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日记大王》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1 22:42

写作《日记大王》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好“日记大王”作文(或者说,写好日记)需要注意的事项的日记:
"X月X日 星期X 天气:晴"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任务”——让我们思考一下,要怎样才能写出精彩的日记,成为名副其实的“日记大王”。这可真让我兴奋又有点小挑战!日记嘛,每天都能写,简单吧?但要写得引人入胜,让人想一读再读,那肯定得讲究方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其实就是和同桌偷偷讨论了一下),我觉得要成为“日记大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真实是日记的生命线。" 日记记录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感受,所以“真实”二字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能像写故事一样胡编乱造,把昨天没发生的事写进今天,把别人的经历安在自己身上。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感,哪怕只是很小的事情,都是日记最宝贵的财富。比如,今天我帮妈妈做了家务,虽然有点累,但心里觉得很温暖;或者今天考试没考好,我感到很沮丧……把这些真实感受写下来,日记才接地气,才有人味儿。
"第二,细节是日记的“灵魂”。" 光有真实的内容还不够,还要有生动的细节。怎么让读者身临其境呢?就要靠细节描写。比如,写今天去公园玩,不能只写“今天天气很好,我和朋友去

日记

心中的永恒星光

陈汐蜷缩在阁楼角落翻找旧物时,泛黄的日记本突然从铁盒里滑落。1998年的台风天,父亲在最后一页用钢笔重重划下:“小汐的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手术,哪怕用我的命来换。”

1986年3月17日

“小汐出生了,像只皱巴巴的小猫。护士把她放在我怀里时,她突然抓住我的食指不放。那一刻,我听见自己心里有座冰山轰然倒塌,暗自发誓,一定要护她一世周全。”

1987年12月24日

“平安夜,小汐第一次叫爸爸。她坐在堆满礼物的地毯上,指着彩灯说‘爸爸亮’。她就像小天使,我满心都是欢喜,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1990年8月15日

“阿雯走了,不,准确地说,是她跟别人跑了。那天我下班回家,家里一片狼藉,阿雯的衣物都不见了,只留下一张纸条,说她过够了这种平淡又贫穷的日子。小汐当时还在隔壁房间睡觉,我抱着她,泪水止不住地流,却不敢哭出声,怕惊醒她。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哪怕只有我一个人,也一定不让小汐受到任何委屈。”

1993年6月1日

"小汐的六一汇演,她扮演小天鹅。我在后台听见女儿在教她的小朋友们唱《世上只有爸爸好》。那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1995年11月22日

“最近身体总是不舒服,去医院一查,竟然是癌症。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我感觉天都塌了。但看着在身边玩耍的小汐,我又告诉自己不能倒下。我开始积极治疗,吃药、化疗,虽然过程很痛苦,但看着病情一点点被控制下来,我觉得一切都值得。小汐就是我的动力,我要看着她长大,看着她幸福。”

1998年7月15日

“暴雨夜,小汐突然昏迷。我冲进雨里拦救护车时,整个人都慌了神。医生说小汐有心脏病,如果没人愿意捐献心脏,她可能活不到年底,可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她离开。当得知我的心脏和她高度匹配时,我做了一个决定。与其我们两个人都死,不如让她一个人好好活着

。”

小汐继续翻动着日记,她终于翻到1998年8月20日的记录:“医生说我的心脏适合移植,但小汐会拒绝。明天开始停药,让她恨我吧。”父亲龙飞凤舞的字迹突然扭曲,墨水在“停药”二字洇成泪痕。

日记本里夹着张皱巴巴的缴费单。1998年圣诞夜,父亲在肿瘤科病房外徘徊到凌晨,最终把三十万块现金塞进护士站抽屉——那是他原本用于后续癌症治疗的钱,却留给了女儿做为换心手术的费用。而当时陈汐正躲在被窝里写诅咒日记:“我恨爸爸总是加班,也不陪我。”

手术后,陈汐在病床上缓缓睁开眼睛,却没看到爸爸的身影。她四处打听,得到的却是爸爸和妈妈一样,跟别人跑了的消息。那一刻,她的心仿佛被撕裂成了无数片,对爸爸的怨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相信任何感情。

晨光穿透百叶窗时,陈汐在父亲办公桌暗格找到十七本病历本。最新那本夹着器官分配确认书。监护仪的绿线突然在记忆里跳动,她终于明白那天从昏迷中苏醒后,病房里空无一人。

窗外的玉兰树沙沙作响,陈汐把脸埋进父亲常穿的灰外套。袖口残留的消毒水味道里,风掀起日记本最后一页,1986年的胎发在阳光下泛着金红。

她轻轻抚摸着日记本,泪水夺眶而出。原来,爸爸从未离开过,他一直都在自己的心中,以一种无声却又无比强大的方式守护着她。那些曾经被她误解的“缺席”,都是爸爸用生命换来的深沉的爱。

陈汐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她知道,从今以后,她要带着爸爸的爱好好生活下去,因为爸爸的爱,早已融入了她的血液,成为了她生命中最璀璨的星光,永远照亮她前行的道路。


郭恒勋:“日记大王”60年的坚持

山西省阳城县退休干部郭恒勋嗜书如命,他爱书、买书,藏书达两万余册,他抄书、背书、著书、出书、捐书、赠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撰写读书札记50多卷,制作剪报50本,至今已出版发行文学著作12部。尤其令人称奇的是,郭恒勋已坚持60年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60年来,他写下的日记有1100余卷,3000余万言,写秃了300多支毛笔、用废了150支钢笔。他被誉为“日记大王”。

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郭恒勋只能到处借书看。后来参加工作,只要一发工资,他就往书店跑,有时买书竟连家里日常开销的钱都搭了进去。1975年,郭恒勋调入阳城县卫生局工作,那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34元,每次出差,所到之处,他只去一个地方——当地的新华书店,然后就是疯狂购书。有一次,他去长治开会,一套《鲁迅全集》让他动了心思,28块钱买了书,他连回阳城的路费都没有了,只能跟别人借钱才买上了车票。而这样的故事,在他的买书生涯中实在再平常不过。

除此之外,郭恒勋收藏书的渠道还有很多。比如抄书,20多万字的一本书,他整整抄了半年,再比如拾书,垃圾堆、废品收购站,别人扔了卖了的书,在他眼里都是宝贝。如今,他的家庭藏书已达2万余册。

因为爱读书,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郭恒勋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1994年,他的首部诗集《杂咏集》正式出版,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纪实文学《诗的愤怒》,两部日记格言《生命的完善》《滴水斋箴言》和《滴水斋诗抄》《滴水微澜》《滴水惊涛》《滴水旖旎》《滴水绮梦》5部日记体诗词集。

郭恒勋另一项

来源: 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