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4 07:57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组织小活动“发豆芽”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希望能帮助你:
"精心组织小活动,“发豆芽”也大有学问"
豆芽,这种看似简单平凡的小菜,却蕴含着生命成长的奇妙。它从一颗沉睡的豆子开始,经过简单的浸泡、催芽,就能在短时间内焕发生机,抽枝展叶。将“发豆芽”这个过程作为一个小活动来组织,不仅能让参与者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力量,还能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耐心。然而,要确保这个活动顺利、成功、富有教育意义,组织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精心选择与准备“种子”材料"
豆芽的品质,始于选材。并非所有豆子都适合发豆芽,常见的有黄豆、黑豆、绿豆、豌豆等。组织者需要提前考察和选择,确保豆子的新鲜度、纯度(无霉变、无虫蛀)。可以选用饱满、大小均匀的豆子,这样发芽率更高,形态也更整齐。告知参与者或提前准备好合适的豆子,是活动成功的基础。
"二、 明确讲解与演示关键步骤"
发豆芽看似简单,实则包含浸泡、冲洗、催芽、晾晒(或控温)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讲究。组织者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 "讲解原理:
塑料瓶剪一剪,捂着发豆芽,不出门也能吃上新鲜菜
植物的生长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从一颗小小的种子长出一大棵植物真的很让人惊喜。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养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播种的时候,能参与到植物生长的整个过程。但是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大家都会采用扦插或者压条的方式繁殖,真正来播种的人并不多。
今天小花要跟大家介绍的养花方式就是播种,但是这里的播种可不是种盆栽,而是种蔬菜。蔬菜也是植物的一种,所以生长过程和其他的花卉植物一样,而且它的生长周期更短,因此能让人更快地体验到栽种的乐趣。
其实蔬菜很容易成活,有些只需要用点水就能发出芽来。比如豆芽,喜欢吃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来制作,一般一个礼拜左右就能吃到自己亲手发出来的豆芽菜了。
发豆芽的方法很简单,不需要特意准备花盆和土壤,只需要随便找个容器就行了。比如塑料瓶或者旧水壶都可以用来发豆芽,保证能冒出满满的豆芽菜。一起来看看发豆芽的过程吧,连小学生都能学会,真的超级简单。
用塑料瓶发豆芽菜之前,需要先将豆子浸泡一下,大概十个小时左右。然后在塑料瓶的底部钻几个洞,并且将瓶口的地方剪掉。接着将泡发好的豆子放到瓶子里然后用毛巾堵住出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毛巾打湿,还要每天喷水保湿,这样才能催发豆子发芽。最后将瓶子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这样豆芽就能快速冒出嫩芽,而且会越长越大,一个礼拜之后就能吃了。
家里的旧水壶如果不用了的话也可以用来发豆芽,方法其实差不多。首先在里面倒上水,然后将豆子放进去浸泡十几个小时,然后换水盖上盖子就可以发芽了。因为发豆芽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遮光,所以盖住之后最好不要打开,除了每天喷水之外,最好一直都盖着。
如果想要冒芽的速度快一点的话,可以在豆子上面铺一块湿的毛巾,这样既可以加快发芽的速度,还可以避免豆芽堵塞水壶口。一个礼拜之后就可以拿掉毛巾,这个时候里面的豆芽菜已经发得非常饱满,真的看到就会流口水。
大家学会如何发豆芽菜了吗?有兴趣的话自己回去试试看,这样不出门就能吃到新鲜的有机蔬菜了。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居家学习期间,松江区明兴学校推出“第二云课堂”,一(3)班的孩子们与导师“云端”互动,老师将“发豆芽”活动搬至线上。没想到,一次小小的“云端”互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孩子们亲手种下一粒粒种子,感受春天的无限生机。
【就地取材“发豆芽”】
“大部分孩子家中没有泥土,那就试试水培植物吧。”……通过查阅资料与前期调查,明兴学校数学老师朱忆昳发现豆芽、豆苗等水培起来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孩子们容易上手,且不少孩子家中有黄豆、绿豆等“存货”。
“直接吃豆子好了,为什么要水培豆芽?”孩子们与朱忆昳的聊天中,知晓了豆芽的营养价值、生长过程与种植方法。当一张张幼苗初长成的照片展示在孩子们眼前,即使隔着屏幕,老师仿佛看见了孩子们眼中闪耀着期待。“朱老师,豆子已经泡上了,我真想快些让它发芽。”“我要每天观察豆芽的变化,看看它能长多高?”“真开心,我能自己种蔬菜了,等它长大,就能用来炒一盘菜,我要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尝一尝……”导师的“云端”互动活动后,孩子们纷纷留言。
发豆芽的活动在全校各班流传开,隔壁班级的小朋友也纷纷加入,种植品种渐渐丰富。小朋友们寻找家里的“种子”,就地取材,有的在塑料盒里发出了豆芽,有的在院子里种上小青菜、大蒜叶等。
【居家学习带来丰富体验】
为何在导师“云端”互动活动中选择发豆芽?“最初的想法是因居家教学中,想为家里增加一些蔬菜品种,就想到水培芽苗菜。”朱忆昳说,将豆子泡在水里,约一晚后,在豆子上盖上育苗纸,每日换水,并喷水3至5次,一天后就开始出芽,3至4天幼芽长至1厘米左右,将育苗纸揭掉,8至9天幼芽长至12厘米左右,就可割下炒着吃。清炒一盆,加点盐调味即可,味道清新。
“作为数学老师,也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各方面,让孩子通过努力感受收获的快乐。于是,把‘发豆芽’这一主题活动搬至‘云课堂’。”朱忆昳带着孩子们感受自然,在劳动中学会通过观察、记录,与他人分享,也让学生喜欢数学。种植活动在学生中广受欢迎,从数学学科角度考虑,她又萌生了新想法,下阶段计划让孩子再次播种,从植物出芽开始每日一测量,记录下幼苗的高度,将数学和劳动有机结合起来。
导师“云端”互动后,一(3)班学生丁梓霖跃跃欲试,每天悉心呵护,给绿豆换水、喷水,一晚过后,豆子就冒出了细细的小芽,10天后有所收获。丁梓霖妈妈说:“收获豆芽的那天,孩子兴奋地跑前跑后,一大早就发了照片与微信群里的小伙伴分享,中午还给他炒了一盆青椒炒豆芽,吃得很开心。”不少家长反馈:“原先孩子总想躺着玩平板电脑、看电视,自从开展种植活动后,这些豆芽仿佛成了‘心肝宝贝’,时不时盯着看,用尺量,看看长高了多少。”明兴学校相关负责人沈丽华说,居家学习阶段,通过线上互动为孩子带来丰富的体验,学到各种知识。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笪曦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作者:许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