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3 19:59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假如我有超能力”的演讲稿作文,并附带撰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演讲稿作文:假如我有超能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的主题——假如我拥有超能力。
“假如”这个词,总是能打开我们思维的大门,让我们畅想那些在现实世界里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超能力,无疑是这个想象世界里最迷人的存在。如果问我,假如我拥有超能力,我会选择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想拥有“治愈”的能力。"
想象一下,当有人因为疾病而痛苦呻吟时,我只需靠近,用指尖轻轻一点,就能驱散病魔,带来健康的希望;当有人因为意外而受伤流血时,我能瞬间修复伤口,抚平伤痛;当有人因为心灵创伤而陷入阴霾时,我能用温暖的力量,点亮他们心中的光芒。这“治愈”的超能力,不是带来破坏或统治,而是给予生命最根本的关怀和希望。
拥有这样的能力,我首先会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我会去往那些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为那里的孩子们驱散疾病,带去健康的笑容;我会飞到灾难发生的现场,尽力拯救每一个被困的生命,减轻他们的痛苦;我会去到那些孤独的老人身边,治愈他们的身体,更治愈他们内心的寂寞。
当然,我也会用它来
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明明事先答应好了,事到临头却突然变了卦;嘴上说得天花乱坠,行动上却差错百出。
这些不靠谱的表现 ,都在不知不觉中给别人平添了许多麻烦。
狄更斯曾经说过:“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而靠谱,也是给别人减轻负担的一种方式。
只有做一个靠谱的人,你所爱之人才会认为你值得托付终生,生意伙伴才会把你看作合作的不二人选,你的朋友才会把真心交付给你。
和靠谱的人相处,总是让人无比放心。而一个人最大的能力,就是让人对你放心。
让人放心,是一个人行走的名片
纪晓岚是出了名的大才子,也是出了名的为人正直。
他常把尺子作为立身处世的标杆,以此来告诫自己,恪守分寸,不可越距。
他随身携带的砚台,不仅是因为爱好笔墨,更是为了严于律己。因为口袋中装了砚台,一旦口袋中有零钱,就会和砚台发生撞击,发出声音。
若是有人想要送礼,纪晓岚便会拿出砚台,来提醒对方,这样的行为,是不妥当的。而他也借此,从根本上杜绝了贿赂。
纪晓岚“守正规直”的为官之道,也深得乾隆的信任。
当时,科考制度盛行,不少考生都想通过科考求取功名,谋得一官半职,所以贿赂考官,也是常有的事。
见主持科考的差事有油水可捞,和珅平日里百般迎合和讨好乾隆,想要谋得这项美差。可乾隆却始终不放心把这个选拔人才的重任交给和珅,而是命纪晓岚来主持科考。
为人正直的纪晓岚也不负重托,在一生主持的多次考试中,次次都是亲自阅卷,反复审核。
非但没有埋没了有才能的人,还使得品学兼优的人都能够崭露头角。
能够在人才济济的清朝中期脱颖而出,并且被乾隆委以重任,纪晓岚靠的,无非是“信任”二字。
而之所以能够建立信任,往往是觉得对方能够令人放心。
因为放心,所以信任,因为放心,所以托付。
你一言一行中所透露着的靠谱,你一举一动所折射出的稳妥,都化作了别人心中的良好印象。
让人放心,是一个人行走的名片。
让人放心,才能聚拢人心
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女主角周莹十八岁便嫁到富商吴家,和丈夫吴聘过着琴瑟和鸣的日子。
可没想到,好景不长。结婚后一年,周莹的公公因为意外遇难,而她的丈夫遭此打击,更是一病不起,没多久也去世了。
当时,吴家并无男丁子嗣。一时间,周莹便成了吴家的唯一继承人,只能接过公公和丈夫留下的账本和钥匙,承担起打理吴家生意的重任。
一开始,伙计们听说新东家是个18岁的寡妇,都不太相信她的能力,想要另谋出路。
为了调动伙计们的积极性,周莹不仅每月按时发放俸禄,还把每个伙计的薪酬提高两成,增加年终奖。
这样一来,伙计们的工资比扬州商界最低工资都要高三成,再加上分红,在江南一带薪酬都算一等一的。
大家如此一盘算,都觉得跟着周莹有前景,放心地留了下来,全心全意支持这个新东家。
不仅如此,周莹还把员工的收入和店铺利益相挂钩,类似于现在的股权激励制度,店铺越赚钱,员工收入越高。
这样一来,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店铺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对周莹的怀疑之情也一扫而空,全心全意支持这个新东家。
当时恰逢战乱时期,社会动荡,商业萧条。不少商家为了牟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周莹却坚守了秦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优良传统,令家族生意再次兴隆。
卖粮食,她要亲自检查质量,动手筛掉其中的沙土;卖布,她亲自复尺,决不少客人一寸;卖茶叶,她亲自品尝新陈,确保茶叶的品质;千里贩粟,成本颇高,她却从不加价。
就是靠着这样的保质保量,周莹赢得了顾客们的信任。大家都愿意来买吴家的商品。而吴家的产业,也凭着过硬的质量和口碑,越做越大。
再多的社交手段,都不如靠谱。
作家池莉说过:“靠谱,说起来简单,落下去复杂,听起来像感觉,做起来是原则。”
靠谱的人,往往事事力求尽善尽美,不辜负别人,也不辜负自己。
而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也在日积月累的沉淀中,逐渐令他人放心。
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就是让人对你放心。
人与人之间相处,从来是以心换心。
你让别人放心,别人才愿意托付真心;也唯有让别人放心,才能够聚拢人心。
让人放心,才能赢来更多机遇
三年前,郭子和萧雅一起搭档,主持省公司的跨年晚会。
因为当时正好是公司成立30周年,晚会相当隆重,而且还有众多领导参加。
负责统筹晚会的导演一再强调:主持人们一定要事先熟悉演讲稿,保证晚会环节中不出现差错。
从拿到演讲稿的那一刻起,萧雅就开始反复练习。仔细矫正每一字句发音,注意其语音语调,并不断练习,力求做到声情并茂,能够感染到观众,带动现场气氛。
可郭子却没把导演的话当一回事。他自以为主持过大大小小几十场的晚会,经验丰富,不必过多准备。
到了晚会当天,只是把演讲稿看了一遍,便匆匆上台了。
结果,在介绍来宾的时候,郭子说错了参会领导的名字。在介绍节目的时候,还一度忘词,中间停顿了将近一分钟,场面尴尬极了。
多亏萧雅准备充分,熟悉整个晚会的节目流程。这才及时救了场,保证晚会的顺利进行。
两人这一对比,高下立判。
从那以后,郭子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事,在圈子内传开了。而小雅的随机应变,及时救场,也被众人津津乐道。
打那以后,公司的所有大型活动,都不再郭子主持了。而萧雅却成了公司的台柱子。
有人问导演:“为什么对这两人区别对待?”
导演说:“越大型的晚会,会越怕出差错。如果你主持的能力没办法让人放心,那谁还敢用你呢?”
靠谱的人千篇一律,不靠谱的人各掉各的链子。
有些人事前成竹在胸,事后却漏洞百出;事前十拿九稳,事后却满盘皆输。
嘴上夸夸其谈,不如在行动上落到实处。
巴菲特曾说:“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
在工作中,想让下级信服,平级尊重,上级垂青,唯有做到让人放心。
让人放心的人,不一定走得很快,但却也能走得很远。
让人放心,是一个人最大的能力
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才能临危不乱。
尽心办事,积极成事,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你不敷衍别人,别人也不会敷衍你;你不糊弄生活,生活也不会糊弄你。
那些你所办妥的活,都为你之后的顺坦埋下了伏笔;那些你所做成的事,都在为你今后的成功添砖加瓦。
让人放心,是一个人最大的能力。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王杰班”战士正在进行海上极限体能训练。 王 磊摄
得知你们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弘扬王杰精神,努力拼搏奋斗,取得了新的优异成绩,我为你们感到高兴。
推进强军事业,基层大有可为。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坚定信念、苦练本领、再创佳绩,努力做新时代的好战士,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书写火热的青春篇章。
——习近平
“老班长好!我是‘王杰班’第31任班长王大毛!现在向您宣读习主席写给‘王杰班’全体战士的回信!”
王大毛口中的老班长,就是著名的英模王杰。54年前,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班长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意外爆炸,为保护现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舍身扑向炸药包,用23岁的宝贵生命,践行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铿锵誓言。
收到习近平主席回信的那天,“王杰班”班长王大毛和战友们激动得难以入眠。
逐梦强军路,基层有作为
“2017年,随着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我们由工兵班调整组建为装甲步兵班,又经历两次换装,一切从头开始。2017年12月13日,习主席视察71集团军,专程来到‘王杰班’与战士们座谈交流。”王大毛告诉记者,写信的初衷,就是要将这一年多来取得的成绩向习主席汇报。
将全班和个人的成绩都写在信中,就太长了。战士们想了个办法,各自精心挑选满意的工作照,将个人情况写在照片背后,最后再列一个前后对比的总表。
“我挑选了一张给战士们讲解驾驶要领的照片,汇报我们工作转型的努力。”王大毛记得,在一次战斗演练中,导调组突然宣布驾驶员“阵亡”,经验丰富的他脑袋蒙了。直到演练结束,装甲步战车一动没动。
一辆装甲步战车是一个整体,实战中如果有人牺牲了,其他战位的人能不能顶上?对此,“王杰班”在全旅率先开展减员战斗训练:减员至7人不影响战斗,减员至5人可继续战斗,减员至2人能坚持战斗!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在练好专业本领的同时,还请来其他专业的教练员辅导,一个个零件认,一项项任务过。在新装备首次实弹射击中,“王杰班”首发命中、发发命中;在与求教过的兄弟单位同场竞技时,综合排名第一。去年,全班外训天数超过280天,人人获得通信、射击、驾驶3个专业的等级证书,并全部熟练掌握11种打击武器,确保了战场环境下的持久战斗力。
“每个战士都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运行中,每个零件都发挥价值。”中士谢彬彬对习主席回信中“推进强军事业,基层大有可为”这句话感触颇深。入伍8年,他多次在岗位上摘金夺银。担任炮长以后,面对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火控系统,他将过去清零,经常拿着教材钻到蒸笼一般的炮塔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终于在专业考核中获得“最佳射手”称号。
“收到回信后,全旅上下将习主席的亲切关怀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动力源泉,通过学习讨论、专题授课、‘十学王杰’等活动,让习近平强军思想在每个战士身上得到贯彻落实,去年全旅6人因备战打仗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旅政委张振东说,转型啃下硬骨头,实战攻克新难关,是基层改革创新的探索努力与奋进脚步,也是向习主席交上的最好答卷。
奋进新时代,争做好战士
“生死有些沉重,但军人必须敢说,一旦有需要,我也会像老班长那样奋不顾身。如果能平安归来,一定会磨练意志、增强本领;如果不能,希望小外甥能以舅舅为荣,长大以后成为有用的人……”
这是“王杰班”下士徐斌第四次给家人写告别信,也是“王杰班”所在旅开展“假如明天上战场、留给亲人一封信”活动的一部分。第二天,旅里首次组织新装备水上驾驶训练。该课目有一定危险性。徐斌向连队提交申请书,争取到了头车。
脚踏离合,手控挡位,轻踩油门……车尾水浪翻腾,车体稳速推进。突然,车内警报大作,一旦车辆进水熄火,后果不堪设想。“打开出水口!”徐斌果断下达命令,渗水开始从步战车缝隙中流出,同时他加大油门,在轰鸣声中,车辆抢滩登陆。
“我们是王杰传人,必须要有血性胆魄,关键时刻顶得上!”徐斌告诉记者,班里每天为老班长铺床叠被、擦拭雕塑,54年来从未间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战士们永志不忘。让他倍感自豪的是,水上首驾成功这个消息,也写进了寄给习主席的信。
习主席勉励“王杰班”战士们“努力做新时代的好战士”,现已为其他班班长的原副班长王佳锋说,大家在收到习主席回信后,喜悦之余也纷纷为自己树立起更高的人生标杆。
武术教练出身的上等兵李哲,由于长期运动量过大,患上重度静脉曲张,一旦负重跑就疼痛难忍。动完手术,他在训练时,将各项“要领”和“口诀”记录在手心,方便随时随地查看。
在这个不断取得突破和荣誉的集体中,每个人手掌都有厚厚的老茧和斑斑伤痕。“优秀是合格,第一是标准”,这已经成为“王杰班”代代相传、人人践行的“金标准”。
军队大熔炉,青春写篇章
“王杰班”中士吴学哲大学毕业后入伍,去年,由于考核发挥失误错失提干机会,他一度曾考虑过退伍。
“习主席嘱咐我们每年都要定个目标。我去年定的目标,是掌握所有武器、通过一专多能等级考试。可惜只实现了一半目标。”吴学哲说,“如果那时退伍了,既辜负了习主席的期望,也违背了在老班长雕塑前许下的誓言。”
为了能成为业务尖兵,他把训练标准定得更高。最终在等级考核中脱颖而出。今年,他顺利通过提干考核,已被陆军工程大学录取。
上等兵周智涵来自杭州,今年20岁。拉开袖子、卷起裤管,他身上的40余处伤疤记录着拼搏的青春。
“习主席与我们谈话时,问到这一批孩子们还能不能吃苦?有没有‘骄娇’二气?我先是一阵脸红,随后又挺直了腰杆!”周智涵是家中独生子,入伍前从没做过家务,沉迷网络游戏,还曾逃学、离家出走。
到部队这两年,周智涵变成了“手茧厚、伤疤多、脸庞黑”的“神射手”。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闲时为战友们理发,换岗前为战友们挤好牙膏。周智涵夹在信中的照片,记录下了训练间隙和战友们休憩、学习的场景:“我想向习主席报告,军营里的青春有苦也有乐,搞实训也重理论,有付出也有收获”。
“闷葫芦”韦勇国业务能力很强,在同届义务兵里,他最早一批实现所有体能课目全部合格,可内向的他说话半天蹦不出一个字,与战友的沟通交流、战术配合难免存在阻碍。班里引导帮助他上台发言、担任解说。现在,他变得开朗健谈,还主动参加旅里组织的“学习主席回信精神,做新时代的好战士”演讲比赛。“王杰部队就是一个大熔炉。老班长用生命换来的荣誉、战友们用成绩取得的光环,我们要发扬和传承,人人要过硬,事事要过硬,成为更好的自己!”韦勇国说。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21日 01 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