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2 00:57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组织拖班亲子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的作文:
"精心组织拖班亲子活动,关注细节促成长"
拖班亲子活动,作为连接学校、家庭与孩子的重要桥梁,旨在通过共同参与的形式,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生活,参与学校教育。要确保这类活动取得预期效果,避免流于形式或产生负面情绪,组织者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必须注意诸多细节。
"一、 目标明确,内容适宜"
首先,活动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增进情感交流,还是为了学习新知识,或是为了培养某种能力?目标不明确,活动就容易变得松散、无趣。其次,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活动内容必须符合拖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点和认知水平。拖班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活动设计应富有童趣、互动性强、动静结合。避免过于枯燥、复杂或需要长时间静坐的内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例如,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亲子游戏、音乐律动或角色扮演等环节。
"二、 安全第一,预案周全"
孩子的安全是活动组织的重中之重。拖班孩子年龄尚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限,组织者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活动场地的选择要宽敞、明亮、通风,地面平整,无障碍物,避免尖锐物品。活动器材要
位于大统路苏家巷213号的静安区延长路东部幼儿园,也是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工作日中午12时许,23个月龄的杨朝琪在外婆陈阿姨的陪伴下结束了半日的“集体生活”。离开班级时,还有些依依不舍。班主任费晨玲送他出门,并挥挥手:“明天见!”
杨朝琪所在的班级,目前共有6名18至24月龄的孩子。新民晚报记者获悉,这是静安区依托幼儿园托幼一体化体系优势,延伸服务触角的缩影。
5月31日,静安区教育局联合区卫健委联合发布《静安区托育服务“萌芽工程”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推出“六大行动”——社区“宝宝屋”提质升级行动、幼儿园托班聚能创优行动、“教•养•医”童馨成长行动、科学育儿指导数智赋能行动、托育队伍专业精进支援行动、成长友好生态环境创建行动。
“对症下药”,让托育服务更暖心
静安区教育党工委书记余文君介绍,近年来,静安将托育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扎实推进。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临时照护难题,主动作为,在全市率先建成首批3个“宝宝屋”,率先实现街镇全覆盖,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可复制的“静安样板”。除了“临时托”,静安努力回应2-3岁幼儿全日托需求,今年9月,全区70余所幼儿园将实现托幼一体化全覆盖,提供托位3000余个。“此次‘六大行动’的推出,助力构建普惠优质、便捷可及的托育服务体系,进一步破解‘带娃难’的难题。”余文君说。
以幼儿园托班聚能创优行动为例,静安区通过打造“1+X”托班品牌,进一步让托育服务更暖心。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邱中宁介绍,“简单来说,“1+X”是在满足2-3岁孩子托育需求的基础上,将服务对象的年龄向下延伸,同时叠加多元服务、注入专业力量,让机制更加灵活,便于家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调研后发现,群众的托育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邱中宁举例说,全职妈妈虽然有时间带娃,但希望能够有陪伴宝宝走进幼儿园体验早教活动的机会;社区居民期待托育服务的形式更丰富灵活。于是,该行动“对症下药”,推出半日制、全日制自由组合的弹性托班服务,开发《幼儿园托班亲子活动手册》,提供菜单式托班亲子体验活动,还尝试推出家长渐进式入园陪伴,帮助婴幼儿从家庭照护逐步过渡到集中照护。
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是婴幼儿连续性发展研究的试点园,分龄开设6-12个月、12-18个月亲子托,以及18-24 个月、24-36 个月半日制、全日制托班。陈阿姨说,杨朝琪8个月龄时就在这里参加亲子体验班,如今每天都会过来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半天集体时光,“弹性托班服务让家长选择更灵活,入园陪伴也让我们很放心。”
班主任费晨玲表示,家长的陪伴对育儿起到了双向赋能的作用。“孩子如果有任何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家长可以更及时地关注到,帮助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建立安全感和依恋感。我们也会给予家长更多在育儿方面的指导。”
专业赋能,守护最柔软的群体
“0-3岁的孩子是最柔软的群体,年龄越小,服务的专业性越强。”邱中宁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在卫生部门支持下,幼儿园托班聚能创优行动还探索幼儿园“健康副校(园)长 ”制度,携手开展教养医融合活动。丁文垠是一名双职工妈妈,曾面临着孩子没人带、老人带娃又吃力的双重困境,“新推出的托班,最贴心的是‘教养医’结合,医生定期来指导,老人科学育儿也不再焦虑”。
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主任林丽表示,托幼一体化并不是简单的下移,也不仅是形式上增加一个托班,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对婴幼儿回应性照护”的研究。
“萌芽工程”中的“教养医”童馨成长行动,由教卫跨界协同,开展“四个一 ”探索,包括一个专业联盟、一项课题研究、一份服务菜单、一份童馨档案。其中,服务菜单集各家所长,教育先行、养护同行、医疗护航,着力构建“教育—养育—医疗”三位一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活动现场,静安“芽宝”智能体也成为焦点——家长只需输入0-3 岁育儿困惑,如“宝宝辅食添加注意事项”“语言发展迟缓如何干预”,即刻获得专业的解答和建议。林丽介绍,芽宝智能体融合海量权威育儿资料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基于deepseek r1智能生成通俗解答,答案100%标明专业出处,并通过智能记录及识别宝宝月龄及生长发育状况,提供“千人千面”科学建议,可为家长提供 7*24小时不间断咨询服务。
“静安区托育服务‘萌芽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余文君表示,静安已成立“‘0-3 岁婴幼儿’教养医”研究联盟,标志着区域 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进入了“医教协同专业赋能时代”。后续,静安将全景式支持家长育儿、全方位助力教师能力提升、全视角拓展教养医联动,全力营造“社会懂托育,托育在社会”的成长友好生态。
原标题:《时间灵活、家长还能入园陪伴!静安“萌芽工程”破土,托育服务再升级》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静安区 图片来源:静安区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陈佳琳
位于大统路苏家巷213号的静安区延长路东部幼儿园,也是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工作日中午12时许,23个月龄的杨朝琪在外婆陈阿姨的陪伴下结束了半日的“集体生活”。离开班级时,还有些依依不舍。班主任费晨玲送他出门,并挥挥手:“明天见!”
杨朝琪所在的班级,目前共有6名18至24月龄的孩子。新民晚报记者获悉,这是静安区依托幼儿园托幼一体化体系优势,延伸服务触角的缩影。
5月31日,静安区教育局联合区卫健委联合发布《静安区托育服务“萌芽工程”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推出“六大行动”——社区“宝宝屋”提质升级行动、幼儿园托班聚能创优行动、“教•养•医”童馨成长行动、科学育儿指导数智赋能行动、托育队伍专业精进支援行动、成长友好生态环境创建行动。
“对症下药”,让托育服务更暖心
静安区教育党工委书记余文君介绍,近年来,静安将托育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扎实推进。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临时照护难题,主动作为,在全市率先建成首批3个“宝宝屋”,率先实现街镇全覆盖,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可复制的“静安样板”。除了“临时托”,静安努力回应2-3岁幼儿全日托需求,今年9月,全区70余所幼儿园将实现托幼一体化全覆盖,提供托位3000余个。“此次‘六大行动’的推出,助力构建普惠优质、便捷可及的托育服务体系,进一步破解‘带娃难’的难题。”余文君说。
以幼儿园托班聚能创优行动为例,静安区通过打造“1+X”托班品牌,进一步让托育服务更暖心。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邱中宁介绍,“简单来说,“1+X”是在满足2-3岁孩子托育需求的基础上,将服务对象的年龄向下延伸,同时叠加多元服务、注入专业力量,让机制更加灵活,便于家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调研后发现,群众的托育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邱中宁举例说,全职妈妈虽然有时间带娃,但希望能够有陪伴宝宝走进幼儿园体验早教活动的机会;社区居民期待托育服务的形式更丰富灵活。于是,该行动“对症下药”,推出半日制、全日制自由组合的弹性托班服务,开发《幼儿园托班亲子活动手册》,提供菜单式托班亲子体验活动,还尝试推出家长渐进式入园陪伴,帮助婴幼儿从家庭照护逐步过渡到集中照护。
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是婴幼儿连续性发展研究的试点园,分龄开设6-12个月、12-18个月亲子托,以及18-24 个月、24-36 个月半日制、全日制托班。陈阿姨说,杨朝琪8个月龄时就在这里参加亲子体验班,如今每天都会过来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半天集体时光,“弹性托班服务让家长选择更灵活,入园陪伴也让我们很放心。”
班主任费晨玲表示,家长的陪伴对育儿起到了双向赋能的作用。“孩子如果有任何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家长可以更及时地关注到,帮助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建立安全感和依恋感。我们也会给予家长更多在育儿方面的指导。”
专业赋能,守护最柔软的群体
“0-3岁的孩子是最柔软的群体,年龄越小,服务的专业性越强。”邱中宁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在卫生部门支持下,幼儿园托班聚能创优行动还探索幼儿园“健康副校(园)长 ”制度,携手开展教养医融合活动。丁文垠是一名双职工妈妈,曾面临着孩子没人带、老人带娃又吃力的双重困境,“新推出的托班,最贴心的是‘教养医’结合,医生定期来指导,老人科学育儿也不再焦虑”。
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主任林丽表示,托幼一体化并不是简单的下移,也不仅是形式上增加一个托班,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对婴幼儿回应性照护”的研究。
“萌芽工程”中的“教养医”童馨成长行动,由教卫跨界协同,开展“四个一 ”探索,包括一个专业联盟、一项课题研究、一份服务菜单、一份童馨档案。其中,服务菜单集各家所长,教育先行、养护同行、医疗护航,着力构建“教育—养育—医疗”三位一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活动现场,静安“芽宝”智能体也成为焦点——家长只需输入0-3 岁育儿困惑,如“宝宝辅食添加注意事项”“语言发展迟缓如何干预”,即刻获得专业的解答和建议。林丽介绍,芽宝智能体融合海量权威育儿资料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基于deepseek r1智能生成通俗解答,答案100%标明专业出处,并通过智能记录及识别宝宝月龄及生长发育状况,提供“千人千面”科学建议,可为家长提供 7*24小时不间断咨询服务。
“静安区托育服务‘萌芽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余文君表示,静安已成立“‘0-3 岁婴幼儿’教养医”研究联盟,标志着区域 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进入了“医教协同专业赋能时代”。后续,静安将全景式支持家长育儿、全方位助力教师能力提升、全视角拓展教养医联动,全力营造“社会懂托育,托育在社会”的成长友好生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