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精心挑选《科长自我综合评价》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3 21:29

精心挑选《科长自我综合评价》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科长自我综合评价的作文,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以确保评价的客观、全面、得体,并展现你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一、 明确评价目的和对象:"
"目的:" 是为了述职汇报?年度考核?晋升申请?还是个人成长反思?不同的目的决定了评价的侧重点和语气。例如,晋升申请应更侧重能力和潜力,述职则侧重工作业绩。 "对象:" 评价的是自己在担任科长期间的整体表现,包括工作能力、领导力、团队管理、个人素养等方面。
"二、 内容要全面客观,突出重点:"
"全面性:" 要涵盖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 "德:" 政治素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责任感、原则性等。 "能:" 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勤:" 工作态度、出勤情况、责任心、敬业精神、执行力等。 "绩:" 工作业绩、目标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对科室/单位的贡献、解决的难题等。这是重点,要用具体事例和数据支撑。 "廉:" 廉洁自律、遵守纪律、公正公平、抵制不良风气等。

体制内,50岁的老科长因为没有提拔抑郁了,怎么办?

笔者最近跟一位朋友聊天,这位朋友全程唉声叹气,不言不语,笔者感到奇怪,问他有什么事情发生。

朋友坦诚相告说,最近单位要提拔干部,自己又没有在考虑范围内,感觉到非常的失望和灰心丧气,整日寝食难安。最近到医院检查一下,已经患有了轻度的抑郁。这样他更加的绝望,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笔者感到十分诧异,因为与这位朋友在求学期间就已经认识,这位朋友年轻的时候是一位非常开朗活泼向上的人,而且非常热爱生活,是那种能看得开的人,不像是很容易钻牛角尖儿的人。为何短短二十几年的体制内生活,会让他变得如此功利?

笔者禁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这位朋友叹气道:事情并不是你想的这样,我并不是那种贪图虚荣,爱慕名利的人,但是其实你的生活你是想不到的,不提拔真的让人感觉很抑郁。他说了3点理由。

第一,不提拔意味着在单位没有话语权,要被人管着。

一个单位四五十号人,他作为科长已经干了10多年,是老科长了,但是他的领导却比他年轻将近10岁,平时对他呼来喝去,颐指气使,有的说的有道理,有的说的并没有道理,但是他还不得不听领导的,这让他愤愤不平。

作为科长,很多事他要亲自去干,又做不了主,感到十分的憋屈。别看小小的科长,负责的事情非常多,对上要与省里沟通汇报,对下还要指导县里的工作,中间还要与其他科室相互协调,事情繁杂异常。而因为他没有干上领导,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让他十分的苦恼。

第二,不能得到提拔,是对自己工作成绩的否定。

他从大学毕业来到单位工作,辛辛苦苦20多年,自以为已经是单位的元老,业务工作非常的熟练,已经是业内的权威人士,也写过一些文章发表,颇有一定的影响力,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但是因为没有得到提拔,这一切都成了笑话,感觉自己的成绩没有得到回报,是对自己这么多年工作的一种否定,对此他的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感觉这么多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而且在面对家庭,妻子孩子从以前的崇拜,到现在的质疑,也让他十分的不舒服,一旦他骄傲的说自己工作如何出色,如何权威时,妻子都会说上一句,那怎么还没被提拔?这让他非常的心塞。

第三,得不到提拔,感觉工作没有了方向,生活没有了奔头。

如果能够上一个台阶,不但是对之前工作的肯定,也是为未来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感觉有新的动力。

他之前已经做了规划,如果能够干上领导,就会对单位原先的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有信心能把这项工作创造全省甚至全国一流。

但是这次没有提拔,一切的事情都化成了泡影。工作只能按部就班的推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循规蹈矩,按照老办法来干,感觉自己没有丝毫工作的动力。

听完他的讲述,笔者终于明白了,原来在体制内提拔,不仅仅是一个待遇福利的问题,也关系着个人的荣誉,名誉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笔者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安慰他,亲爱的朋友们,有过类似的情况吗?应该怎么安慰?评论区里赐教吧。

#公务员考试##体制内生活##在记录我的2025#

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近年来,人行山东省滨州市中支结合新行员特点,创新思路,加快青年梯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构筑“和谐、共生”的青年发展“栖息湿地”。该行打破惯性管理边界,构建人才动力系统,营造“重才”文化氛围,不断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2019年以来,人行滨州市中支青年员工参加上级行组织的各类现场检查30余人次,获分行级以上荣誉的青年员工共9名,该行青年员工组织开展的7项重点工作获上级行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2019年我们的大家庭又新进了16名成员,是近几年招录规模最大的一次,为全行补充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人行滨州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韩伟介绍,“为让这些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个体真正‘融进来’‘留下来’‘扶起来’,我行通过积极探索实施新行员‘驻足工程’,逐渐激起新进员工的同盟感、价值感,不断激发青年人才潜力,有效促进了全行队伍建设,提升了对外履职能力。”

2019年年初,人行滨州市中支将青年干部培养纳入全行工作重点,制定《青年梯队选培规划》,明确青年干部培养短期、中期、远期目标。该行在正常职务晋升通道之外,开辟了人才储备第二通道,通过设置业务履职、工作年限等考核测评指标,建立“青年英才储备库”。该行先后搭建“青年员工大讲堂”“青年公务外出心得讲座”“青年调研课题组”等平台,由新行员担任活动策划、项目执行、现场导演等多种角色;组建新行员翻译小组,举行调研课题评选会等活动,增进新行员之间的业务联系与沟通。2019年以来,全辖共有3名新行员担任各项调研课题组的主要组织者。

人行滨州市中支聘请管理顾问公司对新入职人员进行MBTI职业性格测试,并结合团队沟通、性格特质、思维方式等维度,得出新行员初步职业岗位倾向的建议。该行开展岗位匹配跟踪问效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员工新岗位匹配情况,每季根据科长评价、自我认知两个维度,跟踪调查新入职人员岗位适应情况。问卷从履职效果、团队配合、学习能力等角度进行打分,对两项测评低于60分的人员进行及时辅导和岗位调换。截至目前,该行已完成对全辖新入行16名员工的性格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入档保管,作为后续培养的参考依据;对辖区新入职员工进行1次问卷调查,调整岗位两人次。

为让新入职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熟悉工作流程,人行滨州市中支为青年员工“量身绘制”成长路线图,按照岗位分工精选系统内的业务骨干与新入职人员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定期组织新进人员岗位专职培训讲座。该行实行“新行员周报”制度,“跟踪式”检验培养效果;按照领导分工确定分管行长作为新行员的培养联系人,主要负责按周监督新行员工作、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要求。2017年以来,辖内各县支行提拔任命年轻干部4人,中支提拔任命年轻干部5人。

作者:本报记者 温跃 赵小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