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3 05:43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买米》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你的笔记既有深度又能准确反映你对作品的理解:
1. "明确核心内容与主题:" "仔细阅读:" 首先要完整、仔细地阅读《买米》这篇作品(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这里假设是篇叙事性或生活感悟类的文章)。理解故事梗概、主要人物、情节发展、环境背景等。 "提炼主题:" 思考作者通过“买米”这个看似平凡的事件,想要表达什么?是关于生活、亲情、人性、社会现实,还是某种哲思?抓住文章的核心主题或主旨思想。这是你笔记的灵魂。
2. "抓住关键细节与描写:" "人物分析:" 注意文中对主要人物(无论是“我”还是其他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些细节往往能揭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内心世界。思考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情节重点:" 识别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事件或转折点。“买米”这个过程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不寻常的互动? "环境与象征:" 注意文章中对环境(如家、市场、天气等)的描写。有时环境描写不仅交代背景,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广西龙胜侗寨红糯:
一篇卖米经,半部中国史(2)
■林晓
【参考资料】
、《科技日报》第8版“文化”2021年4月2日刊登的《康熙:不仅是君王还是高产水稻培育专家》,作者:周乾;、爱新觉罗·玄烨《几暇格物编》之《御稻米》篇。广西龙胜侗寨红糯:
一篇卖米经,半部中国史(3)
■林晓
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充实录馆纂修、提调兼校勘的浙江钱塘人吴振棫,在编纂的史料笔记《养吉斋丛录》书中亦记载了康熙培育胭脂稻的故事:“圣祖于丰泽园稻田中,偶见一穗,与众穗迥异,次年命择膏壤以布此种,其米微红色,此后四十余年,悉炊此米作御膳,外间不可得也。其后种植渐广,内仓积存始多。”以上都提到的“丰泽园”,是康熙年间建于北京中南海的皇家园林,为清朝圆明园三十六景之一,是清圣祖、世宗、高宗等皇帝劝课农桑、演耕藉田之地,乾隆时曾多次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及外蕃诸部使臣宴于此。丰泽园占地约120亩,内有数亩稻田,在位的皇帝按照雍正之后的规矩,每年仲春亥日先来这里演耕再去先农坛亲耕。清代历任浙江知府、河工等职的刘廷玑,在他所撰的笔记类散文集《在园杂志》中写道:“浙闽总督范公时崇随驾热河,每赐御用食馔,内有朱红色大米饭一坛,传旨云:‘此本无种,其先特产上苑,只一两根苗,穗迥异他禾,及登剖子,粒如朱砂,遂收其种,种于御园。今兹广获其米,一岁两熟,只供御膳’。”难怪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高度评价了康熙皇帝选育的稻种为“能在长城北边茁壮成长的水稻”,是“世界良种”;称康熙皇帝是世界上“唯一的育种家皇帝”。他在书中写道:皇帝的上谕劝告人们选择显著大型的种子,甚至皇帝还自己亲手进行选择,因为据说“御稻”即皇家的米,是往昔康熙皇帝在一块田地里发现的,于是被保存下来,并且在御花园中进行栽培,此后由于这是能够在长城以北生长的唯一稻种,所以变成为有价值的了。当然,康熙皇帝只是宫廷育种专家团队的头头,具体事项不可能他样样经手,相信耕田、选种、育种、抛秧、灌溉、耘禾、除虫、收割、打谷、晒谷、风车、碾米等工序全是宫廷里来自南方的农技人员干的,康熙帝只不过是来参观、验收及享受成果,就像今天的党政领导挂名做形象工程、大学教授领衔搞科研项目,上面得名,下面管干。宫廷里的水稻育种专家可能具体来自苏州或江西、浙江等地,你看,“御稻米”育种成功后,康熙帝第一时间指定要在这几个地方推广种植。关于“康熙皇帝策马郊外巡游,突然见万顷稻田中有一片特殊的稻谷,株高早熟”,这种说法是怎么形成的?我猜想,可能是有人把刘廷玑的《在园杂志》“……随驾热河……内有朱红色大米饭一坛……穗迥异他禾,及登剖子,粒如朱砂,遂收其种,种于御园。今兹广获其米,一岁两熟,只供御膳”与康熙皇帝的《几暇格物编》“……时方六月下旬,谷种方颖,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其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这两段话结合起来加以想象、发挥、演绎,于是成了传说。康熙皇帝曾经在哪个郊外策马巡游?康熙皇帝曾在多处郊外策马巡游,比较典型的地点有南苑、木兰围场、天津西沽以及河北磁州、吉林北山等地。南苑位于北京南郊,是清代皇家猎场。康熙皇帝在位61年,先后67次在南苑行围,在此策马巡游、打猎习武。木兰围场位于今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内。康熙二十年(1681年)划定此地为行围打猎场所,规定每年秋天带领皇子皇孙及王公大臣等至此打猎,即木兰秋狝之制。康熙帝一生木兰秋狝共计40余次,在此过程中常有策马巡游等活动。天津西沽位于天津红桥区西沽公园南部。这里是津门七十二沽之首,自然生态优美,康熙皇帝曾在这里策马巡游,御笔题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西行巡视陕西,回銮路过河南彰德府磁州(今河北磁县)。在磁州城北郊,他曾翻身上马,以路旁柳树为靶,走马挽弓搭箭。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在松花江边望祭长白山之后,他率领诸王到北山狩猎。当策马行至东西两峰之坳时,他曾揽辔停骑。此处后来有“康熙帝揽辔停骑处”石碑。但这些郊外策马巡游活动,并无康熙皇帝发现稻谷特别是发现红糥的记载。【参考资料】
、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二十六;、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一;、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第二十章《人工选择》。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