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2 07:42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撰写工作总结和调薪表时应注意事项的文章:
"精雕细琢,赢得应得:撰写工作总结与调薪表的关键注意事项"
工作总结与调薪表是职场中向上管理、绩效评估和薪酬调整的重要工具。一份出色的总结能清晰展现你的价值与贡献,为调薪提供有力支撑;而一份严谨的调薪表则能基于客观数据,争取合理的薪酬回报。无论是撰写者还是审阅者,都应关注以下关键事项,以确保文档的准确性、有效性和专业性。
"一、 撰写工作总结应注意的事项"
工作总结的核心在于"回顾过去、提炼价值、规划未来",它不仅是任务的汇报,更是个人能力的展示和职业发展的基石。
1. "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为何总结?" 是为了常规汇报、项目复盘、晋升申请还是调薪支撑?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总结的侧重点和深度。 "受众是谁?" 向直属上级、跨部门同事还是更高级别的领导汇报?不同的受众关注点不同,语言风格和详略程度也应相应调整。
2. "内容真实,数据支撑:" "实事求是:" 总结内容必须基于事实,避免夸大其词或凭空捏造。成绩要具体,不足要坦诚。 "量化成果:" 尽可能用具体数据
01年终总结写得不好,居然被降薪
小董平时工作算是很努力的一个,但是属于那种只会干活不会总结的选手,每年写年终总结时候都特别挠头,觉得工作都干完了,写总结没什么用,还不是千篇一律的把工作在复述一遍,劳心费力。
今年年底的时候,恰巧碰上一个大客户,小董忙得焦头烂额,终于在年底前把订单签了,同事们连庆功宴都给他准备好了,升职加薪指日可待,但也是因为这个大单,小董更没有心思写总结了,觉得反正大家都写得都差不多,领导也不能都看,干脆就在网上抄了一篇应付了事。
但到了年底开大会的时候,没想到老板竟然在大会上非常严肃地提出,某些同志对年终总结不够重视,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小董听着心里发毛,感觉自己会挨批,但真正等待他的却不仅仅是挨批这么简单,而是被扣掉了全部年终奖。
为此小董找HR和自己的主管领导理论,认为老板就是针对他,变着法的想要扣钱,但是得到的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他对年终总结态度敷衍,抄袭应付,所以扣掉奖金。
小董对于年终总结的态度,代表了很多职场人的通病,很多人在写年终总结的时候都会非常头疼,觉得工作做完就好了,干嘛还要浪费脑细胞去总结,而且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了,也不知道怎么总结。
这种想法其实大错特错,一份好的年终总结不仅能让你看到自己一年的工作成绩和不足,还能帮你升职加薪。
02你不知道的年终总结背后隐藏的秘密
其实,对于职场人来说,一篇年终总结背后隐藏着很多秘密,很多人并不知道。
1.对自己一年来的复盘。
每一项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在当时会采取能想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但是因为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个应对措施可能并不是最有利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工作总结来复盘,查缺补漏,总结经验,提取好的做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改进不够完善的地方,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而这种复盘的过程往往需要通过年终总结来实现,只有当一年的工作全部完成,再回头去审视整个过程的时候才能足够客观和理性。
2.这是一次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
不是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老板都会一一去关注,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但是年终总结的时候,所有人的报告都会被发送给老板,因此这是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试想一下,老板打开邮箱,里面堆着满满的工作总结,每一篇的阅览速度不会超过两分钟,如果一篇年终总结能让老板看到5分钟,那么说明老板在这篇报告里看到了自己想要看的东西。
比如特别关心的项目成果、数据,存在的优势和缺陷,过程中是否有明显失误;一年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对于未来的实用规划等,这些内容不只是对个人工作的总结和提炼,甚至对公司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03让老板信服的年终总结,有三大原则
1.学会利用用户思维写
想要写好一篇年终总结,首先就要明白总结是写给谁看的,写总结的目的是什么。
年终总结不是回忆录,不能流水账一般地把全年的工作罗列赘述。年终总结是写给老板看的,目的是要让老板知道自己一年的工作成果,为公司带来的实际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总结提炼的工作经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些都是老板想要从总结里看见的。
所以,要站在老板的角度分析对方想看什么,然后再开始动手写。老板时间有限,尽量采用简短的语句用数字直观的阐述成果,不要连篇累牍的复述过程多么辛苦,老板从不在意过程他们只看结果;提出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是普遍存在的,并且短时间内很难突破的,要客观且实际;有效经验要尽量用案例说话,避免空洞。
2. 陈述事实而不写主管感受
客观讲述事实经过,不要过分感情用事的邀功表衷心。工作总结不是陈情表,其写作站位应该更高,纵观全局进行分析判断,用词应更加严谨,不应出现感觉、应该、或许一类的词,也不能用主管感受代替工作成果,比如说“感觉客户对我印象很好。”“这个项目做得非常辛苦。”这就显得非常业余了。
应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一年的工作成效,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证明,每一份成果都应该有事实依据来验证和支撑,而不能主观臆断的去猜测和分析,老板要的是成果而不是你的自我感觉良好。
3.附上对明年的规划
想要有成绩,有位置,找准方向非常重要,弄清楚老板明年想干什么至关重要,老板的目的就是你的目的,公司在战略就是你的规划,只有保持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才能让老板看见你的可塑性和可用性。
如果去年一年并没有什么突出贡献,又或者犯过几次比较严重的错误,那么就要在工作总结里体现出亡羊补牢的诚意,明年要如何改进,个人发展方向在哪里,把自己的工作计划融入到公司的整体规划中,让老板看见你存在的价值,这也是挽救失误的重要方式。
总之要让老板觉得你的总结对全公司发展有用,这才是一篇好总结应该达到的效果。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 张俊
编 | 张晓莉
本文首发自《人力资源》杂志
年度调薪是个大工程,HR好不容易说服老板批下调薪额度,但末了却常常落得多数员工不领情,有时候一不小心还会来个曲终人散。
A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每年年初实行全员年度调薪,其调薪规则是,根据外部调研及企业经营情况确定可供调薪的总规划,每个部门按照年度绩效评价及战略重要性给予一定的调薪比例,具体到员工身上,其调薪比例和额度由部门负责人确定,报上级审批后方可生效。
令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头痛的是,有几个部门经理为了不得罪人,总是把调薪额度拿来均分。表面上看这样分配谁也不得罪,但实际上很多员工心里愤愤不平。老员工甲叹息:“这种调薪,调跟没调一个样……”绩优员工乙觉得寒心:“既然干好干坏一个样,何必再这么努力!”只有等着“蹭车”的员工丙无所谓:“反正我就图个安稳,日子混着,工资也跟别人一样涨,挺好挺好。”
调薪不公导致绩优员工离职,人力资源部的招聘工作量激增,在用人部门的催促下,人力资源部门急着招聘新人上岗,于是新员工的工资明显高于老员工。如此一来,发牢骚的、讨说法的、要辞职的纷至沓来。几年下来,这几个部门的人员业务水平明显下降,新员工也留不长久。
所谓差异化调薪,是指调薪避免大锅饭,动态调整,体现差异。简单来说就是员工的能力、业绩有高下之分,调薪结果也要见出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要有凭有据,让员工看得到、算得清。
对HR来说,年度调薪是个扣分题——做得好不加分,做不好却有可能引发众怒,所以HR在做这项工作时要找准定位,只有把自己放在组织者而非裁判者的位置上,才能更好地组织和落实年度调薪工作。
笔者建议,各位同仁不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年度调薪:
绝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具备利益分享精神,他们乐意给员工提供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待遇,前提是企业的利益有所保障。很多时候,HR没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证明应该加薪、如何加薪以及加薪后取得怎样的效果。
那么,HR有哪些可以说服老板同意加薪方案的数据和理由呢?
一是利用人力资本效能指标,如人均产出、人力成本投入产出比等数据,与行业优秀标杆企业相比,与过去历史相比,说明调薪的需求;
二是利用外部调薪比例、外部薪酬数据分析等,为调薪幅度提供依据;
三是利用优秀人才招聘留用情况或人员流失情况等数据作为辅助,说明调薪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HR在向老板申请调薪预算时,应阐明本次调薪如何操作,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以及调薪后会取得哪些积极效果。
总体调薪方案确定以后,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给谁调、调多少”的问题。所以HR要进行人才盘点,对人员进行评价并分类。人才盘点一般从业绩、能力两个维度对人员进行评价。业绩主要指员工在当前岗位上的业绩贡献,可根据员工全年的绩效考核结果确定;能力用于衡量员工所具备的能力与当前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具体可根据岗位任职资格等工具确定评价标准。
人才盘点的结果可由九宫格呈现出来,明确体现出员工在当前岗位上的胜任程度。除了用于定薪、调薪之外,也可用于人员任免和人员晋升。
技术层面:制订规则,测算比例
制定调薪规则是一项技术活儿,是体现差异、提高内部公平性的关键手段。常见的调薪规则分为单维度调薪和双维度调薪两种。
单维度调薪,根据人才盘点结果调薪
在薪级、薪档明确的情况下,调薪方案可根据人才盘点结果直接确定上调几档,如表1所示:
此种调薪方法虽简单,但却存在明显的缺陷,即过于机械化,不够灵活。比如案例中的A公司,每个部门的调薪总额是确定的,直接套档则很容易造成额度不够或者额度用不完的问题。而且在薪档不明确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就彻底失效。此时,我们可以根据其他方法测算不同人员的调薪比例。举例来说:B公司有83名员工,人才盘点结果从差到优共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分布及人员年薪总额如表2所示。
已知2018年公司的总调薪额度为10%,那么如何确定每个等级的调薪比例?
(1)根据现有薪资数据确定每个等级的薪资总额占公司薪资总额的比例。
(2)确定各级别的差异化调薪比例,在本案例中,先假设人才盘点结果为3级的人员调薪比例为X,然后依据人才盘点结果等级越高则调薪比例越高的规则,设置其他等级人员的调薪比例(见表3)。
(3)通过方程式计算出X值,可得出X=8.45%。
(4)将已得出的X值代入表中,即可计算出每个人才盘点结果等级对应的人员调薪比例。
双维度调薪,根据人才盘点结果
和员工薪酬在宽带中的位置调薪
双维度调薪,顾名思义,即在人才盘点的区分维度下再加入CR值的区分维度。所谓CR值,是指员工薪酬在薪酬宽带中的位置,其计算公式为:
由于受市场等因素影响,新招聘员工的薪资容易高于同岗位的老员工,导致薪酬不公平。在人才盘点结果相同的情况下,CR值偏低的人理应得到更大的调薪额度,以逐步纠正不合理的差距,如此则更多地体现出动态性。
仍以B公司为例,双维度调薪的第一步是将现有员工的薪酬按照CR值的不同分为三类:CR<0.33、0.33<CR<0.66、CR>0.66,并结合人才盘点结果的五个等级,将现有人员划分成15类(见表4):
然后按照以下四步进行计算:
(1)确定调薪比例A,在15个区域中找一个基准区域,将其调薪比例设为X,并根据“人才盘点结果等级越高则调薪比例越高、人才盘点结果相同时CR值越低则调薪比例越高”的原则设置每类人员的调薪比例。
(2)计算上述15类中每一类人员现有薪资的总和,并得出其与公司全员薪资总额的占比B。
(3)通过以下等式Σ(A*B)=10%,计算出X值。
(4)将得出的X值代入表4中,即可得出每一类人员的调薪比例。
对于开篇提到的A公司,笔者有两点建议:
一是人力资源部在调薪总额确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制订出针对员工个人的差异化调薪方案,而不是完全放权给业务部门负责人;
二是人力资源部要与业务部门负责人沟通调薪目的、规则、操作方法和流程,并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调薪方案和规则由人力资源部制订并非不对业务负责人放权,业务负责人完全可以拥有对下属员工业绩表现评价的自主权,HR只控制调薪方案的规则而非每个人的具体数据,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调薪规则的公平性、合理性以及对员工的激励性。
调薪方案是为了更好地为业务部门和公司的发展经营服务,所以调薪方案的设计逻辑、操作方法等都需要与业务部门负责人沟通讨论,对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解释、宣导。只有得到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认可与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方案落地。
通过预算申请、人才盘点、方案设计及与业务部门沟通等准备工作,年度调薪的工作量已完成大半,这时HR就要编制出具体的调薪方案、制度、测算表格及具体数据等,上报给老板审批。
调薪方案及结果审批确认后,还有一步极为重要——年度调薪宣讲与员工调薪反馈。HR需向公司全员进行年度调薪宣讲,内容包括年度调薪的整体比例、调薪比例的确定依据、相关制度要求等。
宣讲结束后,还应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向下属进行“一对一”的调薪反馈。反馈时应注意沟通的先后顺序:先对员工上一年的业绩表现进行评价,可先让员工自我总结后再做出点评,且评价要有事实依据;再对员工新一年的工作表现提出期望;最后综合上述业绩评价与来年期望,告知其新一年度的调薪额度或比例、调薪后的薪资标准与薪资结构。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请员工签字确认。
在上述年度调薪的操作流程中,除了人才盘点与调薪方案设计之外,其余环节都包含了大量的沟通,比如HR与老板的沟通、HR与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沟通、各负责人与下属的沟通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HR在与业务部门负责人沟通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扰,比如:有些部门负责人在不清楚调薪方案时,往往会对结果提出质疑,认为HR不了解他的员工;有些部门负责人不愿意得罪人,因此不太配合调薪工作,或者不按要求操作,逃避与员工沟通等。对此,HR首先要明确自己与业务负责人在调薪工作中的角色分工,其次经过充分的沟通,引导业务负责人理解并支持调薪方案,进而共同完成调薪工作的推进。
在角色分工上,HR作为调薪工作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对调薪的规则、方法、工具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而业务部门负责人则应侧重于对员工做出正确的评价。
在沟通上,调薪前的沟通很重要,调薪后的反馈也同样重要。
总而言之,薪酬管理不仅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HR在薪酬管理过程中既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要学会如何有效沟通并以正能量影响他人。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