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1 23: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日记包馄饨”的作文,可以是一次非常有趣且富有深意的创作。这篇作文不仅仅是记录做馄饨的过程,更可以融入个人情感、思考和生活感悟。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1. "明确中心思想 (Clarify the Central Theme):" 你想通过这篇作文表达什么?是回忆童年与家人包馄饨的场景?是描述独自包馄饨时的专注与思考?是将包馄饨的过程比作记录生活(日记)的过程?还是表达对食物、对家的情感?确定一个核心主题,能让你的作文更有深度和条理。
2.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Choose an Appropriate Starting Point):" 可以从一个具体的场景开始,比如厨房里的忙碌、案板上的馅料、手中揉搓的面皮。 可以从一个感官细节开始,比如面粉的触感、馅料的香味、包好的馄饨在水中翻滚的样子。 可以从一个回忆或联想开始,比如看到馄饨想起了某个人或某件事。
3. "生动描写过程 (Vividly Describe the Process):" "动作描写:" 详细描写包馄饨的每一个步骤,如和面、调馅、擀皮、放馅、对折、捏边等
每天吃什么是做饭人最头疼的事,想来想去不如一碗馄饨来的简单。
我做馄饨还是爸爸教我的,爸妈以前在外就是做小吃的,馄饨做的尤其好吃,听妈妈说,以前馄饨好吃到别人拿大盆子来装回去,一家人吃。我问爸妈怎么做的,他们说也很简单,肉一定要新鲜,馄饨包着一点馅,就那一点馅,你还想着糊弄别人那就趁早别卖馄饨了。盐和鸡精是底味然后汤一定要下点猪油,喜欢胡椒粉的可以加点。嘿,再来两滴芝麻油那就是点睛之笔。最后再来点葱花点缀,不好吃都难
首先当然是肉馅,刀剁的肉就是比绞肉机做的好吃,剁好肉馅加入盐和生抽,再加入姜葱水一直搅到肉上劲,最后加入葱花搅拌一下就行了
包馄饨就很简单了,只要捏住了,馅不会跑出来就行了
有时间也可以包漂亮一点
家里没有葱花,来把青菜点缀一下吧,别管香不香,反正都是绿的,也算
虽然卖相不咋地,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中……)
家长发现孩子作文不具体,往往会说,咋字数这么少?去,再多写一点;老师发现学生作文不具体,常常会说,太少了,再多添一些描写。
孩子一脸无奈,一头雾水,然后做到书桌前,咬笔杆:哎!我太难了。
孩子为什么如此痛苦且迷茫?
因为大人告诉他的是结果,而不是方法。
好比是告诉一位司机,你开快点,开久一点,开远一点,可是不告诉他路线和目的地,那么他可能永远也到不了你要的终点。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孩子把作文写具体一点,不是告诉他再多写一点,而是告诉他写具体的方法和路径。
该怎么做呢?
我分享3个重要方法,只要孩子坚持去做,把文章写具体写到位,就都不是问题:
(1)学会记录事件
(2)学会拆分事件
(3)学会多角度描写
接下来,我们结合一些例子来看看具体怎么做到。
为什么记录事件很重要?
因为,事件发生之时,你觉得印象深刻,可是天长日久,记忆会淡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作家都要用笔记记录素材的原因。
你想,孩子为什么写某件事总给人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感觉?因为已经淡忘,记不清了,事件的重要环节都有可能记不得了,更谈不上细节。
有哪些事件需要记在笔记本上呢?
(1)重要的节日或活动
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发生的事,应该记在笔记本上,考试卷出现有关节日的考题可能性也不小。
举个例子,某年某市中考题,如下图:
当然除了应对考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节日相对平常日子来说更具有仪式感,所以值得记录。
(2)重大新闻或社会性事件
大家都知道,升学考试作文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社会热点、重大事件为话题的。
从写作的本来意义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心,也应该是学生们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素养。
拿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来说,有专家院士们挑大梁、冲一线;有不留姓名的热心市民偷偷献爱心;有千千万万的医生护士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都可以记录下来,都有机会写成一篇篇佳作妙文。
(3)自己感兴趣的事件
孩子写作文,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都是从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开始的。
由易到难,从简到繁,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引导孩子写作文也不能违背它。父母和老师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帮他们搭好梯子,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攀登。
一次开心的游玩,一场欢快的游戏,一回欢笑的对话,一眼好奇的探究......都可以引导孩子记录下来。让孩子写作文时有所依靠,而不是两手空空。
有心的父母,还可以帮助拍照,留下照片,配合文字记录就更全面了。
文章写不具体往往是没有学会拆分。有横向拆分,有纵向拆分。
如何拆分呢?
通常来说,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学会纵向拆分,写景状物的要学会横向拆分。那么,拆分事件自然就属于纵向拆分。
举个例子来看看:
这篇三年级孩子写的日记《学包馄饨》,就把“包馄饨”这件事拆分成了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食材
(2)加工馅儿
(3)学包馄饨
(4)失败
(5)妈妈教我
(6)我学会包馄饨
大家已经发现了吧,正因为学包馄饨这件事被纵向拆分成6个步骤,所以就能写得具体。
可以这么理解,拆分事件就是把一件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拆分成几个更细致的步骤。通常一件事,至少会有两个以上的步骤。
比如,取快递这件事,至少可以分为“查看收件信息”、“到达收件地址”、“核对收件信息”、“查找快件”。
只要学会拆分事件,要写具体就不难了。
孩子的作文,如果是写人记事,已经对事件做了拆分,可看起来还是不具体,那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请出“多角度描写”来帮忙了。
什么叫多角度描写?
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这是一篇六年级孩子的作文《打红糖年糕》。文章从“浸泡大米”、“蒸年糕米”、“打年糕”、“出年糕”几个步骤来写,基本环节都包括进去了。
可是读起来,还是缺少什么,感觉火候不到。于是提出从多角度描写的修改建议:
修改之后,就显得有滋有味了,大家可细细品味一下:
怎么样,修改之后,从打年糕小伙子的动作、表情、穿着、号子声、还有隐约的鞭炮声多角度进行描写。
这不仅是字数的增加,更是打年糕气氛的渲染、浓浓年味的烘托,让我们读者也跟着语言文字进入到了敲打声声声入耳的打年糕现场。
行文至此,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原来孩子作文字数不够多,不是命令他再多写点儿,而是告诉他怎么才能写得更具体。孩子也不必无辜地回到房间去挠头皮。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父母和老师,引导孩子写好作文,也应如此吧。期待孩子们的进步!
孩子作文不会写,试试“应急”法,每个问题3句话就能写400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