,“基本上是讲完了即可,把工作程序走一遍,敷衍一下上级或基层”。2016、2017年,市委、市纪委曾多次对他进行谈话、函询等,他仍然心存侥幸。
如此看来,曾繁新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曾繁新的微信通讯录里,有一位神秘好友。曾繁新工作调动了,找他;家人生病了,找他;住房搬迁,也找他……
2017年底,原本担任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的曾繁新调任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工作调整以后,曾繁新心里很慌,就找到了那位神秘好友。
“我说,先生,市委调整我工作了,那个意思是好是不好啊。他说,没问题,就是个过渡。我就信他。”曾繁新说,“先生”的回复,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所说的‘先生’实际上是一位所谓的‘大师’。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位‘大师’的话,曾繁新都是深信不疑的。”北京市纪委监委第十审查调查室副主任亓光森告诉记者,曾繁新在其身上花费达十余万元。如此迷信和堕落,已经很难让人把他和那个曾经有追求、有理想、有志向、有信念的年轻干部联系起来。
回首过望,有着30余年党龄的曾繁新经历过的教育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从参观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到观看大量警示教育专题片……于他而言,这些教育并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更遑论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了。
精神上的匮乏,方向上的迷失,让他终日游走于“变脸”的游戏之中,无法自拔。
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曾繁新近乎疯狂的自我放纵,直至被市纪委监委采取留置措施后才戛然而止。而此时,信奉多年的“大师”显然已无法为他“保驾护航”了!
“我最后一次发信息给他,我说,先生,市纪委监委近期在调查我,意思是您有什么高见。他回复我说,请放心,一个感叹号。我心想还放心呢!”曾繁新悔恨地说。
然而,此时的悔恨,已然太迟。
我于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是一名老党员。
从小打小闹到陷入深渊,从不注意小节到不顾大是大非,从积极向上跟党走,到背离了信仰、宗旨,走到今天的地步,我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我的动摇和蜕化是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2002年上半年,组织上安排我到顺义区政府任副区长,当时我也是抱着干点事的愿望去做,对分管的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如经费审批一些事宜,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但随着手中的资源多起来了,对于协调点事的、用权的所谓技巧也多了一些,一些老朋友找上门来,也逐渐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大部分都是经商办企业的。一开始就是吃饭叙旧,有时给点小礼物,我突破底线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后来看到这些朋友穿的用的都是名牌,我的心理由羡慕到不平衡,思想就变化了,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扭曲,对于物质的欲望开始变得强烈。一开始,收几千元最多一万元,后来发展到收十万、二十万元,收贵重物品甚至金条;一开始,有的朋友只是春节前给我送点钱,后来发展到元旦、十一和我过生日都给我送钱。
认真反省剖析自己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根源——
一是忘记了初心和使命,放弃了理想和追求。总结和回顾自己违纪违法的惨痛事实,是多年来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麻木不仁,对政治学习、政治教育的敷衍了事,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自我麻醉,但归根结底是忘记了初心和使命,放弃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内心世界蜕化了,对人生、对权力和金钱的看法就会变得现实,变得没有节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甚至开始相信所谓的风水先生。精神上成了荒漠,走上歧路已成必然。
二是不知敬畏、人性膨胀。随着职位的晋升、权力的增大,我理应越来越知足、感恩,但我却把组织的关怀转变为凌驾于群众的特权,内心越来越优越,想当官挣钱。我开始不敬畏组织、不敬畏权力、不敬畏纪法,追求自己的空间或自由度,甚至感到很多制度、纪律、规矩很繁琐、很麻烦。对组织上要求的政治学习、提出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都是抓表面的贯彻落实,有的根本就没学懂、没弄明白。说起来极其可笑,在调查组找我谈话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过节过生日收朋友送的钱是违纪违法的。
三是自欺欺人,沉湎于做“两面人”。工作上,我给别人一种对职工特别有感情、对事业特别有追求的印象,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做给领导和基层看的,我的心思已经都被物欲、肉欲占领了。生活上,我给人一种知足者常乐、艰苦朴素的形象,工资卡交给妻子,但实际上却收受贿赂,沉湎于打麻将的刺激……时间久了,既会进一步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有控制和把握能力,不会轻易出问题;也乐在其中,感觉自己“伸缩自如”,该干的事情干得不错,该享受的也都享受了;更严重的是,自己活在麻木不仁中,不能领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对别人或自己的错误不能举一反三。
我的结局,充分说明“两面人”迟早会出问题。我愿意悔罪,也警示别人,不要做人前是人、背后是鬼的那种人,不要成为“两面人”!
(摘自曾繁新忏悔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郭云峰、邓炜晴
监制:马楠、方芳
流程编辑:洪园园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过去一年年,开展日常监督50余次,对57批次587人次拟提拔晋升表奖人员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对16个县市(区)公安机关、41个市局直属部门、238个派出所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全局57个处级以上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制定防控措施839条……”
这是长春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2021年工作总结中的数据,也是工作实际的小小缩影。一年来,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不断擦亮“探头”,当好“前哨”,在“责任田”里当好“监督员”。
突出政治监督 做细日常监督
“深化政治监督实践,拓展政治监督内涵,增强政治监督质效”是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的第一职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警。从学习看其政治态度,从决策看其政治立场,从落实看其政治担当,从自身建设看其严的氛围。
着眼在“实”,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突出政治监督,督促推动市公安局党委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熔铸警魂。为使政治监督走深走实,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通过开展廉政约谈活动,着重从职业风险、政治风险、执法风险、廉政风险、纪律风险等方面对领导干部进行“政治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政治预警”,认真倾听“政治诉求”,详细记录“政治纪实”,既履行好“护林员”职责,又当好治病救人的“政治医生”,截至目前共约谈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200余人次。
着眼在“细”,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做实日常监督,实现了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副职“一岗双责”和驻局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督促全市公安机关党委(党组)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构建了具有长春公安特色的“1+1+X”大监督工作格局。
在工作中,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针对窗口单位“黄牛”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嵌入式、蹲点式调研监督,把监督融入到公安机关工作的谋划时,任务的执行中,责任的落实处,推动日常监督常态化、精准化。2021年,开展日常监督50余次,下发纪律检查(监察)建议书5份,对57批次587人次拟提拔晋升表奖人员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建议不予评先评优12人,建议暂缓提拔晋升2人,防止带病提拔使用。
聚焦关键少数 持续正风肃纪
按照“长震慑、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思路,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在“准”上发力,在“严”上用力:盯住“关键少数”做到“见人”,聚焦监督重点做到“见事”,打通最后一公里做到“见效”;以“节点”为“考点”,正风肃纪不手软、不心软。
着眼在“准”,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聚焦“关键少数”,抓住监督的“牛鼻子”,为警醒个别领导干部信念缺失,身陷囹圄,滑向犯罪深渊,深刻剖析局级领导干部的违法犯罪案件,以案释法,警钟长鸣。
组织召开两次全市公安队伍警示教育大会,制作“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片,全市公安队伍2万余人次观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醒了一大批领导干部,全市公安队伍正确树立了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荣辱观。干警们纷纷表示,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自觉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着眼在“严”,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持续正风肃纪,对16个县市(区)公安机关、41个市局直属部门、238个派出所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置,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严惩戒,不断传导压力、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
过去一年,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先后处理办公用房面积超标13人,公车私用、私车公养3人,违反“四风”问题5个,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通报批评12人,对没有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约谈15人,对搞特权耍威风,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谈话提醒25人,对执法不规范,滥用自由裁量权,交叉重复执法、重复处罚、吃拿卡要、人为设障、阻碍拖延的批评教育96人。
亮出监督清单 防控风险隐患
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着眼在“责”,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亮出监督清单。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针对公安机关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监督指导市公安局党委制定了《长春市公安局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办法(试行)》《长春市公安局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办法(试行)》《长春市公安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制度》《长春市公安机关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与市公安局党委沟通协调暂行办法》等6项规章制度,实现靠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
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向市公安局党委提出《关于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的建议》,结合岗位职责,列出权力清单,防控风险隐患,对全局57个处级以上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廉政风险点513个,制定防控措施839条,其中排查出局党委班子廉政风险点27个,制定防控措施12条。为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近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督促建立完善《长春市公安局民警家属经商回避制度》《长春市公安局民警近亲属经商登记报备制度》《长春市公安局民警经商问题核查和追责机制》,先后清理96名民警近亲属从事与公安业务有关的经营活动,对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的76名民警责令限期清退,对27名经商办企业的民警给予党纪和组织处理。
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突出“实”“细”“准”“严”“责”,驻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坚持挺纪在前,规范权力运行,形成了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衔接的大监督责任体系,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责任田”里的派驻监督作用不断彰显。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