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商场活动费用》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3 11:12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商场活动费用》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撰写关于商场活动费用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的作文:
"精打细算,细致入微:撰写商场活动费用作文的注意事项"
商场活动,作为现代零售业吸引顾客、提升品牌形象、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其策划与执行往往离不开详尽的费用预算与管理。撰写一份关于商场活动费用的作文或报告,不仅是对活动财务状况的清晰呈现,更是对活动策划合理性、执行效益性的重要评估。要做到这一点,撰写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明确目的与受众,确立写作基调"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这篇费用作文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向管理层申请预算?是为了向合作伙伴展示投入与产出?还是为了内部复盘总结经验?不同的目的决定了内容的侧重点、详略程度以及语言风格。例如,申请预算需要突出必要性和预期效益,争取支持;内部总结则可以更侧重于实际支出、过程问题和改进建议。明确受众,有助于选择恰当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确保信息有效传达。
"二、 费用科目分类清晰,确保全面性"
商场活动费用种类繁多,涵盖场地、物料、人员、宣传、技术、安保等多个方面。撰写时,必须建立清晰、系统的费用科目分类体系。常见的类别可能包括: "场地费用:" 租赁费、搭建费、水电费等。 "物料费用:" 宣传品

降价、卖身,星巴克走到十字路口

1999年,星巴克以“第三空间”理念叩开中国市场大门,重新定义了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中国现磨咖啡产业也由此发芽。

26年后,这一市场规模早已超过1200亿元,星巴克这位曾经的开创者却站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对手变了、节奏快了,曾引领潮流的外资咖啡品牌,不得不适应新环境。

6月10日,星巴克中国针对数10款非咖饮品进行降价,平均每款下调5元,最低价格打到了23元一杯。这是它入华26年来的首次降价。

仅仅两周后,市场又传出高瓴资本、凯雷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星巴克中国反向管理层路演的消息,传言其正寻求出售中国区业务。星巴克方面也并未直接否认,只以“评估把握未来增长机遇的最佳方式”回应。

“一降一售”,反映出星巴克中国当下的两种应对方式:战术上价格试探,战略上资本运作。

面对瑞幸、库迪等本土咖啡品牌的高速扩张,星巴克中国近年来正面临着挑战:营收增长停滞、同店销售额下降、客单价下滑。到了2025年这一情况虽然有所缓解,但面对众多竞争对手的围攻,它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关口。

星巴克中国打得动价格战吗?传出“卖身”的350亿美元估值又是否合理?在这场转型中,它的终局将走向何方?

非咖降价,打价格战还是试探?

距离星巴克中国这次调价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但门店一线员工并未感到太大变化。

在武汉一家星巴克门店干了两年多的员工kk对「定焦One」表示,降价后顾客数量变化不大,每天还是差不多的200单量。这也在她的预料之内,“毕竟一杯23元的价格还是不低,对新客吸引力有限。”

嘉世咨询合伙人李应涛介绍,国内咖啡价格带可分为四档,其中星巴克中国位于最高档位,也是这一价格带的最大玩家。

可以看到,即便是降价后的星巴克,仍属于中高端。且本次只有非咖饮品降价,咖啡品类依旧保持不变,所以外界评价“星巴克降了个寂寞”。

事实上,对于价格战的态度,星巴克管理层曾有过表态。2024年7月,时任星巴克中国联席首席执行官的刘文娟称,在促销活动频繁的竞争环境中,“我们保持高度克制,避免价格战”。

从曾经的回避,到如今主动降价,星巴克的姿态为何发生转变?

这与中国咖啡行业过去几年的剧烈变化密切相关。

凭借“精品咖啡+第三空间”的特色,星巴克曾稳坐中国咖啡市场的龙头位置,1999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门店,2018年便占据中国现制咖啡市场60%的份额。而2017年成立的瑞幸,从一开始就喊出对标星巴克,不断给它制造麻烦。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星巴克中国的市占率降至14%,瑞幸则以35%登顶。门店数量方面,星巴克门店数量也被瑞幸和库迪反超。

这个过程中的转折点,来自一场“9块9”价格战。

2022年底,库迪入场,自开业起就延续陆正耀一贯的“低价换规模”打法,2023年2月大范围推广9.9元一杯策略。瑞幸从2023年4月小范围试水,到6月全面铺开,再到8月宣布将“9.9元券”常态化,直至2024年初,几乎主导了整个咖啡价格体系的下探。

尽管这场价格战让瑞幸在2024年Q1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盈利重回亏损,但效果也显而易见:2023年Q2,瑞幸营收首次超越星巴克中国,坐上中国现磨咖啡连锁第一的位置。此后7个季度,它的营收仍持续领先。

在这样的市场压力下,星巴克中国的增长也逐渐露出疲态:

2024财年(2023年Q4-2024年Q3),星巴克中国整体表现不佳,营收、同店销售额、客单价三大重要指标都较上一年出现了下滑;到了去年底(2024年Q4),情况稍微好转,营收同比上涨1%,但客单价仍下降4%;今年初(2025年Q1),总收入缓增5%,不过,它的竞争对手瑞幸增长更快,收入暴涨41%。

在外界看来,本次星巴克中国一改往日的高冷姿态,是到了“不得不降”的时刻。但是,星巴克真打得起价格战吗?

从账面上看,它是有底气的。

2025年Q1,星巴克中国营收7.4亿美元,虽不如瑞幸的12.21亿美元,但根据测算,在单门店收入上,星巴克中国为9.54万美元,瑞幸为7.83万美元。星巴克中国依然是国内单体营收最高的咖啡品牌。

净利润方面,星巴克中国未单独披露,但在最新财报中提到,中国市场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健康态势”,且从业者一致认为,星巴克是国内利润率最高的咖啡品牌。

而且此次降价的是非咖产品,一位从业者透露,非咖饮品的原材料成本比咖啡更容易控制,能支撑一定幅度的调价。

更为关键的是,星巴克现金流基础依旧稳健,全球账面现金储备超过27亿美元,即便短期牺牲部分毛利,也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此外,从营收结构来看,其70%左右的营收由会员贡献,这是星巴克中国的另一张底牌。这意味着核心消费群体对品牌忠诚度较高,消费频率稳定。“这类群体也更早通过官方优惠券在内的各种营销方式,享受到了低价,本轮降价不会影响星巴克的品牌形象和财务状况。”资深消费投资人陈默默表示。

但从门店模型来看,星巴克又确实“不能深打”。

咖啡的主要成本分为四块:原料、包装、房租、人工。

陈默默告诉「定焦One」,从原料和包装来看,所有咖啡品牌的成本差不多,一杯在三四元左右。之前也有从业者分析,星巴克单杯原料成本仅占总价的五分之一。

换句话说,真正拉开价格差距的,是门店模型带来的运营重负。

与瑞幸、库迪主打的小店模式不同,星巴克定位为家庭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大店面和优质服务是特点。

kk所在的店铺位于武汉某商场内,占地约200平米。她介绍,一个月租金20万,每天店里配有五位员工,这还是减员后的数量,之前每天是六七个员工。对比同一区域的瑞幸,快取店单店空间在20-60平米之间,通常两三个员工。

陈默默粗略计算,均衡各级城市的情况来看,星巴克门店的租金和员工成本大概分别比瑞幸高10%左右。这决定了其财务杠杆有限,单店盈利压力大于轻资产、小门店模式的对手,价格战压力大于瑞幸和库迪。

具体到财报中,由于星巴克并未透露中国区的门店租金,但其所在的国际区数据显示,2025年Q1,星巴克国际区的门店运营费用占到了净收入的40%。相比之下,瑞幸为26%。

综合以上维度,星巴克此次仅在非咖品类上局部降价,更像是一场“价格试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参战。

“降价不是主要目的,而是要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释放品牌友好信号。”陈默默表示。

这也和星巴克中国最新提出的全场景战略——「上午咖啡、下午非咖」契合,更容易吸引年轻人。

不止一位从业者认为,本次降价是综合了复购率、品类销售占比、成本结构等因素,计算出了一个很好的模型,不会亏本,甚至还留有继续降价的空间。

350亿,星巴克中国值不值?

除了“降价”,星巴克中国近期还卷入了“卖身”大战中。

这一传闻源于2024年11月,星巴克在财报中首次提到“正在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被外界视为可能出售中国业务的信号;今年2月,消息再发酵,潜在买家包括高瓴资本、方源资本、信宸资本、KKR、太盟投资等投资机构,以及华润集团、美团等国内产业巨头。

与之前不同,本次有了更为明确的买方信息。

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中国近日举行“反向管理层路演”(指请投资者到公司管理、生产现场参观或业绩推介),吸引了高瓴资本、凯雷投资、信宸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

与此同时,星巴克中国的估值也浮出水面,约50至60亿美元(约350-430亿元人民币),预计交易将持续到2026年。

对于这一估值,多位投资人表示“比较合理”,并给出了两种估值方法作为参考。

凯尔特亚洲创投管理合伙人陈洁向「定焦One」介绍,计算咖啡品牌的估值的方法有三种:相对估值法(看EV/EBITDA、EV/Sales等)、现金流折现法(DCF)、单店估值法(主要适用于早期项目)。

对于星巴克中国这种业务体量和现金流都比较稳定的公司,可以采用“现金流折现法(DCF)+可比估值校准”进行定价。“一般是以未来10年现金流做折现,再叠加一个可比公司的估值倍数来校准,其中未来10年现金流指的是公司在未来10年内预期产生的自由现金流(FCF)。”他解释。

图源 / Pexels

如今星巴克中国的估值高于国内所有咖啡品牌,和瑞幸在2023年高点时差不多,而国内其他中高端咖啡品牌如Manner、三顿半、Seesaw、M Stand等,估值大多在10亿-80亿人民币。

陈默默则认为可以按营收和利润的占比来测算,但其利润并没有单独披露,所以只能简单看营收。星巴克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区估值在50-60亿美元,占比大概为5%,虽然略低于营收占比的8%,但浮动区间不大,而且买方购买星巴克中国,属于整个品牌的区域权益,获得的是授权而非完全拥有此品牌,这也会造成一定的估值下调。总之,目前给出的金额具备合理性。

在行业层面,星巴克仍处于增长的赛道上。

《中国现制饮品店行业(现制茶饮、现磨咖啡)深度分析报告》显示,现磨咖啡是中国现制饮品市场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预计2023年-2028年将保持19.8%速度增长,市场规模超过4200亿元。

在这一增长预期之下,买家们也不乏热情。

市场上传出的买家大概分成两类,一类是PE基金(比如高瓴、凯雷),偏好现金流稳定、具备退出预期的优质资产,另一类是产业方(比如美团),具备一定生态协同能力。

陈洁解释,前者看中星巴克稳定的现金流+退出前景,未来可以单独拆分IPO,或者卖给某个战略方,后者可以借助星巴克这个品牌实现会员体系、配送网络、线下流量入口的生态协同。

在所有潜在买家中,高瓴被认为优势很大。“它是既有产业运营能力,又有资本退出路径的买方。”陈洁认为。

星巴克,能重新赢回中国市场吗?

星巴克中国的出售传闻之所以持续引发关注,因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资产转手,更关乎着老牌外资巨头在中国市场如何转向。

事实上,无论是母公司还是中国区,星巴克的日子都不好过。

从2024年Q1起,星巴克全球总营收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直到Q4才有所缓解。进入2025年Q1,其全球营收达88亿美元,同比增长2%,但净利润大降50%,盈利能力出现波动。

最新消息是,星巴克在大本营北美地区也迎来了新对手。6月底,瑞幸首次正式进军美国,在纽约开出两家门店,依旧延续低价策略,整体比星巴克在美国的定价低大约20%。

在全球增长放缓、本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星巴克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全球布局。

陈洁认为,此时星巴克选择出售中国区业务,除了减少运营负担,释放部分资产价值给股东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变了。

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星巴克采取的是与本地公司联营的模式,共同运营市场,后期才将股权全部回收。这一策略帮助星巴克在初期快速融入中国市场。

如今,它又走到了“模式再选择”的节点。

过去一年多,星巴克开始调整中国区打法,一个标志性动作是人事变动。2024年9月,曾主导“专星送”“啡快”等本地数字化业务的刘文娟由联席CEO改任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这一任命被外界视为加快本地化节奏的信号。

随后,一系列更“接地气”的动作迅速展开。

今年1月,星巴克中国推出了首款献礼中国春节的咖啡豆产品,这是星巴克成立50多年来第一款以中国春节为主题的咖啡豆。

6月17日,星巴克中国联动迪士尼“疯狂动物城”推出了三款主题冰摇茶,门店立刻爆单。同时在周边产品上也狠狠赚了一笔。

陈默默认为,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动星巴克中国在Q2、Q3的营收。

但根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相比于本土品牌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激进的扩张策略,星巴克仍显得迟缓。陈洁指出,中国市场节奏变化太快、年轻用户的消费习惯正在迁移,星巴克的应变能力有限,“卖身”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从业者普遍认为,星巴克中国无论是转型还是卖身,都需要围绕两个关键词展开:“守住价值”与“寻找增量”。

首先,他们均认同星巴克不可盲目卷低价,保持第三空间大店模式是前提,然后再通过新品和线上做增量。李应涛觉得,一方面可以围绕商务休闲场景进行多元化产品布局,比如推出更多非咖产品。另一方面做好数字化运营,提高线上订单占比。

他认为瑞幸快速起量的背后,除了低价外,也与外卖市场的快速扩张密不可分。《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国内咖啡外卖市场增长迅猛,外卖订单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6%,订单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也高达57%。不过,星巴克价格本就高于外送竞品,再加上配送费,总价过高是需要面临的问题。

其次,下沉市场仍有增量,但星巴克怎么找,需要探索。

截至2025年Q1,星巴克已开进了1000多个县级市场。星巴克中国去年也对外表示,下沉市场的会员销售额增长速度是高线城市的两倍。

但挑战同样明显。“仅靠大店模型下沉有一定限度,所能容纳的店铺数量一定少于瑞幸。如果想要扩大店铺数量,需要打磨基于不同品类结构和店型的新模式;如果要用一种全新的价格带和店型来下沉,也许需要做除了主品牌外的第二品牌,在品牌建设上又是新的挑战。”陈默默认为,星巴克的下沉之路并不好走。

从今年以来的动向看,星巴克似乎也在重新审视“下沉路线”,不再强调全国复制、密集扩张,而是延伸出了“第三空间+区域文化”的新打法,比如宁波陶麓街市店以村屋改造作为亮点,成了热门网红打卡点。

此刻,正处在变革关口的星巴克中国,谁来接盘、如何重构,不仅关乎一个品牌,也可能成为整个行业转向的风向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定焦One”,作者:定焦One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沈阳市总工会会员惠购大集活动来啦!明日起,买35类家电享补贴!

35类家电补贴产品

涵盖200余家企业的

线下家电专卖店和商超百货

……

沈阳市总工会

会员惠购大集活动来啦!



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号召,落实全国总工会、辽宁省总工会关于加大工会经费投入力度、助力职工文化旅游消费的十项措施,推动沈阳消费市场热起来,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沈阳市总工会携手中国农业银行沈阳分行,精心筹备了一场超给力的工会会员惠购大集活动,超多福利等你来。


本次活动

将于明天(7月31号)上午10:00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

正式启动


持有沈阳市总工会

电子工会会员服务卡的

工会会员都可以参与哦


活动资金会结合活动效果

使用情况等分批次投入

每批次资金用完即止


△资料图片


活动补贴力度有多大?

怎么参与活动呢?


200余家企业参与活动

35类家电产品参与补贴


▶活动商家:


涵盖京东、苏宁、美的、海尔、中兴等200余家企业的线下家电专卖店和商超百货。


▶参与活动的产品类别有35类家电补贴产品:


冰箱(含冰柜、冷柜、冰吧)、洗衣机(含干衣机、洗烘一体机)、电视(含投影仪)、空调(含家用中央空调、风管机)、电脑(含笔记本、台式机)、热水器(含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采暖炉)、家用灶具(含集成灶)、吸油烟机、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烤箱(含电蒸箱、蒸烤一体机)、烹饪机(含料理机、煎烤机、榨汁机、豆浆机、绞肉机、煮茶器)、洗地机(含智能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加湿器(雾化器)、吸尘器、电暖器、电磁炉、电火锅(含电煮锅、电饼铛)、早餐机(含面包机、三明治机、面条机)、饮水机(含软水机、净饮机、厨宝、管线机)、制冰机、消毒柜(含消毒碗柜、消毒机、净菜宝)、茶吧机(含咖啡机、酥油茶打茶机)、电水壶(含电热水壶、养生壶)、电扇(含电风扇、空调扇、凉霸)、理疗仪(含睡眠 仪、美容仪、洁面仪、头皮护理仪、电动搓澡仪、洗澡仪)、个人护理(含电动牙刷、电动脱毛仪、剃须刀、电动剃须刀、脱毛仪、冲牙器)、除螨仪、电吹风(含吹风机、电子卷直发器、卷发棒、直发棒)、智能健身设备(含智能运动装备、健身镜、跑步机、走步机、动感单车)除湿机、显示器(含显示屏、智慧屏)等都在其中。


活动补贴力度


对持有农业银行借记卡或信用卡的工会会员,购买产品满5000元减300元、满2000元减100元。


活动期间,单一产品不能拆单结算,同一持卡人可分别享受满减优惠各1次


参与活动方式


参与流程分三步:


◇第一步:实名认证


职工可通过“沈阳e工会”微信小程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并进行实名认证。



◇第二步:惠购券领取


已实名认证的职工登录“沈阳e工会”微信小程序,进入“工会会员惠购大集”活动专区,领取沈阳工会会员惠购券,惠购券会根据工会会员预留手机号自动同步到云闪付App“我的”—“优惠券”。


◇第三步:惠购券线下核销


职工在购买线下门店家电产品时,登录“云闪付”App,进入首页,点击“收付款”,出示付款码并选择已绑定的“62”开头农业银行卡,门店扫描付款码,就能享受惠购券优惠啦。


如何核销和使用惠购券?


核销示例图如下:


(1)查看惠购券领取情况:打开云闪付App—“我的”—“优惠券”,就能查看获取的优惠券,点开券详情还能查阅券使用细则。



(2)使用惠购券:职工购买家电产品时,出示云闪付App付款码支付完成,就能在订单支付环节按产品销售价格享受相应满减补贴。




(3)查看惠购券使用情况:在云闪付支付完成页、云闪付账单详情页及商户打印的交易小票下方,都能显示优惠详情。



参与活动

这些事项要注意


消费者需使用本人的电子设备,电子工会会员服务卡、云闪付、银行卡、购买人需实名制。符合同一设备、同一注册手机号、同一银行卡预留手机号、同一银行实体卡号、同一身份证号或同一App账号等任一条件的,均视为同一用户,用户需使用本人的电子设备、App账号、银行卡、二维码等亲自到店参与。


本活动惠购券核销使用时,用户需通过云闪付App首页进入付款界面,出示App内付款码,选择已绑定的“62”开头农行卡完成支付。


惠购券承兑时间:自获取之日起3日内有效(具体有效期可在云闪付App“我的—优惠券”查看, 逾期失效,不予补发)。


优惠使用默认优先级为:立减/票券>积分>红包,您可前往云闪付App“我的”—“设置”—“支付设置”—“优惠使用顺序”进行设置。若优惠方式与设置的优惠使用顺序不同,可能无法享受指定活动的优惠。


享受优惠的交易如发生退货、撤销等反向交易,则视为用户放弃优惠,订单实际支付金额退回至用户原付款卡。该次优惠次数视为已使用。


由于用户所使用“62”开头农行卡状态异常(休眠户、长期不动户、被冻结、信用卡超额、卡片挂失、换卡等异常状态)、电子设备不支持、设备处于脱机状态、未打开手机定位功能、App未更新到最新版本等自身原因导致无法享受优惠的,该优惠次数后续不予补发。


本活动发放的优惠和权益仅限用户本人使用,如用户以不正当方式获取或使用优惠(包括但不限于修改用户定位、使用外挂工具、与商户进行虚假交易等),有权取消用户参与资格、撤销相关交易、收回优惠权益(含已使用及未使用的)、冻结用户账号,并拒绝该自然人用户参与本活动及后续银联的任何优惠活动。

抓住机会

快来逛实惠“大集”





来源: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澎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