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5 06:11
写作核心提示:
## 关于村党小组活动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撰写关于村党小组活动作文,旨在展现党小组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党员同志们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实践。为了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紧扣主题,突出重点:"
"明确主题:" 作文要围绕村党小组活动展开,突出党小组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聚焦重点:" 选择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党小组活动进行详细描写,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可以选取党小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发展等具体事例,展现党小组的工作成效和党员的精神风貌。
"二、 内容翔实,细节生动:"
"收集素材:" 深入了解村党小组的活动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活动方案、照片、视频、群众评价等,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细节描写:"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党小组活动的具体过程和党员的参与情况。例如,可以描写党员们如何讨论问题、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解决困难,以及群众的反应和评价等。 "数据支撑:" 适当运用数据说明党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效,例如,帮助多少户贫困户脱贫、解决多少个实际问题、推动多少项产业发展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
大众网记者 李威 通讯员 张慧 宋进 曹县报道
曹县大集镇坚持“党建引领、电商赋能、产业抱团、成果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村党组织组织融合、产业联兴、人才联育、治理联动、服务联享的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一融四联”试点片区运行机制,构建起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格局。
组织融合,统领片区发展“一盘棋”
曹县大集镇建立片区“党委—联建村党支部—特色党小组”联建组织架构(“1+3+3”体系)。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片区党委书记,联建村的3名省派“第一书记”、3名村党组织书记任委员;下设3个联建村党支部;各党支部下设电商产业党小组、环境攻坚党小组、乡村治理党小组3个党小组。组织聚力。通过开展联合主题党日、党组织书记到村互学互促等举措,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推动党员联培、活动联办,有效凝聚起联建村党组织合力。联合议事。实行“一月一例会、一季度一分析”的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片区工作会议,明确抓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工作职责,共同研究解决片区内产业布局、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产业联兴,画好产业振兴“同心圆”
立足实际,以连接三个村的淘宝辅料市场为中心,对联建村实行一体规划、统一布局、错位发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商产业综合体,实现研产销全产业链发展,片区可实现电商年交易额超15亿元。强化项目带动。通过省派“第一书记”扶持资金,实行项目联建,每年平均为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500余人就业。促进产业聚集。在片区推动下,60多家布业、300多家辅料企业、20多家快递公司、2000多人聚集在淘宝辅料市场,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精细化配套服务。
人才联育,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通过定期组织联建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培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根据实际需要开展“跨村帮带”服务,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切实提升联建村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拓宽人才回引渠道。片区党委指导各联建村党支部通过发出“致在外大学生务工青年的一封信”、召开座谈会、开展人才回引等系列活动,吸引优秀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在外能人等100余名人员返乡创业。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创业能手、平台讲师等,从网店培育、平台运营技巧及流量获取策略等方面培养本土电商精英人才,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片区创业新样板。
治理联动,凝聚乡村建设“向心力”
构建“片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着力组建以专职网格员为主,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为辅,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多元村庄治理队伍。组织联合活动。围绕“一老一小”,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基层党建与治理效能双提升。每月定期组织三个联建村在环境卫生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志愿服务等方面联合开展活动,村庄面貌、乡风文明得到明显改善。享协作资源。借助省派“第一书记”资源,每年举办“村晚”联欢会、“六一”儿童节助学捐赠、“九九”重阳节饺子宴、“迎七一”主题党日等活动,形成了“事项共议、队伍共管、矛盾共解、产业共兴、民生共办”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服务联享,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设立便民服务阵地,按照“就近服务、方便群众”原则,在中心村孙庄村设置便民服务大厅,镇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到村办公。集成综合服务。在电商大楼四楼设置联合议事厅、党代表工作室、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区等15个功能室,为联建村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构建集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便民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跨村联建”片区高质量发展。共建特色设施。根据各村布局,在联建村李八庄村建设淘宝村大舞台、篮球场、红色文化长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在联建村丁楼村合力打造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的“共富车间”,吸引汉服加工企业入驻,充分激发乡村共富内生动力与活力。
通过“一融四联”机制,大集镇打破了村域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电商产业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