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壮士墓观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4 09:41

推荐《壮士墓观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壮士墓》的观后感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结构清晰:
1. "明确“观后感”的核心:" "“观”的是什么?" 是具体的墓葬本身?是与之相关的雕塑、碑文、环境?还是一件关于壮士事迹的纪录片、画作、文学作品(如果“壮士墓”是标题而非实体)?首先要弄清楚你“观看”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是实体墓葬,重点可能在于其形制、环境氛围、碑文记载等。 "“感”的是什么?" 这是观后感的重点。你被什么所触动?是壮士的英勇无畏?是历史的沉重感?是对生命的思考?是缅怀与崇敬之情?还是对和平的珍惜?明确你主要的感触点。
2. "深入理解背景信息:" "壮士是谁?" 他们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还是传说中的英雄?他们是为了什么而牺牲(如战争、爱国、正义事业)?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牺牲原因和时代背景,是理解墓葬意义、产生真情实感的基础。 "墓葬的意义:" 这个墓是为了纪念谁?它在当地或历史上有什么特殊地位?它承载着怎样的精神象征?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你提升观后感的深度。
3. "细致观察与描写:"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日英烈吕旃蒙:昆仑关前显勇毅 桂林城下铸忠魂

新华社南宁8月3日电 题:抗日英烈吕旃蒙:昆仑关前显勇毅 桂林城下铸忠魂

新华社记者杨驰

在广西桂林市普陀山博望坪,三将军墓、殉职纪念塔及八百壮士墓静静矗立,无声讲述着桂林保卫战的壮烈故事。吕明志每年清明节都会带着家人来祭拜自己的外公——长眠于三将军墓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同后辈回顾那段悲壮的抗日记忆。

出生在湖南的吕旃蒙中学毕业后,看到当时军阀混战的局面,决心投身革命。他毅然选择投笔从戎,以优异成绩考取黄埔军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吕旃蒙调任国民党陆军第二预备师参谋长。日军为切断我国通往海外的国际大通道桂越公路,不惜代价发动大规模入侵广西南部的战事。1939年,吕旃蒙率部在广西宾阳等地参加昆仑关战役,连续作战数月,立下赫赫战功。在多方密切配合下,我军重创了来犯的日本侵略军,击毙日军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了昆仑关战役的胜利。

1944年,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日本为挽救陷入战争困境的日军,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悍然发动豫湘桂战役。日军在攻陷湖南衡阳后,派出11万余人,分多路从不同方向向广西腹地发动攻势。

担任第31军少将参谋长的吕旃蒙主动请缨,随同第31军与第46军及其他特种部队共同担负起坚守桂林三个月的战略任务。原本,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准备调吕旃蒙去大后方担任防守任务,吕旃蒙却说:“驻守桂林,与敌决战!”“当此国难时,与城共存亡!”

率部出发前,吕旃蒙在安顿乡亲们做好疏散工作后才安排妻女撤离。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谎称自己只是去桂林送军火,结束后就回来团聚。“这一别竟是永别。”吕明志说。

面对十余万日军的咄咄攻势,只有数万守军的中国军队不得不选择固守待援。吕旃蒙深入各阵地实施战前动员,尽可能合理配置军力,加强战术部署。

桂林保卫战正式打响。吕旃蒙率部利用工事和天然掩体岩洞等地形奋起抵抗,激战数天,令日军损失惨重。但由于孤军作战没有外援,加上战线过长,守卫力量薄弱,桂林防线在日军各个击破的强大攻势下,大部阵地相继失守。残暴的日军更是对退守七星岩口阵地的守军使用毒气弹、燃烧弹和火焰喷射器,使得被迫退入洞内的131师391团官兵及伤病员约800人在洞内壮烈牺牲。

城防司令韦云淞不顾吕旃蒙等将领的坚决反对,11月9日决定弃城,守军各部不得不各自突围。吕旃蒙则率部继续阻击日军,多次展开肉搏战。与日军苦战三昼夜后,吕旃蒙被包围于弹丸之地的德智中学附近,在黑夜突围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吕旃蒙牺牲后,当地百姓默默将其尸骸与另外两名抗日牺牲将军陈济桓、阚维雍安葬在博望坪,起名为三将军墓。

如今,被列为桂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三将军墓与七星岩洞宁死不投降牺牲将士的八百壮士墓,每年都会迎来无数前来祭奠的人们。“我会把外公和先烈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吕明志说。

探访桂林保卫战八百壮士殉难处:青山埋忠骨 血铸山河浩气存

中新社桂林9月4日电 题:探访桂林保卫战八百壮士殉难处:青山埋忠骨 血铸山河浩气存

中新社记者 杨陈

秋日正午,位于广西桂林市七星景区内普陀山腰的博望坪,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屹立在一派葱茏之中,庄严肃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日前该处被中国国务院纳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图为七星岩后洞口因当年日军炮击留下的碎石痕迹。陈冠言 摄

4日上午,中新社记者探访了这个新晋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踏着脚下的石板路,普陀山腹一片开阔的溶洞呈现在眼前。

七星岩发育于距今100多万年的钟乳石石笋、石柱,自隋代以来便是游客观光胜地。这里既是桂林山水中的溶洞代表,也是76年前桂林保卫战,800多名抗战壮士宁死不降的魂归之处。

图为景区工作人员拜祭八百壮士墓。 陈冠言 摄

桂林保卫战是豫湘桂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1944年10月28日日军发动主攻至11月10日桂林沦陷而告终,守城将士在外无援兵、内无补充的情况下,面对数倍强敌,孤军奋战,英勇抗击。

图为七星岩内江山多娇景点。陈冠言 摄

“根据史料考证,1944年11月7日晚,日军不顾国际公约,向七星岩释放了瓦斯毒气弹和燃烧弹,国民党131师391团退守官兵与原安置在岩内的伤病共计1000余人被困。最终800余名官兵壮烈牺牲,仅有少数人从后洞口突围。”《血铸山河——桂林抗战实录》作者、桂林市文联副主席钟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

《血铸山河——桂林抗战实录》作者、桂林市文联副主席钟毅介绍桂林保卫战相关情况。陈冠言 摄

今年已是百岁高龄的黄海潮是桂林保卫战“八百壮士”幸存者之一。时隔70余年,回忆起此战役,时任131师391团输送连后勤排长的黄海潮骄傲地说,“当时日军对七星岩洞里的军人恐吓利诱,但没有一个中国军人出来投降。”

老人至今记得当年在洞内听到三声巨响,“砰砰砰,响了三声,我就以为是日本人投手榴弹冲进来了,后来才知道是放毒气弹。”顷刻之间,七星岩里不屈的枪声戛然而止。

1945年桂林光复后,政府组织清洁队、工程队进到七星岩中开展近三个月的收殓,共找到因日军毒气致死的抗日将士遗骸823具,公葬于博望坪之巅八百壮士墓内。

与八百壮士墓相邻的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则是为纪念时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陆军第131师师长阚维雍、陆军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在桂林保卫战中殉职而立。

翻阅史料,后人亦可从三位殉职将领在与亲友的“诀别”书信中,看出桂林保卫战之惨烈,中华民族抗战之决心。陈济桓在一封家书上写道:“吾无以报国,惟有五尺长躯耳,桂林存我存,桂林亡我亦亡,吾意已决,不成功便成仁。”阚维雍在给其妻的信中说:“不成功便成仁,总要与日寇大厮杀一场也。”吕旃蒙安慰爱人,“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这是一个军人的气派!”

2014年9月,中国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陈济桓、阚维雍、吕旃蒙三位将军之名赫然在列。

普陀之山云苍苍,漓山之水清且长,两间正气何磅礴,千秋万襈为国光。当天记者在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前看到,一束鲜花,两瓶薄酒,几支红烛,无声地纪念着逝去的英烈,寄托着后人的哀思。

桂林市七星景区导游班班长刘莉称,每年清明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都会有游客和市民自发前来进行祭奠。“他们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值得我们铭记。”

1979年,在时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的倡议下,桂林市与日本熊本市结为友好城市,成为广西与外国缔结的第一对友好城市。近年来,两市经贸、文化、教育、人员等各方面交流不断深化,展现出两地民众的深厚情谊。

“我们重拾桂林保卫战这段血色的记忆,是为了珍藏一段历史,为了传承民族的精神与骨气。只有牢记战争给祖国、给先辈造成的创痛,眼前的这片风景才会永远美丽。”钟毅说。

走入七星岩,溶洞中部钟乳石与地下暗河形成的景点“江山多娇”,与后洞口因当年日军炮击留下的碎石痕迹,仿佛时刻在告诫人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