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3 03: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仙女芭蕾》(通常指《仙女们》或《仙女之舞》,The Sirens)的观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能让你的作文更深入、更生动、更有见地:
1. "明确核心主题与感受 (Identify the Core Theme and Your Feelings):" "是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是舞蹈的优美性、技巧的难度、音乐的感染力、编舞的创意、舞者的情感表达,还是整个场景营造的氛围? "你的核心感受是什么?" 是惊叹、感动、悲伤、愉悦、思考,还是某种复杂的混合情绪?抓住最触动你的点作为主线。
2.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Choose a Focused Angle):" 《仙女芭蕾》是很多舞剧或芭蕾作品中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是一个独立的短剧。你需要明确是针对哪个具体的版本(比如某个著名编舞家如Máry Vágó的版本,或者某个著名芭蕾舞团的演绎)。 你可以选择: "侧重技术分析:" 探讨其中的高难度技巧(如跳、转、翻腾、控制力等)以及舞者如何完成。 "侧重艺术表现:" 分析舞者如何通过肢体、表情、气息来塑造仙女(Sirens)的形象,传达她们诱惑、迷茫或悲剧性的特质。
视频加载中...
说到敦煌,你脑海中会浮现哪些情景?是“莫高千窟列鸣沙,崖壁纷披五色霞”的石窟壁画,是“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的边关风貌,还是“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的异域风情?你可曾想到,当我们沉醉于敦煌艺术瑰宝之美的同时,一代代“敦煌人”在敦煌的坚守、对壁画的修复、对文物的保护呢?舞剧《敦煌》以西方芭蕾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新时代的“敦煌故事”,将一幅幅静态华美的敦煌壁画演化为一段段精美传神的舞蹈,通过敦煌飞天与芭蕾艺术的交融,展现出中国芭蕾在新时代的民族化探索与文化表达。本期经典艺术讲堂舞剧《敦煌》的导演费波、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曹舒慈,通过对舞剧《敦煌》的解析,带领大家感悟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创作动机——感念于“敦煌人”的文化担当
被大家称为“敦煌守护神”的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先生,20世纪40年代放弃在法国的深造机会来到敦煌,克服大漠的艰苦条件,守护、保护、推广敦煌艺术,以实际行动拯救了当时正在消逝的敦煌。敦煌研究院的第二任院长段文杰先生,集半生之力临摹了300多幅敦煌作品,以画作的形式让敦煌壁画重焕光鲜,描绘出敦煌诞生时的真实色彩,用自己的信念与坚守将敦煌艺术展示给了全世界。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先生,也在敦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沙,她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与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从左至右分别为: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
这些常年驻守于荒瘠土地上的敦煌人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情,用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敦煌精神诠释了敦煌人与敦煌艺术的关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明担当激励、鼓舞了一代代敦煌人。基于此,舞剧《敦煌》便是由敦煌人去讲敦煌艺术,再由敦煌艺术去讲敦煌人。故事情节——取材于“敦煌人”的时代缩影
舞剧《敦煌》讲述了画家吴铭与音乐家念予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因为敦煌艺术相爱一生,也因各自的艺术理想错过了一生。作为舞剧的虚构人物,女主角念予来大漠的契机取材于1935年常书鸿先生在法国塞纳河畔看到《敦煌图录》,毅然决定回国探寻敦煌艺术的真实故事。念予来到敦煌结识了敦煌保护者吴铭、水雯等人,他们是现实中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无数敦煌人的缩影,念予也在与吴铭的相处中互生情愫,但最终却因为两人不同的艺术追求而分开。舞剧《敦煌》剧照
不仅舞剧的人物形象、故事文本取材于历史真实,舞剧的画面造型也基于敦煌莫高窟的真实画境与情境而设计。例如取材于敦煌壁画的“莲花”造型,以此隐喻出敦煌人高洁、清廉、奉献的精神品格。又如舞剧中的“椅子舞”,用一把把椅子象征敦煌三危山下那些安葬着敦煌守护者的一块块墓碑,以此表现逝去的前辈们用生命拥抱了大漠敦煌、用坚守换来了敦煌奇境。动作形态——芭蕾与“敦煌舞”的审美融合
作为舞蹈艺术,对芭蕾的民族化不仅是在题材内容、人物形象上要有别于西方芭蕾偏爱的仙女、公主、王子、鬼魂等,更重要的是在动作形态上下功夫,实现舞蹈本身的民族化。芭蕾是西方宫廷文化的产物,其发力方式是垂直向上、延伸挺拔的,而中国舞却是含蓄内敛、端庄典雅的。在同一身体中如何体现这对力量相反的运动方式是舞剧《敦煌》在动作形态的编排与设计上的挑战之一。敦煌壁画与舞剧《敦煌》中的“美音鸟”
舞剧《敦煌》首先在舞姿造型上有别于同样取材于敦煌艺术的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后者取材、塑造的是隋唐时期的飞天形象,而前者则选取了体态更刚健有力的西魏时期的飞天形象,从而与芭蕾刚劲挺拔的审美追求形成一致。其次,舞剧《敦煌》创新性地融合了芭蕾强悍的下肢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例如用灵动多变的脚下击打动作表现美音鸟的展翅飞翔,将东方艺术之神韵与西方艺术之律动融合于一体。再次,在芭蕾足尖上展现了敦煌舞“S”型造型曲线的东方美,成功地塑造了“穿足尖鞋的飞天女神”形象。进而让芭蕾艺术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新变异,用芭蕾这一“西式语言”表达了中华民族在文化发展中的艺术感悟与文化阐释,强化和传递了中国文化的形象、色彩与声音。本期艺术家简介
费波,国家一级编导、中央芭蕾舞团驻团编舞。曾获得赫尔辛基国际舞蹈比赛最佳编舞及最佳作品奖、上海国际舞蹈比赛中华编舞奖、美国YAGP最佳现代舞奖、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编舞奖、国家大剧院芭蕾暨编舞比赛最佳现代舞编舞奖、全军舞蹈比赛作品金奖等多个国内外赛事奖项。费波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风格的现当代芭蕾作品,尝试与不同的艺术家合作。2017年完成首部讲述敦煌保护者与敦煌艺术的原创芭蕾舞剧《敦煌》,其中由此改编的片段《敦煌飞天》在2019年春晚上演。其他代表作包括《追梦人》《人生如梦》《花儿一样开放》《世纪》《逆风飞翔》等。
费波、曹舒慈/讲述何洋洋/整理本期艺术家简介
曹舒慈,国家一级演员,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多次在美国国际芭蕾舞比赛、芬兰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桃李杯”舞蹈比赛等国内外赛事上获的“金奖”。并荣获第十八届华鼎奖“中国最佳舞蹈演员奖”、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等奖项。作为客席艺术家,受邀赴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参加演出。代表作《吉赛尔》《罗密欧与朱丽叶》《天鹅湖》《牡丹亭》《春之祭》《敦煌》等。
她来了,她来了,
她带着“福金三部曲”走来了!
2014年天津,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福金三部曲”《仙女们》《火鸟》《天方夜谭》的上演在舞蹈圈引发热议,大家纷纷慕名前往,只为求得一票进场。
时隔五年之久,在12月1日这天,首都人民翘首期盼的马林斯基版“福金三部曲”将到访国家大剧院啦!与11月28日—30日上演的古典芭蕾舞剧《堂·吉诃德》一道,华美绽放,温暖整个冬天。
福金—关于芭蕾你必须知道的名字
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极一时的古典芭蕾因为时代变革进程的加快而逐渐式微,观众们亟需更富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舞蹈艺术。
宫廷芭蕾
1905年,时任基洛夫芭蕾舞团独舞演员的年轻人米哈伊尔·福金因给俄国“芭蕾女皇”巴甫洛娃编排《天鹅之死》而声名鹊起,这部极具生命力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现代芭蕾的早期经典佳作。
巴甫洛娃编舞《天鹅之死》
米哈伊尔·福金福金一生共创作70多部舞剧和舞蹈作品,包括:舞剧《埃及之夜》(1908)、《仙女们》(1908)、《狂欢节》(1910)、《火鸟》(1910)、《天方夜谭》(1910)、《彼得鲁什卡》(1911)等。其中尤以《仙女们》《火鸟》《天方夜谭》三部剧而闻名于世。
可以说福金开创了现代芭蕾的先河,因而被誉为“现代芭蕾之父”。
“古典芭蕾之父”彼季帕为“现代芭蕾之父”福金寄来贺信。
仙 女 驾 到白色的芭蕾舞裙、快速的阿拉贝斯克舞步、仙女们轻快飘逸的舞蹈……
1908年,福金为致敬芭蕾传奇人物玛丽·塔里奥妮,编创完成了无故事情节的现代芭蕾名作《仙女们》。
《仙女们》剧照福金通过这部《仙女们》摒弃了古典芭蕾的过度炫技和华丽布景,转而追求舞蹈最纯粹的状态,向浪漫主义时代致敬。
火 鸟 降 临
1910年,受俄罗斯芭蕾舞团经理人佳吉列夫的,福金根据俄罗斯民间童话创作完成了两幕芭蕾舞剧《火鸟》。首演则是由“最伟大的芭蕾男演员”尼金斯基主演。
著名芭蕾舞演员—尼金斯基
《火鸟》剧照
彼时,担任《火鸟》作曲的斯特拉文斯基还是俄罗斯默默无闻的作曲家。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得益于福金对舞剧的清晰构想,斯特拉文斯基完成了独特恢弘的幻想乐章:充满妩媚的公主圆环舞曲、节奏肆虐的“地狱之舞”……《火鸟》令斯特拉文斯基一跃成为世界知名作曲家。
天 方夜 谭
同样在1910年,福金又根据阿拉伯民间故事《天方夜谭》创作了同名舞作。该剧的首演同样由尼金斯基主演。
《天方夜谭》剧照
在这部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中,福金将神秘的东方故事和芭蕾完美结合。
舞剧在巴黎首演之后迅速刮起阿拉伯旋风,人们纷纷效仿剧中人物,穿上阔腿裤、戴上头巾和艳丽的小饰品,盛况空前,使《天方夜谭》这部剧一度成为欧洲的“时尚风向标”。
2019卡司阵容
达尼拉·科尔逊采夫
Danila Korsuntsev
玛利亚·希林金娜
Maria Shirinkina
亚娜·赛琳娜
Yana Selina
马克西姆·久津
Maxim Zyuzin
塔季扬娜·特卡琴科
Tatiana Tkachenko
玛利亚·布兰诺娃
Maria Bulanova
索斯兰·库拉耶夫
Soslan Kulaev
安德烈·雅科夫列夫Andrei Yakovlev
亚历山大·罗曼契科夫
Alexander Romanchikov
达利亚·约诺娃
Daria Ionova
如此强大的卡司阵容,联袂打造的绝美舞台,在2019年末,隆冬将至之时,手慢即错过!
舞蹈知识小课堂—福金提出的现代芭蕾五项编导原则
一、现代芭蕾应根据主题需要,去创作相应的新形式,体现内容为形式服务原则。
二、哑剧手势只有在表示戏剧情节时才能出现在新兴芭蕾中,否则无意义。
三、程式化动作只有在重现某种时代风格时才能出现在新型舞剧,否则属堆砌。
四、组舞、群舞应与独舞一道为表现作品服务,不应继续扮演装饰性的角色。
五、提倡舞蹈与音乐、舞美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关系,确保彼此享有充分创作自由。
本期文案 | 梓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