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4 21:44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学生毕业老师讲话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
"毕业典礼教师讲话:传递温暖与期许的艺术"
毕业典礼,是学生生涯的重要驿站,是师生情谊的依依惜别,更是未来征程的庄严启程。作为陪伴学生走过一段青春岁月的师长,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既是荣耀,也是责任。一篇精心准备、得体的讲话稿,能够传递温暖、给予力量、留下美好回忆。那么,撰写毕业老师讲话稿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 明确核心主旨,把握情感基调"
毕业讲话的核心在于“祝福”与“期许”。首先要明确你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什么?是对学生过往努力的肯定?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还是对他们即将独立面对世界的叮嘱与鼓励?确定了核心主旨,才能围绕它展开,避免内容松散、主题不明。情感基调应积极向上、充满关爱,同时也要真诚自然,避免过于空洞或说教。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深厚的情感和殷切的期望。
"二、 内容结构清晰,详略得当"
一个好的讲话稿通常具有清晰的结构: 1. "开场白:" 简洁问候,点明场合(毕业典礼),表达见到学生毕业的喜悦之情。可以简要回顾与学生们相识的场景,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 "主体部分:" "回顾与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芒种,是个好日子,也是个收获幸福,播种希望的日子。
我害怕分离但还是迎来了告别。从明天起,你们将不再需要向我请假,再不用害怕迟到而被我堵在教室门口,再不用担心作业未完成而受到惩罚。X X中学的教室,再也聚不齐我们全部的师生,再也看不到你们的笑脸,再不能分享你们的欢乐,分担你们的忧愁。
三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犹记初遇的那个盛夏,木色正浓,阳光热烈,你们满脸稚气,跌跌撞撞,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x中,蓦然回首,时光已远去。
三年的校园生活,三年的朝夕相处,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回忆涌上心头,这里有你们开心的欢笑,挥洒的汗水,真诚的友谊,伤心的泪水。仓促的青春之书,一千多页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匆匆翻过,老师们真情守护,只为你们鹏程万里。殷殷的唠叨犹在耳畔,转眼间启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你们这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我们结下了永世之缘,为此,让我十分荣耀。今天我盛装出席,只为告别你们,只愿你们行遍天涯,仍不忘这段激情岁月。
说好的不流泪,但我的心中却难以割舍。我不留你们,因为我知道,你们需要换乘,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和发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毕业是光荣而神圣的盛典,也是翻山越岭后的光荣之巅,相信不论你们走到哪里,高三xx班学子都将责任在肩,使命系心,将“厚德笃学”的精神镌刻在生命之中,争做有格局、大气、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好青年。
今天,校园里石榴花开正妍,小鸟轻唱,阳光依然灿烂。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天各一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去一别,山高路远,星辰大海,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有母校和老师对你们的牵挂。
我记下了你们的关心和叮咛,我会戒掉香烟,保重身体,愉快工作,争取在你们五十岁时,我还能吃能喝,脑路清晰,一眼就能认出你,还能与你们喝茶叙旧。纸短情长,道不尽太多涟漪。
眼下,我唯祝你们高考大捷,全部上岸,早传佳讯。也请你们带上温暖和感动,继续前行!21班再见!同学们再见!
武汉学院创办人、校董会主席陈一丹先生在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发表致辞,以恢宏的历史视野,深刻剖析当今世界深层变革与政治、经济、科技三重叠加的历史级“周期风暴”,并为毕业生们献计打气:“你们在一个充满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中,纵身跃入变化的世界,保持前行本身需要勇气。今天我为大家鼓劲加油而来!”
以下附上演讲全文:
《“三重周期”叠加的时代 让教育赞美生命》武汉学院创办人、校董会主席陈一丹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们今年有4183位同学毕业,祝贺武汉学院2025届的全体毕业生!站在这里,看着大家眼中闪烁的光芒,我仿佛看到了无数跃动的可能性。青春何其美好!你们如同一艘艘航船,整齐列队,即将离开黄家湖,汇入浩浩长江,奔向大海。“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你们要出征了,而当下世界正经历一场历史级“周期风暴”。第一重周期是国际政治周期,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冷战终结(以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和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再到当今及紧接着的数年,多极化与去全球化交织,国际体系大致每隔40年左右经历一次根本性重构;第二重周期是全球经济周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到六十年代过后的经济繁荣期,到九十年代全球化浪潮(以1995年WTO成立为标志)再到当今贸易保护加剧与产业链重组,显示出大致每隔30年左右大级别的经济调整;第三重周期是技术革命周期,从18世纪蒸汽机起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从始于五、六十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再到二十一世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相隔从110年到80年再到60年,技术革命周期逐渐缩短,也说明技术革命迭代逐渐加速。以2022年11月美国ChatGPT问世为“分水岭”,随后2024年1月中国以DeepSeek发布开源模型的突破为代表,人类普遍感知到了AI的威力强大。
这三重周期,都叠加地发生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
以上是最近几个月来,我与少数几位好友在工作之余一边打球切磋,一边喝茶深谈的共识。面对复杂多变的今天,这几重历史周期叠加共振, 让世界错愕:全球化正从西方为主导单一中心、统一规则的模式转向更加区域化、多元化和强调安全的方向的再平衡,地缘政治持续动荡,多边主义转化。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距离结束仍未知,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又添战火,以伊军事行动再次升级。这是新旧交织的大重构、大变革时期,旧范式加速瓦解,新秩序尚未成型,一些国家内部民粹主义的兴起俨然成为新的政治正确。只有看到这些深层次的改变,才能理解国际上今时今世为何乱象丛生,矛盾频发,怪事迭出。
于我们而言,中美在经济、金融、法律、科技、教育以及国际关系等领域多维博弈竞争,对彼此国内的经济和民生都有影响。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挑战下,“稳中求进,创新驱动,统筹安全”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核心指导原则和战略框架。
近日,武汉学院管理团队向校董会通报了截至六月中的动态数据,2025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8.66%,优质就业率达74.86%,校董们为之鼓舞也深知成绩来之不易。当下合适的工作难寻,年轻人就业困难,想必在座的同学们已有切身体会。你们在一个充满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中,纵身跃入变化的世界,保持前行本身需要勇气。今天我为大家鼓劲加油而来!有几点心得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坚信技术为我所用,让教育赞美生命。
教育远不止于学校教育,教育包含着对我们共同人性的认可,对人性本善的美好追求,是以唤醒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
你们这一代,没有旧思维的包袱,拥有天然的数字化基因,这是你们的优势。你们将更懂得如何用技术让世界变得更温暖、更人性。技术是发展增量,与其忧虑被AI取代,不如思考如何让它成为你的“第二大脑”,为我所用,去放大你的创造力,拓展你的认知边界。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AI——不只AI——一切可以帮助你发掘自己潜能的工具都应该用起来。新的技能会给你带来新的力量、新的机会,打开新的视野。
第二,保持练习心态,让生命拥抱真实世界。
校园之外,不再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赛道。人生成长,是一场漫长的练习——尝试、犯错、修正、再出发。很多道理,无法从他人身上求得,必须亲身经历、深刻体验才能有所领悟。正如校训所言,“解行并进”是也。
当你遇到困境时,不妨问自己:“这件事想教会我什么?”成功可以积累经验,失败同样能带来成长。如果你遇到一时一地的挫折,不必对自己过于苛责,这只是提示我们这里面可能有什么东西要学。
第三,以勇气穿越周期,保持生命成长的耐心。
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到:在这个时代,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现在国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创新、防范各种风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积极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国家强,社会稳,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将有更广阔的未来。
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到:时代的发展有自己的方向和节奏。个人与时代命运顺应发展,才能走得更远。个人命运融入国家的需要,个人成长进入时代的舞台,不仅是对社会的贡献,更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走向世界,穿越周期,以勇气面对变化,以耐心沉淀价值。那些需要时间打磨的能力、需要定力培育的品格、需要坚守初心的选择,所有值得的事物,都值得慢慢成长。
第四,保持一份觉知,触及生命的本质。
历史告诉我们:越是混沌处,越有星辰诞生。同学们,当你步入职业生涯时,你会听到很多建议。与此同时,最重要的建议永远来自内心。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路,终究要自己探索。人生有很多种方式,青春不止只有一种颜色,这里不过是“以手指月”,而真正的月光,需要你们自己去发现。
人生的道路,在于每一个当下的选择和行动,累积起来就是人生的结果。过程里,保持一份迎接,保持一份觉知,在“解行并进”中触及生命的本质。当然,并非每个当下都明亮。挑战、迷惘、痛苦,也在所难免。但正因为如此,每一次选择才更显真实,每一次坚持才更有重量。
所以,亲爱的毕业生们,
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该学习——学习,该享受——享受。不论晴雨,当下的每一刻,都是你正在编织的人生。
珍重。
2025.6.16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