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2 17:43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教研计划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
"小学综合实践教研计划作文注意事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研计划作为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文件,其写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一份优秀的小学综合实践教研计划作文,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核心事项:
"一、 目标明确,符合课标与学生实际"
"紧扣课标要求:" 教研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这些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及地方的教育指导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要清晰阐述计划旨在解决哪些课标落实中的问题,或提升哪些方面的教学能力。 "贴合学生特点:"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活动能力各有不同。计划中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活动形式等,都应充分考虑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确保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可衡量:" 教研目标不应是空泛的口号,而应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且有时间限制(SMART原则)。例如,“通过本学期的教研,提升教师设计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的能力,并使至少80%的学生能在活动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模糊地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 内容充实,突出综合实践
加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后,学校的办学规模、师生人数迅速扩充,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一是教师队伍结构复杂,自学校扩建以来,陆续新调入教师40余人,新入职教师20人。二是教师课堂执教水平不一,有的备课和上课依赖课件,文本解读意识和能力较弱;有的讲授时长过多,学生活动时间不够,“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教师教研能力参差不齐。如何针对学校校本教研发展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集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是学校高质量发展需破解的难题。
二、思路与举措在总校“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和“以爱育爱”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在全体教师形成学校文化认同的前提下,自2023年8月起,学校与总校紧密合作,借助“爱慧师苑”云平台,依托总校优质办学理念、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对校本教研活动进行系列安排。同时,借助身边名师、教研员等专业力量,在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助力下,改进校本教研实践策略,有效引领本土教研走向精准教研、深度教研、高效教研。
(一)注重顶层设计,提高领导力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以“共建、共享、共荣”为行动准则,以“互助、成长、共赢”为最终目标,统整策划校本教研顶层设计,分头推进各学科校本教研有效实践策略的落地实施。
1.统筹教研内容。学校不断强化“思维品质培养是第一目标”意识,落实“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践行“生本、对话、求真、累加”课堂文化,确定“基于学生活动空间设计,促进课堂高质量对话”教研主题。以“对话”为抓手,关注“问题串”设计,引领教师“勇敢地退,适时地进”,为实现学生思维碰撞、形成互辩回合形成有力支撑。
2.改变教研形式。以“变教研为群研,变参加为参与”为行动路径,如: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安排由以往自上而下的工作布置会转为自下而上的工作研讨会,既注重集中统一管理的实效,又兼顾一线教师的需求,在自下而上的反馈与平等交流中形成共识,提高教研实效。
(二)巧用教研资源,提升协调力
1.总校资源助成长。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向总校上报教育教学需求,总校统筹安排, 按计划开展各项联合教研活动。截至目前,学校与总校共联合开展11期一体化教研活动,覆盖数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美术、体育等6个学科,通过点课同步总校课堂,参加8期线上管理圆桌及行政会议,赋能团队管理,实现“教、研、评、培”优质资源共享。
2.教研员指导助成长。基于教师教学困惑及发展需求,学校多次区域学科教研员入校指导与帮助,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如,语文教研员进行《批注式阅读与美读设计》讲座培训,讲解批注的策略及方法;数学教研员送课《三角形的面积》,并在课后研讨环节引领教师站在“面积”知识板块的高度,明晰“多边形的面积”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对于本单元的教材编排及操作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3.视导教学助成长。视导教学既是对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把关定向与专业引领,也是学科教师落实新课标精神、践行学校课堂文化的行动展示。基于这样的认知,各学科都会经历授课者初备、教研团队打磨、学科主管把关的课堂精进过程。每节课堂展示,“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文化在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上自然流淌;每次学科教研,授课教师以学习者的心态直面问题,听课教师以研究者的状态分享体会。一次次的热烈交流,呈现了从参加到参与、从教研到群研的专家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新样态。
(三)有效本土转化,提升内化力
1.“身边专家”全面指导。基于学校需求,学校多次我们身边的专家——河北省于艳名师工作室专家到校指导,全方位、多角度指导学校中层做好教学顶层设计,指导教师调整教学视角,提升备课能力。
一是开展课堂观察教研指导。专家多次到校进行课堂观察,捕捉课堂亮点,发现共性问题,在对教师开展个性化指导的基础上,与同学段教研组展开深入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是开展课例研讨教研指导。围绕“基于学生活动空间设计,促进课堂高质量对话”教研主题,专家结合“与总校一体化教研活动”的课例,引领教师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对“师生对话”中的问题进行观察与分析,促使研究与指导精细化。
三是开展“微培课堂”教研指导。“于艳老师微培课堂”对学校教学教研共性问题、学科教师教学焦点问题进行提炼,开展分层、分阶段设计,促进教师反思,提升把握和落实课标的能力。
2.二次培训内化所学。学校教师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后都会将自己的收获通过二次培训的方式传递给其他教师,这不仅是将所学内化的过程,更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即从“参训者”转变为“培训者”。
三、成果与成效(一)提炼了校本教研实践策略
学校始终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将课程研究意识贯穿于整个校本教研实施框架,综合利用多方优质资源,梳理提炼出校本教研顶层设计策略、校本教研资源利用策略、校本教研本土转化策略,实现协同联动、借力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了“224”教研模式
学校构建了“224”校本教研模式,即20分钟新课标内容的学习,20分钟聚焦学校主题的研讨,40分钟的集体备课。每周保证1个半小时的各学科教研,确保校本教研常态化开展,有效提升了教研实效性。
(三)打造了团结向上教师团队
通过教研改革的实践行动,教师深入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团队和谐向上,研究氛围浓厚。学校英语组于2024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教研组。近年来,有教师260人次取得国家、省、市、区级业务奖励,立项研究课题11项。
(四)提升了办学的认可度
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是保障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融合发展”,各学科齐头并进,教学成果丰硕,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首批河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实验校、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秦皇岛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多次获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学校管理先进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教学质量持续处于区域第一梯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满意度持续提升。
(作者:河北省秦皇岛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山海关学校 王红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