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2 19:42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初三作文课时计划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精雕细琢,助力冲刺:初三作文课时计划应关注的关键事项"
初三,是学生学业生涯中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段紧张而关键的时期,作文教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关乎学生的语文成绩,更体现其思维深度、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精心设计初三作文课时计划,确保教学的高效性和针对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以下是初三作文课时计划应重点关注的几个事项:
"一、 明确目标,紧扣“中考”"
初三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要求,能够独立、审慎地完成考试作文,并争取高分。因此,课时计划的制定必须紧密围绕中考作文的“考纲”、“题型”、“评分细则”展开。目标设定应具体、可衡量,例如:本单元旨在掌握记叙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并能在文中运用;本阶段重点训练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方法,提升文章结构完整性。避免目标空泛,确保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练兵”指向。
"二、 精选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
初三学生时间宝贵,作文教学的内容选择必须有的放矢。应聚焦中考作文中常见的题型(如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精选核心考点
为了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结合辽宁省实际,辽宁省教育厅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要强化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时;要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健全预警体系,加强心理咨询辅导;要营造健康环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要促进医校协同,关注心理危机干预,加强医疗救治管理。通过提升“软实力”,建强“硬支撑”,切实推动辽宁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实落地见效,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方案指出,辽宁省要实现四个“全覆盖”。即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到全覆盖,各级教研机构配备心理教研员达到全覆盖,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达到全覆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达到全覆盖。要保障心理健康课程学时。
小学、初中学段每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专题活动时间不得低于6课时;普通高中学段每学期不得低于8课时;中职学校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36课时。普通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
要完成四个“至少一次”。即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和专题活动,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每学期面向家长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辅导员每学期对重点关注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要建立校医联动机制。推动8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4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配齐各级教研机构心理教研员,配足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建一批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试验区、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县(市、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名师工作室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实现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全面提升辽宁省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综合:沈阳日报、沈阳发布
来源: 沈阳晚报
9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办法(2024年版)》(下称《办法》)。《办法》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其中语文九年总课时占比20%-22%,在所有科目中总课时所占比例最高。
语文总课时位列第一
从各科目的教学总课时来看,语文位列第一。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显示,语文的九年总课时比例为20%-22%,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九年总课时占比14%-18%,数学为13%-15%,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四科的总课时比例为8%-10%。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与健康占到了10%-11%,艺术占到了9%-11%。不难看出,“五育”并举在义务教育课程的安排中,越发突出。
在教学安排方面,《办法》明确,每学年共39周。
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 35 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第一学期复习考试时间1周,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3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可用于集中安排劳动、科技文体活动等。
具体来看,一到二年级每周26 课时,三到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4课时,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522。
小学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 45 分钟计算。
同时,《办法》明确,要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 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每门课的跨学科学习时间不低于10%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发育的重要时间段。
《办法》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确保“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并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
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学校还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则上,每门课程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另外,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不断将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融入实验教学。
并且,学校要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造条件开展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科学探究、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发展学生特长。
附件: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办法(2024年版).pdf
南方+记者 刘汉能
【作者】 刘汉能
广东教育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