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鲁迅奔月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2 04:56

鲁迅奔月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鲁迅《奔月》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准确理解《奔月》的核心内涵:" "背景与情节:" 简要回顾故事梗概,嫦娥奔月后,在月宫感到寂寞,后羿也变得懒惰,两人生活一落千丈。后羿为了讨好嫦娥,开始打猎,却因疏于防范被逢蒙所害。嫦娥为了保护后羿的箭,将不死药吞下,飞升月宫。 "象征意义:" 这是理解的关键。《奔月》并非简单的神话故事复述,而是鲁迅借用了神话外壳,深刻讽刺和批判现实社会。需要注意: "嫦娥的象征:" 她代表了脱离现实、孤高自许的知识分子或艺术家,在舒适的环境中失去了锐气和行动力,变得冷漠、自私,最终与世隔绝。 "后羿的象征:" 他可以象征一部分仍留在现实社会中,但可能变得平庸、懒惰、缺乏警惕性,甚至有些迂腐的国民或知识分子。 "逢蒙的象征:" 代表了现实社会中潜伏的邪恶、背叛和威胁。 "不死药的象征:" 可以象征理想、信念、力量,但嫦娥为了保护(或许也是为了逃避现实痛苦)而选择放弃,意味着

鲁迅《奔月》:英雄落幕,生活终究要回归平凡

说起鲁迅,我们并不陌生。在语文课本上,我们总能从《狂人日记》,《呐喊》中感受到鲁迅那“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也注定了鲁迅很少写关于婚姻、爱情的小说。而这篇《奔月》是他唯二的婚姻小说之一。

《奔月》最早发表在1927年1月《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二期,后编入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小说描写了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故事。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可是经鲁迅改编的神话故事除了神话色彩以外,更带有了浓重的婚姻、英雄、平凡人物的色彩。而这些元素,正是和我们平日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折射了那个时代的底层人民的思想。



01、英雄后羿:英雄解救人类后,终究要回归平静生活

故事的开头,后羿已经把太阳射下来了。而后羿在射完太阳后,成为了名噪一时的英雄,也是众多人巴结的对象。可射完太阳的后羿,几年后却要为一日三餐而奔波。这让他不免感叹曾经自己是活的多么风光。

“这西山的文豹,还是我们结婚以前射得的,那时多么好看,全体黄金光。”他于是回想当年的食物,熊是只吃四个掌,驼留峰,其余的就都赏给使女和家将们。后来大动物射完了,就吃野猪兔山鸡;射法又高强,要多少有多少。“唉,”他不觉叹息,“我的箭法掌太巧妙了,竟射得遍地精光。那时谁料到只剩下乌鸦做菜……。”

可如今,每天都要吃乌鸦炸酱面。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他在拯救完人类后,过着舒适的生活,却忘了,一直呆在“舒适圈”也是会坐吃山空。正如,周围的动物已经被他射完了。

在我看来,其实当了英雄后,更难的是心态的落差和待遇的落差。这让我想到当初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的人纷纷跑到他家附近,就为了看一看这个拿了诺贝尔奖的人。

可现在,几年过去了,我想也应该没有人再对他有这么强烈的好奇和关注了。虽说,莫言算不上英雄。但在我看来,其实英雄和“一夜成名”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因此,很多一夜成名的人并不能放正自己的心态。但其实,我们当英雄可能只是一瞬间或者一时的事情,而这短暂的时间,并不能代表你的整个人生。而对我们来说,平凡的人生,才是我们人生的主旋律。


而当第二日后羿去打猎的时候,更让人觉得可怜。他射中了一只鸡,可谁知这只鸡是有主的,而后羿以为老太太会认识他,可谁知道,老太太并不认识,反而一个劲要他赔鸡。

而在回程的时候,他遇到了忘恩负义的逢蒙。而逢蒙竟然想要射杀他,好歹被他躲过了。也因此,他只是笑笑,并没在意逢蒙的挑衅。转而继续回家。

细细读来,其实老太太和逢蒙代表的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小市民阶层。对于落寞的英雄,小市民肯定不认识。他们并不在乎什么是国家大义,他们在乎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只要自己的利益被损,肯定就要想方设法赖着要赔偿。

也正是因为有老太太和逢蒙的小市民的“愚昧”,才更突显出后羿的正直善良,也更反衬出后羿落寞后,一个英雄的孤独感。后羿更多的是像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引领人民前进的引路人,领着指路的明灯,虽然是英雄,却也是孤独的。



02、丈夫后羿:在婚姻中是好丈夫,尽全力的给嫦娥更好的物质生活

在婚姻中的后羿,可谓是“二十四好”丈夫。不仅给嫦娥他能提供的最好的物质生活,还时常为嫦娥未来担心,甚至自责自己没能力,让嫦娥过不上好日子。那么,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后羿深深爱着嫦娥,那嫦娥爱后羿吗?在我看来,嫦娥是不爱后羿的,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在外人面前不给丈夫面子

故事一开头,那匹马仿佛知道后羿的心思,开始小心翼翼起来。而服侍他们的奴仆们,看见后羿手上的乌鸦,也不禁苦笑。不仅如此,当看到后羿带来乌鸦的时候,还不满,为什么老是带来乌鸦。

家里的人似乎都知道,在嫦娥面前,后羿是没地位的。大家知道这点,却没说什么。试想,每个男人都是要面子的。特别是在古代,男权主义盛行,而嫦娥在外人面前不给丈夫面子,在仆人面前狠狠的打丈夫的脸面。说的好听是因为后羿宠她,喜欢她,说得不好听。便是嫦娥不在乎后羿是否有脸面,她只想得到她想要的。而这,不是爱情。更多的是自私。

2、丈夫在外辛苦,却从不心疼丈夫

还记得后羿打猎回来,跟嫦娥支支吾吾的说,今天只射到了乌鸦,但还有意外之喜,他多饶了三十里的远路,射回来一只麻雀。而嫦娥的第一个反应则是:这麻雀怎么都碎了,而第二个反应则是:你为什么不多绕点路?

看到这里,我其实莫名的有点生气。因为,作为一个在家不用带小孩,无所事事的家庭妇女。丈夫在外一整天,好不容易射到食物,却被百般嫌弃。而嫌弃也就算了,还责怪丈夫不努力。这真的是喜爱丈夫吗?

虽然现在也有着很多全职妈妈,或者是全职太太。可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在外辛苦拼搏的动力就是家里的温暖。而对他最好的鼓励,除了家人的支持,更多的是家人对他辛苦工作的珍惜和理解。而嫦娥,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太太。

3、同甘却不能共苦的婚姻,自私吃下仙丹,离开家庭

嫦娥选择吃下仙丹,离开后羿。这应该就是那个著名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了吧。而这在我看来,更多的是选择离开家庭的一种写照。这让我想到之前在《非诚勿扰》里那个著名的“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面笑”的女孩。

在我看来,其实嫦娥从头到尾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曾经因为后羿是英雄,选择嫁给后羿。现在,却因为后羿贫穷而选择离开。那么嫦娥嫁的到底是“英雄”“好生活”的这些外在条件,还是嫁给后羿这个人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因此,总结来说,嫦娥对后羿并没有多少的爱情。



从后羿和嫦娥这一段失败的婚姻来看,并结合《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的纪录片,我们应该要一段怎么样的婚姻呢?

首先,伴侣的三观要一致

还记得在《亲爱的,不要跨国那条江》里的两个主角姜溪烈奶奶和曹炳万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情,都让我们感动纷纷。说实话,其实这个纪录片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大部分都是两个老人的生活日常。

可细想,为什么两个老人可以一起结伴摘野菜,去看花,手拉手穿着传统衣服去做事情呢?我想,这更多的是相似的三观。相似的三观让他们有相同的爱好,相同的看法,而这或许也是他们可以长久维持下去的重要原因吧。

其次,结婚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几年前,随着《蜗居》等电视剧的盛行,大部分年轻人纷纷号召要“裸婚”“裸嫁”。号召着“真爱至上”。但,婚姻真的有那么容易吗?我想不是的。先看后羿和嫦娥,他们曾经因为“好生活”结婚,但却因为没钱而让嫦娥抛弃了丈夫。

同样的,金钱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其实可以解决90%的争吵。我并不是号召大家要去找富豪,我更想说,结婚,除了真爱,更多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才可以结婚。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

最后,找一个心疼你、珍惜你的伴侣

先看嫦娥和后羿,后羿在结婚后,几乎算是对嫦娥百依百顺。不仅一心为嫦娥以后自己孤单一人留在世界的衣食住行打算,看到嫦娥消瘦的脸,也在暗暗责怪自己不能给嫦娥好日子过。

而看姜溪烈奶奶和曹炳万爷爷,他们在几十年的结婚生活中,互相珍惜着对方。不仅对方生病的时候,亲自照顾,更是平日里不舍得对方干一点重活。而这种婚姻日子,虽然普通,却也是幸福的。

曾有人在思考,结婚看的是对方的什么条件?在我看来,更多的应该是看重对方是否对你好,以及是否珍惜两人的情感。只有心疼你、珍惜你的付出的另一半,并给予你爱情和理解的婚姻。这种婚姻,是一种好的婚姻。



03、后羿嫦娥的爱情,也是鲁迅和许广平的缩影

曾有一个人说:“故事里的人物情节,都是作家的生活经历。”而这个故事也是如此。《奔月》是鲁迅写的为数不多的爱情小说之一,而这里的嫦娥和后羿,也有着一部分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缩影。

首先,嫦娥对后羿是有所期待的,而许广平也对鲁迅有所期待

还记得在后羿回想他曾经射了多少猎物的时候,嫦娥的反应是:“哼”嫦娥微微一笑。而这里的“哼”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女生的一种娇嗔,而嫦娥的微微一笑更多的是对后羿能给她带来好生活的期待。而后羿也在这一笑里,感觉到愧疚和欢喜。

而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鲁迅45岁,许广平28岁。鲁迅已经在文学界有所成就,而许广平是他的弟子。许广平期待着和鲁迅的爱情可以开花结果,但是鲁迅则因为现实和身份的问题有所顾虑。因此,他把内心的惶恐和害怕选择写下来,咨询许广平。并在期待着回信的时候,写下这个故事。但,鲁迅确是对许广平的期待的感到愧疚和欢喜。

其次,后羿对年龄上不自信,害怕嫦娥离开自己;而鲁迅同样对自己的年龄不自信,害怕许广平离开自己。

先看后羿和嫦娥,小说里有很多处后羿对于自己年龄的不自信,比如“老太太,我去年就有了四十五岁了”“莫非看得我老起来了?但她上月还说:并不算老,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堕落。”这些话无不体现着后羿已经是一个落寞英雄,而嫦娥则是年轻貌美。因此,小说里,后羿经常害怕嫦娥会离他而去。

同样的,刚好鲁迅四十五岁了,而许广平才28岁。鲁迅也同后羿一样,慢慢步入老年了。可许广平这是才年轻貌美。而这也体现出鲁迅害怕许广平离他而去,更害怕自己的年龄无法给许广平幸福。



04、《伤逝》和《奔月》的异同

作为唯二的两篇婚姻小说,里面的两对男女主角虽然选择不同,结局不同,但这两段婚姻依旧有着相似之处:

首先,涓生和后羿都面临着婚姻问题

在两个故事中,两个男主角涓生和后羿都在婚姻中面临着问题。涓生一方面想要去追求新的思想和新的自由。但一方面,因为环境因素,他不愿离开子君。他没办法放弃现在这个现实生活。对涓生来说,他的婚姻问题是屈服于麻木的现实还是追求美好的新思想。

而对后羿来说,他的问题似乎简单多了。他一方面在维护着和嫦娥的婚姻,但另一方面他知道这种生活并不长久,因为他迟早都是面临着成仙。而他的婚姻问题是在成仙和维护婚姻中摇摆不定。

其次,嫦娥和子君都是莬丝花

对于嫦娥来说,她代表的更多的是中国古代妇女,即完全没有经济能力,要依靠男方的那一群人。试想,她不帮忙分担家用,只是负责在家里。这不正像是古代那些中产阶级的太太一样,家里有几个奴仆,自己只负责花钱和管家吗?但,这一类的人,她们的命运是绑在男方身上的,她们没办法独立自主。

子君同样也是如此,子君的行动完全出于对涓生的爱,所以这种行动是热烈的、冲动的、盲目的、暂时的。在思想上,涓生处于启蒙者的角色,子君处于被启蒙的角色,这种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使涓生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在地位上,子君是依附于涓生的。



可是,涓生和后羿的选择不同,而他们的结果自然也是不同。他们的身上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了。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涓生有追求,后羿无梦想

先说涓生,他对于人生还是有梦想的。他和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理想,反对愚昧。而《伤逝》这篇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把新思想和旧思想的对抗融合的非常好。这也体现了涓生的矛盾。

至于后羿,对他来说,是没有梦想的。《奔月》中的后羿,已经老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英雄。而他并没有思考过以后的日子,他的人生一直都在围绕着一日三餐的猎物。虽然,他有着仙丹,可是他却依然没有做好成仙的准备。他只管着眼前的事。

2、在家庭地位上:当子君无法和涓生思想同步时,涓生选择抛弃;而当后羿和嫦娥没办法沟通的时候,嫦娥选择抛弃

在思想上,涓生处于启蒙者的角色,子君处于被启蒙的角色,这种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使涓生处于支配地位。但受到影响后,子君的独立意识在爱的催化下变得越发强烈,她毕竟是旧时代的女性,深受旧思想的束缚,她的勇敢与抗击建立在爱情与周围琐碎的小事上,在琐碎的生活面前,她的觉醒的精神无法解决温饱问题, 于是她又回到了封建家庭的奴仆角色。而这也让涓生抛弃了她

反观嫦娥,她的行动出于后羿达不到其标准后的重新追求,她与后羿和别人并无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她的行动是纯个人的、自我的、无留恋的。也因此,后羿达不到她的要求时,她可以选择成仙。

3、在经济地位上:嫦娥完全依附于后羿,而子君既依赖涓生,又渴望独立

在经济上,涓生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可是子君却并不是完全依赖涓生。她卖掉了自己的金耳环,只为了可以分担涓生的压力。而她的这个行为,更是为了获得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但是子君没有真正的收入来源,她需要依赖男性才能生活,所以她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

反观嫦娥,她并不想独立。在家庭生活中,完全由侍女进行劳务分担。 嫦娥完全没有生活能力,也没有独立意识。她追求的是由他人付出努力后为她提供的生活上的满足,本人并没有追求新生活的意向。

总结来说,子君曾想过反抗,却不得不屈从现实;而嫦娥,追求的是不劳而获,根本不想独立。

结语:

《奔月》这篇小说,除了生气嫦娥的冷漠,后羿的无情,更多的或许是因为嫦娥的要求让后羿没办法满足,因此她只能选择离开这个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婚姻。

而后羿和嫦娥的爱情,就如同作者鲁迅本人的爱情。庆幸的是,鲁迅最后选择了和许广平在一起度过了余生。而《奔月》背后藏着的除了爱情故事,更多的是那个年代,年轻人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一种新精神。


鲁迅《奔月》太现实了:再厉害的男人,没了钱,也得看老婆的脸色

“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

鲁迅不愧是鲁迅,再熟悉不过的后羿与嫦娥的传说,只从“乌鸦炸酱面”入手,一下子把神话人物拉进烟熏火燎、鸡零狗碎的生活里。

在鲁迅《奔月》的故事中,曾经的射日英雄后羿,已是46岁的中年男人。

年轻时射一手好箭,把三山五岳的巨兽长蛇、野猪山豹啥的猎了个精光,一身本事没了用武之地,每天为三餐奔波,被老妻嫦娥一日日嫌弃。

这一日,他远绕了三十里路,收获仍是可怜的三只老乌鸦,和一只射碎了的小麻雀。

后羿在家门口犹豫了半天,到底硬着头皮进了家,果不其然迎来了嫦娥的一腔抱怨:

“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

你看,这一幕描写多生动,近百年的时间了,女人们抱怨丈夫没能耐的口吻还是这么如出一辙!

关于爱情与现实的,鲁迅笔下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伤逝》。

两个追求婚姻自由的进步青年涓生与子君,冲破女方的家庭阻力同居,涓生却因失业生活难以为继,将爱人视为累赘,起初的甜蜜变成了嫌弃,最终抛弃了子君并导致了她的死亡。

涓生在窘困中悟出“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相比《伤逝》清晰的悲剧内核,个人觉得《奔月》反而更锋利,有种钝刀去凌迟婚姻的现实感,后羿与嫦娥的婚姻裂痕,亦是当代人的真实常态!

长久婚姻的第一前题:有米下锅!

老话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李碧华对此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挨穷不难,只要肯。但你敢不敢?二人形容枯槁,三餐不继,相对泣血,终于贫贱夫妻百事哀,脾气日坏,身体日差,变成怨偶。一点点意见便闹得鸡犬不宁,各以毒辣言语去伤害对方……”

在鲁迅的故事里,早先嫦娥嫁给后羿时,是过了相当阔气的一段日子的。

木榻上铺着闪着金黄光泽的豹皮,熊是只吃四个掌,驼只留峰,其余都赏给使女和家将们。更别说野猪、野兔、山鸡了,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餐桌上的野味渐渐由大至小,山珍从多到少,最后只能见着乌鸦了,嫦娥的脸色也是这么一天天冷下来的。

后羿奔波一天归来,讨好地叫着“太太”,嫦娥却爱搭不理,仿佛听不见。

后羿试探着将好不容易猎来的麻雀展示给嫦娥,期待一点好脸色,却只收获一句嫌弃的:“哼!一团糟!”

后羿诉说每天狩猎的不易,路途遥远,嫦娥只是怒斥:“你不能走得更过多一点么?!”

后羿提起从前富裕的生活,他去帮衬丈母家,嫦娥却似乎不太记得,讥讽道:“是么?”

夫妻的交流变得小心翼翼、夹枪带棒,婚姻已经在经济的压力下变了质。

即使年过四十,嫦娥仍红唇如火,纵然不笑,脸颊上还有浅浅的酒窝。

美貌被一整年、一整年的“乌鸦炸酱面”搓磨得毫无生气,从她嘴里射出的每个字,都成了不满、怨怼和失望。

嫦娥饿着肚子,喝下一碗水,合眼躺下时,只够耐心与力气从鼻腔里对解释不休的丈夫发出一个“哼”字!

长久婚姻的第一前提,永远不会是爱情,必然是最现实的“有米下锅”!

代入到当代家庭,自然不是简单的把饭吃饱,而是至少有抵御压力与风险的能力——

每个月的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开支,老人的赡养,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医疗保障……

在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解决的情况下,婚姻才会有继续运转下去的温情。

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在一堆付不起钱的当下,还能心平气和、言笑晏晏。

在婚姻里失去体面的男人:少提“想当年”

上射九日、下杀怪兽为民除害的后羿,曾经是多么的风光伟岸!

那时候,人人称颂他是英雄。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过去的荣光消磨在一个个庸琐的日子里归于平常,后羿的历史功绩慢慢被世人淡忘,弟子逢蒙转过来暗害他,嫦娥也难耐清苦,最终离他而去……

后羿的箭法一如当年百发百中,墙上挂着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还闪着锐利的光泽。

但他不再骄傲了。

精湛的箭法唯有乌鸦可射,每天的价值取决于太太的脸色。

打猎没有收获时,后羿远远揣测嫦娥的眼光,都会“不觉一吓,脚步登时也一停”。

对于太太的不满,他心虚、歉疚、讨好甚至于有些谄媚,支支吾吾、英雄气短。

他只好不断地提起从前的骁勇与风光——

当年的封豕(大猪)是多么大,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小土冈;当年的长蛇是多么壮观,西山的文豹是多么华丽……

后羿沉湎这些曾经的丰绩之余,还有深深的懊悔:

那大猪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长蛇可以做羹喝,哪里会用天天愁饭菜?

从年轻时的一腔抱负、豪情万丈,到中年时庸庸碌碌、为五斗米折腰,生命的沉重与荒诞感扑面而来。

阿耐的《食荤者》里有这么一句:“中年男人患得患失,利字当头,畏首顾尾,再没有阳光般的心态,义无反顾的勇气。”

如果天帝俊再生九子当空,封豕长蛇再横行山林水泽,被困于“下一餐饭菜在哪儿”的中年后羿,还有无所畏惧、骁勇提弓的心气吗?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失去经济能力,意味着失去自我。

干巴巴受穷的日子,一天天锤下来,温柔美丽的嫦娥变得恶声恶气、面目可憎,英勇神武的后羿没了体面与尊严。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包括情感、报酬、资源等等。

对于社会来说,后羿射下九日、降伏凶兽后,人们生活太平,不再需要英雄,乡间的老婆子全然不承认他过去的丰功,只把荣誉都算到“逢蒙老爷”的头上。她对后羿的“想当年”全无兴趣,只关心误射她的鸡,这中年男人得赔上多少个白面炊饼、多少根大葱!

对于家庭来说,后羿不再能提供名、利的价值,嫦娥从婚姻里能获得的保障和回馈越来越少,就算过去再有本领,现在也是个“没用的男人”

一个“没能耐”,把处在婚姻里的中年男人撕扯得体面全无,多少夫妻困在这个局面中恶语相向、争吵不休?

当年的声望多么的高,当年的日子是多么的丰裕,当年的妻子是多么的娇美……

似乎提起当年,才有一些应付窘困的底气,其实不过徒增难堪,失去价值,就守不住当下的尊严。

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合作!

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书中给出了答案:合作

他说:“婚姻合作需要终生不变的决心,婚姻最糟糕的准备情况是,一个人只顾及自己的利益。

回归到鲁迅《奔月》的故事里,嫦娥在后羿为生活奔波在外时,带着首饰,偷吃了道士送给后羿的金丹,飞升上天。

在前一天,后羿才为他们的未来承诺:

“真不知道将来怎么过日子,我呢,倒不要紧,那金丹吃下去,就会飞升。但是我第一先得替你打算,所以我决计明天再走得远一点(打猎)……”

嫦娥从鼻孔里出来个“哼”字,她不信,也不敢把看不见的未来押在后羿的良心上。

连鸡汤都有一整年没喝上了,嫦娥是穷怕了。

反观后羿,哪怕日子再难,他都没吃金丹回天庭去独自享福,“乌鸦炸酱面”也是每日拼尽全力的所得。

“唉唉,这样()的人,我就整年地只给她吃乌鸦的炸酱面……”后羿每想至此都惭愧到脸红耳热。

为了省钱,后羿早就停了早餐,将腰带紧了又紧,计划再多行几十里地去狩猎,再晚归一点,心中对沉睡的妻子道歉:“对不起得很”。

后羿代表了一部分男人忠诚坚守的品质,没有因困难的现实而推卸家庭的责任,遣散奴仆,更没有舍弃做人的底线,如逢蒙般欺诈掠夺他人。

吃不起山珍海味,但白面炊饼是管够的,看书中的老婆子肯用一只鸡换十个饼,说明大多数人的生活不过如此。

所谓“由奢入俭难”,嫦娥难以接受的是平庸而无趣的生活,“奔月”背后,是自私的享乐和对婚姻合作关系的背叛。

长久的婚姻不仅是利益的共识,还应该有理解、共进、沟通、分担、尊重……

两个人一起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为共同的目标相互扶持,这种良性的合作才是健康的婚姻关系。

《奔月》的精妙之处在于结尾,后羿饿了一天、跑了二百里路带回一只鸡,憧憬太太的一点好脸色,却只看到凌乱一地的衣箱和丢失的首饰。

愤怒之下,他向着月亮以当年射日的雄姿连发了三支箭,然而月亮却毫无损伤,后羿悲叹自己的老迈,肚中的饥饿将他拉回了现实,他吩咐女仆:

“赶快去做一盘辣子鸡,烙五斤饼来,给我吃了好睡觉。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再去量四升白豆喂马!”

你看,管他日子多操蛋,总归是要吃饭的。

对一个疲于奔命的中年男人来说,想暂时忘记生活的琐碎,实在是一种奢侈。

#我在岛屿读书#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