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在课堂上作文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2 17:56

在课堂上作文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在课堂上写作文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课堂作文:如何写好,展现你的思考与才华"
课堂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思维深度、逻辑条理和知识积累的综合考察。与课后自由支配时间写作文不同,课堂作文通常时间有限,要求更严格,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高效地完成一篇合格的作文。那么,在课堂上写好作文,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 明确题目,精准立意是前提"
课堂作文往往有明确的题目或主题要求。拿到题目后,切忌草率动笔。首先要花几分钟时间,仔细审题,弄清楚题目的核心含义、范围和限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题目要求写什么?重点突出哪个方面?有没有什么不能写或必须写的限制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迅速确定一个清晰、具体、深刻的中心思想(立意)。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取向。一个好的立意,能让你的作文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一个自己最有话可说、最有感触、也最容易驾驭的角度切入,是明智之举。
"二、 快速构思,搭建框架是关键"
时间紧迫,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因此,动笔前必须进行快速有效的构思,搭建一个清晰的作文框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列提

初中生娄曦文的网课一天

新学期

被突发的疫情打乱

打包封存的网课

开启了“第二季”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开封市第十四中学八(17)班的娄曦文,下面我给大家“回放”一下我的网课生活。

清新的早晨

7:20起床

7:30早读

7:50早餐

“叮铃铃、叮铃铃”,闹钟响起,我准时起床。比起正常上学时6点半就起来,在家上网课还是有点“小幸福”。

俗话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洗漱完毕,整理内务,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开启“打鸡血”的一天。

把早餐放进微波炉,等待加热的时间,我可不能闲着,英语大声读起来。阳光照在窗台的绿植上,闪着光芒;微风吹进来,叶子轻轻舞动,好像是听懂了我读的英语课文。

充实的上午

8:00上网课

9:40阳光大课间

10:00上网课

12:00做午餐

12:30写作业

13:30午休

网课正式开始前,班主任李老师给我们开了线上班会,讲解新学期的新课程、新任务、新目标,给我们灌输“心灵鸡汤”。李老师讲得激情四溢、元气满满,我们都爱听。去年在我们班,李老师为几百名参加“国培计划”的全国各地老师上公开课,效果无需多言,绝对不是吹“彩虹屁”,是比意料中的还要好上一千倍啊!上网课虽然能听到她的声音,但是总觉得少点什么。

我们换英语老师了。上一任大家都很喜爱的裴老师有重要工作,这学期暂时不给我们上课。隔着屏幕,和新任的杨老师见面,作为课代表的我,很期待新老师能和我们班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亲自下厨做午饭,没有米饭、面条、馒头这类“碳水炸弹”,只有蔬菜、鸡蛋、牛肉等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生酮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搭配合理运动,躺着掉2斤不是梦!

活力的下午

2:30上网课

5:00体育运动

我查阅资料了解到,下午5点以后的几个小时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间段。来吧,动起来!30分钟有氧运动:羽毛球。

美妙的夜晚

6:00晚餐

6:30写作业

7:40课外阅读

8:10乐器练习

8:30看新闻

9:40进入梦乡

结束了一天的网课,进入相对轻松的时段。我会拿出相机,学习摄影;取出萨克斯,吹上一曲。因为是在家里,不敢大胆练习,害怕“噪音扰民”。

写完作业,开启阅读模式。这学期,我读的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经典作品——《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版),这套书插画精美,文字精炼,很适合中学生阅读。

难得休息,铺好毡布,取出笔墨纸砚,练习一会儿书法再合适不过了。

每晚收看央视新闻是我的常规动作,中国奥运健儿夺金时刻、国际服贸会开幕、北京环球度假区即将开园、阿富汗最新局势等等消息,都是通过央视了解到的。

网课小结

相对于校园生活,网课没有了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国旗下演讲,没有了每周一次班主任老师面对面的班会,没有了同学们左右相伴……但这都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

“勇敢牛牛,不怕困难!”

特殊时期,“课”不容缓

严格“疫”律,要求自己

“疫”路风雨

静待佳期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作文课上的一场“意外”

在我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有一堂课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是一节初中语文的作文课,按照计划,这堂课要讲解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技巧。课上,我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入手,分析其精妙之处,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运用修辞手法等方法来增添文章的感染力。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课堂气氛融洽而有序。

然而,当进入学生练习环节时,意外发生了。我让学生们描写身边一位熟悉的人,通过细节展现其性格特点。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晓峰正咬着笔头,面前的稿纸一片空白。我轻声询问他是否遇到了困难。他抬起头,眼神有些闪躲,小声说:“老师,我不知道写谁,感觉身边的人都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细节。”

这一让我意识到,我的教学预设出现了问题。在备课时,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们都能轻松找到写作素材,却忽略了像晓峰这样对生活感知相对不那么敏锐的孩子。于是,我决定临时改变教学策略。

我示意学生们停下手中的笔,说:“同学们,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觉得身边的人都很普通,没有细节可写。那我们现在就来讨论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普通’?”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我接着引导:“我们是不是忽略了那些习以为常的温暖与特别呢?大家想想,每天父母为你准备的饭菜,有没有哪一道菜是他们特意为你做的?有没有某个时刻,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让你印象深刻?”

这一番话像是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身边那些被忽视的平凡细节。晓峰也受到了启发,他开始在纸上奋笔疾书,写下了妈妈早起为他煎鸡蛋时被热油溅到却从不抱怨,只是轻吹手指后继续忙碌的场景。细腻的文字中饱含着他对妈妈的爱与愧疚。

这次意外的课堂生成,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并非一定要按照预设的轨道一成不变地推进,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火花与困惑迷茫。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从那以后,在每一堂课的备课过程中,我都会更加用心地去思考可能出现的“意外”,预留出足够的弹性空间,让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想法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回应。因为我知道,那些看似打乱教学节奏的瞬间,往往是珍贵的教育契机,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成长的力量,它们让课堂有了生命,有了温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9日 第06版

作者:吴懂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