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4 02: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洋芋书记》的观后感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情感真挚:
"一、 理解作品内容,把握核心主题:"
"熟悉剧情:" 仔细观看《洋芋书记》全片,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主要情节和结局。 重点关注“洋芋书记”这个人物形象,他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 "提炼主题:" 思考作品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洋芋书记》可能围绕着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干部形象、农民精神等主题展开。准确把握主题是写好观后感的关键。 "分析人物:" 深入分析“洋芋书记”这一人物形象。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他经历了哪些困难?他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的哪些行为最让你感动或印象深刻?
"二、 观后感写作的结构安排:"
"开头:" 简要介绍《洋芋书记》这部作品,包括作品名称、类型、主要剧情梗概。可以简要表达你对这部作品的总体印象,引出下文。 "主体:" "具体事例:" 选择几个最能体现“洋芋书记”精神品质和作品主题的具体事例进行详细描述。这些事例可以是他的感人事迹、他的工作方法、他与群众的互动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这是一场“八方支援”的脱贫攻坚战,四川省选派了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常驻凉山,实现了所有贫困村全覆盖,他们常年与当地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决战贫困、决胜小康。
郑伟是凉山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的一员,他曾一名军人,2017年转业安置在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作,同年12月来到大凉山深处的金阳县挂任马依足乡党委副书记,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新兵”。
三年来,郑伟走访群众穿破了11双鞋,他被称为洋芋书记、花椒书记,今年他被表彰为“凉山州十佳帮扶队员”。在扶贫路上,他用一个人、一颗土豆、一份约定三个故事,讲述了他的驻村扶贫经历和大山深处的变化。
郑伟同志被凉山州委州政府评为2019年度“凉山州脱贫攻坚十佳帮扶队员”
第一个故事:关于一个人
马依足乡有一位贫困户叫俄日打,特别爱喝酒,每天睁开眼就是抱着一个啤酒瓶,蹲在墙角晒太阳,家里的田地常年荒着。他的眼神始终是迷离的状态,就像他的未来。或许说,俄日打从来就没有想过他的未来。
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想,你给再多钱、再多帮扶政策,他自己没有从精神上站起来,也很难从贫困中走出来的。于是,我就主动跟他结成帮扶对子,每次到村里,最先去的就是他家。
他听不懂汉语,我就拉上村里会汉语的彝族青年,一遍遍给他讲解党的扶贫政策,宣传“扶贫不养贫”的导向。
郑伟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
逐渐地他有了脱贫致富的愿望,但仍觉得没钱、没技术、没有信心。我便将帮扶政策一项项给他列出来:缺钱,有扶贫信贷;缺技术,农技专家可免费上门培训。经过几个月潜移默化地影响,俄日打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戒了酒,人也变得勤快了,家里的田地逐渐种上了乌洋芋和玉米,有收获也就有了盼头。
通过两年多的帮带,俄日打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如今又在顺德家峻塑料厂找到了一份工作。2019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多元,他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彻底摘掉了“穷帽子”,不仅从贫困的物质生活中走了出来,而且从精神的贫瘠上站了起来。
第二个故事:关于一颗土豆
在马依足乡有很大一部分农户都依靠种植乌洋芋来维持生计,尤以迷科村为最。乌洋芋是紫色的土豆,在当地确实太普通,卖不成什么钱,一些人吃,一些拿来喂猪。
我深信,高山深贫地区的农产品肯定生态且营养价值高,于是我把迷科村的乌洋芋送到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迷科乌洋芋富含花青素、多酚等多种微量元素,每公斤乌洋芋的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苹果的10倍,硒含量达到0.023毫克,属于富硒食品,这一测试,让我欣喜不已。
好东西还得卖个好价钱!在咨询营销专家后,我带着帮扶工作队踏上了打造迷科乌洋芋品牌之路。打造品牌,首先要注册商标,很快“迷科乌洋芋”的商标就诞生了。接着我们又为迷科乌洋芋申请了“四川扶贫”标识,使迷科乌洋芋顺利进入机关、高校和商超。最难的是做包装、宣传和线上线下推广,我们连续奋战近三个月,终于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上有了自己的网店,同时在线下也有了两个专卖店。
郑伟(中)与帮扶干部胡畔(左)、村民一起接通水管,为马依足乡迷科村自来水供水做准备工作
为保证品质,延长销售期,我又为马依足乡争取到150多万元资金,引进分级洗选设备,并建起20万公斤储量的冻库。为防范自然风险,还自掏腰包为迷科薯农购买农业保险,让迷科乌洋芋种植大户们即便遇到天灾也可确保基本收益。
一套“组合拳”下来,迷科乌洋芋从自食产品变成了供不应求的商品,每公斤售价达到7元至30元不等,一时间从无人问津的“山药蛋”,变成了引领群众脱贫的“金疙瘩”。
在乌洋芋产业的带动下,马依足乡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7年增长了4220元,达到9640元。更可喜的是,农民有了产业的支撑,电商的支持,保险的兜底,他们致富的路子更宽、更长了。
第三个故事:关于一份约定
彝族地区历来有“老人过世杀牛”的民风民俗,少则5头多则几十头,一场丧事费用动辄几十万元,很多群众几代人都因此背上了巨额的“回礼债”。别说贫困群众脱贫,就是不少家境不错的群众最终也会因为办丧事而致贫。
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我联系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着手制定了《村规民约》,限制铺张浪费、禁止“丧事杀牛”,并规定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同时深入群众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新风尚。
2018年9月,省金融局向迷科村定向捐赠180万元,改善当地生活环境,促进产业发展
2018年2月,贫困户吉鲁努古的父亲去世,我听说族老们正准备杀牛厚葬的时候,立马带着村“两委”班子成立治丧委员会入驻他们家中,为其办理丧事,阻止其亲朋好友“牵牛”上门随礼,禁止“杀牛”招待客人,一场丧事下来他们家仅花了8000元。
趁热打铁,我又对吉鲁努古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将其树立为移风易俗先进典范,在全乡掀起了向吉鲁努古学习的热潮,逐渐形成了勤俭致富的好风气。
经过两年半的坚持,现在马依足乡已经完全革除了丧事铺张浪费现象,全乡民风民俗焕然一新,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2019年4月,马依足乡举行“五个好”创建暨“树新风助脱贫”先进表彰活动
这三个故事,是我日常扶贫的一个缩影,我坚信在脱贫一线这样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3年来我走访群众穿破了11双鞋,累计落实帮扶项目53个、落实扶贫资金900余万元,建立起“公司+合作社+电商+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革除了乡里群众铺张浪费的百年陋习,形成了“景美业兴人和”的迷科脱贫模式。2018年,马依足乡贫困发生率从32.5%降至0.9%,实现全乡贫困村全部退出。
回首来时路,才明白攀登的意义。我到金阳县以后,从军人变成了扶贫干部,又从扶贫干部变成了洋芋书记、花椒书记。变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虽未照顾好家庭和孩子,但我却在大凉山深处点燃了产业致富的希望,分享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喜悦,见证了孩子们在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脱贫攻坚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战场上不能当逃兵。在此,我郑重承诺,贫困不除,我绝不撤退。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整理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曲靖日报-曲靖新闻网
洋芋个头大。
一年之计在于春。
2月23日,在自家的50亩洋芋实验种植大田边,陆良县小百户镇普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顾岗明正跟村“两委”班子成员召开一场别样的现场会:“这个品种的秋洋芋我试种了,单株可收3公斤,现在小春试种,如果产量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全村推广了。”其他班子成员纷纷表示认同。此时,顾岗明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刚刚一月有余。
在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顾岗明作为洋芋种植大户被小百户镇作为致富带头人“回引”参选。当选以来,他走村入户、外出考察,烧起了他上任后的“三把火”。他的“三把火”烧出了致富新气象,而他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洋芋书记”。
第一把火:
找准定位,烧起致富信心
洋芋种植是普乐村传统优势产业,顾岗明自己就是洋芋种植大户。2016年,35岁的顾岗明当选普乐村委会委员。一年后,他辞去了委员职务:“我感觉自己带动能力还不强,应该出去闯一闯,再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顾岗明说。辞去职务后他先后到湖南、陕西等多个省学习洋芋种植技术,拓展洋芋市场。
今年,顾岗明提出了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洋芋单产和产值,引进食用菌种植和肉牛养殖作为新产业补充的整村产业发展思路,并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大家准备跟他大干一场。
“书记的思路实在,不喊口号,符合我们的情况,投入也不大,大家马上就动了起来。”普乐村委会打鼓村民小组组长赵虎贵说。
第二把火:
整合资源,烧出致富新动力
产业发展思路的落实,需要有抓手,为此,顾岗明上任之初,整合了他自己成立的百悦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联社:“把我的合作社和村里的合作社资源整合起来,让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发展就有了依托。”顾岗明说。
上任的第二个星期,顾岗明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确定了两个合作社的发展思路,并确定了负责人员。百悦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应用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优势,推动全村洋芋种植产业进一步做强,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则重点引入新产业。随后,两个合作社高效运转了起来。
2月18日,顾岗明通过百悦合作社,联系了陕西的洋芋种植专家,确定了对方将于4月初到普乐进行洋芋种植技术教学。而普乐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步伐更快,春节刚过,就将陆良的食用菌种植大户请到普乐村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村内迅速启动了食用菌种植的自愿报名工作。
第三把火:
发展产业,烧出致富新活力
有了两个合作社的带领,村民们做强洋芋产业和发展新产业的积极性高涨。
目前,普乐村委会所属的5个村民小组长均表示了引进洋芋新品种种植的意愿,面积超过150亩,不少村民也已经到村委会提出了种植要求。顾岗明表示,新品种种植推广速度不宜过快:“等我们几个试种成功了再推广也来得及,即便实验种植吃亏了也不能让群众吃亏。”与此同时,自愿报名参加食用菌种植的农户已达20余户,8个农户想要引进(扩大)肉牛养殖。目前,村里构建起了洋芋种植为主体、食用菌、烤烟种植和肉牛养殖为“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村民们信心满满,活力十足。
顾岗明在普乐村烧起的“三把火”带来了新变化。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