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期待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1 22:27

如何写《期待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期待日记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
"点亮未来的笔尖:写期待日记的注意事项"
日记,是记录过往、抒发心绪的私房空间;而期待日记,则更像是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心中最憧憬的模样,描绘出梦想的蓝图。写期待日记,不仅能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更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然而,要让这扇窗户真正清晰透亮,我们在书写时,确实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一、 真诚是基石,拥抱内心的渴望"
期待日记的核心在于“期待”,因此,真诚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要为了记录而记录,更不要为了追求“高大上”而强装理想。敞开心扉,勇敢地写下那些真正让你心动、让你充满向往的人、事、物或状态。无论是期待一次旅行的见闻,一份工作的成就,一次考试的好成绩,还是与朋友的一次相聚,甚至是期待自己克服某个小缺点,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渴望,都值得被记录。虚假的期待如同无根之木,无法滋养心灵,反而会占据宝贵的空间。
"二、 具体是画笔,描绘清晰的蓝图"
“我希望未来变得更好”这样模糊的期待,往往缺乏力量。写期待日记时,尽量运用具体的语言来描绘你期待的场景或状态。比如,与其写“期待成功”,不如写“期待在下个月的

【日记里的军旅路】1182:特别的期待

  撰文/渝夫·天津南开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年事已高的父母们,特别期待与儿女们欢聚一堂。

  16年前,渝夫的继父尚在人世,即使手头拮据,他依然坚持把父母接到身边及时尽孝;春节来临之际,更是努力如母亲所愿,尽力让父母与兄妹一起欢度佳节。

  祈愿这份期待能够变成现实,祝这一大家子幸福安康、美满大团圆。

  (三一 一零)忙碌的孩子

  原本,假期是让人放松的,但对于即将考试的学生们而言,元旦假期只能比平时更加忙碌。

  老师们发疯了一样,留了大量的作业。就算不停地写,也得需要很长时间。这还不算,除了孩子忙得不行,还让家长干这干那。压力不仅传递给了学生,还给了家长。

  生气也好,无奈也罢,更多的只能屈从。

  为了孩子,需要付出的,何止是时间、金钱和耐心?(2009年1月2日写于辽宁省沈阳市)

  (三一 一 一)全时待命

  晚上十点左右,迷迷糊糊正要进入梦乡,手机忽然响起,沈司秘书一处的李秘书来电,询问有关会议安排的事。

  真难为我们这些具体办事的机关工作人员。手机要保证二十四小时开机,保证随叫随到。所以,无论走到哪里,手里都要拿着手机,用我爱人的话讲,就像职业病一样,想改也改不了。

  其实,谁想这样?都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啊!(2009年1月3日写于辽宁省沈阳市)

  (三一 一二)两难选择

  明天腊八。这就意味着,牛年春节越来越近了。在哪里过节,成了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父母在沈阳,第一选择应该在这里过节。但二老的意思,却是希望我和妻儿随他们一道,去安徽合肥,到大哥和小妹那里一起过节。

  当然,在哪过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有更多的家人在一起。家人团聚,本来就是春节的意义之一。更多的家人聚在一起过年,显然更有意义。

  更何况,从小妹结婚到生孩子,小外甥都已经三岁了,我一直说去看看,却一直没有兑现诺言。今年,加上父母的因素,我似乎应该践行我的承诺了。

  问题在于,作为部里的兼职行政秘书,年前的琐事实在不少。如果我提前走几天,实在对不起部领导和同事们。

  当然,如果领导痛快地准假,那就另当别论了。

  怎么向领导开口?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2009年1月4日写于辽宁省沈阳市)

父母携手一线抗疫 西安女孩写日记盼望他们平安归来

康曼栖和弟弟盼望医护人员平安归来。

西部网讯(记者 肖阳熠)“晓看天色暮成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近日,西安市铁一中2020级恒远3-3班的康曼栖,因父母在西安市第八医院抗击疫情一线,已数日没有与父母相见,唯有通过日记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想念。

日记中康曼栖写道:大年三十本事阖家团圆的日子,父母得知要去抗疫一线,匆忙把我和弟弟送到外婆家,便转身离去,投入到工作中。当天,一家人也只隔着手机屏幕看家中年饭,祝福问候。

康曼栖问“妈妈,你能回来吗?"妈妈却严肃且玩笑地告诉她,“现在我可是西安市第八医院隔离二区的刘大夫,你爸可是专家组成员、隔离四区的康主任,看看这份责任,怎么能走?”

母女之间总是有一丝情谊牵连着彼此。母亲发来的自拍照脸上是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了的红紫色痕迹,而此时父亲更是忙得无法接听电话。

“晓看天色暮成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康曼栖说,父母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与万千“逆行者”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此次战役,我们必胜。

康曼栖的母亲身穿防护服在西安市第八医院一线。

日记全文: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窗外冷风吹拂着,几经风霜的枯枝静待着阳光照暖、春花遍开。冷清的街道、空无人烟的市井,无不与忙碌的医院、爆满的病房映衬,徒添几分悲凉。

父亲母亲,你们可安好?何时才能归来?

我记得那夜是大年三十,我们本阖家团圆,欢声笑语,可一条短信便改变了一切。你们拉起我和弟弟的手,立刻便送我们回外婆家。一小时的车程,沉默中带着紧张。在外婆门前,我拽住你的衣袖“必须要去吗?”你们笑了:“是的,必须去。没事的,你能好好的,在家准备中考便好。”你们用微笑安慰着我,我却也不知那微笑下流露着多少痛苦与害怕。

你们转身走了,只留下一抹坚定的背影,在月色下渐行渐远,也不知是否有晶莹的泪闪烁。我心中只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知道,从初一的八点整,你们定会身着白衣,守护一方。

在家人团圆的时候,你们只隔着屏幕看家中年饭,祝福问候。我赶着问了句“母亲,你能回来吗?”你却严肃了起来“现在我可是西安市第八医院隔离二区的刘大夫,你爸可是专家组成员、隔离四区的康主任,看看这份责任,怎么能走?”弟弟被你认真的模样和长长的话逗笑了。

我劝您的话,到了嘴边半句也说不出来了,心中是难言的痛,只汇成两个字“加油”。我明白,我不能自私地让你们离开危险之地,毕竟你们责无旁贷。而你们临危授命,鞠躬尽瘁的身影,定是我心中最亮丽的色彩。

在外婆家,看到母亲在朋友圈中穿好“战服”发来的照片,防护服、隔离衣、口罩、护目镜、面屏,层层包裹住了你的身躯,你却竖起了大拇指,我知道那是你们“战必胜”自信的宣言。那一定很热吧,也不知额上流下的汗水模糊了几次你的视线。

你也和我平淡地倾诉:“初一早上就收了七位疑似病例,晚上不断地来了,又看了十二位,到最后我看电脑上的字都是模糊的。”“今天我给从武汉回来的人病毒核酸咽鼻部采样,他没忍住,打了个喷嚏,溅了我一身。”“物资紧缺,我们想到了好主意,用塑料袋代替了鞋套,刚好废物利用。”……

我不敢想象你平淡的话语下埋藏了多少我还不知道的艰辛与担忧,不敢想象你是如何在那些场景下鼓励着身旁的护士、温柔地问候着病人。我想象着那白衣的身影,奔走在医院里,勇敢地与疫情交锋,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昼夜拼搏,你或许并非身怀异禀,却有一颗温暖而执著的心。

我突然很想看看你们,“发张自拍给我吧,不许开美颜!”许久没有回应,终是有了回应,母亲的面上却布满了原来没有的皱纹,那依旧坚定的眉眼下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红紫色的痕迹。父亲却未留下丝毫消息,我颤抖的手拿起手机又放下,不知此时可否给他打个电话。许久,我慢慢地点下了拨号键。“嘟~您拨打的电话还在通话中……”我叹了口气,至少他还没被病毒伤害。

已是月色深沉,弟弟早已睡了,他打了回来,开头便是“有事吗?赶紧说。”中间夹杂着门诊楼中嘈杂的声音,还有护士的声音“康主任,这个病人……”我赶紧说,“没事没事,你要好好的,不要太累了。”话刚完,电话就挂了。我忽然很想哭,也只给母亲写了“嗯,你们还像当年的可爱小姑娘和帅气王子。”

我想起你曾给我讲过的故事,那个在非典时天真浪漫的爱情,父亲那时是个拿朵鲜花玫瑰花跟在母亲身后追母亲的小伙子。头发也乌黑繁密,明眸皓齿。母亲在医院中第一批被派到一线,父亲那日却拉住了母亲的手,“我陪你”。第二天他便主动请缨上了战场,母亲骂他笨,别的实习护士辞职,他冲上来干什么?他笑了,像暴风雨中海燕掠起的弧度,许是年少轻狂“爱与希望,比病毒肆虐更可怕 。”那坚贞不渝的爱与那为人民永不悔的勇气却打动了母亲,惊艳了岁月。

“晓看天色暮成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你们以疫情为令,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与万千“逆行者”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却不知千万如我之人静于家中,只因看见由你们汇聚而成在病毒阴霾背的曙光和那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力量。只因你们,此次战役,我们必胜。

我为你们而骄傲。愿你们平安归来,让我们相约于此,看斜风吹绿枝头,赏一树花绽开。

西安市铁一中2020级恒远3-3班 康曼栖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