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幼儿园感动的事演讲稿》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2 20:4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幼儿园感动的演讲稿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这样才能让你的演讲稿更具感染力,也更能打动人心:
"一、 确定核心感动点 (Topic Selection & Focus)"
1. "选择真实的、具体的感动瞬间:" 幼儿园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和温暖。不要泛泛而谈“老师好”或“幼儿园真好”。要选择一个或几个让你"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的具体事件或人物。例如:
一位老师耐心帮助一个哭泣的孩子。
一个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零食或玩具。
孩子们一起完成某个项目时的协作与欢笑。
你自己作为家长,在某个瞬间感受到孩子或老师传递的温暖。
孩子身上某个纯真、善良或让你惊喜的举动。
2. "聚焦“感动”本身:" 你的演讲核心是“感动”,要清晰地表达这个事件或人物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如温暖、幸福、感动、欣慰、甚至是一丝心疼),以及为什么会被感动。
"二、 结构清晰,逻辑流畅 (Structure & Logic)"
1. "开头 (Introduction):"
"引人入胜:" 可以用一个简短的故事、一个相关的诗句、或者直接表达你对幼儿园的总体感受来开头,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点明
笔尖下的“火焰蓝”,把我的故事说给你听!
不久前大同消防微信平台开展“我与火焰蓝的故事”征集及评选活动大家广泛关注、踊跃参与以一笔一捺诉说自己的消防情怀其中《我的青春是火焰蓝》《我和火焰蓝的故事》两篇文章被生活晨报山西消防红门文苑选用
2020年12月10日,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我顺利通过山西消防救援总队第三批新消防员招录中的体检、政审、家访、体能考核、心理测评等多重关卡,从成千上万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来到了山西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新训大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新消防员,如愿以偿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火焰蓝”。伴着嘹亮的呼号,踏着整齐的步伐,从那一刻起,我的应急救援生涯就正式开始了。
如今,我已经入队10个多月了,这10个多月里,我明白了“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的真正涵义,体会到了那种不断挑战并突破自我的“乐”。在队列训练场上,新消防员一展风采,个个挺胸抬头,腰杆笔直,一令一动的脚掌掷地有声;器械训练场上,常常突破极限,练完单杠练双杠,练完上肢练下肢,好像从来就不知道疲倦;专业技战术训练场上,我们不厌其烦的练着各类操法动作,即便天寒地冻,也绝不偷懒。由于之前大家都没有接触过,虽然有些难度,但也仅仅是有一些,但我相信我一定能克服,而且热血青春,就本当如此,流光数载,只愿无悔。
“雅琴爱妻,见字如面”在新训大队组织“新训故事分享会”活动中,我向队员们讲述着我和妻子写信的故事,妻子在信中不断激励着我。她说:“新消防员作为‘新鲜血液’和‘主力军’,一定要更加认真的学习,锻造过硬自身本领,争做合格的新一代消防员。”她和家人也是我坚强的后盾。
当问起家人和朋友对我参加消防救援队伍的态度时,“坚决支持!”我的依旧那么中气十足。这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一份肩负重任的工作,他们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源泉,所以我一定会坚持刻苦训练学习,早日奔赴一线,坚决做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青春,它有很多颜色,而我们消防员的青春,是蓝色,是火焰燃烧到极致的蓝,我很庆幸,我的青春有穿火焰蓝的样子。 对于刚入职的我来说,队列和体能训练是一道难过的坎。长跑、俯卧撑、单双杠……每一项都是对我身体素质的考验,但每当咬紧牙关冲过五公里的终点,大口喘着粗气时,我都充满了成就感,觉得自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通过两个多月日复一日的入职培训,我正式成为了消防救援队伍这个大家庭的一员。穿上了“火焰蓝”,我感到非常的光荣和自豪。 如果说新训是梦想起航的地方,那么基层队伍一定是梦想实现的地方。21年随着为时两个月的新训结束,我们分配到各个基层,离别时望着一双满眼通红的战友、班长、站队主官,原来那份感动、那份真诚、那份依赖、那份责任就战友情,虽然短暂但是深刻,不曾想,却时常浮现。
从入职培训到现在下队工作也有半年多了,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政府专职消防员,在这段日子里我努力学习、熟悉消防器材,灭火抢险救援技能,为自己将来面对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处置灾情做后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第一次进入灭火现场,碰上松林着火这样的境况,难免有点慌乱。我没有时间去犹豫,哪怕明知有危险也要向前冲,我穿着灭火战斗服,跟着战友的脚步冲进火场进行灭火。整个过程我都历历在目,那争分夺秒的胆战心惊,是从未有过的体会。虽然这只是一场小火,没有危及生命,但我可以想象到真正的火灾是多么的可怕,顿时我对我身边那些参加过大型火灾扑救现场的战友们肃然起敬。我再次领悟到消防使命的力量和任务的艰辛,眼前的境况是电影里慢镜一万倍都不及的清晰,心里的感受是阅尽书海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形容语句来描绘的。
我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参与交通事故抢险救援处置任务,从警铃响起的一瞬间,我和战友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入车库,穿好个人防护装备迅速登车,在站队主官的带领下前往事故现场。一辆面包车与大型货运车辆发生碰撞,面包车内有两名被困人员,在指挥员的指令下我们迅速展开救援,利用液压破拆工具将挤压变形的车体部位进行处理,为救援被挤压在主驾驶室和后座的被困人员提供足够的救援空间,在指挥员的指挥下,我们顺利将被困人员救出。看着他们无生命危险,满眼感谢地眼神让我顿时疲惫消散,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这是我们的职业价值,更是我们的事业理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消防员就是救火,其实,我们每年出现场救援五花八门:钥匙关房间里了,有马蜂窝入住小区,有人被栏杆卡住了,有人掉下水井了,有孩子淘气遇险了,在百姓心目中,我们就是百变神通的孙。因为,我们身着火焰蓝,我们用生命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我与你的故事刚刚开始,就用青春铸就一场我与你的故事“火焰蓝”。
网友阅读我与“火焰蓝”的故事后这样评论:消防员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而“火焰蓝”说道:消防员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只不过我们与时间赛跑、与危难对抗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消防员
每篇故事都有结尾但“火焰蓝”的故事还在继续......
▌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出品
马上评|“春运母亲”11年:时代与人,并肩前行
澎湃特约评论员 与归
历史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
2010年1月30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年轻母亲被巨大的行囊压弯了身躯,左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右臂中还揽着一个穿着干净整洁的婴儿。女子红扑扑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透着坚韧。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周科摄
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流传,并成为“春运表情”,这位女子也被称为“春运母亲”。一张照片,便有千言万语,诉说着古老的母爱和不屈服于生活的坚强。这不仅是一位典型的“春运人”,也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母亲。
这样的场景,十年前确实有过不少。早年在火车站,我就亲眼见过一位结实的中年男子,一手拎着一个大包,嘴里还叼着一个。无论是他们还是她们,身上都散发出蓬勃的力量,眼里都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期冀之光。
时代的车轮飞速前进。2021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当年按下快门的记者,找到了新闻图片当事人,她叫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在接受采访。周科 摄
11年前,她只有21岁。
看了新闻和照片,我特意对比了下,11年过去了,这位母亲没有特别显老,黑袄换做了粉红色的绒毛外套,坚毅的脸庞绽放成了灿烂的笑,还扎了一个发髻,脸上有些淡淡的妆,画了眉毛。时代的变化,映照在了她的脸上。
当然,更打动人的,是巴木玉布木的故事。11年来,她走出山村在南昌打过工,也重新回到农村,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种植起了烟叶。从6亩到15亩,从收入几千元到几万元,再到2020年突破10万元,巴木玉布木家实现脱贫。
从巴木玉布木身上,我们看到,我们的人民,缺的不是力量,更不是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机会,一道门,一扇窗。授人以渔,这便是打开了一道门,让勤劳的人,踏上了自我致富的路,实现了人与时代的双赢。
报道中,有很多很多巴木玉布木生活变好的细节。但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巴木玉布木的几个儿女。
巴木玉布木自己没有上过一天学,如今大女儿读初一,次女读小学,小儿子上幼儿园,他们的人生,都有了更多的可能。不仅是她们家,当地的新民中学,学生人数也从2015年的873人增加到现在的2425人,女学生比例由15%增长到51%。
这些改变,才是最令人振奋之处。儿女们并没有单调地重复母亲的人生,而是受到了更多的、更好的教育,有了更高的台阶和机会,这才是迭代,才是时代的生长,才是人的延伸。
时代与人,并肩前行。11年过去了,“春运母亲”的脸上,一直记录着这个越来越开阔、浩瀚、多元的社会,承载着中国人民勤劳、乐观、奋斗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
责任编辑: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