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手把手教你写《卢沟桥观后感400》,(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3 07:11

手把手教你写《卢沟桥观后感400》,(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400字的卢沟桥观后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 "明确主题:" 你的观后感是围绕卢沟桥的哪个方面展开的?是历史的沉重、和平的珍贵、还是桥本身的建筑特色?确定一个核心主题,让文章有明确的焦点。 2. "内容选择:" 在有限的篇幅内,无法面面俱到。你需要选择一两个最让你印象深刻或感触最深的点来重点描述。例如: 可以重点写桥上的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象征着什么?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可以重点写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简述其意义,表达你的思考。 可以重点写参观时的环境、氛围,以及你的心情变化。 可以将历史与现在联系起来,思考和平的来之不易。 3. "结构清晰:" "开头:" 简要交代参观卢沟桥的时间、地点,或者直接点明你的总体感受和主题。 "中间:" 这是主体部分。详细描述你看到的、想到的。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桥的这头到那头,从看到的景物到联想到的历史),或者围绕你选择的核心点来展开。运用具体的描写(看到的景象、听到的介绍、感受到的氛围)和真挚的情感。 "结尾:" 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主题

自由诗 牢记历史 强吾中华——卢沟桥事变八十五周年有感

七月七日卢沟桥,日寇悍然放枪炮。

轰炸城池戮同胞,不可一世张狂嚣。

石狮怒吼水愤咆,同仇敌忾民族潮。

中国军民吓不倒,奋起反抗家国保。

前仆后继热血抛,誓死杀敌斗志高。

扛起大刀握长矛,响彻天宇冲锋号。

历史云烟岁月消,血泪教训难忘掉。

强吾中华争夕朝,人人有责立功劳。

居安思危心问考,练兵打仗血性造。

铁骨铮铮气冲霄,胆敢犯者死条条。

观《七七事变》有感

观看《七七事变》这部影片,仿佛踏入时光隧道,重回那风雨如晦、山河破碎的 1937 年。影片以写实笔触,将这段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影片伊始,北平城被战争阴霾笼罩,紧张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蓄意挑起事端,以士兵 “失踪” 为借口,妄图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中国守军严词拒绝后,日军悍然发动进攻,罪恶的炮火瞬间打破了宛平的宁静,全面侵华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中国守军第 29 军将士们毫不畏惧,毅然奋起反抗。他们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佟麟阁副军长、赵登禹师长身先士卒,冲锋在战斗最前沿。在枪林弹雨中,他们置生死于度外,指挥部队顽强抗击日军,即便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也未曾有丝毫退缩。最终,他们不幸壮烈牺牲,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影片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令人动容。战士们手持简陋武器,却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宛平城内,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为守军送水送饭、运送弹药,全力支持抗战,军民鱼水情深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画面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强大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回顾历史,“七七事变” 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一道沉重伤痕,它让我们深刻领悟到 “落后就要挨打” 的惨痛教训。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军事装备匮乏,在列强环伺下,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并未因此屈服,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了民族独立和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我们绝不能忘却历史,要以史为鉴,铭记 “七七事变” 这段历史,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