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读书笔记 绿》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3 14:29

推荐《读书笔记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笔记绿作文(通常指内容翔实、情感真挚、结构清晰的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读书笔记绿作文:深耕细作,情理交融的艺术"
读书笔记,是阅读者在书海中汲取养分、记录思考、沉淀感悟的宝贵载体。而将读书笔记升华为一篇“绿作文”——一篇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结构清晰、语言自然的优秀文章——更是对阅读深度和写作能力的综合检验。要写好读书笔记的绿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深耕文本,挖掘“绿”之根基——内容翔实是基础"
绿作文的首要特质是“实”,即内容要扎实、有据。这要求我们回归文本,做足“挖掘”功夫。
1. "精准定位,提炼核心:" 阅读时,要明确笔记的核心是什么?是某个观点、一个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的写作技巧,还是一段触动心灵的文字?抓住这个核心,才能有的放矢,避免泛泛而谈。 2. "细读原文,摘录关键:" 对于关键句、精彩段落、富有哲理的论述,要准确摘录,并标注页码。这些原文是文章最有力的论据和血肉,是“绿”的根基。切忌只记结论,不记来源。 3. "深入思考,补充阐释:"

读书笔记:《绿山墙的安妮》蒙哥马利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致力于分享富有启发性的读书笔记和影视评论

目录

  •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 正文
  • 点评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安妮是一个11岁的孤儿,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耽于幻想,不断闯些小祸。假如允许你收养一个孩子,你会选择她吗?大概不会。马修和马瑞拉是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他们也不想收养安妮,只是因为误会,收养成了令人遗憾的既成事实。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安妮住进了美丽僻静村庄中这个叫做绿山墙的农舍,她的一言一行都将经受老处女马瑞拉的刻板挑剔眼光——以及村民们的保守务实眼光——的检验,形势对她十分不利。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看到,安妮的生命热情融化了一切敌意的坚冰,给绿山墙和整个村庄带来了欢快的春意。作为读者,我们也和小说中所有人一样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她。正如当年马克·吐温所评论的,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塑造的这个人物不愧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在安妮身上,最令人喜爱的是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开爱和梦想的花朵,几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惊喜。她不怕盼望落空,因为她已经从盼望中享受了一半的喜悦。她生活在用想象力创造的美丽世界中,看见五月花,她觉得自己身在天堂,看见了去年枯萎的花朵的灵魂。请不要说安妮虚无缥缈,她的梦想之花确确实实结出了果实,使她周围的人在和从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品尝到了从前未曾发现的甜美滋味。

我们不但喜爱安妮,而且被她深深感动,因为她那样善良。不过,她的善良不是来自某种道德命令,而是源自天性的纯净。她的生命是一条虽然激荡却依然澄澈的溪流,仿佛直接从源头涌出,既积蓄了很大的能量,又尚未受到任何污染。安妮的善良实际上是一种感恩,是因为拥有生命、享受生命而产生的对生命的感激之情。怀着这种感激之情,她善待一切帮助过她乃至伤害过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和怜悯、仁慈、修养相比,这种善良是一种更为本真的善良,而且也是更加令自己和别人愉快的。

所以,我认为,这本书虽然是近一百年前问世的,今天仍然很值得我们一读。作为儿童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今天的孩子们一定还能够领会它的魅力,与可爱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孩子们比我聪明,无须我多言。我想特别说一下的是,今天的成人们也应当能够从中获得教益。在我看来,教益有二。一是促使我们反省对孩子的教育。我们该知道,就天性的健康和纯净而言,每个孩子身上都藏着一个安妮,我们千万不要再用种种功利的算计去毁坏他们的健康,污染他们的纯净,扼杀他们身上的安妮了。二是促使我们反省自己的人生。在今日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我们该自问,我们是否丢失了那些最重要的财富,例如对生活的惊奇感,使生活焕发诗意的想象力,源自感激生命的善良,等等。安妮曾经向从来不想象和现实不同的事情的人惊呼:“你错过了多少东西!”我们也该自问:我们错过了多少比金钱、豪宅、地位、名声更宝贵的东西?

正文

雷切尔·林德太太就住在亚芬里大街向下斜伸进一个小山谷的地方,山谷四周长满桤树和凤仙花,一条小溪从中穿过大街。溪水源自远处的老卡思伯特家的树林中。流过林中的那一段小溪以其蜿蜒曲折、湍流迅疾而著称,一潭潭池水和小瀑布阴暗隐秘;但是,流到了林德太太家附近的山谷时,水流却逐渐缓慢下来,变成了一条安静规矩的小河。因为哪怕是一条小溪,只要经过雷切尔·林德太太的家门口,都会放慢脚步,谦恭而有礼貌地通过。也许连它都知道,雷切尔太太这会儿正坐在窗前,注视着门前过往的一切呢,从小溪到孩子,要是被她发现了任何古怪或不同于平常的事儿,她可一定会想法子探个究竟,不找出其中的原委是绝不罢休的。

马修听得很愉快,这让他自己很吃惊。像绝大多数安静的家伙一样,他喜欢健谈的人。他们自己很愿意说话,也不指望他会接话茬。但是他从没料到会与一个小女孩相处得这么愉快。女人当然很糟糕,但小女孩更糟。他讨厌她们斜着眼、羞怯地从他身边偷偷侧行而过的方式,仿佛如果她们敢说一个字,他会一口吃了她们。那是亚芬里有良好教养的女孩的典型。然而这个满脸雀斑的女孩却不一样,尽管他发现自己反应迟钝的脑子很难跟得上她跳跃的思维过程,但觉得还是很“喜欢她那喋喋不休的谈话”。

现在我们在桥上了。我要把眼睛紧紧闭上。我总是害怕过桥。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象或许当我们刚好走到桥中间的时候,它突然断了,像折刀一样把我们夹断,所以我得闭上眼睛。但是当我觉得走得快靠近中间的时候,我又总会睁开眼睛。因为,你看,如果桥真的突然崩断了,我还真的想亲眼看到它断开。那将会是多么巨大的轰隆声啊!我喜欢断开时的轰隆声。

孩子迅速地抬起头,露出挂满泪珠的脸颊和颤抖着的双唇。“你也会哭的,如果你是个孤儿,来到一个原以为会成为你家的地方,却发现他们不想要你,因为你不是男孩。

马瑞拉勉强地挤出一个笑容,尽管显得僵硬、生疏,但还是使她严厉的声调变得柔和了一些。

整间屋子刻板得无法用言语形容,让安妮感到一阵彻骨的战栗。她呜咽着匆匆脱掉衣服,穿上那件短小的睡衣,一股脑儿钻进被子里,把脸朝下藏进枕头里,拽起被子蒙住脑袋。

马修在抽烟——内心烦躁不安的表现。他很少抽烟,因为马瑞拉反对,认为那是一个不良的坏习惯;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和季节,他会觉得特别想抽,马瑞拉意识到那样的一个大男人一定是在发泄他的情感,所以对他的这种惯常做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屋外长着一棵粗大的樱桃树,紧贴屋檐,树枝随风轻轻拍打着窗外的墙,树上开满了花,几乎见不到一片叶子。屋子两边是分别种着苹果树和樱桃树的一大片果园,也都绽满了花儿;果园的草地上夹杂了许多蒲公英。窗下的花园里淡紫色的丁香树也开满了花,沁人心脾的香甜味儿随着清晨的微风向四处弥漫,飘上窗台。

【我的书评】
一阵难以忍受的寒意迎面袭来……已经失去了原先拥有的每一分热量。作者用被拉紧隔断了空气的百叶窗来象征即将进来的这个女人的冷酷无情,这里的环境描写运用得恰如其分非常巧妙,让读者也为故事的主人公担心,要是将她交送到这样一位令人脊背发凉的老巫婆手中,那可真是太惨了。

【原文】
一阵难以忍受的寒意迎面袭来,空气仿佛被紧紧拉上的墨绿色百叶窗隔断了很久,已经失去了原先拥有的每一分热量。

难道自己将要被交给这个面容刻薄、目光尖锐的女人吗?她突然感到喉咙里一阵哽咽,眼睛也因悲伤而疼痛起来。她开始担心自己无法忍住泪水的滑落。

【我的书评】
她看到了小女孩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恐惧和恳求,觉得自己倘若真的将这个女孩送入老妖婆手中的话,肯定会受到良心的责备,懊悔不已。她不能让自己做出如何违背良心的事情。

【原文】
马瑞拉望着安妮,这个孩子苍白的脸上露出的凄苦神情让她恻然心动——那是一个孤立无助的小生命发现自己再次落入曾经逃离了的陷阱时表现出的痛苦。马瑞拉忐忑不安地感到,如果自己拒绝了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恳求,那么这种不安的感觉会一直萦绕在她脑际,直到她死的那天。

【我的书评】
什么是孩子气?就是孩子的喜怒哀乐都不会隐藏起来,她会很轻易地流露出来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孩子的世界隐藏不住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原文】
安妮的脸上泛起了黎明般的曙光。先前绝望的神情渐渐退去,脸上因希望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红晕;眼睛变得深邃而透亮,仿佛黎明时的星星。

【我的书评】
在幸福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会害怕这只是一个虚幻的梦而已。

【原文】
你真的说或许你会让我留在绿山墙吗?”她屏住气息轻轻问道,仿佛声音大了就会打碎这个美丽的机会似的。

【我的书评】
在成人的世界里,一切都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僵硬死板的执行,不可以打破规章制度,而在孩子的眼中,则不一样。

【原文】
“为什么必须跪着祈祷?如果我真的想祈祷,让我告诉你我会怎么做。我会一个人跑到一片旷野中,或者走进幽深幽深的树林中,抬头仰望天空——往上——往上——往上,直望进那无边无际的蓝色天空。然后,我就会感觉到一段祈祷词。

她一个箭步跃过厨房站到了雷切尔太太跟前,脸庞因愤怒而涨得通红,双唇颤动着,纤弱的身体从头到脚都在发抖。

但是安妮依旧勇敢地面对着雷切尔太太,她昂着头,怒火在眼中燃烧,捏紧拳头,满腔的愤怒像一股气流般从她体内喷射而出。

星期三的黎明破晓而出,天气晴朗,好像是专门为野餐安排的。小鸟在绿山墙周围鸣唱;花园中的白百合散发出的阵阵清香随着无影无踪的风飘进每扇门窗,像祝福的精灵一样在客厅和房间中游荡。山谷间的白桦挥动着手臂,仿佛在等待安妮像往常一样,从绿山墙中发出清晨的问候。

在冬日结满白霜的美丽清晨,安妮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因缺少睡眠,她的眼睛发肿,但是当他们穿过白茫茫的漫长田野,走在覆盖着枫树的闪闪发光的“情人的小路”上时,她还是不知疲倦地和马修说个没完。

当紫红的冬日暮色笼罩着白雪皑皑的大地时,安妮欢快地回到了家。在闪着微光的白色旷野和幽暗的云杉峡谷上面,是淡黄色的缥缈天空,遥远的西南角上,一颗珍珠般晶莹透亮的晚星在熠熠发光。阵阵清脆的雪橇铃声穿过凛冽的寒风,从白雪覆盖着的小山中传出来,仿佛是精灵们敲出的钟声,但是回荡在安妮心中、嘴边的歌声远比它们的音乐甜美而动听。

安妮坐着雪橇滑过缎子般光滑的道路,向礼堂驶去,看着积雪在车轮下泛起波纹,她深深陶醉了。壮美的斜阳中,积雪的小山和圣劳伦斯海峡中深蓝色的海水,仿佛是沉积在深红色和火红色水中的一大碗珍珠和蓝宝石,无比光辉壮丽。叮当的雪橇铃声和远处的笑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森林中的精灵们在欢快地笑着。

金光灿烂的十月,到处都是红色与金黄色。温和的清晨中,山谷里飘满着的怡人薄雾,仿佛是被秋天的精灵泼洒而下的,专等太阳来把它们渐渐排出——紫色、珠灰色、银白色、玫瑰色和烟青色。凝重的露水使整片田野像银绸般在熠熠发光,在那长满多梗树木的山谷中,一堆堆沙沙作响的树叶轻快地飞来奔去。“白桦小径”上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树荫,路边到处都是凋谢的褐色蕨草。空气中弥漫着的独特气息让小姑娘们心潮澎湃,欢天喜地地朝学校跑去,而不像蜗牛那样缓慢地行动。

窗外,“白雪皇后”在月光下显得朦朦胧胧;青蛙在果园坡那边的沼泽地里鸣唱。安妮永远记得那天夜里安宁、静谧、一片银白的美景,还有那空气中弥漫的芬芳气息。这是她生命中遭遇不幸前的最后一夜;而一旦遭到那种冷酷无情的影响,生活便不会再依然如故。

空气中有一股清新的气息,就好像一阵风刚刚吹拂过充满三叶草香味的田地。家宅周围的树丛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光。远方是喃喃低语的紫色大海,海面上雾气迷蒙,而它的浅吟低唱似乎永无休止。西边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壮丽景色,投影在池塘中显得分外柔和。这美丽的一切让安妮心潮澎湃,她激动地向它们敞开心扉。

那天晚上安妮心满意足地坐在窗边。风在樱桃树枝间轻轻吹着,阵阵薄荷香迎面向她扑来。

点评

故事以作者蒙哥马利童年成长的地方——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为背景,主人翁安妮出场时拥有一头红发,一张布满了雀斑又小又白的脸,瘦小的身材。顺带一提,她还是个小话痨。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此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艰难困苦的生活,直到11岁时误打误撞的被住在绿山墙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妹收养后,生活对她才友善了起来。为什么说是误打误撞,因为马修和马瑞拉原本的打算是收养一个小男孩。

安妮身上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东西:对生活异常饱满的情绪和十分开阔的想象力。这个红发女孩到来给孤独的马瑞拉兄妹俩带来了和以往沉闷生活截然不同的魅力:生机勃勃、充满朝气。她不仅治愈了马修和马瑞拉,还治愈着后面阅读此书的无数人。

安妮热爱大自然,一棵开满花的樱桃树就足以令她陷入童话般的场景;她想象力极好,所以写故事总是引人入胜;她好学,毕业时以极好的成绩在女王学院获得了埃弗里奖学金;她深爱着马修和马瑞拉,在马修病逝后她放弃了奖学金,选择留在绿山墙,陪伴着马瑞拉。

这个女孩对生活异常饱满的情绪和十分开阔的想象力都来自于她对“生命”一词天然的尊重与感激以及对未来无限的期望。

在马修病逝后,马瑞拉十分伤心自己年迈衰弱的身体成为了安妮的负担,让安妮改变了自己的梦想,安妮告诉她:“我还是和从前一样有理想、有抱负。我只是改变了理想的目标。”

“我离开女王学院时,未来仿佛像一条笔直的路展现在我面前。我觉得自己沿途都可以看见很多里程碑。现在路上有了个弯道。我不知道弯道附近有什么,不过我相信那里一定有最美的景致。那条弯道有它的迷人之处,马瑞拉。我想知道越过弯道路会通向何方,那里是不是充满青春的壮丽与辉煌以及纷繁多变的轻柔光影——全新的风景,全新的美丽,走过去是不是还有很多道弯、很多座山。”
当然,安妮也是普通人,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她的想象力总是误入歧途,带给她惊吓;还有一些小虚荣;不喜欢自己的红头发以至于闹出了好些啼笑皆非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无伤大雅不是吗?

绿色星星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系紧鞋带,挎上背包,拎上自泡的降脂茶,蹬响摩托,准备上山。

年过半百的老彭,习惯性地扶扶眼镜,仰头望了望大山之上的白云、夕阳。“老伙计”黄狗,围着老彭转悠着,似乎知道又将有两天的别离。

这是九月一个周末。老彭清理完手头工作,按照约定,该和另外一位志愿者“虎哥”去护鸟站值班了。

老彭要去的山群叫做“茶盘印”,是湘中偏西雪峰山的一支余脉。这里三县交界,耸立多座高峰。全球几条鸟类迁徙大道中的一条正好从这里经过。每年到季节,路经此地的鸟类达九十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达十多种。

摩托车在盘山道的“肘弯”上爬行攀援。路边闪过山茶树和野茼蒿、马兰的影子,枫叶青中转红。翻越过吴家冲、大湾等几个村后,木山铺半山腰里的“哨卡”——那栋灰白色的农舍映入老彭眼帘。

农舍门前挂着绿底的和金底的两块牌子,醒目地标示着省、市志愿者护鸟站字样。老彭摘下头盔,将车支在堆满劈柴的棚架下,然后掬起山泉水洗了把脸,疲惫顿消。长长地喊声“虎哥——”,屋里传来瓮声瓮气的应答。“虎哥”是位山民,腿有点毛病。昔日捕猎飞禽走兽,被火药所伤后幡然醒悟,加入了护鸟队伍。护鸟站租住的两间房子面积不大,却预备了四张上下铺铁床。鸟儿迁徙时节,一般是两人或四人在此值守,最多的时候是八人。老彭心中有数呢:大学生“眼镜”喜欢睡靠窗的上铺,做生意的“长腿”喜欢占领门口的下铺,教书的“夫子”喜欢与老彭对铺……

从站点往远方眺望,一片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展开在邃远的天幕下,青山苍莽,梯田叠金,铺着青石板的茶马古道隐约其间。这里正是鸟儿迁徙的大道。护鸟站驻扎在峡谷“豁口”边,可以便利地观察几个山头。

说起来,老彭自己也没有想到会与茶盘印山群结缘。他生长在大山那边的山脚下,听着潺潺溪声长大,听着牛的哞叫和地头沟边的鹭鸣长大,听着院子里“白胡子”们讲的爱护动物的故事长大。成人后,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了环保、助学好几个公益组织,而且小有名气。

与茶盘印山群结缘,完全因为那里的“鸟”。

一天,老彭看到开酒店的好友弄来一麻袋鹭鸟,得意洋洋地炫耀是从“千年鸟道”茶盘印收购来的。他朝着老彭诡秘地笑笑说:“大好人呃,捉鸟才是条发财的路子呢!”详细了解后老彭才知道,有人在鸟儿迁徙的夜晚用聚光灯或火把引诱鸟儿,然后挥起竹竿将其击昏塞进麻袋……

老彭的心像是受到一拳猛击!

2013年,鸟儿迁徙季节,省市护鸟协会与老彭联络上了。老彭决心独闯“千年鸟道”。

周末,老彭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出发了。奔波近四十里山路后,来到“千年鸟道”。老彭个头较矮,身形肥胖,又有膝关节炎,上山就觉吃力。但他没有退缩,用弯刀削了根竹棍拄着,揪着古藤,爬一段就歇歇。夜色渐浓,老彭睁大了警惕的眼睛。终于,听到一阵鸟声浩荡而来,回荡在静寂的夜空。就在这时,山洼里,山坡上,一盏一盏灯突然冒了出来。老彭急得跺脚大叫,但是,喊声很快淹没在一片鸟儿的凄鸣声里……

一两年里,老彭连续十五次进山,基本摸清了这里候鸟迁徙和捕猎者的习性。譬如,迁徙的鸟类中长脖子的居多,鹭类迁徙较早,大雁和天鹅类相对较迟但吸引力更大;晴夜鸟飞得高,诱捕者不易得手;阴雨天,有雾,鸟儿翅膀沉重,贴地较近,就危机重重;刮风时,鸟儿敌不过反方向风力,爬上“豁口”又被挡回,只能悬在空中盘旋;有水的地方,网猎尤多……

捕鸟者恨老彭,认为靠山吃山,乃古来山俗,老彭是在“管闲事”“断财路”。老彭的额头上,至今能看到一小块因冲突而留下的疤痕。他平静而诙谐地说,疤痕无所谓,只愿它化作一颗为鸟儿照路的星星……

老彭将摸到的第一手资料反馈给相关部门,得到高度重视。政府很快在山上设立了一个护鸟站。他决心发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护鸟队伍,利用休息时间四处奔走,身影出现在各地志愿者网群,出现在林业单位,出现在各类护鸟培训班。终于,“千年鸟道”上成立了第一个市级志愿者护鸟站点,省级志愿者护鸟站也随即揭牌,报名志愿者现已增至百余人。守护者们在老彭的带领下庄严宣誓。经费缺乏,也没什么报酬,志愿者采取宣传、巡逻、举报等方式护鸟。有时他们带着干粮,打着手电,踏着夜露巡山,一直坚持到十二点以后,直到鸟儿们扑扑飞往远山。

老彭并不在意有多少赞誉。因为他的守护只是为了一个绿水青山梦,因为他明白脚下的山路有多长。除了心爱的本职工作,老彭最喜欢仰起头来,凝望大山之上布满繁星的天空……

夜幕再一次降临。此刻,老彭和“虎哥”收拾好行装,毅然走进宽阔的夜色里。背影,与山峰融为一体。

老彭,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郑重地告诉我,自己打算开一个志愿者护鸟公众号,并想好了名字:“绿色星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6日 08 版)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