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23:13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抗震救灾军人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重真实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结合,并体现出军人的特质。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 内容方面:"
1. "真实性是基础:" "结合自身经历:" 如果你是亲历者,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写,避免空泛的口号和套话。回忆具体的场景、人物、事件,以及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客观描述:" 描述抗震救灾的场景时,要客观真实,避免夸大或缩小事实。可以描写灾难的惨烈、群众的困境、任务的艰巨等。 "真情实感:"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无论是感动、震撼、悲伤还是坚定,都要发自内心,避免虚假和矫情。
2. "情感是灵魂:" "突出感动和敬佩:" 重点描写自己被抗震救灾中的哪些场景、人物或精神所感动和敬佩,例如解放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人民群众的互帮互助、灾民的坚强乐观等。 "体现军民鱼水情:" 描写军民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体现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 "表达责任和担当:" 体现军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及为灾区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
3. "思想是升华:" "提炼主题:" 从抗震救灾
驰援土耳其的救援队队员古立新展示的照片中,一名土耳其儿童正把食物喂进他嘴里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我们感受到了土耳其民众给予救援队的温暖。”……
2月24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援助土耳其抗震救灾媒体采访活动。分享过程中,驰援土耳其的救援队队员们讲述着前线救灾的难忘瞬间。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库特鲁·阿义坎及土耳其在穗公民向救援队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我们要给家属一个交代”
2月6日,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蓝天救援队作为中国社会应急力量第一时间奔赴土耳其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其中有多名队员来自广州。
“我们第一时间筹集装备、选拔救援经验丰富的队员组建了救援队,于2月8日从武汉集结出发。”救援队(广州)领队王涛表示,救援队先后在土耳其马拉蒂亚、阿德亚曼等城市开展救援,累计搜索建筑物380幢,与其他救援队合作搜救出幸存者8名、遇难者130余名。
“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救援一名儿童的经历。”分享会上,救援队队员李宗潮说,当时救援队接到一名家属的求助称,他的孩子被困在废墟中,请求救援。
李宗潮介绍,这名儿童被困在一栋5层高的楼宇中,其中一、二层已“折叠式”坍塌,整个楼宇有再次坍塌的风险。到达作业面后,救援队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发现了疑似生命信号。但因为生命探测仪会受到周围群众走动等多方面影响,所以并不确定废墟下的被困者是否幸存。
“我们争分夺秒,马上对建筑物做了支撑固定,研究进入废墟搜索的方案,最终,在坍塌建筑物的墙角发现了小孩子的身影,孩子被牢牢地压在了护栏下。”李宗潮说,当时救援队队员呼喊着孩子,但没有得到回应。经过医护人员确认,这名孩子没有了生命体征。
讲到此处,李宗潮难掩失落地说:“我们心情非常难过,一些队员不禁落泪。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救援,因为我们要给家属一个交代,对遇难者进行人道救助同样重要,最后我亲手把这名孩童抱了出来。”
在前线救援期间,救援队队员时刻面临着余震带来的风险。王涛告诉记者,他曾几次感受到震感较强的余震。在一次救援作业过程中,建筑体曾发生过小幅度的碎石滚落,好在救援队及时撤离了。
除了连轴转的救援强度、余震带来的风险、令人难过的救援瞬间外,救援队队员在前线还感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温暖。救援队队员古立新向记者展示了两张照片,其中一张记录了当地救援队队员和土耳其的一名儿童把食物喂进古立新嘴里的场景。古立新说:“我们开展救援工作总是没日没夜,没办法按时吃饭。当时我刚完成挖掘任务想短暂休息一下,一名救援队队员和当地儿童看到我便将自己的罐头一勺一勺地喂给我,让我感到很温暖。”
“中国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中国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关键时刻为我们提供了帮助。”分享会上,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库特鲁·阿义坎诚挚地说,土耳其发生地震后,广东政府快速响应,进行了协调与安排,为土耳其捐赠了很多物资。同时,救援队队员在灾区积极救援,展现了救死扶伤的责任与担当,土耳其人民感谢每一位提供帮助的人。
此外,库特鲁·阿义坎现场展示了两张令他感动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记录了物资仓库收到的一个包裹。“这个包裹里面装的是红包。我了解到,为儿童发红包是中国的春节习俗,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这个包裹的捐赠者把钱放进红包里,也寓意着让土耳其的小朋友买一些需要的物品,表达了美好的祝福,我很感动。”库特鲁·阿义坎说。
土耳其在穗公民邓伟伦分享道:“我在中国生活了15年,对中土两国的人民都充满感情。地震发生后,整个仓库放满了来自广东的帐篷、毛毯、发电机等物资。中国还捐赠了集装箱房给我们,帮助我们进行灾后重建,谢谢你们每一个人。”
土耳其在穗公民阿里说:“中国民众为我们捐赠了许多实用的物品。在这些物品当中,我还看到了带有卡通图案的创可贴,这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爱心,谢谢中国。”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2020年是玉树“4·14”地震10周年,值此举办地震10周年纪念活动,意义非凡。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玉树地震10周年的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2020玉树地震10周年心得感想【篇1】
2010年4月14日,地处三江源头的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玉树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和援建单位的辛勤付出下,进行了一场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灾行动和重建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玉树速度”“玉树奇迹”,建成了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10年来,玉树州41万干部群众感党恩、铭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在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维护稳定、产业转型、党的建设各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020年是玉树“4.14”地震10周年,玉树将举办地震1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其目的在于深切缅怀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全面展示10年来灾后重建取得的历史性成果,传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精神,进一步落实“五四战略”,奋力推动“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实现玉树“两个越来越好”。
2020玉树地震10周年心得感想【篇2】
精神是历史的产物,它会随着时代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其内涵。
长期以来,以“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实干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等为代表的青海精神,不断构筑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地域特点的青海精神高地,为改革发展注入人性的坚韧、进取的力量,让前行的脚步更加有力、愈发铿锵。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长期以来青海各族人民不屈不挠与自然灾害斗争实践的集中反映,是青海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守望相助美好品格的充分彰显,是青海各族人民追求发展进步强烈愿望的生动写照。它生动诠释了“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深刻演绎了“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全面展现了“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并与之一起构成了建设新青海的强大精神动力。
玉树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感人至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用血肉之躯,谱写出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凯歌。
2020玉树地震10周年心得感想【篇3】
今天是玉树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星期,是全国人民为灾区死难者致哀的日子,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14日早晨7时49分,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高原上美丽的玉树在地震灾害的重创之下,建筑被毁坏,到目前为止已经失去了两千多个鲜活的生命,让人是那么的揪心,这一场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救援行动马上展开,解放军官兵、医护人员、政府官员、志愿者……都奔赴灾区,夜以继日地在废墟中救助受灾的同胞,真是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我看到胡锦涛在黑板上为灾区的孩子们题写“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时,感动了所有人,人们踊跃捐款捐物,为灾区人们献出自己微薄之力。
玉树,挺住!现在已经是玉树大地震的第七天了,我们炎黄子孙都在关注玉树的最新情况,让我们默默的为玉树人民祈祷,希望玉树重新崛起!玉树——挺住!全国人民都在心急如焚地关注着你们,希望你们早日拥有新校舍,新家园......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玉树是藏族人聚居的地方,这次救灾,全国各族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再次体现了56个民族的团结友爱,爱给我们力量,爱也会给玉树人民带去力量。
2020玉树地震10周年心得感想【篇4】
几天来,媒体、电视、网络及人们的闲谈话题中,谈论最多的无疑就是青海玉树地震之事了。
汶川地震还没有从人们的阴霾中散去,接踵而来的又是青海玉树7.1级的大地震,看到那惨不忍睹的场面,心久久不能平静!也许人们正在欢歌笑语,也许孩子们正在课堂中读书,也许。。。。。。一刹那间,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生命就是这样的脆弱!因突来的灾难,竟死于一瞬间!
几年来,好像天灾特别多,王村的火车相撞,南方的雪灾,王家岭的矿难。。。。。。这诸多,让人看了,总是联想颇多,总让人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总让人放弃诸多的欲望,去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人,一辈子要经历多少苦难?又要去经受多少坎坷?今天好好的,明天醒来,面临的又会是什么?很多的事情让我们不可知,很多的突变,让人很措手不及!也知道,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可是又有多少人在没有失去之前,好好珍惜面前的呢?
2020玉树地震10周年心得感想【篇5】
天下惟有父母之爱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母爱,它是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一个奇迹,一个永恒的美神,真是由于它的遗传生息,才有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行;
生者离去,提醒我们最重要的是珍惜现在的生命、珍惜当下。此刻的阳光很平常,但是想想那些九泉之下的同胞,这缕阳光他们再难见到。山西王家岭煤矿下面被救上来的一百多人,他们上井之后,会像我们忽略这看似平常的阳光吗?什么是活着,什么是生命?生命不是意味着有呼吸,真正的生命是:生命在生活里活着,就是珍惜当下每一秒。记着,如果我们如愿以偿的话,我们也最多活不过2、3万天,在这之后就离开人世。要注意,我们说的是“如愿以偿”的话,不排除中间发生像玉树地震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把每一秒当成第一秒也是最后一秒,这是地震第一个提醒,一个值得所有活着的人要思考的一个巨大的提醒。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全世界的人民都是一家人,鲁迅先生说过“远方的人都与我们有关”,这个远方有多大,决定于我们自己的心到底有多大,我们实际上是一棵大树上的叶子,彼此相连,任何一片叶子都离不开其它叶子的滋养,和其它叶子在一起,即使那片叶子的颜色如何不同。
来源:学习吧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