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3 23: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老爸”的日记作文,想要写得好、写出真情实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中心思想/主题 (Clear Central Theme):" 你想通过这篇作文表达什么?是对老爸的深深敬爱?是对他某项特质的观察和感悟?是分享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与他相处的瞬间?还是想表达平时不常说的感谢?确定一个清晰的主题,能让你的作文更有深度和条理。
2. "选择具体的切入点 (Choose a Specific Focus):" “老爸”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可能把他所有的方面都写进去。你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点来展开,比如: "一个事件:" 记录一次和老爸一起做的某件事(如钓鱼、修理东西、散步),或者一次他让你印象深刻的谈话、举动。 "一个特质:" 侧重描写老爸的某个性格特点(如勤劳、幽默、沉默寡言但内心温暖、有耐心、爱抽烟喝酒等),并围绕这个特点选择事例来写。 "一种情感:" 重点抒发你对老爸的某种复杂情感(如依恋、感激、偶尔的烦恼、默默的担忧等)。 切入点要小而具体,这样更容易写深入、写生动。
3. "运用真情实感 (Use Genuine Emotion):
作者李存建撰写的《父亲的日记》载入政协枣庄市市中区委员会编写的《父辈的往事》
我父亲叫李恒琚,家住滕县木石镇木石三村,1919年2月初出生,自幼上私塾,祖辈都是知识分子家庭。1938年日本鬼子进入我们村后到处烧杀抢掠,我祖父和我四老爷与日军进行了反抗拼杀,四老爷被杀害。祖父跑到徐州亲戚家躲藏,后来参加了地方抗日组织,不久在徐州一场战斗中被日军杀害。1938年10月的一天早上,滕县羊庄乡大北塘村的洪振海和我姑奶奶听说我祖父被日军杀害了,就一起来到我家看望我祖母。我大姑婆家在羊庄乡沈井村,与洪振海家有老亲。我们两村住得很近,只有九里路,翻过山就到。洪振海到我家见到我父亲后问有多大了?读没读过书?父亲十九岁了,上过私塾,他一看我父亲个头大、有力气、有点文化,就介绍我父亲去中兴煤矿公司当个井下记工员,活不累。干了不到两个月,他就带着我父亲和矿上很多工人前往抱犊崮山区参加了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后来一些人又随他返回枣庄参加了铁道游击队。
李恒琚生前照片和手迹
1941年12月初的一天下午,我父亲随从铁道游击队在北庄一带与日军作战,打了半天的功夫,父亲的三八大盖打死了6名日军。此时天色渐晚,部队被打散了,在没有援军与子弹的情况下,父亲急中生智,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破窑洞可以躲藏。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他就拼命地向破窑洞跑去。2名日军发现后向我父亲追来,并向他开了2枪,第一枪被他躲过,第二枪躲闪不及,打中了他的右小腿上。此时,我父亲已躲进窑洞,日军怕中埋伏,向破窑洞门口投掷一枚手榴弹后仓皇逃走。在手榴弹爆炸、窑洞口倒塌的一瞬间,我父亲也晕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父亲才苏醒过来。由于天气寒冷、伤势重,加之流血过多,腿部浮肿起来、失去了知觉。这时他又渴又饿,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只能把身上仅有的一件棉袄撕破,掏出棉花充饥。第二天队友前来寻找,但没有找到我父亲。第三天早上,队友们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去了我家,在得知我父亲不在家的情况后,他们又一次回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再次找寻。最后他们发现了破窑洞有被炸的痕迹,队友们断定我父亲一定在里面,就赶紧动手去扒,最后把我父亲扒出后送到医院,取出右腿中的子弹,拿了一点药,便把我父亲送回家中养伤。由于伤势重,长时间耽误,腿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后他落下了残疾。事后我祖母与我三奶奶告诉我父亲涚:你爹和你四伯是被日军杀害的!在我父亲回到家的第三天,祖母就让我年仅17岁的二叔李恒贵报名上了战场,告诉他多杀日军,为父亲、四伯、哥哥报仇。二叔19岁时,在平邑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1944年3月的一天,祖母与我父亲又把三叔送到滕县兵役报到处,报名参了军。三叔随从大部队南下,解放后转业到武汉市汉阳区供电局工作,并安了家。
1942年3月的一天,我三老爷李成哲(李光)、本家大伯李宝琛、哥哥李广湖(李瑞)、李子成,来我家看我父亲的伤好了吗?父亲身高一米八五,是当地有名的大个子,他们都叫他大个子。他们看到父亲的右腿还肿得厉害,李子成说好好养伤,我安排人明天给你送消炎药,伤好后来滕县二区找我,咱们一起打鬼子。8月份,父亲伤好后去二区大赵庄找李子成没找到,又到了南塘找也没找到,后在庄里找到了他,他立马安排让父亲先吃饭。饭后安排人叫来了一一五师的连教导员顾望平,对顾教导员说:李恒琚是我家叔,以前跟随铁道游击队长洪振海在北庄、临城铁道一带打游击,打了很多胜仗。顾教导员安排我父亲到滕县六区,跟随县武工队执行任务。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一、在游击区建立小块根据地,发动群众,反封锁、反扫荡。二、保护人民利益,反抢粮、反抓壮丁,反要款。三、对敌伪人员,如乡长、保长,把他们召集起来,进行教育,使其为抗日做点有益的事情。六区武工队曾把一些日伪人员、地主集合起来,教育一番,再放他们回去。在当时,这种做法,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1945年7月,我老家前院李恒志二伯在滕县五区当公安员,他急着找我父亲说有重要事情商量,要他请假回家帮几天忙。当时父亲在滕县二区当兵,向领导请假说老家前院二哥李恒志来找,说木石有重要事情让我回家。领导笑着说,跟你二哥一起回家吧,我知道什么事情。到家后才知道是新四军军长陈毅率新四军一部来到滕县木石修整,陈军长就住在木石村大地主李来东北屋里。当天陈军长的保卫人员找到父亲哥俩了解当地日、伪军等方面的情况,他们一一作了详细汇报,并接受了首长的安全保卫任务。当地的群众都不知道住下的是陈毅军长,但看见骡马成群,电信兵忙着接电线,周围村庄也驻满了新四军的部队,都认为首长一定官不小。由于当时对敌伪人员、反共分子、地主分子等进行了严密控制,陈毅军长及部队在滕县木石休整后,安全、顺利转移了。我本家叔李金同家与陈毅军长住前后院,其母给陈毅军长送过吃的。陈军长看见金同叔机灵能干,让部下安排到了骑兵连,后转业到兖州工作。
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躲在峨眉山上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下山摘桃子,妄图抢夺胜利果实。党中央、毛主席早就洞察了蒋介石的阴谋。但为了做到仁至义尽、避免内战发生,我党还是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了艰苦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可是,蒋介石无视我党的谈判立场和全国人民的严正要求,一方面派兵接受日伪军投降,一方面秘密下达部队北运命令。1945年农历八月底,正是金色秋季,地里高粱红了,玉米黄了叶,滕县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为了打击蒋介石的狂妄野心,阻止其大量向我解放区运兵,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铁路斗争,父亲等人积极参加。
1948年9月下旬,济南战役刚结束,淮海战役又将开始,滕县是淮海战场的北部边缘,搞好支前工作责无旁贷。当时二、三野战军正途经滕县南下,还有预备队驻扎在县内,每天要解决部队的给养和所需物资。为此,父亲等人动员人民群众准备好饭食和面粉,以便及时送到部队。当时的口号是:“全力以赴,搞好支前”,做到随要随到,要多少给多少。此外,全县还组织了上千付担架,每付担架4人,几千人的担架队往返战场,抢救伤员。在战役结束时,有不少担架队员是扛着奖旗、立了功回来的。在支前工作中,抢修铁路是最紧迫、最热火的一项工作。为了支援淮海战役,进而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鲁南一地委分给滕县抢修从两下店到官桥长达100公里的铁路。任务下达后有的人说什么:“扒铁路是你们,修也是你们,这是图个什么?”也有的说:“破坏容易,再把它修起来未必能行?”。针对这些说法,父亲等人利用大会小会向群众宣传,讲明过去扒铁路,是为了阻止蒋介石往北运兵侵犯解放区所采取的措施;今天修铁路,是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使人民永远过上安居乐业生活的需要。有的群众说:打倒反动派,我举双手赞成,就是用肩挑、用车子推也心甘情愿。接着父亲等人采取算账的方法,进一步打通群众的思想。比如,一个人挑100斤东西,1节载重40吨的车皮所拉的货物,就得800个人去挑;1列火车所载的东就得两三万人去挑(还没算快慢那笔账)。经过这么一算群众很惊讶,都说:“还是火车拉,既省时又省力”。大家认识提高后,一场群众性的抢修铁路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为了加强对筑路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抢修铁路指挥部,陶有亮任总指挥,黎靖任副总指挥,父亲担任小队长,铁路系统派技求人员具体指导。指挥部下辖铁轨组、枕木组和铺轨组。路基先由大家共同完成,然后再分头进行修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整个筑路大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铁轨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动员群众把原来破路时埋藏的铁轨扒出来,送交铁路指挥部,酌情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到兖济线上去扒,这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但工作有先后,事情分缓急,必须这么办。固定铁轨没有钉,便把全县的铁匠集中起来,到北沙河生炉火赶打。每当听到那叮叮当当的锤声,父亲他们那种骄傲、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并由衷地感到:人民真伟大啊!解放战争就是伟大的人民战争!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使他们肃然起敬。 经过2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到1949年1月火车顺利通行了,山区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坐坐火车。经地委和铁路部门批准,把大家从滕县拉到官桥,然后再拉回滕县,这下子群众甭提多高兴了!不少的老乡、干部笑呵呵地说:“这铁路真是该修,我们心服了”。沉睡了几年的铁路苏醒了,装满着枪炮、弹药和其他支援前线物资的列车沿着新修的铁路驶向伟大的淮海战场,驶向胜利的前方!
【作者介绍】
李存建,滕州市木石镇人,1963年8月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其父亲李恒琚当年曾跟随铁道游击队大队长洪振海,在枣庄、临城一带坚持抗日活动。叔伯二叔李恒贵在平邑战斗中光荣牺牲,被评为“革命烈士”。三叔李恒安16岁参加八路军随从大部队南下,转业后定居武汉。为了铭记革命历史,挖掘先烈事迹,李存建从上世纪80年代起,走访了3000多名抗战老兵和烈士家庭,收集珍藏了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的实物3700多件,其中包括铁道游击队和滕县保卫战的重要文献资料。为了寻找日军侵占滕县的罪证,曾七次去日本,有一次在日本民间,发现一份刊登王铭章将军在滕县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消息的《新澙每日新闻》报纸,于是用高价买了下来。李存建不仅收藏革命军事文物,还几十年如一日,探寻墨子故里的遗迹,终于找到春秋时期目夷古城遗址,“目夷永固“城门石匾,目夷亭楹联石柱及大量文献资料,为墨子滕州说提供了实物佐证。他倾尽家产,投资300多万建起2800平方米的墨子故里博物馆,是山东省民间第一个集军事、科技、民俗、文献于一体的展馆,体现了一个当代农民的执著精神和远大胸怀。李存建先后被评为“墨子文化发掘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度枣庄市新闻人物”、“第六届感动枣庄十佳人物”、“枣庄市道德模范人物”、“枣庄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枣庄市红色宣讲团成员”、“滕州市十大藏书家”、“滕州市书香家庭”、“最美滕州人”、2020年山东广播电视台《我的城我的歌》中获枣庄市“最佳城市推荐人”、“山东省先模人物”等荣誉称号。
编辑审核:杨仁成
7月24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姑娘就从学校就回来了,半年了,感觉姑娘一人在外真是太不容易了。
柔柔弱弱的一个女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外住校,十五六年了。从刚开始的每两三天一回家,到后来的一周一回;再到后来的半月一回,继而是一月一回!如今终于熬过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上大学了,可回家的时间却变成了半年一回!我知道,以后她回家的间隔还会变长,那时她也会有自己的家了!
可作为一个父亲,不能想,一想,那从不轻弹的男儿泪就不争气地从眼眶里滴了下来。我知道,这眼泪不代表懦弱,那是每一个做父亲的软肋。
上幼儿园住校第一次过星期天,我和她妈妈去接她。当她看到妈妈来了,她的眼睛马上就亮了。她张着两条小胳膊,就像一只小鸟张开了两只翅膀,一头就扑进了妈妈的怀里。
“妈妈,我不想在幼儿园住!”她那纯净的眼睛里除了委屈的泪水,什么都没有。终于,憋不住了,趴在妈妈的肩头放声大哭。我转过头不看,但我的眼泪却不自主地流了下来。那一刻,心疼、痛心、悔恨、无奈……种种情绪统统涌上心头,这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失败。
再有一次,就是去年高考结束后,姑娘一直说自己考的不好。吓得我们谁也不敢问她关于考试的事。成绩出来,先发到了我的手机上,我看了一眼成绩,然后就把手机给了她妈妈。我转过头,眼泪又一次不自觉地流了下来。随后我听到的就是女儿和她妈妈的欢呼声,继而就是他们娘儿俩的哭声。我知道这是胜利的欢呼,这是欣喜的眼泪。尽管女儿后来还是对成绩不太理想而耿耿于怀,但至少她能够接受,也算是圆了这么多年上学的梦!当然,作为父亲,我很欣慰!
如今,姑娘真的大了。她在学校时,我也不经常给她聊天或打电话,但这不代表一个父亲不关心,不爱自己的女儿了。我相信,每一对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从来都不会停止,直至父母有一天不舍地离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